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貓跨境與海鯊跨境:幾大電商巨頭紛紛進軍越南市場

越南蓬勃發展的電商市場已經吸引了亞馬遜、阿里巴巴和Shopee等來自全球的零售商,但能否在越南盈利還得另當別論。(Shopee是東南亞與臺灣最大的電商平臺。)跟著海貓跨境小編一起往下看吧!

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將於本月(2018年3月)加入越南這個發展迅猛的市場,向當地中小企業開放亞馬遜平臺。在3月14日召開的河內論壇上與越南電商協會(Vietnam E-Commerce Association)簽署了協議。該項協議是雙方在去年年底的一次會議上進行討論的。據品牌價值及戰略諮詢公司Brand Finance公佈的“Brand Finance全球500強排名”稱,亞馬遜現在價值1500億美元,是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

亞馬遜在越南的發展戰略將在越南電商論壇上公佈,該論壇將先在河內先召開,3月16號移至胡志明市。論壇將討論網購趨勢、稅收管理和新技術。其他外國電商平臺也已經打入越南市場。

今年早些時候,京東宣佈了投資Tiki(越南本土電商公司)的計劃,京東將在物流和配送方面幫助Tiki。京東與越南娛樂(Vietnamese entertainment)以及媒體公司 VNG Corp共同主持了此次融資。京東沒有透露該交易的規模,但表示京東將與VNG一起成為Tiki最大的股東之一。

在2017年,阿里巴巴正式進軍越南,並在短短6個月的時間裡吸引了數萬家企業。去年6月,這家中國電商巨頭斥資10億美元,將其在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的股份從51%提高到83%。Lazada是越南最大的電商平臺,銷售額佔到越南電商市場總銷售額的30%。

據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稱,2017年越南電商平臺超過90%的投資來自包括中國、韓國和泰國在內的海外投資者。貿易專家Vu Vinh Phu將大型國際電商公司流入越南歸功於該國網購趨勢的日益上漲、互聯網服務的改善以及移動支付的增加。

越南市場的潛力

央行數據顯示,在越南近9500萬的人口中,擁有銀行賬戶的人數達到了59%。在越南,隨著中產階級規模越來越龐大以及智能手機使用越來越廣,電商行業的潛力將是巨大的。

據2017年 市場調研公司Nielsen 的越南智能手機洞察報告顯示,2017年越南使用智能手機的用戶比例達到了84%,比前一年的78%有所增加。“越南電商市場的增長速度估計為35%,是日本的2.5倍。”電商行業專家Duc Tam在2017年的越南電商論壇上說道。

近年來,越南的電商發展迅猛,目前銷售額佔該國零售市場的3.39%。去年,整個零售市場銷售額增長了10.9%,達到1732.7億美元。

據世界銀行預測,到2035年,越南的經濟很可能由2000億美元增長到1萬億美元。預計有超過一半的人口會加入全球中產階級行列(每人每天的人均消費為15美元),而現在越南的中產階級比例只有11%。

據估計,到2020年,越南大約有30%的人會網購,而這些人每年在網購上的平均消費是350美元。Phu說:“外國投資者已經看到了潛力,他們正在投入資金來接管這個市場。”

巨大成本妨礙利潤

儘管在越南潛力巨大,但電商公司也面臨著發展挑戰,許多人說他們已經損失慘重好多年了。VNG公司報告稱,2017年,它在對電商公司Tiki的投資上損失了1220億美元(超過530萬美元)。像Lingo和Beyeu這樣一些當地電商公司,由於長期虧損,被迫關閉。

貿易專家Phu解釋說,高昂的物流成本是造成他們損失的主要原因,這些物流成本佔電商收入的60%至70%。大型電商公司還需要擁有覆蓋面積為幾千平方公里的的物流倉庫,以及數百名員工來支持運作。

Phu在解釋為什麼外國投資者繼續加大對越南電商市場的投資時說,這些投資者當前的目標是吸引客戶,擴大自己在市場的影響力。一位貿易專家說,公司在投資越南市場的5到7年裡,經常虧損。現在還不是盈利的時候,而是增加市場份額的時候。

日本風險投資機構CyberAgent Ventures的越南地區負責人Nguyen Manh Dung與這些投資越南市場公司的看法一致,他表示,電商需要長期投資,投資者在5到10年的運營後才能開始盈利。

在有些市場,甚至連亞馬遜也只是在經過10年的投資後才開始盈利。海貓跨境小編看來,在越南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電商公司要想得到回報需要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