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西藏之旅:扎什伦布寺的那些事

2012西藏之旅:扎什伦布寺的那些事

2006年,到扎什伦布寺是路过,那一年的主要目标是珠峰;今天是特意为扎什伦布寺而来。不是为了朝觐班禅,而是为了了解历代班禅的生命足迹,也希望能够遇见6年前在此偶遇的那位喇嘛!

2006年9月2日,当我准备离开扎什伦布寺时,迎面走来了一位老喇嘛,面对他满脸的笑,突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我就是来找他的,而他也在等我!

那一次,我突然懂了"缘",虽然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东西,但"缘"是注定了的,你想了,就会有!

扎什伦布寺,意为"吉祥须弥寺",全名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

扎什伦布寺是西藏日喀则地区最大的寺庙,位于日喀则市城西的尼玛山东面的山坡上。扎什伦布寺为四世班禅之后历代班禅驻锡之地,可与达赖的布达拉宫相媲美。它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

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

1447年,宗喀巴最小的弟子,后来被追溯为一世达赖喇嘛的根敦珠巴(根敦主)在当时的后藏大贵族曲雄郎巴·索朗白桑和琼杰巴·索朗班觉的资助下,最先兴建了扎什伦布寺。开始寺院定名为"岗坚典培",意为雪域兴佛寺,后被根敦珠巴改成了现在的名字。历时12年建成。

1600年,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任扎什伦布寺主持时,对该寺进行了大规模扩建。

四世班禅是西藏历史上极有影响的人物,班禅活佛转世系统就是从他开始的,他还为四世和五世达赖喇嘛剃度和传授沙弥戒。

1641年(明崇祯十四年),四世班禅和五世达赖请青海的蒙古王固始汗率兵进藏,推翻了信奉噶玛噶举派的藏巴汗地方政权。固始汗将曾取缔达赖封号的藏巴汗缝在生牛皮里,丢进河里淹死。然后扶持格鲁派在西藏获得统治地位。固始汗向博学多才的罗桑·却吉坚赞赠送封号"班禅博克多"尊号。"班"是梵语智慧的意思,"禅"是藏语宏大的意思,"博克多"是蒙古人对英武人物的尊称。后来,他又与达赖五世、固始汗共同遣使赴沈阳朝清,确立了与清朝的隶属关系。

四世班禅是第一个被册封的班禅喇嘛,从此扎什伦布成了历代班禅喇嘛的驻锡之地。

1662年2月13日,罗桑·却吉坚赞在扎什伦布寺赤巴任内圆寂,享年92岁。他死后,达赖五世为之选定"转世灵童",从而建立了班禅转世系统。

1713年(清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帝为了稳定西藏局势,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谕理藩院,班禅呼图克图,为人安静,熟悉谙经典,勤修贡职,初终不倦,甚属可嘉。著照封达赖喇嘛之例,给以印册,封为班禅额尔德尼。"

错钦大殿为该寺最早的建筑,这里最早曾经是一处天葬台,历时12年建成。大经堂前,有个600多平方米的讲经场,是班禅对全寺僧人讲经及僧人辩经的场所,根敦珠巴特意保留了天葬台原有的巨石。讲经场四壁,有石凿而成穴居于洞壁的佛教祖师,四大天王、十八罗汉和形态各异的一千尊佛像和八十位佛教高僧及各种飞天仙女、菩萨。大经堂内,48根朱漆大柱遥相挺立,承托殿顶殿堂正中有班禅的宝座。大殿左侧,是1461年,在阿里古格王觉五扎蚌资助下扩建的大佛堂,当中塑造了一尊高11米的弥勤佛像,佛像面部形态慈善和蔼,端庄娴静,由尼泊尔工匠与藏族工匠共同完成。大殿堂右侧,是度母佛堂,里面安放着高2米的白度母铜像,两旁是泥塑的绿度母像。经堂里面是用喜马拉雅山麓的片岩铺成,整个环境弥漫着一种修行炼法的浓厚气氛。

扎什伦布寺最宏伟的建筑是强巴佛殿(大弥勒殿)和历世班禅灵塔殿。

强巴佛殿位于寺院西侧,由九世班禅曲吉尼玛于1914年主持修建。强巴佛殿是座五层大殿,下面还有两层回廊。殿高30米,建筑面积862平方米。佛殿全为石垒砌,接缝密实,庄严肃穆。整个佛殿分四大阶梯状,层层收拢高出。每层顶角各卧雄师一尊。上部殿檐系缀铜铃,殿堂以铜柱金顶而装饰,气势雄伟壮阔。强巴佛殿前,经幡高高矗立,直指云霄。强巴佛蹲坐在高达3.8米的莲花基座上,面部朝南,俯瞰着寺宇,佛像高26.2米,肩宽11.5米,脚板长4.2米,手长3.2米,中指周长1.2米,耳长2.8米,共耗黄金6700两、黄铜23万多斤。佛像眉宇间白毫镶饰的大小钻石、珍珠、琥珀、珊瑚、松耳石1400多颗,其它珍贵装饰为数更多。是巨型雕塑行列中的珍品,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铜塑佛像。

