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小程序,詐騙者的溫床?

微信的小程序,詐騙者的溫床?

騰訊的生態大森林,不應該成為滋生無法無天的溫床。

文丨郭之富

零售老闆內參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核心導讀:1.騰訊新增量小程序的AB面是什麼?2.騰訊開放生態的邊界如何制定?3.事前監管和事後處罰,不應該雙管齊下?


“狼都沒傷害過我,難道人比狼可怕嗎?”

這是影片《天下無賊》裡,王寶強飾演打小從河北農村前往西藏修廟五年後,揣著6萬塊錢上火車回鄉娶媳婦老實又憨厚的傻根,在和他並不知道是小偷的“大姐”和“大哥”關於“天下哪有那麼多賊”一番激烈爭辯下,說得自己在工地上生活故事的一句收尾話。

但他不知道的是,有的人確實比狼還可怕!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為了物質利益,生活中的騙局真是無孔不入,互聯網時代以來,從早期的假貨問題,到昨天(11月14日)曝出"雙11"過後的“團團油事件”。

詐騙者瞄準的“羊群”從陌生人蔓延至熟人鏈。

今天,主要講述的就是騰訊的小程序生態,怎麼就成了不法者侵佔他人利益的溫床?

2017年,騰訊股價迎來最“瘋狂”的一年,市值從2萬億跨越到4萬億,隨後的時間裡,股價一度下跌。騰訊遭遇8年前3Q大戰以來,外界最多的質疑。

這家公司的組織體系、內部機制、業務屬性、盈利方式已經與互聯網產業迭代的方向漸離漸遠。

直到今年下半年,被譽為“新風口”的小程序,一度被認為可能是騰訊重返“股王”的新增量。據馬化騰在烏鎮大會透露的數據,微信小程序現已擁有2億日活用戶,生態中有150萬的開發者上線超過100萬個小程序。

騰訊總裁劉熾平在今年Q3財報發佈前夕表示,微信小程序是一個正在成為擁有巨大想象力的平臺。業內人士表示,當騰訊小程序的應用進入快速上升通道,其帶來的廣告增長和支付增長不可預估,這也成為了騰訊三季度業績增長的重要動力。

根據騰訊最新財報披露,媒體廣告收入同比增長23%,而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同比大增61%、環比增19%,主要由於小程序廣告的曝光量及點擊數增加,以及微信朋友圈廣告的曝光量提高。

雖然小程序的未來之光看起來確實是很耀眼,但是,“團團油事件”的爆發,令大眾對小程序這個互聯網新的流量工具,不禁產生了一系列新的質疑——打著互聯網生態自由開放名義的微信小程序,騰訊和微信需不需要承擔平臺監管的責任?

互聯網的生態自由開放是合規下的自由成長,還是任其野蠻生長的?當一個在線世界是一個沒有起碼規則的蠻荒之地時,個體的用戶如何捍衛其利益?

以及,微信小程序的生態自由開放,是不是對互聯網自由精神的錯用和抹黑?

騰訊提倡的“自由開放生態”裡,前期准入條件下沒有強管控運營的小程序,是不是正在給一群鑽法律空隙的詐騙團伙提供一張“溫床”呢?

- 1 -小程序的AB面

如今的小程序,就如一把手術刀,在醫生手裡能救人,在亡命徒手裡它能害人。

確實能看到,因為小程序的出現,給互聯網創業門檻逐漸提高的窗口期,提供了新的創業契機。因此小程序也有著其A面:陽光地帶下的陽光生意。諸如時下火熱的社區拼團,其連接的是在熟人關係鏈條中的信任與低價。對於正規商家而言,通過這樣一個具有大流量的平臺,在規模效應達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低價策略是增長業績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

但是,就具有平臺屬性的微信體系下的小程序而言,關於開發者和運營者上傳的小程序,需不需要加強審核監管?據相關媒體報道,微信作為第三方開放平臺,審核小程序的時候,也只能去核實公司的營業執照、法人身份證、聯繫方式等。對小程序本身的審核、監管相對寬鬆,開始讓有不良動機的人鑽到空子。

類似“團團油”小程序這樣的公司,就是此前不被大眾關注的另一面:灰色地帶下的灰色收益。其他此類的還有,博彩、色情、低俗以及小程序開發騙局等。

據不完全統計,自去年12月至今年中旬,微信舉報郵箱明明已經接到此類投訴百餘起,活動區域呈現由一二線向三四線城市擴散的趨勢。然而,近一年過去了,微信對於小程序的監管,只是停留在事後封號拉黑處罰,但是事前監管機制依然沒有建立。

其實,從2017年開始,就有大量的小程序詐騙事件發生。部分對趨勢把握敏感的小程序服務商,精心策劃一個個騙局,矇蔽了那些似懂非懂的企業主和用戶。而就目前的所有騙局來看,主要呈現的是兩種形式:

