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鐵路隧道,清朝劉銘傳所建,距今127年


獅球嶺隧道是中國最早建成的鐵路隧道,位於臺灣省基隆經臺北至新竹窄軌鐵路的基隆與七堵之間,全長261米。這座隧道通過頁岩、砂岩及粘土地層,最大埋深61米。

在清朝光緒11年間,臺灣巡撫劉銘傳主理臺政時,積極建設臺灣,並且推行洋務運動。

隧道於1887年從南北兩端同時開工,由外國工程師定出線路方向及中心樁的開挖高度,由清朝政府的軍隊負責施工。築路官兵用粗笨工具開挖,克服了大塌方等不少困難,終於在1890年建成。

獅球嶺隧道南口外觀以紅磚砌成,在隧道竣工完成時,由巡撫劉銘傳題額『曠宇天開』,左右對聯曰:『十五年生面獨開羽毅飆輪,從此康莊通海嶼;三百丈巖腰新闊天梯石棧,居然人力勝神工』,說明了當年以人力開鑿的壯舉,也為廣大的歷史留下見證。

二十世紀初由於鐵路改道,獅球嶺隧道才漸遭荒廢,近年為了保存維護這處深具歷史文化價值的古蹟,已由市政府整修完畢,開放時可從北口進入一直走到南口,夏天時山洞內清涼無比,穿過三級古蹟的隧道,令人更敬佩先人開鑿山洞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