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扶貧路上 用“真心”換“真情”

劉偉:扶貧路上 用“真心”換“真情”

十月中下旬的陝北大地寒氣逐漸逼近。近日,靖邊縣農財所駐新城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劉偉又一次來到幫扶戶劉中元家中,他不是來送羊子、不是來修圈舍,而是給劉中元帶來了一個讓他特別值得高興的消息。

劉偉:扶貧路上 用“真心”換“真情”

劉偉:“老王,今天咱們就見面了。”幫扶戶王中元:“見面好嘛,我也喜歡見面。”劉偉:“今天有一個非常好的消息要告訴你,通過這段時間的幫扶,我們感覺你已經符合了貧困戶退出標準,現在你的羊圈也修起來了,羊也買了,你自己對你的退出還有什麼意見沒有?”劉中元:“沒有意見,很高興,感謝劉偉幫扶我,沒有你們,我的光景也好不起來,實在感謝你。”

劉偉:扶貧路上 用“真心”換“真情”

家住新城便民服務中心新城村的王忠元,全家三口人,妻子身體二級殘疾,無勞動能力,唯一的女兒已經出嫁,王中元是家裡唯一的勞動力,全家的重擔都落在了他一個人身上,幫扶人劉偉瞭解情況後,為了促使其發展長效產業,為他制定詳細的幫扶方案。

劉偉:扶貧路上 用“真心”換“真情”

“今年駐村以來,當我第一次見到幫扶戶王中元的時候,他家的情況相當糟糕,滿院都是各種糞便,沒有讓人落腳的地方。”劉偉回憶道。當時劉偉心裡就直打鼓,這樣一戶人家怎麼才能扶得起來。通過多次入戶走訪,劉偉瞭解到王中元有養殖致富的想法。經過多方籌措,劉偉為王中元買了羊子、新建了圈舍,在產業方面給予他資金上的支持。通過劉偉不斷地走訪入戶,王忠元的生產生活逐漸變得有條不紊起來。

劉偉:扶貧路上 用“真心”換“真情”

通過扶貧工作隊一次次不厭其煩地入戶走訪,逐漸換來了貧困戶的理解和支持,也換來了他們脫貧致富的希望。在幫扶戶康秀芳新改造的兩間房裡,駐村工作隊隊員們前來查看前段時間幫購買的六頭豬仔長勢怎麼樣,還需要什麼幫助,這已經不是駐村工作隊第一次來她家了。起初,村民們都以為是她家的親戚來串門。送走“客人”後,康秀芳才自豪地告訴大家,那是駐村幫扶幹部,是她們家一位不是親人但勝似親人的特殊“客人”。

今年81歲的康秀芳和47歲至今未成家常年患病的兒子董懷武一起生活,去年,她查出了子宮癌,治療費花了很多錢,對於這個本來就貧困的家更是雪上加霜,自從幫扶工作隊來到她家瞭解情況後,第一時間將她家的危房進行了改造,併為她修建了40平米的豬圈 ,這次是專程來給她送小豬仔的,幫扶工作隊員的到來讓她對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也讓她有了主心骨。

劉偉:扶貧路上 用“真心”換“真情”

“年輕人來了可多給我幫忙了,修豬圈、蓋房,他們經常來跑,就和我家的親戚一樣。”康秀芳告訴記者。隨著扶貧工作不斷深入,扶貧內容越來越細化。作為一名駐村幫扶幹部,吃在農村,住在農村,要情繫貧困群眾,心憂百姓冷暖,一邊和貧困戶不厭其煩講政策,給貧困戶真心實意辦實事,一邊在面對面的交流中思貧困百姓所思,在心與心的溝通中想農民群眾所想,在實打實的幫扶中急困難群眾所急,這是扶貧工作的真實寫照。

“從今年4月份起,我們農財所一行3人入駐新城村開展工作。作為一個在縣城裡工作的幹部,對農村工作了解不多,曾經迷茫過,但通過多次和村民們的接觸、交流,村民的淳樸和生活的艱辛,給我上了一堂真真切切的實踐課,讓我更加堅定地紮根農村,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劉偉說。農村工作雖然苦,但是群眾的滿意也讓駐村工作隊隊員體會到了甜;肩上的擔子雖然很重,但是駐村工作隊隊員更加迎難而上,幫助百姓樹立脫貧致富的信心,切實做到了為貧困戶辦實事、辦好事,帶領他們過上好日子。(靳天龍 張葉 白凌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