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年輕人在城裡買了住房定居了下來,為什麼有些城裡的兒媳卻不喜歡公婆來城裡住?

七星老農


農村的年輕人在城裡買了住房定居了下來,為什麼有些城裡的兒媳卻不喜歡公婆來城裡住?

點擊右上角關注,一起分享更多的三農問題!

題主問的這個問題,在現在社會帶有普遍性,我也是身有體會,確實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

第一,生活習慣的不同!

農村的父母親一般都是早睡早起,而年輕人在城裡呆習慣了,一般來說都是晚睡晚起,特別是節假日,晚上難得出去放鬆一下,早上睡個懶覺。

在飲食方面,年輕人喜歡每天都吃新鮮的飯菜,喜歡頓頓清,剩飯剩菜就倒掉,而父母親在農村節約慣了,老是三天兩頭弄的大家都吃剩飯剩菜。

生活習慣的不同,會讓父母親看不慣,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第二,消費觀念的問題!

年輕人一般都喜歡買些貴的、時尚的、好看的東西,特別是兒媳肯定會三天兩頭買點漂亮衣服什麼的,而公婆會心疼錢,認為年輕人亂花錢,造成不必要的糾紛。

第三,房子的問題!

大部分的農村人雖然在城裡買了房,但房子的面積都不是特別大,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確實比較擠,特別是衛生間,有時候幾個人搶著用。

還有,有公婆在有些方面兒媳婦會不方便,比如:平時在家穿個性感衣服、洗澡後穿個睡衣什麼的,又或者偶爾想跟老公浪漫一下等等,都會很尷尬。

俗話說“婆媳是天敵”,加上一系列原因,確實好多兒媳婦不想跟公婆住在一起,這和孝不孝順是兩回事!

又有人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你們怎麼看?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有不妥或補充之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暢所欲言,同意我的觀點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多多支持小俞傳播!

小俞傳播


我是媳婦,一點都不願意跟公公婆婆住,原因如下:公公婆婆親表兄妹,他們一起生活了60多年了,長得像,性格像,都愛指桑罵槐,都愛裝病,婆婆嫌棄我洗衣服浪費水,嫌棄我做的飯不好吃,總是說鄰居家誰誰誰的兒媳婦漂亮,嘴巴甜,孃家富裕。嫌棄我生的不是男孩,婆婆還不打招呼拿我的,用我的東西,拆了我的皮箱,我的衣服不但婆婆穿,去年一次回去看到公公竟然也穿著我結婚時我穿的紅色毛衣。公公婆婆不講理,總是罵鄰居,公公去年還把鄰居打傷了,用叉子把鄰居的胳膊刺穿了,人家去醫院縫了……很多很多的事,我不想參與,也不想跟他們一起住。我話少,是因為他們說的話沒大沒小,作為晚輩,作為媳婦,我無法回答婆婆的髒話,所以我選擇沉默,選擇躲避給彼此空間,給彼此距離,這樣大家都會過得輕鬆點!



春1980322


缺乏經濟頭腦唄!女人當了媳婦只對公婆的錢感興趣。

可是有的女人就不同了,她會給奮鬥一線的公婆或者父母引薦到城市發展,從而更大可能的創造財富,這樣的家庭搭配宜早不宜遲。

村上一戶老人三兒四女,大女兒年輕時就開始引領弟弟妹妹到城市發展(含老公的兄弟姐妹),從事不同的職業和生意,又引領侄子輩人員發展一直到退休,進行了二十多年的時間,使家庭全體人員成功從農村走向城市,也從重男輕女走向男女平等,老人的退休金一直是老人保管,百年之後兒女一樣繼承,有事一起上,大女兒帶頭其他弟弟妹妹服從。

這就是智慧女人的大格局,眼光高而長久,出發點永遠都對整體有利的,又保全自己的利益。


天藍草叢青


農村年輕人在市裡買房後兒媳婦不願意和公公婆婆一起住這件事完全是一件極為正常的事情。

我們可以看看生活在村子裡面的現象,年輕人結婚後有幾個還和公公婆婆住在一個院子的?大部分都會選擇分開居住,年輕人和老人的生活習慣,花錢理念差別太大,生活在一起的時間長了就會發生矛盾。我一同學搬到市裡後他媽媽過去幫他們帶孩子,原本是好事,最後鬧的婆媳大戰。這又是何必呢?

