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農豬場發疑似非洲豬瘟,撲殺20000頭,原因調查中!

10月15日關於遼寧錦州市北鎮市大北農旗下豬場發生疑似非洲豬瘟疫情的消息開始在網上流傳,下午16點,農業部公佈遼寧北鎮一大型豬場發生疑似非洲豬瘟疫情的消息。下午六點,大北農股吧裡有股民發帖詢問,遼寧北鎮發生疑似疫情的豬場是否為大北農旗下。

8月16日上午9點,大北農在深交所互動平臺對此次發生疑似非洲豬瘟的豬場信息進行了正面回覆。

鑑於網絡的相關傳聞,公司對養豬參股子公司的生豬養殖情況進行了初步核查,有關情況如下:

公司目前發現遼寧區域(有兩家)的參股的孫公司(佔比40%,不納入合併報表),其中北鎮大北農農牧食品有限公司出現一起疑似非洲豬瘟疫情,在當地政府迅速處置下,北鎮公司積極配合,處置了近2萬頭生豬,其中小部分是母豬,目前已經得到有效控制。該孫公司位於遼寧養殖密集區,不排除被傳染的可能,具體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因該參股孫公司被處置的豬隻,生產成本較低;在有效的消毒和防疫措施後,可以在6個月後較快的補充後備母豬,進入下一期的生產計劃;且政府積極救助。因此從短期經營而言,對參股孫公司經濟效益影響有限。

首先,必須肯定大北農相對來說較快且積極回應的態度,值得其他企業學習。再次,作為第一個被發現疑似疫情的集團企業,或許也折射出大北農快速佈局養豬業背後的問題。

我們知道,對於大北農而言,當下正處於從飼料向養豬業轉型的關鍵時期。 2016年開始大舉投資養豬業,2017年提出養豬大創業的目標,生豬項目主要在華北、東北、華南、廣西和內蒙。


大北農豬場發疑似非洲豬瘟,撲殺20000頭,原因調查中!


圖1 2016-2018年1-7月大型農牧企業養豬業投資對比

從圖1可以看出,連續3年以投資養豬為重點的企業有溫氏、大北農、牧原。就金額來說,不完全統計,2016年以來大北農投資養豬上的資金已經有220億以上。


大北農豬場發疑似非洲豬瘟,撲殺20000頭,原因調查中!


圖2 2014-2017年大北農不同在建工程佔比

可以看出,大北農2014-2016年飼料廠項目建設為最大佔比,達到60%-80%。在2016年大舉進軍養豬業之後,大量項目逐步上馬,2017年之後豬場項目建設佔比從2016年的16.3%增長至2017年的48.91%。可以看出,對於大北農而言,養豬將成為其飼料業務之後又一個主營業務。

2017年2月,大北農與錦州市簽訂300萬頭生豬一體化合作項目,為飼料加工、生豬養殖、屠宰、食品為一體的大型養殖項目,計劃投資40億,建設週期5年,北鎮大北農農牧食品有限公司即為該項目實施主體。項目投產後,將通過“公司+農戶”的模式帶動當地1000戶家庭共同發展。

北鎮大北農農牧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學剛曾表示,百萬頭生豬一體化項目是大北農集團在遼寧的第一個生豬養殖龍頭項目。以前集團也在瀋陽蘇家屯、大連瓦房店等地搞過生豬繁育,不過都是小打小鬧,屬於“試水”項目。

在養豬大創業的目標下,錦州市300萬頭生豬一體化合作項目快速開展。

其中北鎮新立農場,4月20日奠基,7月底完成主體框架,10月底安裝完設備,年底(2017年)投入運營。

就目前農業部公佈的發生疑似疫情的案例來看:

表1 2018年8月份以來農業部公佈疫情案例總結


大北農豬場發疑似非洲豬瘟,撲殺20000頭,原因調查中!



可以看出,遼寧已經形成小範圍發生的態勢,而其中營口、鞍山、盤錦為主要發生地區,盤錦主要集中在大窪區、北鎮。而北鎮來說,目前農業部公佈的案例中只有北鎮大北農農牧食品有限公司一個。

當然,非洲豬瘟傳播途徑很多,北鎮大北農農牧食品有限公司自然不會因為泔水餵豬,而遼寧現在也已沒有蒼蠅,更多的可能是通過人、車的傳播。


大北農豬場發疑似非洲豬瘟,撲殺20000頭,原因調查中!



圖3 遼寧北鎮、大窪區


根據地圖來看,距離北鎮最近的為大窪區,但二者之間距離80公里,空氣傳播可能性較小。

根據大北農對此事的回應來看,

經過初步排查,公司控股的養殖子公司主要集中在山東省、福建省等地,未發現類似事件。為防止疫情發生,降低、減少疫情給公司帶來的不利影響,公司要求各參股公司採取以下措施應對:

1、成立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積極預防、快速應對,有效處置。

2、對下屬參股公司的豬場,嚴格強化生物安全管控,逐一落實豬場外勤區、內勤區、生產區、車輛等的消毒及隔離工作。同時,加強員工、放養戶的生物安全知識培訓,提高防疫意識及能力。

3、車輛:所有運豬車輛,包括仔豬轉運車、客戶車輛、淘汰豬收豬車等必須經充分清洗、消毒、乾燥後,經專人檢查合格後方可靠近豬場。

4、出豬臺:嚴格監控,出苗和淘汰豬過程嚴禁人員交叉。出豬臺使用後第一時間由專人清洗消毒。

5、人員:無特殊情況減少外出,人員入場嚴格遵守洗澡、隔離制度,回場人員須隔離36小時後再進入生產線,門衛監督洗澡合格後放行,做好記錄(凡出入場人員都需公司總經理審批)。

6、物資:嚴禁生肉及肉製品、熟食等進場,物資、食材全部燻蒸過夜消毒方可入場。

7、場內除草、滅蚊、滅鼠,每2天全場消毒一次。

發生疑似疫情後,強調的內容為加強生物安全做好消毒的工作。據豬易數據瞭解,在8月初發生疫情之初,眾多大型企業便已經採取了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暫停外來接待,進行封場。

不論是因為何種原因被傳染,此次大北農旗下豬場出現疑似非洲豬瘟疫情都反映出對於轉型養豬的企業來說在面對疫情時候的經驗不足。

10月10-12日,大北農集團養豬產業2019年預算溝通工作會議剛剛召開。


大北農豬場發疑似非洲豬瘟,撲殺20000頭,原因調查中!


圖片來源大北農集團官微


但在文章報道來看,並未提到當下非洲豬瘟的嚴峻形式。

會上,集團董事長邵博士認真傾聽各平臺負責人發展情況彙報並發表講話,肯定了養豬產業發展取得好成果,進入良性發展新階段,勉勵大家一定要堅定信心、保持戰略耐心,併為全面做好2019年計劃工作提出五個方面的發展建議,建議大家重視做好2019年的工作計劃及未來五年規劃,更加重視文化宣貫與團隊建設,推進多元融資,發展“優化投資、成本領先、品質優良、環保良好”為導向的發展模式,加強養豬與飼料產業的互動,爭做區域雙強。

關鍵詞,肯定了養豬產業發展取得好成果,勉勵大家一定要堅定信心,保持戰略耐心。並且2019年要推進多元融資,發展“優化投資、成本領先、品質優良、環保良好”的發展模式。

誠然,這些都是大北農當下最需要的。但當下最重要的,難道不是嚴控非洲豬瘟嗎?

看似天災的背後,有時候與人,有很大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