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億人的青春竟竟只值2000萬,再見了,人人網!

青春作價2000萬

人人網被賣了!

消息最開始是11月14日8點由CEO陳一舟在人人網的日誌上發佈,可能也是為了一種儀式感吧,但是他太高估了人人網僅存的活躍度,發佈12小時後,閱讀量還不足800。

人人網被賣真正開始受到關注,是在9點之後,有媒體在微博上發佈了這個消息。

兩億人的青春竟竟只值2000萬,再見了,人人網!

雖然早已預知了他的結局,但是消息出來的那一刻,還是唏噓不已,“人人網被賣了”迅速站上熱搜榜第一。

作為曾經的忠實用戶,風清也和陳一舟一樣,矯情地想跟人人網告別,發佈最後一則消息:再見,人人網!再見,青春!

但諷刺的是,等風清好不容易找回賬號,找回密碼,結果卻發現首頁滿屏的美女頭像,明晃晃的直播按鈕,我TM連發布的按鈕都找不到。

兩億人的青春竟竟只值2000萬,再見了,人人網!

陳一舟說:“很高興為人人網找到一個新的歸宿和起點。”

看到這句話,風清就生氣得不得了,哪有什麼開始,一切早已經結束了!

更生氣的是,我們兩億人的青春集體回憶竟只值2000萬美元,真的是餵了狗了。

昨晚和朋友聊起這件事,我們兩人都感慨萬千,朋友說:“我恨陳一舟把校內網做成這樣子,他把我的青春都埋了。

是啊,曾經那個我們討論社會大事,表達理想的校內網怎麼就變成今天這樣了呢?

被拋棄的大學生社交帝國

提到校內網,就不得不提它的創始人王興,是的,就是美團的王興。

2004年,當時還是大二學生的扎克伯格創立了Facebook,當時在美國留學博士的王興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交網絡的魅力,一年後,他回國效仿Facebook創辦了校內網。

大學生永遠是思維上最活躍的群體之一,有人想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人對社會大事有自己的想法,有人想成為校園的風雲人物,也有人暗戀著心中的男神女神,想找機會出擊......

因為校內網,大學生們旺盛的社交需求終於有了一席之地。

2006年,校內網已經是中國最著名的社交網站,擁有幾百萬用戶,然而,由於經驗不足、資金鍊斷裂,王興無奈地把校內網賣給了陳一舟。

據說賣掉校內網的那天,王興在清華大學外面的小飯館哭了一場,不知道今天他看到人人網的結局是不是也會感慨萬千。

兩億人的青春竟竟只值2000萬,再見了,人人網!

王興

總之,不管怎麼說,校內網被賣了,陳一舟把它交給了許朝軍運營,自此,校內網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許朝軍是“六度分割理論”的朝聖者,所謂六度分割理論是指,最多通過6個以內的中間人,可以認識世界上任何一個陌生人。實名制是這個理論的核心,也是校內網機制的核心。

通過個人資料的完善,你可以在人人網上找到你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各階段的同學,“上人人,找同學”的口號也因此流行起來。

許朝軍也開發了人人網的很多功能,比如大學生晚會的人人牆,大家可以在現場留言、投票、抽獎;再比如告白牆,那是一個充滿粉色泡泡的八卦陣地;還有樹洞,什麼表白、吵架、發洩、尋物、找人、人生感悟都可以往裡面“倒”,包容萬象......

在那個時候,校內網就是廣大青年們在互聯網世界的安身立命之所,無數“校園大使”不拿一分錢,自願承擔起推廣宣傳的任務,幫校內網佔領市場份額。

兩億人的青春竟竟只值2000萬,再見了,人人網!

人人網的告白牆

不過校內網真正得到爆發性增長是在2008年,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校內網已經覆蓋了全國範圍內的2000多所大學,坐擁超過1800萬在校大學生用戶。

這個數據當然是沒法和如今微信10億、抖音5億的體量相比,但要知道那是10多年前,“村裡沒通網”還不是段子。

而校內網能在短時間內攫取上千萬用戶,很大程度是因為2008年發生了太多讓人難忘的回憶。

這一年,全國大學生的愛國情緒被一件接一件的社會大事調動起來,南方雨雪災害、拉薩打砸搶燒、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毒奶粉事件、神舟七號、奧巴馬上任、經濟危機,都少不了校內網上大學生群體的輿論參與。

