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形勢穩中有變 如何提升市場信心

穩中有變的經濟形勢下,如何提升市場信心?

無論從整體經濟的基本面,還是從經濟的韌性上而言,目前中國經濟在穩中有變的背景下,

10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對近期一系列經濟政策進行了定調。會議指出,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較多,長期積累的風險隱患有所暴露。對此要高度重視,增強預見性,及時採取對策。

剛剛過去的一段時間很不平靜。當前的經濟形勢是長期和短期、內部和外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外部環境也發生深刻變化,一些政策效應有待進一步釋放。

中国经济形势稳中有变 如何提升市场信心

圖為江蘇鹽城一家企業內的生產景象。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市場信心和經濟基本面有所背離

經濟數據秋季報出來可見,雖然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速下降至6.5%,被一些人“驚呼”“十年最低”云云,但其實無論橫向與全球經濟體、尤其是特大經濟體相比,抑或縱向與近年來我國的GDP增速相比,都顯得仍然堅實。經濟雖然放緩,但並不失速,符合“由高速向中高速”轉換的特徵。

尤其是今年正式啟用的城鎮調查失業率,顯現出較好韌性,4.9%這一數字同比及環比均下降0.1%。在經濟增速穩中趨緩的形勢下,就業能夠有此成績,當是因為經濟結構優化造成的。可以見到,從產業構成看,第三產業比重不斷提高。前三季度,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分別為3.7%、35.5%和60.8%。而服務業吸收就業的能力是高於農業和工業的。

此外,居民消費中,前三季度服務性消費比重為50.2%,比上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在社會消費品零售中,消費升級類商品保持較快增長。消費升級切實存在,比如服務需求升級帶來了服務的細化,僅快遞行業就在不斷擴大、且分化出各種專業性快遞分支。因此,經濟增速雖然下降,但就業崗位保持穩定,符合“高速度”向“高質量”發展方式的轉變。

可以說,無論從整體經濟的基本面,還是從經濟的韌性而言,目前中國經濟在穩中有變的背景下,變中取穩、穩中向緩。而與之相對的是,市場上的預期和信心,卻明顯太過悲觀。

誠然,突然爆發的全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和中美貿易摩擦,讓整個世界都陷入極大的不確定性恐慌中,而國內正在新舊週期轉換的“陣痛期”,互相加成,可能是市場信心與市場基本面不符的主要原因。

經濟韌性仍強,但要警惕分化

提振市場信心,就需要消除憂慮;消除憂慮,首先需要了解其背後邏輯。此間特別要注意的是,一方面經濟韌性仍然較強,但另一方面應警惕分化加大。

一是消費分化。消費支出增幅加快,消費升級確實存在,與此同時,也需要警惕消費降級的可能趨勢。近期,究竟是消費升級還是消費降級的話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其實,消費升級和降級並非不可能同時存在。關注消費升級、優化供給的同時,也應警惕消費降級的可能發生,在社會保障等方面繼續發力。

二是企業分化。不同規模、不同性質的企業分化較大。無論從企業利潤,還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等來看,都會發現企業的分化變強了。雖然有規模經濟等原因,也與強監管背景下一些中小企業、落後產能被淘汰有關,但也必須警惕,其中存在的競爭不完全中性的問題。

三是收入分配分化。這不僅表現在個人收入,也表現在政企、行政與市場等怎麼分配的問題上。減稅政策是否能夠出臺?政府究竟怎麼看待與市場、企業的關係?這些都是市場極盡關心的問題。可以說,市場對財稅改革有著熱切的期盼,卻一直難以滿意。稅收的分配要做到“調節市場——提高公共服務公共管理能力——促進市場經濟”的良性循環,而非相互爭利。

四是市場信心分化。目前,出現市場信心與經濟基本面相背離的狀況,甚至引起了市場的波動。事實上,許多人並非對中國經濟“沒有信心”,而是處於一種“信心混亂”的狀態,這誘發了一種漫無邊際的不滿情緒。很多所謂“看衰中國經濟”的論調,主要也是因為“信心混亂”引起的。

市場信心對政策的需求

之一 —— 連貫性

市場的憂慮何來?必須看到,除了內外部宏觀因素的原因,還有很多具體的微觀因素,比如有些改革政策在執行中不夠系統、不夠細緻,打亂了市場預期和信心。因此,要提振市場信心,需要在政策連貫性、一致性、公開性上下功夫。

首先是連貫性。從這次金融市場的調整來看,當前市場的很多問題都是政策缺乏連貫性觸發的。就拿最近備受關注的股權質押爆倉來說,截至 10 月17日,兩市存在股權質押未解押的佔全部 A 股的 68.2%。問題成因可能要回溯到約三年前——2015年是股權質押規模增量最多的年份,其質押市值49302億元,同比增長91%。2015年的“股災”就起於政策逆勢強勢推升,而後又強勢去槓桿。這一次的問題也和政策的反覆有較大關係。

實際上,在這十年裡,所有公司都經過了幾番放水、縮緊、再放水的過程,這也是加槓桿、減槓桿交替的歷程,房價就是明證。近五年來,這個趨勢變得更為明顯。應該說,當前這一輪加強監管的方向是正確的,去槓桿的初衷也是好的,但是市場不是一天煉成的,市場中的扭曲也不可能一夜之間去掉。