2012西藏之旅:扎什伦布寺的那些事

扎什伦布寺的灵塔是历代班禅的舍利塔。扎什伦布寺里修建的班禅灵塔共有8座,"文革"中,五至九世班禅灵塔祀殿被毁。

1985年至1989年,十世班禅大师为五至九世班禅重新修建了一座合葬灵塔殿,取名叫"扎什南捷"(吉祥的天国)。

"扎什南捷"从开工到1989年元月22日举行开光大典,历时三年零八个月,总建筑面积为1933平方米,高为33.17米,其中灵塔高度为11.52米。塔身镏金以银皮包裹,遍镶珠宝,雕饰华美,造型庄严,踏内装饰也非常考究,数目繁多。五至九世班禅遗骨,分装在5个檀香木盒内,安放在灵塔的宝瓶里。灵塔正中安放着九世班禅曲吉尼玛的铜像。大殿四周墙壁绘有藏传佛教各教派的著名高僧业绩的壁画。

四世班禅的灵塔是整个寺院中最豪华的一座,这要归功于他对扎什伦布寺的重大贡献,扎什伦布寺初建成时,当时只有大经堂下面一层。规模不大,僧人也不算多,四世班禅时,大经堂扩建到三层,并修筑了其它经堂,这也是扎什伦布寺最大的一次扩建,它对于弘扬佛法,传教授义,扩大扎什影响起了积极作用。后来经过历代班禅的扩建,才形成了今天这样的规模。

四世班禅的灵塔,在七十年代重建在原五世班禅的灵殿里。一至三世班禅的灵塔祀殿没有修建在扎什伦布寺。一世班禅曾任甘丹寺第三任池巴(住持),圆寂后灵塔修建在甘丹寺。二、三世班禅生前任恩贡寺(今日喀则江当乡)池巴,圆寂后其灵塔均修建在恩贡寺。

四世班禅的灵塔用了四年零一百三十天时间,于公元1666年才建成,灵塔高11米,花费黄金2700余两,白银3.3万两,铜7.8万斤,绸缎9000余尺,此外,还有珊瑚、珍珠、玛瑙、松耳石等共7000多颗,色彩缤纷,荣耀华贵。

十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在为"扎什南捷"举行完开光大典后,于元月28日在日喀则视察期间圆寂。

在大师圆寂后的第三天,党中央国务院就决定在扎什伦布寺修建大师遗体灵塔祀殿,供人们瞻仰朝拜,缅怀他爱国爱教的业绩。

大师的灵塔"释颂南捷"于1990年9月20日开工,历经三年时间,于1993年9月4日开光。

"释颂南捷"大殿,总建筑面积为1933平方米,高35.25米。祀殿主体采用了现代建筑中的钢筋水泥框架结构,墙壁以花岗石砌筑,墙厚达1 .83米,达到八度设防要求。整个建筑以西藏古代宗教建筑风格为主,吸收了唐、清建筑艺术特色和佛教灵塔建筑形式。祀殿由红色和棕色两大建筑部分组成,在殿的顶端,覆盖着具有民族、宗教特色的金顶。

灵塔面积为253平方米,塔高11.55米,塔身以金皮包裹,遍镶珠宝,共安放宝石袋818个,共24种珠宝6794个。

塔内装藏也十分丰富,按照宗教仪轨,整个灵塔内装藏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层装有青稞、小麦、大米、茶叶、盐、碱、各种干果和糖类、檀香木、各种药材、各种绸缎、金雕镶嵌的马鞍、鹿茸、犀牛角、银宝、珠宝、大师袈裟和藏装。中层装有大藏经和格鲁派三大祖师的经典著作、历代班禅的经典著作、历代班禅经师的著作、贝叶经、金汁书写的佛经等。在塔的上层装有佛经和佛像。

十世班禅大师的法体完好地安放在众生福田的中央,周围放置了各种宗教用品,如袈裟、唐嘎、佛像、经书等。

为建好十世班禅大师灵塔祀殿,国家拨出6424万元,黄金614千克,白银275千克。

等顺时针转完各大殿已经三大灵塔后,我又逆时针转了回去,我想去寻找6年之前遇到的那位老喇嘛,不想去"求",只想去遇。

如今的扎什伦布寺将近有1000名喇嘛,要想千里挑一,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也只能随缘!

幸运的是,在6年之前遇到老喇嘛的地方,我遇到了另一位老喇嘛,就像6年前遇到那位老喇嘛一样,我请求为他拍一张照片,老喇嘛摆手拒绝了!

老喇嘛可能感觉到了我的失望,走了几步又回过头用汉语对我说:不拍了,都老了!

而我借机拍下了他回头的瞬间,然后对他说:您不老,不信,您看看!

我边说边走进老喇嘛,让他看看我为他拍的照片,老喇嘛似乎很满意,然后对我说:你到时把照片给我寄过来!

"寄到哪里?"老喇嘛可能没有电子邮箱,我有点好奇。

"寄到'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财务室'就可以了!"老喇嘛很认真地回答我。

回京后,我也会很认真地执行,因为我还会再回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