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故宮只有北京故宮十分之一,它有哪些歷史看點?

蝶戀花緋


瀋陽故宮建於1625年,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建造的皇宮,又稱盛京宮,清朝遷都北京後被稱作“陪都宮殿”,是我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
瀋陽故宮前的步行街
瀋陽故宮位於瀋河區明清舊城中心,乾隆時期瀋陽故宮擴建增修,達到佔地六萬平方米的規模。1926年以後,其建築群陸續闢作現瀋陽故宮博物院。
瀋陽故宮有建築90餘所,房屋300多間,規模不足北京故宮的十分之一。但建築上具有強烈的少數民族特色,是瀋陽最重要的歷史人文景觀。
瀋陽故宮的建築佈局可以分為三路,即東路、中路和西路。清入關後的第二代皇帝聖祖玄燁,先後三次東巡盛京,謁祭新賓永陵和瀋陽福陵、昭陵,都曾駕臨瀋陽故宮視察保護狀況,並在此舉行典禮。
瀋陽故宮承襲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傳統,融合了漢族、滿族、蒙古族的建築藝術,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努爾哈赤與皇太極

東路【大政殿】

東路的大政殿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1625年)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大政殿居中,兩旁分列十個亭子,稱為十王亭(包括左翼王亭、鑲黃旗亭、正白旗亭、鑲白旗亭、正藍旗亭和右翼王亭、正黃旗亭、正紅旗亭、鑲紅旗亭、鑲藍旗亭)。
大政殿俗稱八角殿(八角重簷亭子建築),始建於1625年,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營建的重要宮殿,是盛京皇宮內最莊嚴最神聖的地方。大政殿臺下是須彌座臺基。
大政殿梵文天花和降龍藻井
大政殿正面有兩根蟠龍柱,以示莊嚴。大政殿是用來舉行大典,如頒佈詔書、宣佈軍隊出征、迎接將士凱旋和皇帝即位的地方。

【十王亭】

十王亭
十王亭則是左右翼王(清初八旗各主旗貝勒)和八旗大臣辦事的地方。這種君臣合署辦事於宮廷的現象,在歷史上是少見的。

中路

中路為清太宗皇太極時期續建的大內宮闕,包括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以及清寧宮、關雎宮、麟趾宮、衍慶宮、永福宮等。特點是宮高殿低,這是源於滿族人喜居臺崗之上的生活習慣。
西路和中路的東西二宮完全是漢式建築。

【大清門】

大清門是瀋陽故宮的正門,俗稱午門。建於1632年之前的大清門是瀋陽故宮皇太極續修的早期建築之一。

【崇政殿】

崇政殿是瀋陽故宮最重要的建築,是皇太極日常臨朝的地方,相當於皇太極的金鑾殿。崇政殿北有一鳳凰樓,三層,是當時盛京(瀋陽)城內最高的建築物。
皇太極的登基大典以及改國號為“清”都在崇政殿,歷代皇帝東巡時,也都在崇政殿臨朝聽政。建於1632年的崇政殿整座大殿是木結構。

【鳳凰樓】

鳳凰樓建於崇政殿北首的4米高青磚臺基上,是清寧宮的門戶,也是皇帝策劃軍政大事、休息小憩和宴請之所。樓下有象徵二十四節氣的二十四級臺階,登上臺階就能看見乾隆皇帝親筆的“紫氣東來”匾額。
鳳凰樓是盛京最高的建築,站在樓上可以最先看到東方曉日,故以“鳳樓曉日”之名成為盛京八景之一。
西路
西路則是乾隆“東巡”時期增建的文溯閣、嘉蔭堂和仰熙齋等。乾隆曾四次東巡謁陵駐蹕故宮,並將這處先皇宮殿繼續增擴,以適應皇帝東巡期間使用和平時存貯宮廷文物。

【文溯閣】

文溯閣是瀋陽故宮西路的主體建築,建於1782年,是專門為了存放《文溯閣四庫全書》而建,也是乾隆皇帝“東巡”時的讀書之所。
其建築形制仿照浙江寧波的天一閣,黑色琉璃瓦加綠剪邊。外簷彩畫也以藍、綠、白相間的冷色調為主。

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歡迎點贊和評論

小方說歷史1990


北京故宮作為國人肯定是誰都知道的,400多年的時光賦予了這座宮殿太多的故事,而瀋陽故宮雖說歷史沒有背景故宮長,知道它的人不如知道北京故宮的人多,但是你不能否認,他們是同樣的重要,在文物古蹟方面,巨有同樣得地位和保護價值。

1、瀋陽故宮是關外滿族修建,因此建築風格極具民族特色,比如東路最主要的建築——為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於一六二五年開始創建,是皇帝舉行“大典”和八旗大臣辦公的地方。大政殿內的梵文天花,極具有少數民族的建築特點。在建築佈局上與十大王亭組成一組完整的建築群,這是清朝八旗制度在宮殿建築上的具體反映。

2、中路包括了——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是皇帝進行政治活動和后妃居住的地方。其中鳳凰樓是當年盛京最高點,時光流轉,你很難想象,當年,皇帝和後宮嬪妃在站在鳳凰樓上,是以怎樣的心情俯瞰盛京,皇太極又是以怎樣的心情遙望關內北京城的方向,他是否曾經幻想過自己騎著駿馬,指揮著八期大軍攻入北京。然而最終他的願望未能實現,他永遠的留在了盛京這片土地。好在他的兒子實現了他的願望。

此外中路建築還有清寧宮、關雎宮、衍慶宮、永福宮等。看過孝莊秘史的人一定對這些寢宮名稱非常的熟悉,大玉兒,哲哲、海蘭珠他們都曾經在這裡生活居住過,關於他們的故事留下了太多的傳說,今天的我們只能通過留存下來的歷史去了解他們的故事,但歷史中的記載是否就是他們最真實的人生呢,無人知曉,我們只能透過他們曾經生活的地方去了解他們。

3、西路——戲臺、嘉蔭堂、文溯閣和仰熙齋等,這裡曾經存放了一部非常有名的鉅作《四庫全書》,它曾經被存放在瀋陽的文溯閣中,瀋陽文溯閣的《四庫全書》是如今被保存下來的三套半《四庫全書》中的一套,1922年差點被賣給日本人,後來又因為中蘇關係緊張,被送到了甘肅,如今已過去了近50年,還未回到瀋陽文溯閣。《四庫全書》是屬於文溯閣,屬於瀋陽的,希望早日物歸原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