如果說之前的戀愛、找朋友是大學生的淺層需求,那麼理想、愛國才是大學生們內心最深層的情懷。

也是因為如此,校內網才真正得到社會的認同,這一年,全國數千所高校的學生組織,甚至包括校園官方媒體都在校內網開通了賬號和公共主頁。

校內網真正地把一個代際群體聚集起來,小到學校,大到國家,中國知識青年樂於在上面發表自己的聲音,整個校內網充滿了青春、理想的氣息。

如果按這樣的模式走下去,校內網可能就像今天二次元聚集的B站、文青根據地豆瓣、直男主場虎撲一樣,成為大學生群體粘性最高的社區。就像當年我們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第一刻,就註冊校內網一樣,不斷有新用戶加入,並維持一個較高的活躍度。

然而歷史沒有假如。

迷失在風口的人人網

陳一舟的野心太大了,區區幾千萬大學生的校內網遠遠比不上Facebook,為了爭奪更多的用戶,2009年,校內網正式改名人人網

兩億人的青春竟竟只值2000萬,再見了,人人網!

改名之後的人人網成功地跳出了大學生的圈子,新註冊的用戶越來越多,此時的人人網越來越像中國版的Facebook。

於是真正的大爆發隨即到來,從2009年到2011年3月赴美上市,這三年時間,人人網的用戶始終在不斷爆發式增長,到上市前夕,已擁有1.17億活躍用戶。

這是什麼概念?截至2018年8月,人口過億的國家不過才13個,2011年,這個數字是11個。

人人網成功地趕在Facebook前上市了,市值一度最高衝到了80億美元,力壓網易、新浪、阿里,在中概股中僅次於百度,一時間風光無限。

然而截止到文章發稿前,人人網的股價僅1.46美元/股,總市值為1.01億美元,縮水98%!

人人網怎麼了?

兩億人的青春竟竟只值2000萬,再見了,人人網!

事實上,人人網的結局在它改名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

失去了大學生底色的人人網,雖然用戶數在暴增,但是用戶粘性、活躍度卻在下降。

雖然陳一舟通過提供發佈日誌、保存相冊、音樂視頻等站內外資源分享等功能,提高用戶之間的交流效率,但衰敗之勢已顯。

與此同時,開心網、微博、QQ空間、微信等社交平臺開始興起,喜新厭舊的人們逐漸捨棄了人人網,公共話題討論去微博,私人生活展示去微信。

面對節節退敗的人人網,陳一舟果斷放棄社交,開始尋求轉型,但他太急於求成了,有風口就去追。

當社交遊戲火時,它就開發了偷菜、搶車位等遊戲;當團購興盛時,它也開發了團購業務;當短視頻火熱時,它也做短視頻;甚至當二手車市場被炒得熱鬧時,人人網也涉足其中……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最終落得一地雞毛。

再見了,青春!

其實,陳一舟從來就沒有想放棄天下人人的夢想,這些年來,人人網一直靠他投資賺來的錢養活。有人曾笑稱,陳一舟用一己之力靠炒股賺錢來維繫公司經營,實乃“中國好老闆”。

就在今年的8月5日,他還在人人網發佈了一篇名為《人人網的明天,由你定!》的日誌。

在這篇日誌當中,陳一舟回顧了人人網的前世今生,他表示人人網搞跨界是逼不得已,盈利是大問題。

同時,陳一舟還指出人人網即將扭虧為盈,時間會在今年Q4或者明年Q1,屆時將把純利投入到社交產品研發當中。

此外,陳一舟還表示人人網在盈利之後,將會聽取老用戶的意見,來決定產品未來發展的走向。

但是,遺憾的是,人人網上已經沒有“人”了。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陳一舟才徹底地心灰意冷,並在《人人網的明天,由你定!》這篇日誌上更新了賣掉人人網的最新消息。

兩億人的青春竟竟只值2000萬,再見了,人人網!

無限唏噓感慨!

有多少人和風清一樣,第一時間登錄人人網和自己的青春告別。

兩億人的青春竟竟只值2000萬,再見了,人人網!


兩億人的青春竟竟只值2000萬,再見了,人人網!


兩億人的青春竟竟只值2000萬,再見了,人人網!


兩億人的青春竟竟只值2000萬,再見了,人人網!


兩億人的青春竟竟只值2000萬,再見了,人人網!


兩億人的青春竟竟只值2000萬,再見了,人人網!

再見了,人人網!

再見了,青春!

一切過往,皆是序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