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算成人民幣,梁山好漢都是百萬富翁!

眾所周知,《水滸傳》裡面的梁山好漢都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安稱分金銀。雖然到後來宋江修改了兄弟們的遊戲規則,改為替天行道,但梁山好漢的基因裡都有著豪爽的情節,所以整個水滸看下來,就是送、吃、喝。

正如現代人的交往方式一樣,梁山好漢們在吃喝交友上從來不吝嗇金錢,那麼,和現代人相比,梁山好漢到底有多豪爽呢?

折算成人民幣,梁山好漢都是百萬富翁!

但要和現代人相比,就有一個問題要解決,那就是宋代的銀子,如何折算成人民幣。

這個問題說起來相當複雜,因為經濟主體的實力、結構、規律以及當時社會的交流不順暢,所以只能從對物品的價格和黃金白銀的價格上來說說這件事。

有人可能會說,拿現在的金子和過去的價格一比,就一目瞭然了。其實不是那樣,在古代,黃金雖然是貴金屬,起到自然的貨幣調節做用,但那是古代,所以還得拿民以食為天的剛需品米價和黃金價格一起說事。

折算成人民幣,梁山好漢都是百萬富翁!

宋代貨幣的時候通常會用一個假設:一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文銅錢。

黃金基準國際牌價:金價按現在的300/克計算,如果算到提純技術和人為炒作因素(中國大媽功不可沒),可算到200元/克。宋制一市斤為640克,一市斤有16兩,所以宋代的一兩為今天的40克。這樣一算宋代一兩黃金相當於8000元,一兩白銀是800元,每枚銅錢相當於0.8元。

這個價格確實有點高,但是別忘記了,我們還要折上米價,因為米是剛需品,一樣起到調節物價的做用。

宋代一市斤是640克,宋代一石合92.5宋斤。因此一石大米就有59200克,即59.2公斤。北宋末年宋徽宗期間大約每石一貫左右,如果按現在大米價格每公斤4.1元來計算,宋代一石大米59.2公斤合240元,也就是一貫銅錢合240元人民幣。

折算成人民幣,梁山好漢都是百萬富翁!

從黃金價格得出一兩白銀=一貫銅錢=800元

從大米價格得出一兩白銀=240元

咱們來個平均800+240=1040然後再除以二等於520元,便於計算,抹去零頭,減個物價上漲因素,平衡一下,差不多宋代一兩銀子,等我們現在今天的500元左右。

好了,終於從複雜的計算中跳出來了,讓我們愉快地開始和梁山好漢討價還價的過程吧。

在這個過程中,我來告訴你一句話,其實好漢們大都是富人。

先來看一段文字。

這段文字是關於咱們的大頭領宋江宋慈善的。宋江第一次見閻婆惜時,就耍了個大手筆。

原文如下。

(“王婆攔住,指著閻婆,對宋江說道:“押司不知。這一家兒從東京來,不是這裡人家,嫡親三口兒。夫主閻公,有個女兒婆惜。他那閻公平昔是個好唱的人,自小教得他那女兒婆惜也會唱諸般耍令。年方一十八歲,頗有些顏色。三口兒因來山東投奔一個官人不著,流落在這鄆城縣。不想這裡的人不喜風流宴樂,因此不能過活,在這縣後一個僻靜巷內權住。昨日他的家公因害時疫死了,這閻婆無錢津送,沒做道理處,央及老身做媒。”)

說白了,就是閻沒錢給爹地買棺材,想把自己嫁出去,找個能出錢的主,把爹地發送了,於是就找了宋慈善家。

咱們看看宋慈善家是怎麼做的。

(宋江道:“原來恁地。你兩個跟我來,去巷口酒店裡借筆硯寫個帖子與你去縣東三郎家取具棺材。”

宋江又問道:“你有結果使用麼?”

閻婆答道:“實不瞞押司說,棺材尚無,那討使用。”

宋江道:“我再與你銀子十兩做使用錢。”

閻婆道:“便是重生父母,再生的爹孃!做驢做馬報答押司!”

