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人際關係中的刻板印象?

如何理解人際關係中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美國著名的政治學家與新聞工作者沃爾特李普曼提出的。所謂刻板印象,指的是人們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對待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簡單化的觀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隨著該事物的價值評價與好惡的感情。

刻板印象可能是來自於同一類型的人、事、物之中的某一個個體給旁人的觀感。大多是因為個人沒有時間去了解某個個體所致。比如說,當我們看到長相魁梧、有紋身、去英國黑色太陽眼鏡、穿著黑西裝的壯漢,很可能會將他誤認為是黑社會人物。刻板印象愛好者容易先把世事標籤化分類,再加以對目標物的種種現象歸納,支持其原先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一旦形成,若不客觀理解,很難加以改變,也可能造成同類型人群的困擾。

二、刻板印象的分類:

在人的自然特徵方面,人們所建立起來的比較系統的觀念,首先是同人們的性別、種族和外表吸引力聯繫在一起的,因此,人們也首先根據三個方面將人進行分類。

1、 性別刻板印象:如“小女生玩洋娃娃,小男生玩汽車玩具“、”男生理科成績好,女生文科成績好“等,這種印象常常造成在工作上對於性別的歧視。例如:男護士或是女司機。同也會造成人際相處上的阻礙。

2、 地區或種族刻板印象:如”上海人都瞧不起外地人“、”四川人都能吃辣“等,這種印象常常造成人際關係中的地域歧視或種族歧視。

3、 外表刻板印象:例如影視作品中的人物設計或漫畫中的人物造型,常會以尖嘴猴腮的有錢人為壞人的形象,但並非這種長相的人都是壞人。

如何理解人際關係中的刻板印象?

此外,還有喜好刻板印象、政治刻板印象、年齡刻板印象、身份刻板印象等。如:”喜歡小叮噹的大學生都很幼稚“,就是對擁有個別興趣的人的刻板印象。事實上,即便擁有共同興趣的的,其性格也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論。

人們會根據來自個別人、事或者物的信息形成對該類人、事或者物的刻板印象。這種印象對人們的社會信息加工起到很大的作用。它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

三、如何克服刻板印象:

1、學會思辯,學習著用“眼見之實”去核對“偏聽之辭”,有意識地重視和尋求與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

2、深入到群體中去,與群體中的成員廣泛接觸,並重點加強與群體中有典型化、代表性的成員的溝通,不斷地檢索驗證原來刻板印象中與現實相悖的信息,最終克服刻板印象的負面影響而獲得準確的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