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賣到4399元,小米生態鏈企業是否已到“叛逆期”?

在董明珠“董小姐”的格力開始造手機之後,與之針鋒相對的雷軍“雷布斯”也在大家的翹首盼望下進入了空調這片格力的“自留地”。小米生態鏈的邊界被再一次擴展,也驗證了小米聯合創始人、小米生態鏈負責人劉德之前所說,無所謂邊不邊界,只要是小米用戶需要的,就會去做,只是早做和晚做的區別。

從最初圍繞手機進行拓展的耳機、充電寶,到現在與互聯網和電子產品無關的毛巾、懶人沙發和拉桿箱,在用戶們看來,小米生態鏈企業越來越像個“雜貨鋪”,而小米自己卻覺得自己越來越像蘋果和無印良品的中國結合體,用戶廣泛且有格調,並且小米還有前兩者所不具備的平價優勢。

空調賣到4399元,小米生態鏈企業是否已到“叛逆期”?

這種邊界的消失意味著小米和它的生態鏈企業能夠將自己的影響力輸出到更多的傳統行業中,去攪動風波,獲得更大的發展。卻也同時會帶來關於另一種邊界的討論,即小米以及逐漸壯大的生態鏈企業之間的邊界該如何劃分。

8月10日小米生態鏈企業智米科技發佈的智能空調的全稱叫做“智米全直流變頻空調M1”。整場發佈會由小米生態鏈企業智米科技的CEO蘇峻掌控,並沒有像往常的小米生態鏈企業產品發佈一樣,請劉德站到臺上去講述小米生態鏈的角色,並出席之後的專訪。小米生態鏈在這次更像是一個旁觀者,智米科技成為了站在臺前的主導者。

空調賣到4399元,小米生態鏈企業是否已到“叛逆期”?

劉德常用“竹林”來形容小米生態鏈的整體形態,一夜春雨就可以長出許多,但單棵竹子的生命週期很短,所以必須要形成一片竹林,根部相互蔓延,可以內部實現新陳代謝,更加穩定。但這種形態之間的關聯同樣很微妙,生態鏈企業之間有大家的共同利益,也有各自的私利,大家以小米為核心形成了一個鬆散的戰略聯盟,通過資本和業務之間的深層次聯繫,組成“聯合國軍”共同作戰。

這種模式的最大優勢在於當征戰某一領域時,作為“超級大國”的小米會挑選一個利益代言人,幫其訓練軍隊,為其提供後勤,必要時候還可以派參謀團火線支援。在很多創業團隊和傳統公司還在一步步試探或者固步自封時,這些代言人就已經大步前進,在這一領域發展初期迅速取得決定性的優勢,以幫助小米搶佔各個戰略要點。

但是,同樣是這樣的模式,在經過初期的快速發展之後,變會面臨來自外部和內部的種種壓力。從外部壓力上看,小米生態鏈模式更像是一場閃電戰的範本,快速突破,在對手沒有反應過來時,如果不能將其一擊斃命,就會將行業的一潭死水攪活,讓行業內的傳統企業在危機下,脫離舒適區,重新開始新一輪的競爭,讓自己成為競爭的一方之一。

從內部而言,一方面是整個小米生態鏈的快速增長已經成為整個小米生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是生態鏈內優質企業對自身品牌的執著追求讓他們開始尋求在一定程度上“去小米化”,建立自己的影響力,小米和雷軍正在面臨著每一個大家長都會面臨的問題:孩子到了叛逆期,要出去闖一闖,讓還是不讓?

空調賣到4399元,小米生態鏈企業是否已到“叛逆期”?

在以往的表態中,無論是雷軍,還是劉德,都是支持大家出去闖一闖的。但前提是,要保證堅守“小米的價值觀、產品定義及對品質的要求”。但是,當小米生態鏈的企業站穩腳跟之後,如何在發展自有品牌的同時,還能繼續秉承小米的理念發展,其實是個很難解答的問題。

“智米有區別小米品牌的基因,比如我自己是教師出身,是做工業設計出身。發展的過程中想我們能不能在小米生態鏈成為一個具備先導、領先性的企業,希望把產品的調性打得高、有範兒。”這是蘇峻和智米自己的野心,同時,智米還在小米生態鏈之外,建立了自己的國內、國外銷售渠道。

但是,智米空調4399元的價格卻沒能帶給大家小米系產品本應有的價格驚喜,這並不是傳統的小米用戶群體所能接受的,小米生態鏈企業的身份反而成了他們嘗試突破的天花板。

事實上,小米對生態鏈企業而言,既是助力,也是天花板。在企業逐漸成長的過程中,究竟需不需要一直保有小米這樣一個“太上皇”是一個未知數。創業公司和大公司的博弈向來是商業中最為精彩的故事之一,雷布斯的小米生態鏈中是否也會出現這樣的故事,值得拭目以待。(人民創投:李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