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款能攔截火箭彈的武器系統,一場戰鬥就讓它“原形畢露”

科技日報記者 張強

當地時間11月12日,以色列國防軍稱,當天遭到了來自“哈馬斯”武裝組織發射的300枚火箭彈“飽和”襲擊,規模之大為近年來少有。以軍部署在當地的“鐵穹”防禦系統成功攔截了其中的60枚。

世界第一款能攔截火箭彈的武器系統,一場戰鬥就讓它“原形畢露”

科技日報記者瞭解到,“鐵穹”是一種全天候、機動型火箭攔截系統,主要用於攔截射程在5至70千米內的火箭彈。它是世界第一種能命中來襲火箭彈的防禦武器系統,開創了導彈打擊火箭彈的先河。“鐵穹”防禦系統自問世以來,以色列軍方一直宣稱其可達90%以上的攔截成功率。那麼,此次僅有2成的攔截成功率又是為何呢?

瞭望智庫特約研究員易芳介紹,“‘鐵穹’是一種地域特色的防禦系統,適應了以色列國土面積狹小、缺乏戰略縱深、受大威力火箭彈威脅最大的需要。能夠對威脅較大的火箭彈進行有效攔截是它的主要優勢。”

易芳介紹,一套“鐵穹”一般由1部EL/M-2084多功能相控陣雷達,1套戰場管理控制系統和3到6部20聯裝發射裝置組成。“鐵穹”系統不僅可以對火箭彈進行攔截,還可以對迫擊炮、炮彈、精確制導彈藥、無人機等進行攔截。2015年7月,以色列拉斐爾公司的視頻顯示,“鐵穹”系統在一次測試中摧毀了幾架低空和高空無人機。而美國防務新聞官網透露,“鐵穹”2016年6月已經通過了攔截炮彈的測試。

世界第一款能攔截火箭彈的武器系統,一場戰鬥就讓它“原形畢露”

此次攔截,“鐵穹”僅成功攔截了300枚火箭彈中的60枚。

對此,易芳認為,“此次攔截率來說是比較低的。其中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說攔截彈費用太高的問題、彈藥儲備不夠的問題、系統部署與戰備狀態的問題。而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哈馬斯’武裝組織將一些遠程火箭彈改裝為簡易導彈,發射後其彈道改變,增加了‘鐵穹’的攔截難度。”

易芳指出,“‘鐵穹’90%的攔截成功率來源於2012年《耶路撒冷郵報》的一份官方報道,而大量的攔截作戰和測試,都表明其未能達到。從原理上講,其相控陣雷達能跟蹤探測200個目標,而一套‘鐵穹’系統只有60-120個攔截彈,單系統是無法完成這個目標。因此,我們可以判定,90%的攔截成功率是‘鐵穹’系統從200個目標中所判定的高威脅目標中的90%,當然這可能也是理論數據或實驗數據,真實戰場情況遠比這複雜。”

世界第一款能攔截火箭彈的武器系統,一場戰鬥就讓它“原形畢露”

有人質疑,這套系統看似完美,但其攔截成本卻高得驚人。另外,就目前來看,“鐵穹”對付的應是發射頻率較低的來襲目標。一旦對手較為強大,能進行大規模、飽和式火力打擊,其弱點必然暴露無遺。

“‘鐵穹’系統確實費效比太低,整套系統以色列投入了數億美元,光美國尋求合作就要投入9億美元,並且每攔截一枚火箭彈需要2-10萬美元不等,而‘哈馬斯’大約有10萬枚火箭彈,每枚火箭彈費用約800美元。”易芳說,“正是由於成本高,導致其彈藥也相對短缺。據媒體報道,2012年以色列同意提前停火原因就是擔心其彈藥先於‘哈馬斯’的火箭彈用光。”

“當然,能夠對火箭彈進行防禦的還有其他防禦系統。一種是近防系統,主要保護前沿作戰基地或單個武器平臺,具有對炮彈和火箭彈進行攔截的能力。比如德國‘螳螂’35mm近防炮系統,但具體攔截效果與‘鐵穹’還無法相比。”他說。

記者瞭解到,德國空軍2012年11月從德國萊茵金屬公司接收了首套“螳螂”系統。據稱,“螳螂”系統是一種模塊化、自動化和網絡化的目標指示與攔截系統,採用開放式架構設計。該系統的主要特點之一是能夠對付來襲的火箭彈、炮彈和迫擊炮彈威脅。

“此外,2014年2月,拉斐爾公司在新加坡航空展上推出了Iron Beam 激光防空系統,通過使用高能激光來摧毀火箭彈、迫擊炮和其他空中威脅,以補充‘鐵穹’系統缺陷,該系統的設計得到了美國軍方的支持。實際作戰中,它們將搭配使用。”易芳介紹。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