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這些高溢價併購,小心被割了“韭菜”

點擊標題下「中國城鄉金融報」可快速關注

10月8日,證監會宣佈,正式推出“小額快速”併購重組審核機制;10月19日,證監會表示積極支持優質境外上市中資企業參與A股上市公司併購重組;10月20日,證監會表示,將IPO被否企業籌劃重組上市的間隔期從3年縮短為6個月;11月1日,證監會表示,推進以定向可轉債作為併購重組交易支付工具的試點;11月9日,證監會明確可以使用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債務,並對再融資時間間隔由18個月縮短至6個月。

在監管層鼓勵併購重組的背景下,國慶節後併購重組提速。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併購重組委僅審核85家公司,而10月至今一個多月併購重組委就安排33家公司上會,由此不難看出併購重組審核明顯提速。

併購重組一向是資本市場的熱點,一旦消息放出,牛市時股價可一飛沖天,熊市時好賴也能半空飄一會兒。然而,頻頻出現的高溢價收購亂象,不僅凸顯了資本對於炒作題材的盲目追逐,也可能給上市公司和廣大投資者帶來很多潛在風險。

有些上市公司主業是夕陽產業,為了謀求發展而不惜重金併購轉型,有些上市公司有錢任性,為了版圖擴張“壕”購“香餑餑”明星公司,只要物超所值,自然無可厚非。偏偏有些公司別有用心,靠著高溢價收購“搞事情”:要麼拼湊紙面利潤營造繁榮假象、要麼藉著收購的由頭募資圈錢,要麼搞虛假利好拉抬股價,要麼利益輸送左手倒右手……總之,這類公司其心險惡,經常讓廣大“韭菜”防不勝防。

什麼樣的收購算是“高溢價”?據統計,2017年深市併購重組標的剔除異常值後平均評估增值率為586%,滬市的平均估值溢價率為350%。那麼我們可以先有個直觀的判斷,超過前述溢價率的,就要多長點心了。當然,光看倍數有時並不能說明問題,還要結合資產定價、上市公司持續經營能力、關聯交易等具體情況等來分析。

首先要看資產定價是否公允?資產評估三大核心方法為收益法、資產基礎法和市場法。原則上要求至少披露兩種估值方法,那些只披露一種方法的一般都是心虛有貓膩,後面基本不用再看了。將整體估值除以標的淨資產就是溢價倍數,將整體估值除以歸母淨利潤就是靜態市盈率。這兩個指標如果特別高或者與同行業及同類交易差別很大,又沒有合理解釋,那資產定價很可能非公允。

再細看標的公司財務狀況,如果出現披露期業績狂飆,且應收存貨特別高、現金流出遠超淨利潤,或者毛利率等指標橫比縱比不正常,無形資產不合理溢價,那可能就是為了抬估值而衝業績甚至造假,往後這些財務風險都會留給上市公司。如某上市公司表面溢價11倍收購某自動化公司似乎估值還算合理,然而細看發現標的公司專利金額6.16萬元,專利權與軟件著作權評估值高達2220萬元,相當於溢價上千倍。試想如果不是上市公司,誰會拿數千萬元資金收購數萬元的資產?

其次要問是否有利於增強上市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即標的業績的可持續性)?搞突擊、講故事的收購標,其業績一定不具有可持續性。為了賣個好價錢,被併購方也往往“誇下海口”,至於是否能遵守業績承諾,那都是後話,即使完成不了也就是象徵性補點錢,總有糊弄過去的辦法。一旦過了盈利承諾“蜜月期”後,收購標的便立刻失去了維繫高盈利能力的支撐和動力。很多上市公司付出的高溢價僅換來3年靚麗的紙面業績,這樣的交易代價未免太昂貴。

再次要注意其中有沒有關聯交易的貓膩。某汽車零部件公司非要“上天”收購某無人機公司,給區區百萬資產估值數億,溢價數百倍,還不用業績承諾,這樣的“送財童子”哪裡找?結果從“天眼查”軟件扒出無人機公司的股東和上市公司股東存在關聯關係,那這筆交易的隱藏意義也就不言而喻了。還有一個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提前入股某企業,4個月後該上市公司宣佈收購該企業,且估值一下子上漲4億元,這種提前佈局給“自己人”創收的行為實在是令人不齒。

不合理的高溢價伴隨的除了離譜的業績承諾,還有鉅額商譽減值這個“黑天鵝”。當業績不達預期,就要確認商譽減值衝減資產、抵減淨利潤,直接拖累上市公司業績,屆時不排除公司會有“披星戴帽”的可能,造成股價斷崖式下跌。當上市公司“人傻錢多”、被收購方“恬不知恥”時,他們已經暗中留給其它中小股東留下“一地雞毛”。對此,切記要擦亮眼睛,遠離別有用心的高溢價收購。

編輯:農銀報業新媒體中心 李彥赤 李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