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壟斷、以大欺小:騰訊人人喊打的日子

《騰訊傳》解讀之四

模仿、壟斷、以大欺小:騰訊人人喊打的日子

不少經濟學家認為“反壟斷”是個偽命題

我們每天都用QQ和微信,還會打打遊戲,與騰訊作伴的時間,可能比家人還長。

可是,很多人一邊在用,一邊在罵。

而且,這個傳統保持很久了。

2010年7月24日,各大網站突然被一篇檄文般的長文覆蓋,它的標題十分血腥且爆出粗口——《“狗”“日”“的”騰訊》

那時候,對騰訊的不滿,主要有三點:

模仿、壟斷、以大欺小:騰訊人人喊打的日子

第一,“一直在模仿從來不創新”“

自從在2006年被譏嘲為“全民公敵”之後,騰訊的“抄襲者”名聲便如江湖耳語一般四處流傳。

在業界領袖中,第一個公開把馬化騰叫作“抄襲大王”的是“中文之星”開發者、新浪網創始人王志東。

他說,馬化騰與比爾·蓋茨是中國和美國兩個最有天分的抄襲者。

在我看來,王志東話中的意思並非貶義。這種“抄襲”並非法律意義上的抄襲,而是一種商業上的競爭。

模仿、壟斷、以大欺小:騰訊人人喊打的日子

第二,“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騰訊QQ擁有大量的黏性用戶,所以它完全不在乎與其他網絡產品在內容形式上撞車;相反,其他產品商卻需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儘量與騰訊的產品區別開來。

在風險投資界甚至流傳著這樣的一個說法:當一位創業者向投資人解說自己的項目的時候,必須要回答一個問題——騰訊會不會做這個項目?或者,如果騰訊進入,你如何保證不被“幹掉”?

模仿、壟斷、以大欺小:騰訊人人喊打的日子

如果這兩個問題無法回答,那麼,投資風險就很大。一位投資人唏噓道:“很多人想要知道在馬化騰的筆記本上,下一步做什麼,以避免與他在半途相遇。

比如,圍繞著開心農場,騰訊對於五分鐘公司就有以大欺小之嫌。

在江雨看來,說起來有些殘酷,難道經商不應該這樣嗎?所有的公司都是把自己的優勢拿出來跟大家比。商業不是請客吃飯,沒有那麼溫良恭儉讓,如果沒有修煉成小強的身體,總會被人吃得渣都不剩。

第三,“壟斷平臺拒絕開放”

模仿、壟斷、以大欺小:騰訊人人喊打的日子

比如,馬化騰拒絕與MSN談判,也不打算讓QQ與網易泡泡等國內即時通信工具互聯互通。

這種以用戶價值為理由、以利益為最終考量的態度,讓人可能很不爽,然而,卻可能是商業競爭的本質。

實際上,不少經濟學家認為“反壟斷”是個偽命題。首先,壟斷的邊界就不清晰;其次,壟斷不見得就一定會奪取普通百姓的幸福,說不定還有利於人民群眾。這是另一個話題了,可以參考薛兆豐的《經濟學通識》。

最後點評:這是一個叢林法則和道德法則交替互換、螺旋式上升的時代。在面臨競爭時,我們必須相信叢林法則,小心翼翼,絕殺對手;在獵場之外的區域,比如社會、國家層面,該有的精神,還有的原則,該有的公德都應該有。這或許是仗劍經商的另一種含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