一、面對消費者端,不法商家推出假冒偽劣,甚至是“空頭支票”式的商品。“團團油”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在拼團模式高漲並逐漸獲得消費者信任的條件下,“團團油”的微信小程序,主要銷售的商品為實體加油卡,但是,用戶參團後收到的卻幾乎全部為空卡。

專注於小程序報道的《Tech星球》也發文指出,“團團油”小程序採取降價+拼團的方式構陷騙局,實體加油卡雙11大促單獨購買為原價7.5折,拼團購買只要6折。“團團油”採用6人拼團,很多受害者為獲得更大折扣,拉入親戚、朋友、同事一起成團,造成裂變式傳播的連鎖反應,受害者人群急劇擴大。

二、面對B端企業,不法小程序服務商推出所謂的“19800元、39800元”等這樣的小程序推廣服務“產品”。


微信的小程序,詐騙者的溫床?



今年11月,河北保定網警巡查執法曝出“三萬多買個小程序可獲利千萬?60人被騙350萬元!”的案例中,做鞭炮生意的卓先生和做化妝品生意的阿敏,就被會銷臺上的講師口若懸河地一番講解小程序的商業價值所吸引。

“不要99888,不要58999,現場註冊只要31800,只要31800,只要31800!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你信不信,未來一定有人找我談加盟,你信不信,未來一定有人找我談回購,你信不信...”

是不是感受到了一股濃濃的傳銷氣息?還有比上面更直接的方式,騙子公司把小程序直接做成了傳銷模式,只要你拉個代理,就能返現多少錢。

以上種種騙局,皆是小程序的肥沃之土中滋生的。那騰訊不管嗎?如果管了,效果呢?

微信自己其實已經留意到,在小程序逐漸壯大的過程中,一些傳統的“黑產”也盯上了小程序,部分小程序被利用來做惡意營銷等活動。然而,微信所採取措施,是事後的封號、拉黑主體等處罰。

可事前的監管機制,目前看來依舊薄弱。

在小程序低進入門檻的情況下,在騙局源頭的遏制方面,微信顯得寸勁不足。而在事件發生之後,鑑於微信的責任邊界,並不會去替騙子承擔消費者被騙的損失,最多也就是協助警方調查。

如今的小程序,看似自由開放的有些沒邊沒界了。

- 2 -騰訊“自由開放”無邊界?

事前審核,是全球互聯網生態的基本守則。

眾所周知,美國蘋果公司對iOS生態的APP審核,可謂嚴厲到不容商量。但凡蘋果監測到APP Store(應用商店)裡有任何軟件,存在“後門”或流氓代碼,蘋果的策略只有一個——立即下架,並不留任何討價還價空間。

這幾乎是全球手機用戶喜歡蘋果iPhone手機的重要願意之一,喜歡iOS生態的安全、放心、簡單的體驗。所有的蘋果iOS生態裡的APP程序,蘋果從一開始就在為全球用戶把關。

與之類似的是,美國谷歌公司的安卓(Android)系統和生態,也經歷了一開始的粗放、野蠻生長,到強監管的必要過程。曾經的安卓系統,各種流氓、木馬軟件大行其道,用戶手機裡的隱私、資金和各類數據,均能輕易被不法分子竊取、詐騙。

為了維持安卓生態的健康環境,谷歌公司從前幾年開始,對安卓系統開始了一系列的強監管措施。強監管帶來的好處,讓安卓系統提升了手機安全和體驗,還讓安卓系統佔有了全球移動互聯網的主流份額。

以“不作惡”為基本價值觀的谷歌公司,自然不會讓安卓系統成為不法分子滋生違法犯罪的溫床。

如今,已經成為中文互聯網事實上二級生態平臺的微信,要不要順應全球互聯網真正的自由開放價值觀,讓微信的生態世界,稍微安全點?

2016年,馬化騰自己也提到:騰訊開放生態正從“大樹”變“森林”。

可這個森林在無邊界的自由下,似乎成為了一個野生森林。奇珍異果遍地開花的同時,豺狼虎豹也從中生,進入野生森林體系的遊客也好,獵人也罷,都得步步為營,處處小心。

這也和騰訊內部體制息息相關。

眾所周知,騰訊缺乏強有力的中控系統,而且騰訊“內部賽馬,外部買馬”的機制,使得騰訊集團體系十分零散,缺乏中控管制,任由騰訊生態裡的企業優勝劣汰式的生長,呈現出的管控也就稍弱些。

縱然騰訊自己說對待惡意違規的小程序是零容忍,但是在這片由利益滋生,缺乏強管控的土壤下,依然會讓不法者輕易得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