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的生活成本究竟幾何?移民最關心的話題


在加拿大的生活成本究竟幾何?移民最關心的話題


北大西洋四省僱主移民,一步到位拿到楓葉卡


在移民登陸加拿大前很多朋友都會很想知道在加拿大究竟需要支付多少生活成本才能保持一個基本的生活保障,尤其在新移民們找到工作之前這是個特別需要了解的知識點,這樣才能根據自己手裡的積蓄水平制定下一步的行動計劃,保證可以安全平穩地度過移民初期財務尚未穩定的階段。

樓主一直在多倫多生活,下面就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感興趣的朋友們分享下這裡的生活成本細節。這裡談到的每一項支出都基於一個假設出發點,那就是這裡介紹的支出水平是為了達到滿足居民基本的生活需求,所以家人度假,投資理財,業餘愛好等支出不在話題之內。


在加拿大的生活成本究竟幾何?移民最關心的話題


飲食成本:

咱們中國人信奉民以食為天的道理,初到異國他鄉第一步要搞定的就是肚裡有糧心裡不慌。在加拿大會做飯的人和不會做飯的人相同期間飲食支出成本會相差非常大,主要是因為加拿大人工成本高,任何經過加工服務的產品都會增加不少成本,13%的基本消費稅和不低於15%的小費繞不開的(當然類似timhortons自己取餐的快餐是不用支付小費的,菜單價格算上稅金和小費之後外出就餐的價格和自己下廚比起來要貴出不少,吃稍微像樣一點的簡餐人均二三十加幣而且口味還不見得都讓人滿意,如果每餐都選擇外面就餐的話,不但徒增生活成本,而且很容易爆肥,誰都知道加拿大當地餐廳高熱量的食物佔比例很大,即便是份看起來清淡翠綠的蔬菜沙拉,裡面往往也是要加上大量的的奶酪,培根,麵包碎和乾果。難怪很多人出國後都練出了一手好廚藝,日常的生活裡也是家庭烹飪為主,外出就餐為輔。

在加拿大的生活成本究竟幾何?移民最關心的話題

各種西人超市和華人超市給加拿大華人提供了豐富的食材選擇,加拿大食品安全水平在全世界範圍內都算是非常高的,在高品質的前提下價格並不算高。一包普通的20磅通用麵粉十加幣左右,一桶三升的植物油五加幣左右,雞腿兩三塊加幣一磅,加拿大當地的牛排六七塊加幣一磅,土豆圓蔥胡蘿蔔都是幾塊錢就能買十磅的大包裝,中國大白菜和蘿蔔一般都是六七毛錢一磅,三升包裝的牛奶四五塊錢一袋,可口可樂七八塊錢就能買24聽的一大箱,整條新西蘭羊腿二三十塊,蘋果梨桃大多在兩塊錢左右一磅,各種魚類蝦蟹價格通常也不高於七八加幣每磅,這些還都是不打折的常規價格,每個超市每週都會有不同的商品打折促銷,質量不變,價格更低。所以一個兩口之家每週去超市做一次一百加幣左右的食物採買就可以輕鬆滿足飲食方面的需求,米麵糧油,蔬菜水果,海鮮零食一樣也不缺。一個月算下來五百加幣足夠了,在整體的生活成本中佔比例不大。


住宿:

話說樓主剛開始研究移民加拿大的時候多倫多的獨立屋還在六十萬左右一套,和中國大城市的房價比起來便宜的的不要不要的,結果經過了前幾年的瘋漲,如今的同樣一套房子價格翻倍都未必能買到,多倫多也在短短數年內從一個住房壓力很低的城市變成了一個連絕大部分當地人的新一代也無法負擔的高房價城市。要麼是房租要麼是房貸,新移民到了多倫多往往最頭疼的一項支出就是住宿成本。加拿大新移民享受支付35%首付條件下的貸款優惠政策,不用提供工作收入證明之類的手續,只要你自己覺得能負擔貸款就可以嘗試申請,如果是在大多倫多區買兩三千尺的普通獨立屋,以目前的房價水平一個月兩三千加幣左右的房貸還款額是繞不開的,地稅因地區差異比較大,樓主家所在的社區基本是一年六七千加幣,外加上房屋保險,鍋爐租金這些都是常規定期支出,沒有考慮傢俱和再次裝修之類的一次性投入和日常的房屋維修保養,比如這裡的房頂瓦片大多是用釘槍釘在木頭屋頂上的,如果遇上大風天難保不會被連片吹飛,屋頂工人過來搭上梯子登高作業補瓦十幾分鍾完活兒就是幾百塊的費用。另外在加拿大房前屋後花卉草坪疏於打理也是非常丟人的事情,會讓鄰居們非常惱火,所以每年從春天開始,買花補草施肥澆水等園藝方面的支出也會持續不斷一直到冬天為止。這些雜項的支出和房貸一起構成了加拿大普通生活的最大成本支出項。以樓主的情況平均算下來一個月要差不多要為房屋支出三千五左右。

在加拿大的生活成本究竟幾何?移民最關心的話題


交通:

