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自從畢業參加工作以後,每年的這個日子,都在從各種地方往老家趕回去跟爹孃團聚。這段不定的旅途,從開始的一個人,到後來的兩個人,最後變成了三個人。

三個人,就是一個家。

然而這個家卻不固定。從和媳婦談戀愛開始,便在不停地搬家。開始是因為換工作圖近便,到後來是逐漸有了簡單的生活要求;再後來為了結婚,租了帶一些裝修和傢俱家電的稍好一些的房子;進而有了孩子,又需要換一個大一些的方便老人過來幫忙帶孩子。

到了現在,孩子快要上幼兒園了,房東也不續期了,又要找新的房子來住。既要便宜,又要方便上幼兒園,真難找。

這幾年的工資收入從一開始的1500一個月,逐漸變成1800、2000、2400、2800、3300、3600、4000、5200、5500……幾乎每年都在漲,然而房價漲得更快。本來結婚的時候,想著兩個人一起奮鬥,只要肯努力,攢幾年錢,付個首付,從這一輩開始就能在城裡紮根了。不過現實很無情,工資五百一千的漲,房價五千一萬的翻。越攢錢,離首付越遠。而且物價越來越貴,生活成本越來越高,有了孩子以後逐漸的也攢不下什麼錢了。

和媳婦忙活了很多天看房子看幼兒園,看來看去都是既不物美也不價廉。兩個人加起來每月八千多的收入,光是房租水電物業取暖吃喝穿用幼兒園等等這些成本加起來就要小五千來塊錢了,加上人情份子,突發事件等等,再買買基本的保險,根本剩不下錢,更別說給父母養養老買買東西什麼的了。

越算越心寒,跟媳婦說,要不我們乾脆回老家吧!

媳婦說好啊,老家縣城東西便宜花錢少,我就敢帶著孩子逛商場逛遊樂場了,還能挑一挑,上個好點的幼兒園。

然後又開始合計回老家的規劃。住不花錢,吃很便宜,自家種糧食種菜。老家沒有自來水,需要自己裝個水罐裝個太陽能方便洗澡,然後把廚房簡單收拾一下,花不了多少錢,基本就可以滿足日常。

老家縣城沒什麼像樣的公司和企業,不好找工作,基本都是兩千多三千來塊錢的活兒,也不正規,但好在掙的少花的少。這樣倆人加起來一個月也能掙四五千,幹好了能掙六千,花銷卻少了很多很多。而且是自己的家鄉,有底氣,有歸屬感。

這次回家過節,跟爹孃說了我們的計劃,他們很開心。七十歲的人了,肯定也想兒女在身旁陪著,每天能看到孫女。我爹向來不苟言笑,今天帶著閨女出去玩兒,和街上曬太陽的老夥計們有說有笑的,還讓閨女表演背唐詩給大家看。

以前他不敢帶孩子上街去的,怕習慣了這種溫馨感覺,我們走了之後會沒抓沒落的。現在好了,他正式加入村裡的“寶爺”大軍了。我都能想像到他每天騎著三輪接送閨女上下學的場景,肯定忍不住閨女饞嘴的嘮叨,偷偷地在半路上某個小賣店給她買棒棒糖吃。

我娘什麼話也沒說,只是開始樂樂呵呵的拆洗鋪炕被子,說要多絮點兒棉花進去,怕我媳婦和孩子嫌床硬睡不慣。

家裡養的狗肚子大了。這下回家了,有地方了,可以養一條自己的狗了。等它生了小狗仔,就留一條喜歡的養起來,也好給閨女做個伴兒。

去菜地拔了兩根蘿蔔打算晚上燉肉吃。地裡正在秋收,到處是拖拉機壓過玉米秸稈的聲音,我拎著兩根蘿蔔聽的入了神。過了一會兒,索性躺下來,躺倒在一摞摞玉米秸稈上,熱乎乎的,帶著清香。

自從讀完中學後,就再也沒有下地幹過農活了。此刻又躺在熟悉的味道里,看著眼前四處蹦噠的蚱蜢,彷彿這些年的過往像是做了一場夢而已,夢醒了還在趁著假期跟著爹孃秋收掰玉米。掰的累了,就躺在一摞摞的玉米秸稈上面歇一會兒,看看眼前四處蹦噠的蚱蜢。

回想這些年,我無處不是在誠惶誠恐。

去城裡讀書,認識城裡的朋友,談城裡的對象,干城裡的活兒,過城裡的日子。這些都固然很好,但我沒有一天是踏實的。好似我內心清楚的知道,這些都不是我的,我與他們,只是彼此的過客。

我生來就是農村的人,骨子裡也是農村的根。有些人是不安分的命,可以拼,可以大膽,可以不顧一切的衝破自己的命運,而顯然我不是這種人。即便是在城裡生活,我依然格格不入,小心翼翼,活得很累。躺在席夢思上,遠不如躺在玉米秸垛上令我心安理得。

路旁經過的族叔看到我躺在地裡發呆,例行公事的跟我打過招呼:小兒,回來了啊!

我說,是啊叔,回來了。

這次是真的回來了。回家了。不走了。

從玉米秸垛上站起身來,我拎著蘿蔔往家走去,腳步這幾年從未有過的輕鬆。

吃過晚上這頓飯,明天就回到城裡。然後處理一下手頭的活兒,辭掉工作,收拾行李帶著老婆孩子回家。

和別人比起來,沒有本事掙大錢,沒有本事買房子,沒有本事在城裡紮根,是我敗下陣來了。但對我來說,每天能給年邁的父母洗衣燒飯,讓他們含飴弄孫,膝下承歡,未嘗不是一件值得滿足的事。

想到之前在步行街看到過的一個視頻,一個老大媽年夜飯等著孩子回家,然而沒有孩子回家,她孤零零的一個人靠在門框上吃一碗白菜湯麵。我曾和媳婦說,如果爹死的早,娘自己在家也有可能變成這個樣子。

而現在永遠不用擔心這種場景了,因為一家人會一直在一起。不過算算其實也沒多久了,就算爹孃都能活八十歲,也才十年而已。他們養我這麼大,僅僅十年,怎麼來得及報答。想到這更加覺得回家變得刻不容緩了。

從10.1過後,我就開始正式走上父親走過的老路,過上父輩一樣的生活了。開始像父親一樣農忙的時候弄弄地裡的活兒,農閒的時候到縣城打打工上上班,然後攢一些錢,等孩子大了供她讀書之餘在縣城付個首付,買一套小房子。一下子從農村蹦到大城市,真的太遠了,我的彈跳力還遠遠不及。就這麼,這輩子到老能夠蹦到縣城,也挺好的。

也許這就是我命中註定要走的那條路,只不過它等了我很多年,我才幡然醒悟,把它找到。

哪有什麼行李可收拾呢,在城裡混了這麼多年,除了歲數變大,什麼都沒留下。

城市啊,城市啊!你那麼美好,但我就要走了。來的時候我帶著青春和夢想,走的時候,只帶走了一罈子醬黃瓜。

村裡沒有健身房,沒有籃球場,沒有購物中心和燈紅酒綠,甚至沒有路燈。但我可以安心的走夜路,因為路的兩邊都是幾十年的老街坊,路的盡頭是屬於自己的家。

城市啊,我曾那麼真實的接近過你所有的美好,像初戀一樣,以為可以永遠在一起的。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原文作者虎撲ID:楚雲飛上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