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石阡:打好一場沒有硝煙的決戰

「经验分享」石阡:打好一场没有硝烟的决战

石阡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也是省委省政府2018年計劃整縣脫貧退出的16個縣之一。該縣積極響應中央決策部署,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省委“五步工作法”和市委“三真三因三定”工作原則,緊扣“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國家標準,聚焦“三率一度”整縣退出要求,立足石阡實際,緊緊圍繞“六個好”目標,舉石阡縣之力、聚石阡縣之智,全力以赴謀劃和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確保如期順利實現整縣脫貧退出目標。

「经验分享」石阡:打好一场没有硝烟的决战

建好“三個體系”

確保脫貧攻堅組織有力

建立脫貧行動體系,明確脫貧攻堅時間表和路線圖。從高謀劃整縣退出的整體佈局,研究出臺了“1+25”行動方案。即在制定脫貧攻堅總方案的基礎上,分別制定了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易地扶貧搬遷、教育醫療衛生保障等25個專項行動方案,明晰了目標任務、方法路徑、措施步驟和工作時限,保證脫貧攻堅工作在緊張有序的軌道上運行。

「经验分享」石阡:打好一场没有硝烟的决战

建立三級指揮體系,提供堅強有力的指揮保障。成立以縣委書記、縣長為雙指揮長的縣級脫貧攻堅指揮部,以聯繫鄉鎮(街道)副縣級領導、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書記為指揮長的鄉級前線指揮部,以部門或鄉鎮(街道)科級包村領導為攻堅隊長的村級攻堅隊,形成指揮統一、令出必行的指揮架構,保證脫貧攻堅工作忙而不亂,推進有力。

建立立體作戰體系,構築運轉有效的工作模式。組建從縣到組的“四級作戰體系”,實行指揮長或攻堅隊長負責制;成立以職能部門為主體的單項工作專班,實行班長負責制;完善對口幫扶網絡,實行部門包保責任制,保證全縣173個貧困村均有部門包保,全權負責各村扶貧工作。形成縱橫貫通、各把一口、逐級負責的工作機制。按縣直部門編制50%、鄉鎮(街道)編制60%的比例,選派1906名幹部到村到組駐村包戶,納入鄉鎮(街道)績效考核,做好脫貧攻堅基礎工作;按照部門負責人“三天當局長,四天當村長”和業務人員“三天抓業務,四天抓脫貧”的要求,全縣3960名幹部按“一幫九”的比例,進村入組結對幫扶,保證幫扶工作不留盲區。

把好“三個關卡”

確保扶貧對象識別精準

把好入戶識別報告撰寫關。對石阡縣所有貧困戶、非貧困戶和脫貧戶分類撰寫精準識別報告。識別報告內容包括家庭基本情況、家庭收入情況、政策享受情況、最終識別結果等。目前,該縣共計撰寫識別報告11萬餘份,全部裝入“一戶一袋”,作為對象戶精準識別和因戶施策的有力支撐。

「经验分享」石阡:打好一场没有硝烟的决战

把好對象逐戶排查比對關。充分發揮“縣鄉村”三級指揮體系和“縣鄉村組”四級作戰體系作用,依託5866名結對幫扶幹部力量,按照“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標準,不斷對該縣農村群眾進行逐戶排查比對,對貧困對象進行精準滾動識別,確保包保責任區內對象識別不留死角。

把好識別工作交叉檢查關。成立了三個巡查組、19個檢查組和304個村級檢查小組,對石阡縣各個行政村(社區)2468個組精準識別情況進行交叉檢查,確保精準識別常態化、制度化,確保對象識別準確無誤。

補好“三個短板”

確保貧困群眾穩定脫貧

著力補好“一達標”短板,切實保障收入達標。圍繞人均純收入3535元脫貧標準,石阡縣瞄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突破4000元目標,建立以茶葉產業為主導,果蔬藥、生態養殖、苗木苗圃為重點的“1+3”農業產業發展體系,實現以短養長、長短結合,完善好利益聯結機制,有效增加群眾收入,目前,已實現短期效益總產值23.46億元,聯結覆蓋貧困人口92291人;在該縣增設護路員、護林員、護河員崗位,聘請建檔立卡戶、邊緣戶務工就業,用就業促增收;依託302個“村社合一”集體經濟組織,採取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量化入股分紅、土地入股分紅等方式聯結貧困戶,同時帶動農戶就近務工,實現項目分紅增收、產業效益增收和務工收益增收。現已落實土地折價入股7.5萬畝,現金入股5845.8萬元,發放社員勞務報酬1749.7萬元,實現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113.6萬元,解決了6344人的就業問題。