宋江道:“休要如此說。”)

什麼叫使用錢,其實說穿了就是發送過程中的雜費,十兩銀子,按剛剛咱們折出來的大宋與人民幣的匯率來算,就是五千元錢。

一出手就是五千元錢,這樣的大手筆出自一個在縣城裡當秘書的黑矮子,也難怪閻婆惜動心了。

至於後來這個多情的女人發現宋慈善家其實工作很忙,交朋友也很忙時,那是後話了。

說完了宋慈善家,咱們來說說另外一個著名人物武松。

武松打完老虎之後,被眾獵戶抬到縣衙,然後縣令高興,就把本來要給眾獵戶的銀子給了武松,有多少呢?咱們看下原文。

(武松去廳前聲了喏。知縣問道:“你那打虎的壯士,你卻說怎生打了這個大蟲?”武松就廳前將打虎的本事說了一遍。廳上廳下眾多人等都驚得呆了。知縣就廳上賜了幾杯酒,將出上戶湊的賞賜錢一千貫給與武松,武松稟道:“小人托賴相公的福廕,偶然僥倖打死了這個大蟲,非小人之能,如何敢受賞賜。小人聞知這眾獵戶因這個大蟲受了相公的責罰,何不就把這一千貫給散與眾人去用?”知縣道:“既是如此,任從壯士。”)

一兩等於一貫,這一千兩白銀,等於五十萬元人民幣,在宋代足夠武打虎安個小家,討個內人了,武松是怎麼做的?分了,分了分了!大傢伙都不容易,這錢我也不要,分了吧。

所以,這樣的大手筆,讓縣長看著歡喜,於是就有心讓他做了武都頭。

這就是大手筆的結果,武松的基因裡面帶著,格局大,所以老虎也怕。

折算成人民幣,梁山好漢都是百萬富翁!

說到梁山,有一個人物不能不提,就是李逵。

李逵初見宋江時,是以一個豪爽加二百五再加無賴賭棍的形象出現的,但這個形象並不妨礙咱們的宋慈善家發銀子的節奏。

李逵因為賭錢輸了起糾紛,卷別人銀子跑被一夥人追打,宋江給他解圍,看看原文是怎麼寫的。

(宋江聽了,大笑道:“賢弟,但要銀子使用,只顧來問我討。今日既明明地輸與他了,快把來還他。”李逵只得從布衫兜裡取出來,都遞在宋江手裡。宋江便叫過小張乙前來。都付與他。小張乙接過來,說道:“二位官人在上,小人只拿了自己的。這十兩原銀雖是李大哥兩博輸與小人,如今小人情願不要他的,省得記了冤讎。”宋江道:“你只顧將去,不要記懷。”小張乙那裡肯。宋江便道:“他不曾打傷了你們麼?”小張乙道:“討頭的,拾錢的,和那把間的,都被他打倒在裡面。”宋江道:“既是恁的,就與他眾人做將息錢。兄弟自不敢來了,我自著他去。”小張乙收了銀子,拜謝了回去。)

要說李逵確實不省心,拿了宋慈善給他的五千塊錢去賭,輸了又搶了別人的銀子出來,人家找回來,又打傷了人,於是在宋慈善的威嚴下,把這五千塊錢又送了回去,難怪心裡老大不樂意。而在這個環節裡,宋慈善一出手就是五千塊錢,也難怪李逵會覺得這個人確實值得交往。

除去豪爽的,也有個別不豪爽的,這位的名號上和武松有點相似,只是不知道有沒有過實戰經驗,他就是打虎將李忠。

李忠、史進和魯智深三個人吃酒,遇到了翠蓮父女,三個湊錢給她,原文是這樣寫的:

(魯達便去身邊摸出五兩來銀子,放在上,看著史進道:“酒家今日不曾多帶得些出來;你有銀子,借些與俺,酒家明日便送還你。”

史進道:“值甚麼,要哥哥還。”

去包裹裡取出一錠十兩銀子放在桌上。

魯達看著李忠道:“你也借些出來與酒家。”

李忠去身邊摸出二兩來銀子。

折算成人民幣,梁山好漢都是百萬富翁!

魯提轄看了,見少,便道:“也是個不爽利的人!”)

要知道,李忠不過是一個江湖藝人的身份,二兩來銀子,也算合到一千多元人民幣,能拿出這麼多來,也不算少了,可魯三拳卻看不起他,說他小氣,自己拿五千,又要了史進一萬元,給了翠蓮。李忠那一千多塊錢又還給了他。

也別怪李忠小氣,咱們再從一個章節看一兩銀子能做什麼。

大家先來看原文。

(吳用取出一兩銀子付與阮小七,就問主人家沽了一甕酒,借個大甕盛了;買了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對大雞。)

這是幾個人喝酒之後,吳用又在夜裡還了一個酒席,才用了五百塊錢,買了一甕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對大雞。所以說,李忠的小氣,還是情有可原的。

當然,這些都是些小細節,裡面大稱分金各個賞賜等等,換算成人民幣可能會更讓人瞠目結舌,所以,你所看到的水滸裡的好漢們,其實個個都是頂著上千萬甚至上億的富豪,這些人聚在一起,不鬧出點兒事來,都對不起他們的身份。

看起來梁山好漢真是一個個豪爽的沒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