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禮第三十三屆教師節」飲水思源,那些“我”與老師的記憶光影

老師,我們從來都不陌生,人生的第一任老師莫過於父母,從出生時的懵懂未知到牙牙學語,從會邁開第一個步子到學會奔跑,父母是給我們生命,開啟和教會我們最初模樣的人。入學後,真正意義上的老師登場,記憶中的老師特別是小學老師簡直就是“大神”級別存在的人物,小學生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們老師說了……”,有時讓家長都甘拜下風。明天便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一個感念師恩的特別的日子,希望你可以拿起手機給自己的老師發一條祝福的短信,哪怕只有短短的“老師,節日快樂!”幾個字,老師都會覺得溫暖非常,因為時間並沒有帶走你對他的記憶和牽掛。

「獻禮第三十三屆教師節」飲水思源,那些“我”與老師的記憶光影

和大家分享幾個偉人們與老師的故事。

毛澤東感恩老師

建國之初,毛澤東儘管政務十分繁忙,仍忘不了他與徐特立之間的師生情誼。一次,毛澤東特地派人來到徐特立的住處,邀請他到中南海家中吃飯。席上,還專備了幾樣家鄉風味的菜餚招待老師———一碗湘筍,一盤青椒,這是兩人都愛吃的。毛澤東抱歉地說:“徐老,請你來,沒有好菜吃。”徐老笑著說:“人意好,水也甜嘛!”主席要讓老師坐上席,徐老說:“你是全國人民的主席,應該坐上席。”毛澤東馬上說:“您是主席的老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您更應該上坐。”硬是讓徐老坐了上席。

「獻禮第三十三屆教師節」飲水思源,那些“我”與老師的記憶光影

毛主席與老師徐特立

周恩來向老師贈款

1952年2月,南開大學老校長張伯苓突然患腦血栓逝世,周恩來參加了治喪委員會並送了花圈,白色緞帶上寫著:“伯苓師千古,學生周恩來敬輓。”張伯苓逝世後,周恩來一直掂記著張家的生活。1961年國家困難時期,周恩來給張伯苓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幣,並囑咐交際處要加倍關照張夫人和子女。

「獻禮第三十三屆教師節」飲水思源,那些“我”與老師的記憶光影

周總理老師張伯苓

魯迅尊敬老師

魯迅對啟蒙老師壽鏡吾一直很尊敬。他18歲到南京讀書,每當放假回紹興時,總要抽空看望壽先生。1902年至1909年,在東渡日本留學的8年間,他經常寫信向壽老師彙報自己在異國的學習情況。一次,他奉母命從日本回紹興辦婚事,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時間專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壽先生。魯迅在日本還拜章太炎先生為師學文字學。章太炎先生逝世後,他連續撰文兩篇紀念。

「獻禮第三十三屆教師節」飲水思源,那些“我”與老師的記憶光影

魯迅老師壽鏡吾

教誨如春風,師恩似海深,桃李滿天下,春暉遍四方。相信十幾年乃至終生的學習生涯中總會有幾位老師影響了你的人生。疑惑之時,一句話語;困境之時,一個援手;失落之時,一個動作,點滴感動間既是一生。今夜,你願意打開記憶的寶庫,與編者分享你與老師感動的瞬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