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中導條約》,特朗普開啟歐洲地緣安全的潘多拉魔盒

董一凡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退出《中導條約》,特朗普開啟歐洲地緣安全的潘多拉魔盒

特朗普

10月20日,特朗普宣佈美國將退出為維護美俄間核力量平衡發揮重要作用的《中導條約》,引發全球戰略界的廣泛關注。

1

與美國此前退出TPP、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環球郵政聯盟、《巴黎協定》等政治、經濟、氣候變化的國際治理框架不同的是,此次是美國首次在戰略安全領域破壞國際協定,將直接給世界特別是歐洲的安全與和平帶來造成了巨大陰霾。

《中導條約》是維持全球和平的關鍵支柱之一,它的潛在崩潰引發了人們對限制核彈頭等其他條約也可能崩潰的擔心。

《中導條約》是1987年美國和蘇聯經過上百次艱難談判而達成的軍控協議,規定美蘇雙方不得擁有射程在500-5000公里的陸基中短程導彈及相關的運載和發射設備,雙方在執行條約時共銷燬了2600餘枚導彈。而在此後的30年裡,美俄雙方雖然互相打擦邊球,並不斷相互指責對方破壞條約,但總體上維護著紙面上的規則。

退出《中導條約》,特朗普開啟歐洲地緣安全的潘多拉魔盒

《中導條約》是美國和蘇聯達成的軍控協議

歐洲國家雖然不是《中導條約》的締約方,但該條約確對歐洲國家的安全保障最為關切。事實上,上世紀70年代蘇聯在東歐部署性能更好的ss-20導彈後,西方的反制措施使歐洲的軍備部署密度螺旋式上升,成為了《中導條約》啟動談判並最終簽署的契機。而《中導條約》所限制的陸基中短程導彈,正是冷戰期間美蘇在歐洲密集部署,相互對準的類型。

2

對於五千公里以上的洲際導彈而言,美俄是直接越頂,基本沒有“中間商”。而陸基中短程導彈,適用範圍則正是歐洲大陸。因此,歐洲方面的反彈和擔憂也十分強烈。

退出《中導條約》,特朗普開啟歐洲地緣安全的潘多拉魔盒

法國總統馬克龍

法國總統馬克龍指出,《中導條約》對歐洲的戰略穩定、管控衝突發揮重要左右,勸說特朗普對退出一事“重做考慮”。

德國外長馬斯更強調稱,《中導條約》是歐洲地區戰略安全的支柱之一,美國退出該跳躍將給歐洲帶來難以想象的混亂、失序和不確定性。

從技術和地緣戰略環境的角度看,當前美俄在歐洲的地緣安全博弈已經與三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地緣政治版圖在冷戰前後的變化可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蘇東劇變後西方迅速將中東歐11個國家收編到己方陣營,將北約的防衛前沿向俄羅斯的邊境推進了上千公里,西方與俄羅斯在歐洲的軍力對比、軍費支出等方面也不斷向前者傾斜。

與此同時,美俄雖然均廢除了陸基中近程導彈的力量,但美國自2001年撕毀《反導條約》後,將歐洲方向的反導系統向著波蘭、羅馬尼亞的方向部署。同時,《中導條約》並沒有限制空基和海基中短程導彈的部署和發展,美國藉助北約體系在歐洲星羅棋佈的海空軍基地,其對俄羅斯方向的打擊力量投射能力依舊是全面而多維的。

2018年3月,美、英、法三國自海空軍基地悍然對敘利亞發射百餘枚巡航導彈的空襲行動中,即展示了美國在歐洲中東方向的強力的中程打擊能力。而對於缺乏位置優良的出海口和空基力量的俄羅斯而言,其與西方中短程打擊能力相比顯然出現了明顯的失衡。

因此,從地緣博弈、常規力量和導彈攻防能力方面,俄羅斯越來越難以應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逐步逼近的威懾勢頭。

3

《中導條約》的廢除,意味著美、俄同時摘下了發展和部署陸基中近程導彈的緊箍咒。在俄羅斯與西方關係持續僵化,雙方在烏克蘭、敘利亞等地結構性矛盾難以消解甚至向白熱化和長期對抗方向發展的趨勢下,均有在歐洲加大陸基中短程導彈投入的理由。

對於美國而言,進一步在歐洲部署導彈不僅將補完其“反導-反擊”體系的一張重要拼圖,加強對俄羅斯的軍事威懾力度,同時將俄羅斯與歐洲的地緣安全矛盾進一步推高,使得在當前跨大西洋關係呈離散趨勢的背景下,將歐洲牢固綁在自己設計的盟友體系戰車之上,甚至為歐洲尋求對俄關係的緩和的設想打進楔子。

退出《中導條約》,特朗普開啟歐洲地緣安全的潘多拉魔盒

普京

對於俄羅斯而言,戰略戰術導彈是扳回一般軍力劣勢的王牌,如其在加里寧格勒飛地部署的“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即對波蘭和波羅的海構成了強大的震懾力。復活射程在500至5000公里的陸基中近程打擊體系,將幫助其一定程度上彌補由於北約東擴上千公里及俄西常規力量此消彼長帶來的戰略失衡,以“殺招”增加以小搏大的概率,使戰略天平向己方回擺。

進一步來看,美俄在歐洲重新部署中短程導彈將使地區安全形勢重回1987年前,核恐怖氤氳再次飄回歐洲上空,對於民眾心理而言則是擔驚受怕過日子的一幕再次上演。

4

技術角度講,雙方在歐洲打擊力量密集部署則將加劇危機管控的難度。近年來,隨著烏克蘭危機後俄西軍事對持的持續升級,雙方均進行了較危險的試探性舉措,採取遊走於底線邊緣的做法。北約在德國以東的中東歐國家不斷增強軍力部署和演習力度,雙方屢次出現軍機“纏纏綿綿”的狀況。而中近程導彈擦槍走火的危機管控難度將遠高於撞機、炮彈誤射等情況相比,處理不慎即可能演變為大規模的報復性衝突,失誤後的解釋和溝通將很難讓對方取信。

俄羅斯總統普京18日在索契參加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年會時表示,“如果俄羅斯遭到導彈襲擊,將會使用核武器來進行應對”,著重強調“當我們發現俄羅斯領土即將遭到襲擊時,我們將進行報復”。

未來,歐洲的戰略安全將在一根更細更脆的鋼絲上玩平衡木,和平日常或許與萬丈深淵之間只有一步之遙。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的發言人馬婭•科西揚契奇也因此表示,歐盟認為《中導條約》是歐洲安全的基石,美國和俄羅斯應該就維持和執行該條約開展建設性對話。

特朗普已經拉開了潘多拉魔盒,在美國不斷擠壓挑釁造成美俄間幾乎毫無互信的當下,關上魔盒怕已是覆水難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