巧小輕便——納米材料

巧小輕便——納米材料

現代的納米材料是近一二十年才發展起來的。它的起源來自一個科學家在國外旅遊中產生的聯想。

那是1980年的一天,一位叫格萊特的德國物理學家到澳大利亞旅遊,當他獨自駕車橫穿澳大利亞的大沙漠時,空曠、寂寞和孤獨的環境反而使他的思維特別活躍和敏銳。他長期從事晶體材料的研究,知道晶體中的晶粒大小對材料性能有極大影響,晶粒越小材料的強度就越高。這個道理其實不難理解,就說麵粉吧,富強粉因比普通麵粉細,和出的面就特別“筋道”,能拉出細如絲的龍鬚麵,用普通麵粉就不成。

格萊特一面在空曠的沙漠中開車,一面展開了無邊無際的遐想。他想,如果組成材料的晶粒細到只有幾個納米那麼大,材料會是什麼樣子呢?或許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吧?在異國他鄉旅行中冒出來的這個新想法使他興奮不已。回國後他立即開始試驗,經過近4年的努力,他終於在1984年得到了只有幾個納米大的超細粉末,而且他發現任何金屬和無機或有機材料都可以製成納米大小的超細粉末。更有趣的是,一旦變成納米大小的粉末,無論是金屬還是陶瓷,從顏色上看都是黑的,但其性能還真的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此,由德國到美國,一大批科學家都著了迷似地研究起納米材料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