政策出臺如果過於猛烈,雖然意在去除風險隱患,卻可能會造成市場“躁動”,從而引發系統性風險。尤其是中國的市場體量已經這麼大,儘管其中有不少問題必須解決和加以規範,但要有相當耐心和恆心,釐清背後邏輯,給予適當緩衝,有定力、有手段地完成改革。而不能粗放式下藥過猛,更是切忌轉向過猛,或經常轉向。

當然,如果政策連貫性差,會讓市場主體無法很好地適應,也就難以推行,進一步影響連貫性。而市場主體亦難以放心佈置長遠戰略,造成市場投機現象愈發嚴重,這就有悖於監管初衷。此外,連貫性差會極大損害市場公正,市場信心會受到極大影響,出現信心“亂”的情況,市場各方均會受損。

市場信心對政策的需求

之二—— 一致性

一致性的意義,既有時間上的一致,也要有系統上的一致。

時間上的一致性既表現在連貫性上,更表現在基礎方向和價值的一致性上,而這種一致性,必須在當前空間中用系統建設來保證。

最近,各級領導都特別強調和肯定民營企業在經濟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出臺了許多利好民營企業的政策。

民營企業之所以成為當前“爭議”的重點,和近期其遇到的“資金困難”有直接關係。不得不說,其中重要原因,就是驟然收緊的銀行業等領域的監管。當“影子銀行”、表外通道被嚴加監管,用意是很好的,然而,反問一下這些“影子”和“通道”產生的原因,可能就和過去民營企業一直融資難、融資貴、渠道不暢等問題有關。因此,強監管措施的強力推行,對民營企業的影響就最大、最直接,引發了民企資金流動問題。

最近,決策層幾次談到不能對中小企業抽貸斷貸、不能對民營企業採取歧視性貸款政策。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沒有能夠做到競爭中性中的信貸中性。

而反過來看,現在對一些民營企業“網開一面”進行“救助”,是不是最好的方式?儘管有周期性和歷史性客觀原因,但一些民營企業也並不全然無辜——經濟繁榮時極力擴張,舉債、套現、揮霍一個都沒有少過,經濟有壓力時就哭生喊死,讓別人買單。這無論對好企業或者普通民眾而言,恐怕都不公平,且會加深市場的道德風險,讓市場競爭更加不公平。

由此可見,一種不中性會導致更多不中性,扭曲帶來扭曲,一致性當然也就無法保持。要想破解這個局面,必須將市場化的思路融入深化改革當中,用細則、程序、法律保障系統化,建立一致性體系,讓中性競爭、公平競爭有充分的機制保障。建設促進競爭中性的市場,讓所有企業在監管中性、信貸中性、稅收中立、債務中立的條件下充分競爭,無後顧之憂地釋放活力。

市場信心對政策的需求

之三——公開性

最後,是政策應該具有公開性。

這一次決策層密集發聲,與市場對話,對市場關切的問題進行梳理、解釋和回應,深受市場讚揚。

政策應注重與市場的溝通。這種溝通不應侷限於公開發布,也應事前事後都與市場互動,讓市場充分接受,同時關注市場的反饋。

沒有政策是完美的,即使是最適合當下的政策,在政策影響市場之後,也可能會因為市場發生改變而變得不適宜。市場有時需要短期政策,有時需要長期政策,複雜形勢下,既要有短期政策,又要有長期政策,取長補短、寬嚴相濟。怎麼設計、確定和評估政策的作用和影響,需要深切體會市場反饋。市場越公開、反饋越及時、討論越充分,往往政策評估就越準確,那麼政策執行、調整等都會更科學。

有些人會質疑,認為市場這林子太大,什麼鳥都會出來鳴叫,發表自己的意見,會造成市場混亂和政策執行難。其實不然,如果市場普遍反對意見確實強烈,無論是否公開討論,執行必然都會很困難。不如先深入瞭解市場意見及其背後的原因,從根源入手解決問題。應當多調研,拿出適應當下形勢的、可操作的、可持續性強的具體方案,推行改革政策。如若粗暴推行,不但可能阻力巨大,而且一旦推行不利,造成政策反覆,反而有損公信力,加大下一次推行政策的阻力。

當然,市場確實是個很大的林子,聲音大的並不一定代表普遍意願。決策者和管理者也需要在隆隆聲浪中去偽存真,不被輿論所裹挾。這對決策者和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市場不是患貧,而是患不公

我們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喊了很多年,也出臺了很多實實在在的舉措,時至今日,卻發生民企“齊齊喊苦”的情形,可以說,市場不是“患貧”,而是“患不公”。所以,如果還是用“濟貧”的思路“救市”,問題不會解決。

當前,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發生一些矛盾和問題不可避免。深化改革的難處,在於既要深度改革,又要保持平穩轉換。當下,我們雖然不時遇到困難,但市場對未來的信心其實一直都在。以中國這樣一個巨大體量的市場而言,其改革放在全球任何地方都會是一種巨大的挑戰,決策者既需要向市場釋放定力和誠意,也需要具備高明的手段和技巧。

(作者系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原標題:中國經濟形勢穩中有變 如何提升市場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