所以,我強烈建議分開居住,除非老人需要照顧,必須一起住。否則儘量分開住,以免造成不必要家庭矛盾。



三農網蟲


我結婚前覺得那些結婚的女方為什麼一定要要求男方家買房呢?不惜變成房奴也一定要買了單獨住,家裡夠大住在一起不是挺好的嗎?如果是兄弟多的那就算了,單身子女的也要分開住,公婆早晚都要老公養,住一起不是挺好的嗎?還說自己結婚後一定要人心換人心,自己先對公婆好,她才會對自己好

可是結婚後才發現是我想的才天真,結婚我沒要求老公買房,因為家裡4層小樓,只有他一個兒子,沒要求買車,彩禮8萬8,我帶回了8萬,婆婆全部收入,這些我都不在乎,生完孩子後,我每天上淘寶,基本每天都有快遞,我孃家條件比較好,我花的都是自己的錢,所以我公婆也不會說什麼,可是漸漸的,婆婆開始想退休了,我剛到她家婆婆才43歲,我25歲結婚,在家沒煮過一次飯,基本屬於不會做飯,她不煮飯的理由是打麻將沒空,生完孩子說她不會帶孩子,孩子要自己帶,一起同住了3年,矛盾越來越多,只是沒有明面說,可是大家都知道對對方有意見,矛盾的爆發點是我生二胎,她還是說,她不會帶孩子,孩子要自己帶,以後孩子長大了享福也不會到她,讓我自己能帶就帶,帶不來就回孃家去,好的,可以,我媽怕我累,我一直在孃家帶孩子,想看孩子想都別想,我喜歡朋友圈曬娃,她的微信直接屏蔽,老公知道我生氣跟我提過幾次讓我開放權限,我直接說不可能,老公自己做生意,差的時候3萬左右,好的時候7-8萬,我孃家說,自己多存點錢,到時候給我湊點付首付,自己住,


女人是塊鐵


我也是其中一個不想與公公婆婆做一起的兒媳。距離產生美。同在一個屋裡誰是女主人?夫妻吵架公公婆婆不會幫我。生活習慣也不一樣。幹嘛住一起。老人家有幾個不嘴巴多的。本身在城裡生活就壓力大。誰不想回到家有個安靜日子過…大家不住一起是最好的相處方式。我就想不通有些老人總想跑到兒子家當免費保姆…看到兒媳做得少,賺得少,心又不甘!哎,您說怎麼辦呢!現在的婚姻如同一張紙,太簿了。女人頂半邊天,日子過不去,將就已不存在。離開男人,老孃更瀟灑!


豆瓣漿小說






李爾勳1


題:農村的年輕人在城裡買了房子定住了下來,為什麼個別兒媳婦們不喜歡接公婆來城裡住?

凡這種情說也不要指責兒媳婦們是不孝順,一般來說上一代人與下一代人對事情的看法不一樣,處理問題方式不一樣,甚至生活習慣也不一樣,兩代人存在代溝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加之兩代人住在一起不方便,很多婆婆又有喜歡嘮叨的特點,而兒子又不能不聽媽的,有些媳婦不願接公婆住,主要是怕引起家庭矛盾。

兒子與媳婦雖然在城裡定居了,但要無憂無慮的生活下去,一定要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去,而現在的工作大多壓力很大,如果生活一方面面臨工作壓力,一方面回家還不能安靜,這種生活一定會很累。而媳婦與公婆不可能對任何事意見都一致,不住在一起是避開矛盾的最好方式。

在媳婦們在是否接公婆住的問題上,我認為要相互理解,公婆養了兒子一場,不可能不關心,而母親也不可能與兒子生活一輩子,媳婦們可時不時把公婆接來小住一下以示關心,公婆若看不慣想不通就睜隻眼閉隻眼,受不了就不呆在兒子那裡了,眼不見為淨,讓他們小倆口去過自己的生活。

沒有不存在矛盾的家庭,遇到問題各有各的想法,意見不可能總是一致,很多事要協商才能解決好,若公婆介入其中,極有可能成為矛盾的導火索,公婆不與兒媳住在一起有助小兩口自己化解矛盾。

意見不一定對,供參考。


楚人一丁952



更多精彩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講故事的小呆子,儘自己所能將好故事


講故事的小呆子


還是兩代人有好多的生活習慣不同,就我身邊有個事例,給兒子在城裡買了房,有了孫子,婆婆把孩子帶回老家養,現在孩子四歲了,媳婦要婆婆住城裡,讓孩子在城裡上幼兒園。在管教孩子的問題上就有了矛盾。婆婆在的時候媳婦不能教育孩子,嫌媳婦管孩子太嚴,和兒子一塊指責媳婦。本來婆媳關係還不錯,結果孩子在城裡上了不到兩個月幼兒園,經常婆媳口角,關係也緊張,兒媳一狠心,先把工作辭了,專門回家管孩子,婆婆更要自己回老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