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這十件事讓“討厭民進黨”成為臺灣最大黨

臺媒:這十件事讓“討厭民進黨”成為臺灣最大黨

“討厭民進黨”成為臺灣最大黨。

中國臺灣網11月15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民進黨九合一選舉選情低迷,蔡英文日前在造勢場合重批國民黨“憑什麼教訓民進黨”,反遭陳水扁嗆憑人民最大。臺灣面臨經濟不好、年金被砍、年輕人低薪等困境,大家生活愈來愈差,人民普遍心情苦悶,一句“臺灣最大黨就是討厭民進黨”,更道盡蔡當局施政背離民心的寫照,而這一切全是蔡當局咎由自取。為此,有臺媒列出網友眼中的10件事,正是成為民進黨被厭棄的主要原因。

一、請吳音寧當北農“250萬實習生”

北農總經理吳音寧上任先是看不懂財務報表,被譏是250萬實習生,成為22K年輕人心中的痛。加上北農休市鬧出菜價大跌風波,又被蔡英文下令要求“綠營”力挺,這個人在江湖的吳音寧,真是讓農民搖頭,年輕人嘆氣。

二、砍軍公教年金還說“自私自利”

民進黨砍軍公教年金不手軟,先用“米蟲“、“貪婪”等惡毒字眼形容這些退休公僕,最經典的當屬“綠委”段宜康罵他們,“自私自利,厚顏無恥的人還在對抗改革”。蔡英文雖對他們抱歉,一回頭又忙不迭的將年金改革列為施政政績。

三、“一例一休”、沒人過勞死勞工怒了

蔡英文說,勞工是心中最柔軟的一塊肉,2016年12月強行三讀通過“勞基法修正案“,卻導致物價上漲,底層勞工想加班賺錢也不行。“行政院長”賴清德9月上任後,政策大轉彎,二修“一例一休”,這下又得罪勞團,上街批臺當局修惡法,太傾向資方。

四、815大停電陳金德下臺竟代理縣長

中油更換設備卻意外“斷氣”臺電大潭電廠,815全臺無預警大停電。“經濟部長”李世光第一時間請辭,中油董事長陳金德卻不想走,最後雖被迫請辭,但為2018選戰佈局,竟派他去宜蘭當代理縣長,讓人傻眼。

五、823大淹水副領導人去度假

823豪雨狂炸南臺灣,引爆中南部廣大民怨,蔡英文搭雲豹裝甲車到嘉義勘災,災情最慘重之際,副領導人陳建仁竟然24日帶家人去金門度假。

六、陳菊領頭“高雄幫”臺北當大官

韓國瑜參選高雄市長能掀起狂潮,與此也大有關係。自從陳菊去接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一職,陸續有18位高雄位居要職者到臺北當大官。823水災重創南臺灣,高雄馬路被大雨炸出5000多個坑洞,由二軍主政的高雄市府無能力處理市政。

七、一句“東廠”走了張天欽冒出各種廠

“促轉會副主委”張天欽8月召集幕僚會議,大刺刺說,“我們本來是南廠,現在變西廠,後來升格變東廠。”他點名侯友宜就是轉型正義最惡例,還要策動其他“部會”一起打擊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

張天欽雖火速請辭,“主委”黃煌雄也為保住晚年名節而走人。但不只“促轉會”,“法務部”、“中選會”等許多單位全淪為民進黨的附隨組織。

八、過失全推假新聞還要監控臉書

執政不得民心,蔡英文不檢討施政哪裡出錯,竟在“雙十”談話抨擊假新聞汜濫,將責任推給境外黑手干預臺灣內政。

臺當局安全部門負責人彭勝竹日前在“立法院”答詢時證實,有監控臉譜網等公開網絡社群,偵搜包括詆譭領導人等影響臺灣安全的情資,外界譏為搞“綠色恐怖”,網友以“我的英文很爛”等句子在臉譜網大酸蔡當局。

九、“乾淨的煤”蓋深澳電廠再創髮夾彎

為解決廢核四造成的電力供需失調,“環保署前副署長”詹順貴自毀環保立場,投下關鍵一票通過深澳電廠的環評,遭民眾圍剿、環團唾棄。“行政院長“賴清德竟自我辯護,未來燒的是“乾淨的煤”。

最後為救蘇貞昌選情,賴清德不惜髮夾過彎,用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順利興建,換停建深澳電廠,後來靠官派委員全數贊成,硬過觀塘案後,宣佈不建深澳電廠,卻要犧牲桃園藻礁,能源政策淪為選舉考慮,人民並不埋單,蘇貞昌也沒因此拉抬到選情。

十、做功德“幹話”連連一副撲克牌出不完

民進黨執政不力,但各級民代為其辯護不遺餘力,以致出言輕率、“幹話”連連。由於令人嘡目結舌的言論罄竹難書,讓國民黨可出一副52張牌加2張鬼牌的“幹話撲克牌”,還被搶訂一空。

賀陳旦說“塞車就當看風景”、823淹水賴清德說“批評的人可以去當上帝”、邱議瑩說勞團抗議“都是在放錄音帶”,這些“幹話”他們說得理直氣壯,但臺灣民眾聽得下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