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對面:生產原創海外短視頻,看重垂直細分領域

海對面:生產原創海外短視頻,看重垂直細分領域

見到海對面CEO田正青時,他正在為兩個小時之後的中關村U30創業大賽做路演準備。

海對面:生產原創海外短視頻,看重垂直細分領域

(獲得2017年度中關村U30第三賽季優勝獎)

從已經拍攝播放的第一期25集視頻節目《海對面:泰國》,到主創團隊介紹、播放情況、財務數據、融資計劃、品牌合作等等,田正青不斷打磨著每個細節。正在尋求Pre-A輪融資的海對面,正試圖在原創海外短視頻的創作中找尋一條人文價值與商業價值兼具的創業之路。

聚焦海外,注重變現

今年8月在北京、湖南等地區電視媒體,愛奇藝、騰訊、優酷等網絡視頻站以及微博微信等平臺陸續播出的25集短視頻節目《海對面:泰國》,是田正青在今年4月和團隊赴泰國實地拍攝的包括知名人物、奇異景點和7個企業定製的故事。

節目視頻以微紀錄片的形式講述了泰國驅魔師、“大象母親”等人物以及鐵軌上的集市、嚇人寺廟、監獄按摩中心等人文景觀,在國內平臺播出後,目前收穫了1.5億次總播放量,獲贊39.7萬,平均每集播放量為499萬次。

海對面:生產原創海外短視頻,看重垂直細分領域

在這25集的節目中,田正青採取為B端用戶提供冠名合作、品牌植入和品牌定製的方式,進行商業合作,實現視頻內容變現。比如,此次節目共有7集涉及品牌定製的內容,其中5集有涉及海外置業品牌有路、1集涉及從事海外醫療的雲醫海外,1集植入了夢泰奇旅行社。

正是與B端的合作,為這檔以中泰之間人文交流、旅行生活方式展示為主的視頻內容帶來了經濟收益:內容拍攝製作成本為20萬,宣發成本為10萬,人員成本也為10萬,定製廣告收入則為60萬,冠名和植入收入為20萬。

海對面:生產原創海外短視頻,看重垂直細分領域

《海對面:泰國》是田正青8人團隊中的4個人赴泰國進行追蹤式拍攝的。

在海對面團隊中,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田正青在2014年之前一直在某央企擔任國際外派工作,並先後到十多個國家中進行工作洽談和文化交流。2014年,田正青從央企出來,到專注移動互聯網出海的赤子城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擔任戰略發展副總裁。在他的帶領下,赤子城 Solo 桌面的用戶數量從百萬升至過億級別,桌面產品變現收入實現每天數十萬美金。去年6月,田正青開始和現在擔任海對面COO的餘坤樺創業。餘坤樺曾在中央音樂學院傳媒學院研修班等進行過專業學習訓練,創建北京空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並製作出《特殊逃犯》《賤蝦聯盟》《迷情夜上海》《不吐不快》等視頻節目。

對標二更,看重細分領域

田正青和團隊選中中外商業和文化交流的短視頻作為創業的產品,也並非純因興趣驅動。據其介紹,短視頻的“風口”在國內的創投圈已不鮮見,具有頭部效應的入局著已經擁有了不少優質的粉絲用戶,爆款內容也偶爾見諸各類網站,然而吸人眼球的爆款內容如何轉化為具有人文意義的高質量產品、變現能力如何增強等問題仍是不少短視頻創業者和投資人思考的問題;另外,雖然短視頻行業不乏優質創業項目,但垂直細分領域的、針對海外商業及人文現象的短視頻內容尚有很大的開發空間。

海對面:生產原創海外短視頻,看重垂直細分領域

海對面:生產原創海外短視頻,看重垂直細分領域

(田正青團隊正在拍攝首個獲得泰拳世界冠軍的中國人陳未超)

“海對面對標的是短視頻頭部公司二更。”田正青直言,二更起步於國內主要城市的人文內容,獲得不少資本和社會大眾的青睞,現在也正在加速佈局海外內容。但海外優質的跨境旅遊、跨境電商、海外置業、出國留學、海外投資等業務餘國內的推廣交流遠沒有飽和,國與國之間商業化和人文交流依然是不少海外品牌打開中國市場大門的途徑之一。

海對面在進行上述相關項目篩選時,看中兩國間文化的契合成分、商貿利益的社會價值,從而保證視頻的內容質量。“跨國商貿和人文、社會價值一定會有共性的契合點,這個點也是海對面進行內容創作的底子。”田正青說,目前雖已有盈利的節目,但如何將海對面迅速實現規模化發展是他目前考慮的方向之一。

據瞭解,海對面已經完成了梅花天使創投的百萬級天使輪融資,投後估值達2000萬,目前正在打算出讓20%股權尋找Pre-A輪融資。融資將主要用於製作團隊、海內外品牌合作拓展團隊的擴充以及品牌知名度的推廣。(人民創投:黃盛)

(聲明:本文有關數據由受訪者提供,僅供參考,人民創投不對其客觀性提供擔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