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經注我:獨立思考閱讀一本書的意義

《未來簡史》解讀之二十二

六經注我:獨立思考閱讀一本書的意義

算下來,《人類簡史》的20多篇解讀,實際上是書中最主要的20多個觀點。這些觀點,基本上是連貫的,有的是貫穿全書的。我在複述和重構的時候,加上了自己的思考與感受。

比如,想象的力量。作者很推崇這個觀點,並且把它作為人類超越基因限制,能夠建立文明,統治地球的關鍵所在。

再比如,算法和數據化。意識如果只是生物電反應,那意識的意義並不那麼重要,用算法來解釋就是合理的。人類能夠從智人變成智神,也因為掌握了算法和數據。

作者的很多觀點,能看到西方很多暢銷書中觀點的影子,比如《槍炮、病菌與鋼鐵》《機器之心》《奇點臨近》等。

六經注我:獨立思考閱讀一本書的意義

所以,他代表的也只是一家之言,提供給我們一個認識世界的視角。

在書的最後,作者有個觀點:

1,科學正逐漸聚合於一個無所不包的教條,也就是認為所有生物都是算法,而生命則是進行數據處理。

2,智能正與意識脫鉤。

3,無意識但具備高度智能的算法,可能很快就會比我們更瞭解我們自己。

並且,還提出疑問:

1,生物真的只是算法,而生命也真的只是數據處理嗎?

2,智能和意識,究竟哪一個才更有價值?

3,等到無意識但具備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們更瞭解我們自己時,社會、政治和日常生活將會有什麼變化?

六經注我:獨立思考閱讀一本書的意義

在我看來,這些疑慮,同樣是處在一個歷史關節點上的思考,很可能會隨著發展煙消雲散,產生新的疑問。

就像我們問會不會把地球上的食物都吃光一樣。

確實,如果作者很多預測是真的,人類有可能從設計者降級成芯片,再降成數據,最後在數據的洪流中溶解分散,如同滾滾洪流中的一塊泥土。

但是,我們並不會真正預測未來。

就像之前歷史出現過的、現在存在的,無論科技怎麼發展,它都不能控制出現什麼樣的政權結構,就像二戰時美國、蘇聯、德國都會用坦克。還有現在的半島,兩個國家政權不同,但武器的原理都是一樣的。

六經注我:獨立思考閱讀一本書的意義

而且,所謂的算法真的能解釋一切嗎?

這只是人類的最新認識罷了。人們剛開始有蒸汽機的時候,也會用蒸汽機來解釋難以理解的事物。

如果有一天,我們掌握了更新的理論,說不定會用它再次詮釋未知。

所以,如果你在讀書時,真的被作者的觀點所左右,那就失去了讀書的初衷。

用一本書的觀點,在思考世界,思考自我,為我所做的事情服務,這才是讀書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