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好詩|《定風波·重九詩友聚飲》

每日好诗|《定风波·重九诗友聚饮》

關注中國詩歌網,讓詩歌點亮生活!

每日好诗|《定风波·重九诗友聚饮》

定風波·重九詩友聚飲

武立之

入牖秋風透碧紗,駐顏酒意醉流霞。點檢數杯都飲下,莫怕,縱然今日已霜華。

今又重陽人漸老,還好,皺紋上臉笑如花。身近園中亭菊處,採去,一枝獨秀好還家。

專家點評

節令詩詞是古代詩歌的重要題材,主要包括節日詩詞和節氣詩詞兩類。前者多涉及特定的傳統節日風俗、憑弔懷古和思親念遠的主題,後者多側重於時空感受的表達,如鍾嶸所謂“若乃春風春鳥,夏雲暑雨,冬月祁寒,其四候之感諸詩者也”。

重九,重陽節,是古人喜歡題詠的對象。賀闈的博士論文《宋代節日詞研究》稱重陽詞“居宋代節日詞的數量之首”。據賀氏研究,宋代重陽詞圍繞重九登高習俗,突出描寫自然景緻與節日集會,從中透露出自我生存體驗,甚至羈旅飄零或亂世興亡之感,從而突出了宋代重陽詞的作者主體性。像其他傳統節日詩詞一樣,重陽詞在寫作上也形成了鮮明的“套路”,包括東籬、採菊、飲酒、茱萸、鴻雁、南浦等與前述主題緊密相關的“成辭”的使用,以及孟嘉“風吹落帽”的事典與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詩的大量引用等。實際上,登高懷遠、宴飲餞別、羈旅思鄉,都是古代詩歌的習見內容,只是和重陽節這一全民性節日產生聯繫時,便別有一種情景“聚焦”的效果。

這首《定風波·重九詩友聚飲》,正是以詞文體的形式來表現重陽友朋聚會的活動,無論思想情調還是意象選用,甚至語辭運用上,都與宋代重陽詞的“寫作套路”一脈相承。全詞脫略聚會的人物與場面,而聚焦於一己之感受,深得詞體“要眇宜修”之精髓。上闋從秋風入窗的景物寫起,迅即入題,落實到聚會飲酒的活動上。“點檢”三句,表達出以飲酒的歡娛“對抗”歲月流逝之意,詞意一折,漾起微瀾。換頭承“霜華”而言“人漸老”,然以“花”比“皺紋”,言老而不嘆老,欣然接受這種自然更替,詞意再折,復起微瀾。兩次微瀾,從不同側面反覆表達相近的意思,正符合王國維所謂“詞之言長”的文體特徵。“身近”三句,以採摘園中亭子邊的菊花還家結束,照應首句的“牖”——從園中採菊的行為來看,多半是朋友家的窗戶——完成了一個從室內,經室外,再到室內的空間閉環。作者聚會飲酒,欣然命筆,寫下這首詞後,想必即能安然入夢了吧。

明清時期詩歌數量眾多,但提供給後人的精品傑作與此並不相稱,常常受到後人的嚴厲批評。針對此種現象,有學者指出,言志、載道之外,“詩可以群”“以文為戲”等,也是長期流行的傳統詩學觀念。文人寫作詩歌之初,多為一時境遇而發,情與境會,意與物隨,從寫作過程中完成自我情意的表達。作品的文學意義、文學史意義、時代價值,以及對作者自身的意義,都有其側重點與合理性。明乎此,我們就不至於為當下詩詞表面現狀的“平庸”而焦慮,甚至嘲諷謾罵了。

特邀點評:莫真寶

詩人簡介

武建東,字立之,號醉春軒主、夢軒、雪窗,六十年代生,成長於甘肅武威,祖籍甘肅靖遠。中華詩詞學會會員,甘肅省詩詞學會理事,甘肅省楹聯學會理事,武威市詩詞楹聯學會副會長,涼州區詩詞楹聯學會會長,武威《天馬詩刊》副主編。首屆“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一等獎獲得者。著有《武建東詩詞選集》一、二部,《雪窗集》上、中、下三卷。截止目前已創作出詩詞作品七千餘首。師承於當代著名詩人、文藝評論家丁芒先生。

往期精選

點評專家

陳先發、陳衛、曹宇翔、耿佔春、馮雷、顧北、顧建平、谷禾、洪燭、霍俊明、賈鑑、簡明、蔣浩、雷武鈴、冷霜、李少君、李海鵬、李建春、李犁、李壯、劉向東、梁曉明、盧輝、羅振亞、馬知遙、莫真寶、任毅、榮光啟、師力斌、樹才、譚五昌、唐翰存、田原、唐詩、汪劍釗、王久辛、王家新、王士強、吳投文、西渡、向以鮮、楊碧薇、楊克、楊四平、楊慶祥、楊墅、餘怒、葉舟、臧棣、張德明、張清華、張定浩、張光昕、茱萸、張偉棟、周偉馳、周瓚等

欄目主持:孤 城

"中國詩歌網"是國內最大的詩歌網站,國家重點文化工程。由中國作家協會 · 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主管,《詩刊》社主辦,是以建立“詩歌高地 詩人家園 ”為宗旨的互聯網出版平臺。品牌欄目“每日好詩”(稿酬500元),每天推薦一首原創好詩,並邀請詩壇專家點評。其中每週四為詩友點評,向廣大網友徵集評論(300元稿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