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極科考聖地竟是段祺瑞當年遺棄的雞肋

中國北極黃河站,位於北緯78°55′、東經11°56′的挪威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新奧爾松。是中國依據《斯瓦爾巴條約》1925年締約國地位而建立的首個北極科考站,成立於2004年7月28日。中國北極黃河站是中國繼南極長城站、中山站兩站後的第三座極地科考站,中國也成為第8個在挪威的斯匹次卑爾根群島建立北極科考站的國家。最值得稱道的是,北極黃河站擁有全球極地科考中規模最大的空間物理觀測點。

中國北極科考聖地竟是段祺瑞當年遺棄的雞肋

中國北極黃河站

說起中國北極黃河站,就不得不說說他的歷史淵源。那還是在1912年的時候,中國歷史上還處於北洋政府時期,那個時候軍閥混戰,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因此北洋政府在我們的印象中並不算是一個非常好的政府。儘管北洋政府歷史短暫,但是還是為我國爭國一些權益的。

因為恰恰在這個時候的歐洲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917年段祺瑞在北京閱兵,便向歐洲派出軍隊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儘管北洋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貢獻並不是扭轉乾坤舉動,但是總歸是沒站錯隊。

一戰結束之後,各國紛紛開始瓜分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的海外權益。雖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國屬於戰勝過,但由於中國國力的貧弱,外國列強紛紛否決了中國所提出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的正義要求。最後為了戰勝國的面子,歐美就象徵性的分了一塊地盤給中國。這看似的一塊肥肉,但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確實連雞肋都不如。

因為那塊地盤所在之處是歐洲大陸的北方,位處於挪威大陸和北極點之間,在北冰洋的一處群島。那塊地離中國十萬八千里遠,而且還是締約國都可以入駐的地方。也就是1925年北洋政府簽訂的《斯瓦爾巴條約》,條約中規定挪威對該島擁有主權,但締約國都可以入駐斯瓦爾巴群島自由地進行經濟活動,而斯瓦爾巴群島也是北極地區唯一一個非軍事區。

在當時來說,這塊遙遠的飛地對中國來說毫無意義。因此自從中國簽訂完條約之後也再也沒有管它。在之後的幾十年間,中國甚至都快要把這塊地盤遺忘了。一直到2004年,中國在那裡建立起了北極黃河站,斯瓦爾巴群島才有了真正的意義。中國北極黃河站是中國北極科考的聖地。

當年段祺瑞蒸發與歐美所簽訂的一個不起眼的條約,現在卻成就了中國的北極科研考察的聖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