「经验分享」石阡:打好一场没有硝烟的决战

著力補好“兩不愁”短板,切實保障吃穿不愁。對該縣304個村(社區)、2486個村民組全面監測,每週用四天時間組織幹部對全縣農戶全覆蓋包保走訪,對發現鍋裡煮的、身上穿的、床上蓋的有問題有情況,由包保幹部建立臺賬,報縣裡彙總,交由民政、殘聯、紅十字會等單位對口解決,截止目前,已救助821人次發放150餘萬元,用“一顆釘子一個眼”的包保辦法,實時保障該縣群眾“兩不愁”。針對存在飲水困難的群眾(涉及貧困人口4.46萬人),籌措資金3.38億元,組織新建水廠6座,擴建水廠1座,新建水池850口,新建提水泵站209座,鋪設安裝各類管徑PE供配水管道1176km,由相關企業先行墊資建設,統一解決全縣農村人飲困難問題。

「经验分享」石阡:打好一场没有硝烟的决战

著力補好“三保障”短板。針對存在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短板的貧困群眾,以實事求是態度,逐戶逐人逐項補齊。教育保障:共兌現教育扶貧資助90735人次,資金5883.87萬元;對該縣義務教育階段275人名輟學對象,認真落實勸返措施,對因病不能到校的適齡學生實行因人施教,採取對口幫扶,送學上門。醫療保障:共完成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費用兜底9378人次,發生住院醫療總費用3701.91萬元,診療費減免12.32萬元,新農合補償2348.90萬元,大病商保538.98萬元,民政救助108.51萬元,計生扶助6.47萬元,醫療費用兜底244.25萬元,非醫療費用專項救助345.21萬元。住房保障:計劃改造農村危房5746戶,維修疑似危房6508戶,實施“三改一維一化”60516戶,為幫扶對象如期脫貧補齊短板。

「经验分享」石阡:打好一场没有硝烟的决战

抓好“三個環節”

確保脫貧攻堅工作效果

抓好因戶施策幫扶。按照“脫貧路徑明確、幫扶措施明晰、政策宣傳明白、項目資金明細”要求和“五個一批”脫貧方式,對貧困戶實行差別化扶貧、精準化幫扶,對貧困戶精準落實產業發展、易地扶貧搬遷、發展教育、生態補償、社會保障兜底等措施,提高幫扶措施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該縣2014年以來共識別貧困人口106729人,按照五個一批脫貧路徑,準確鎖定幫扶類別,即發展生產脫貧55768 人,易地扶貧搬遷脫貧19530人,發展教育脫貧15933人,生態補償脫貧7967人。

「经验分享」石阡:打好一场没有硝烟的决战

抓好脫貧對象管理。按照“年初有標識、年底有成效、全程有措施”的要求,堅持扶貧工作“六個到村到戶到人”,對扶貧對象實行動態留痕管理,全面落實扶貧政策、資金、項目、措施、技術、幹部到村到戶到人,全過程強化監督檢查,以問題為導向全程落實整改鞏固,隨時進行查錯糾偏,努力做到精準管理。

抓好脫貧退出把控。嚴格對標國家對貧困村、貧困人口的退出要求,圍繞“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強化建檔立卡基礎數據信息比對和實地調查核實工作,嚴格過程性管控,腳踏實地做好脫貧攻堅各階段工作,堅決預防和糾正“數字脫貧”和“被脫貧”,努力做到不漏評一人,不錯退一人。

幹好“三個工程”

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改善

幹好水、電、路、訊基礎工程。為有效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對急需實施的基礎項目作了對靶安排。其中組組通1438.8千米,串戶路434.4萬平米,安全人飲項目226個,低電壓改造涉及133村156組,電訊項目涉及231個行政村,實現全縣移動電話信號行政村全覆蓋。多彩貴州“廣電雲”村村通、戶戶用工程實現310個行政村(社區)寬帶全覆蓋。

「经验分享」石阡:打好一场没有硝烟的决战

幹好“三改一維一化”人居改造工程。石阡縣“三改一維一化”任務為60516戶,開工52666戶,開工率91.93%,預計11月30日前全面完工。

幹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為徹底改變群眾生存環境,石阡縣2017至2018年計劃搬遷2140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5655人),跨區縣搬遷10000人(萬山、大龍);縣內安置點搬遷11404人。建設及搬遷在12月底全面完成後,能夠讓相關群眾在新家過上春節。

「经验分享」石阡:打好一场没有硝烟的决战

算好“三筆總賬”

確保群眾認可度提高

縣領導帶頭深蹲鄉鎮、聯繫村、聯繫戶和其他群眾,下派近6000名幹部駐村包組幹部和結對幫扶幹部緊盯“三率一度”進行走村入戶,通過每週至少三天深入該縣農戶家中,與群眾一起生活一起勞作,與群眾面對面交流溝通,加強政策宣傳和感情聯絡。讓群眾把隱瞞的收入心甘情願的亮出來,摸清家底,找準門路,明明白白算清收入賬;讓群眾把藏在心裡的怨氣發洩出來,理順情緒,解開疙瘩,清清楚楚算清思想賬;把黨的政策弄明白,把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目的講清楚、把老百姓得到的實惠說到位,開開心心算清政策賬。真正做到存在問題不查清楚不放過、整改落實不到位不放過、脫貧攻堅成效不符合要求不放過、群眾對整改不滿意不放過,切實增強貧困群眾獲得感,努力提高群眾認可度。(梁興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