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釉、青瓷系罐介紹

漢代青釉四系罐

漢代青釉四系罐,年代:漢,通高21.7、口徑10.7、腹徑19.6,底徑12.4cm。

青釉、青瓷系罐介紹


漢代青釉四系罐

名 稱:青釉四系罐 英文名稱:Celadon jar with four loop handles 年 代:漢(206~220) 尺 寸:通高21.7、口徑10.7、腹徑19.6,底徑12.4cm 來 源:館藏 備 注:敞口,直領,溜肩,弧腹,平底。肩部飾一圈凸弦紋,飾四個對稱橋形耳。施綠釉至下腹部,有積釉現象。

青釉、青瓷系罐介紹


東漢青瓷四系罐

青瓷四系罐為東漢時期的文物,高23.2釐米,口徑11釐米,底徑14.7釐米。1954年出土於長沙識字嶺。現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詳細信息

盛儲器或陪葬用具。該罐整體造型古樸大方,美觀實用。罐的胎色呈灰白色,施青釉至器身下腹部,釉面光潔如新,胎釉結合緊密,是東漢青瓷中難得的佳品。

青釉、青瓷系罐介紹


歷史淵源

漢至唐代青瓷中最常見的一種器型。直口、豐肩、鼓腹、平底,肩有四耳,耳由兩根泥條捏成或削成橋形。魏晉至唐,四系罐演變規律是:器體不斷增高,上腹收小,下腹和底相應擴大,重心向下,越來越切合實用。

盛儲器,或為墓主人生前所用,死後用於陪葬。東漢是古代成熟瓷器的產生時期,完成了原始瓷器向真正的、符合現代標準的瓷器的過渡,這一件器物可看作是這一過程中的產物。該罐小口、短頸、溜肩、鼓腹,肩、腹部曲線圓滑,下腹斜收,底平略內凹,肩部對稱粘有四個泥條做成的小系,整體造型古樸大方,美觀實用。罐的胎色呈灰白色,施青釉至器身下腹部,釉色晶瑩明亮,釉面光潔如新,開片細密,胎釉結合緊密,是東漢青瓷中難得的佳品。

青瓷亦稱“綠瓷”。在坯體上施以以鐵元素為呈色劑的釉,經高溫燒製後呈青綠色或青黃色的瓷器,稱為青瓷。我國的青瓷經歷了原始青瓷、早期青瓷之後,一般認為在東漢時期進入了成熟階段。浙江是我國青瓷的發源地,浙江的上虞、德清、餘姚、寧波、紹興、蕭山和永嘉等地都已發現東漢時燒造成熟青瓷的瓷窯。上虞縣小仙壇東漢晚期窯址出土的青瓷代表了這一時期的燒造水平。三國吳和西晉時,青瓷燒製水平迅速提高,浙江上虞、紹興、餘姚、寧波、蕭山地區的越窯,溫州地區的甌窯以及金華地區的婺州窯,成為青瓷的主要產地。江蘇宜興均山窯和湖北、湖南、江西的一些地區也有生產。東晉、南北朝時,青瓷生產已遍佈浙江、江蘇、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山東等地,在浙江曹娥江兩岸山坡就發現窯址二百七十餘處。隋代瓷器仍以青瓷為主,重要的窯址有河南的安陽窯、鞏縣窯;河北磁縣的賈壁村窯;安微淮南窯;湖南湘陰窯和四川省的邛崍窯。唐代時青瓷仍具有重要地位。浙江的越窯、甌窯、婺州窯;湖南的嶽州窯、長沙窯;江西的洪州窯,九江蔡家壠窯;臨川白滸窯;福建安南窯、將樂窯;廣東潮安窯、三水洞口窯、新會崖門官衝窯,四川成都青羊宮窯和邛崍窯等是當時的主要產地。聞名於世的越窯青瓷盛於唐代中晚期,其產品胎質細潔,釉色“類冰”、“類玉”,器形豐富,紋飾高雅,與北方邢窯的白瓷並稱,是謂“南青北白”。北宋中期以後,越窯漸衰,龍泉青瓷崛起。同時,北方的耀州窯、汝窯、臨汝窯和北宋末汴京官窯的青瓷異軍突起,達到了很高的燒製水平。南宋中晚期龍泉粉青、梅子青釉達到了青釉燒造的最高水平。到了明代,由於青花瓷的出現和彩瓷的興起,青瓷漸趨衰微。

青釉、青瓷系罐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