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報道:剛剛,對不接電話幹部的處分撤銷了

2018年11月16日13點51分,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委發佈的一份“情況通報”迅速在網絡上熱傳。


獨家報道:剛剛,對不接電話幹部的處分撤銷了


這份通報稱:“近日,相關媒體報道了“全椒縣農村公路局扶貧幹部張偉在省脫貧攻堅巡查中不正確履職被處分”的消息,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全椒縣委高度重視,迅速責成縣紀委對該問題進行了全面複查。

根據複查情況,縣委認為,原處分決定定性不準確,處理不恰當。縣紀委常委會已研究決定,撤銷對張偉同志的黨紀處分。

縣委將深刻吸取教訓,舉一反三,全面排查整改類似問題,防止執紀問責簡單化。真誠感謝廣大媒體的監督,熱忱歡迎廣大媒體繼續關注全椒,監督我們的工作,幫助我們提高工作水平。

很多網友紛紛為這樣的通報叫好,網友劉建昌說,“知錯就改,很好!”吳國輝則表示,“希望以後少一點任性。”

網友昝智海在“為這樣的反應叫好”的同時,認為“是不是也應該追問一下:原來的處分決定是怎麼出來的?4分鐘未接電話的事實真相究竟是什麼?如此問責,又該不該擔責呢?”

11月15日,一則新聞開始引爆網絡。這則新聞源自全椒縣紀委監察委網站的通報。通報稱“近期,全椒縣紀委監委嚴肅查處了縣農村公路局副局長張偉在省脫貧攻堅巡查中不正確履職問題。”


獨家報道:剛剛,對不接電話幹部的處分撤銷了


根據通報,2018年8月,全椒縣扶貧辦多次下發通知,要求全縣幫扶責任人做好接受省脫貧攻堅巡查組電話訪談準備。8月23日晚19:31分至19:35分期間,省巡查組四次撥打張偉手機,張偉未接聽電話,給我縣脫貧攻堅工作造成嚴重不良影響。2018年10月8日,縣紀委常委會研究決定,給予張偉黨內警告處分。

通報中提到,“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們黨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是一項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2018年是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全縣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黨員幹部,要從本案汲取教訓,引起高度警覺,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堅決克服急躁、厭戰、鬆勁情緒,堅決杜絕人浮於事、作風漂浮等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問題,切實做到扶貧工作必須務實、脫貧過程必須紮實、脫貧結果必須真實。”

通報表示,“全縣各級黨組織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樹牢“四個意識”,嚴肅扶貧工作紀律,積極主動作為,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全縣各級紀檢監察機構要緊盯脫貧領域“四個意識”不強、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準、資金管理使用不規範、工作作風不紮實等突出問題,加大監督審查調查力度,對貫徹中央脫貧攻堅政策部署不堅決、不到位,及工作不嚴不實、弄虛作假等問題,嚴肅問責,絕不手軟,以強有力的問責護航脫貧攻堅。”

當事人張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吃完晚飯後有出去遛彎的習慣,今年8月23日晚飯後,我遛彎時出了一身汗,回家後就洗了個澡,這個時候就有電話打進了,當時是我孩子接了電話,並表示等我洗完後給他們回電話,但是我洗完之後再打這個電話就怎麼也打不進去了。”

網友聶星說,“就算不是在洗澡,在八小時以外未接電話也不能動輒得咎,最多批評一下。除非經查明在幹不法之事,或者提前約定了卻未執行。說句大實話,現在手機經常接到大量的騷擾電話,如果不是認識或者顯示特殊號段的,我根本不接。”

11月16日上午,這份處分決定被從網站全椒縣紀委監察委網站撤下。

也是在11月16日,微信公號“安徽紀檢監察,”發佈《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就扶貧領域問責工作答記者問》。其中提到:“當前,個別地方存在著問責泛化、簡單化現象,主要原因在於政治站位不高、工作不嚴不細、執紀能力不足。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六個精準”的要求不斷提高問責質效,推動扶貧領域問責工作高質量發展。這裡特別強調的是,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處置扶貧領域案件時,要堅持客觀公正,不能直接將上級部門交辦意見作為案件定性處理的依據,巡視巡察組或扶貧專項巡查督查、檢查考核組均不能就移交的問題線索直接提出具體處理意見,確保所辦的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答記者問”還表示:“紀檢監察機關在扶貧領域的問責工作,堅持實事求是,重點看是否影響群眾獲得感、是否影響脫貧攻堅實際成效。問責不是推動工作的主要手段,更不是唯一手段,不是問責越多越重就越好。

問責工作要做到細緻嚴謹,防止簡單粗暴,挫傷基層幹部積極性。我們不能讓扶貧幹部帶著怨氣幹事,要讓他們懷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和強烈責任履職盡責。

記者在第一時間聯繫全椒有關方面領導,對方稱“目前已有公開回應,拒絕再就此事接受採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