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鹽水池:濃度超高與海水形成分界,生態環境類似木衛二

就像溫度不同產生密度差而形成海底瀑布一樣,海底也有因鹽度差而形成的湖泊,這些位於海床處的鹹水湖泊通常還具有肉眼可辨的分界線,也因此被稱為鹽水池。海底鹽水池主要集中於北美墨西哥灣,約形成於2億年前的侏羅紀時期。

海底鹽水池:濃度超高與海水形成分界,生態環境類似木衛二

當時的海灣還是個沒有出海口的深水盆地,在地球極端高溫下蒸發殆盡,在海床上留下一層至少8千米厚度的鹽。大陸板塊擠壓導致墨西哥灣被拉伸成低窪地勢,海水通過裂開的佛羅里達海峽倒灌入墨西哥灣,再度形成海灣。

海底鹽水池:濃度超高與海水形成分界,生態環境類似木衛二

海水倒灌墨西哥灣時帶來很多淤泥與岩石,足足在鹽層上覆蓋了30米厚,沉積物越來越厚也越來越重,在海底地震時出現鹽層垮塌,從而導致古鹽層洩露並溶解在水池中。

海底鹽水池:濃度超高與海水形成分界,生態環境類似木衛二

由於古鹽層濃度遠超海水,溶解後的海水密度更是達到正常海水的幾倍之多,因此在海水與鹽水池之間形成一道肉眼可見的分界線,猶如陸地湖泊的“湖岸線”一般清晰可見。

海底鹽水池:濃度超高與海水形成分界,生態環境類似木衛二

2006年人類才第一次發現海底湖泊,最終因缺乏足夠數據而選擇擱置,直至2014年美國生物學教授偶然間再次發現,當他們使用遙控機器人靠近鹽水池時,驚訝的發現池水邊佈滿了海洋生物的屍體。

海底鹽水池:濃度超高與海水形成分界,生態環境類似木衛二

2016年再次遙控機器人靠近時,卻發現了大量存活狀態的貽貝。這讓全球生物學家們大為不解,要知道,海底湖的泥漿中存在大量不溶於水的甲烷,且鹽度與水溫都高於正常海水數倍,等於是一切海洋生物的禁地,魚蝦蟹闖入即死的那種。

海底鹽水池:濃度超高與海水形成分界,生態環境類似木衛二

直到2018年11月,美國海洋生物研究所的專家們才宣佈:海底鹽水池的濃度正在逐步下降,而貽貝以及少量微生物正在適應逐漸“淡化”的高濃度鹽水,但哪怕如此,海底湖依舊是海底生物的極端棲息地。

海底鹽水池:濃度超高與海水形成分界,生態環境類似木衛二

未經過適應期就闖入的魚蝦蟹依然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死亡,並且屍體會在高鹽度海水中保存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也有學者表示,海底湖泊的生態系統與木衛二極為相似,可將其當成研究木衛二生命體的環境模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