加拿大公交網絡系統和國內比起來非常一般,地鐵覆蓋範非常有限,公交車班次間隔久,生活在這裡很難依靠公交車完成所有的工作生活所需的交通,更別想靠公交去省立或國立公園郊遊度假了。私家車是絕對的必需品,購車後在多倫多養車的最大支出項是汽車保險,在事故率比較高的區域保費尤其的貴,容易被盜和安全性較差的車型保費也比較貴,如果駕照是新手狀態又沒有駕校全科成績單的話也會更貴一些。如果想要實惠一點的價格,就要做到多家詢價,買安全性高的車型,承諾冬天使用雪胎,儘量把車險和房屋保險在同一家購買,這樣可以拿到好一些的折扣,自己平時小心駕駛,保持良好的記錄就很重要了。對新移民來說一個月二三百保險費算是正常水平。至於油費和保養費就很難比較了,和每個人選擇的車型還有上下班的距離有很大關係。我開的車是屬於中型車的Venza,目前平均每天六七十公里的路程,油費大概每週五十左右。還有一項就是每年一百二十元的牌照費,根據車主的生日日期會發信通知繳費,需要每年更換車貼以便檢查,可以網上付款,也可以直接開車去ServiceCanada辦理。

在加拿大的生活成本究竟幾何?移民最關心的話題

通訊網絡:

這裡手機運營商選擇很多,選擇手機號碼之後還可以保留號碼在不同供應商之間切換,Rogers,fido, bell都是用戶群體比較大的品牌,手機 套餐價格主要看數據流量包的大小,一個月五六十塊的3G流量套餐足夠大部分人使用了。家庭寬帶的普及讓有線電視的客戶群體越來越縮水,我記得之前剛到多倫多住過的房東家每月有線電視費就要一百多塊,現在每月五十幾塊就可以光纖不限流量上網了,相當多的華人只選擇使用電視盒子看網絡電視。目前加拿大各大電訊公司之間競爭越來越激烈,搶著降價吸引客戶,相信以後這方面的費用會越來越低。

醫療:

雖說加拿大的醫療福利政策相當不錯,但不意味著在這裡尋醫問藥是沒有成本的,沒有醫療卡的人看病非常昂貴,即便是有醫療卡覆蓋,非處方藥的費用也是不在報銷範圍之內的。除非找到了正當的工作,公司會給員工提供商業保險,這樣就可以報銷大部分的藥費了,甚至還有提供按摩,針灸,理療的覆蓋項目。簡單點說要想醫療方面不擔憂,及一定要登陸後儘快辦理醫療卡,儘快找到正式工作。由於在加拿大做到了徹底的醫藥分離,醫生靠本領賺取收入,而不是靠賣藥收提成,所以亂開藥的情況很少出現。如果醫藥支出超過了全年收入的3%,還會有稅務優惠。加拿大不需要藥神,沒有人因為看病需要鉅額支出而破產,這也是這個地方每年能吸引那麼多移民飄洋過海而來的諸多原因之一。


服裝:

加拿大有個有意思的現象,有些服裝產品的產地是中國,但價格卻是原產地市場價的幾分之一,質量還更好。很多到加拿大旅遊的國人都會開心的豪買這邊的服裝鞋帽帶回國。可以說這裡服裝的性價比非常高,一雙質量非常好的男鞋只要百八十塊,一條名牌牛仔褲三四十塊,如果去Costco逛一逛,你會發現國內非常搶手的CK,天木蘭的休閒長褲居然只要二十幾塊一條。遇上節假日各大商家競相打折搞活動,價格和國內比起來更是白菜價。一個月一兩百塊的預算足夠滿足衣著得體的需求了。而且加拿大人平時衣著大多以舒適整潔為主,不是什麼隆重場合的話很少見有人一身歐洲名牌招搖過市,如果在大街或商場裡上遇見了,往往都是剛來加拿大的新移民。

消費小技巧:

在加拿大有很多控制生活成本的技巧,只要稍微做些功課就可以省下來很多的支出。比如PetroCanada的加油站可以免費辦理會員卡,如果與RBC的信用卡聯用不但積分增加,每升還可以折扣三分錢,一次加滿油就能省下一杯TimHorton’s的咖啡,而Canadian Tire Gas station之類的其它加油站也有自己的積分卡和優惠政策。人口比較多的家庭可以去Costco去買大包裝的食品和日用品,性價比很高。Shoppersdrug mart和RealCanadian Superstore等連鎖超市都共用pc積分卡,每一千分都可以低值一加幣。很多銀行還推出了購物有現金返還的信用卡,消費盡量用信用卡不但有優惠,還能增加信用積分。如果需要購買大件的家電和傢俱之類的物品,最好等到黑五聖誕節之類的活動日,價格會比平時便宜很多。很多加拿大人即便收入很高仍然保持著理性的消費習慣,這也算是當地生活文化的一部分吧。

在加拿大的生活成本究竟幾何?移民最關心的話題


上面介紹的也只是一個大概,畢竟每個移民家庭的情況都有很大不同,消費水平和經濟實力也有差別,大體而言如果在多倫多每家庭個月平均淨收入可以在五六千以上日常的生活壓力應該就不算太大,如果追求質量更高的生活,還需再多多努力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