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農村老人會發出“越活越沒有意思”的人生感嘆?

瑞梅勁松


為什麼有些農村老人會發出“越活越沒有意思”的人生感嘆?


請您在閱讀文章前,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鄉音阿妹】,帶你走進不一樣的鄉土風情,瞭解更多三農信息!

這個問題要從多方面來說,我的家鄉是豫南老家!說說我們這邊的情況吧,其實每個地方的老人都有這樣的問題,特別是到了這個年紀,感嘆人生!

第一,從風俗方面

眾所周知,在以前農村的人口眾多,出了門都是親戚鄰居,現在呢,農村許多地方成了空心村,一個村也沒有多少人,人情淡薄,關係相處艱難,沒有知心的朋友。

第二、家庭方面

都知道,現在的農村除了老人和孩子,想在村上找一些年輕人都難,何況農村都還是靠種地為生,每到秋收季節,家裡的老人身體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心有餘而力不足。

第三、老人身心孤單

老人也是需要陪伴的,特別是人老的時候,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陪在自己的身邊,可是為了養家餬口,年輕人都外出打工,留下年邁的老人和孩子在家,老人的心理上也是一種打擊!

第四、隔代代溝

現在的年輕人和老人都不是在一個平臺上生活,老人覺得這樣合適,可是年輕人卻不這樣想,老人可能就覺得子女不孝,時間長了,矛盾也就多了!

你覺得是這樣嗎?歡迎在評論區說說看!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請幫我點個贊。如果需要了解更多三農(農民,農村,農業)資訊的,可以關注我,鄉音阿妹!

鄉音阿妹


為什麼農村老人會發出‘越活越沒勁的’感嘆?農村人沒有多大的事業一年四季勞作田間地頭,為的就是個大房子大院子,當然兒女們成家立業是他們的希望也是他們拼死拼活的念頭。可當兒女們都長大了都成家立業了,可以說老人的希望盼頭也就實現了。這時人已經老了,也沒個事業就是那幾畝地。好身體種不好身體連地都種不來,眼望著空蕩蕩的大院子大房子不勉有些空落落的。特別是年節更是難受,盼兒女盼孫子是盼他們的東西嗎?不是是盼人盼的是熱鬧驅散冷清。試想農村人勞作一生不能說疾病纏身,也差不多。有老伴的打打嘴架還有點聲音,沒有老伴的孤身一人的那可是靜的嚇人。人不怕累怕的是孤單與寂寞與冷清,農村老人感嘆活著沒勁也就不足為奇。



敖漢人的生活


為什麼有些農村老人會發出“越活越沒有意思”的人生感嘆?

這個問題好悲觀!可是悲觀背後的深層意義,其實也揭示了之前或當前的農村社會現狀!

越活越沒有意思,說實話,有時候在跟同事朋友在一起聚會聊天或者偶遇煩心之事的時候,也難免有這樣的唏噓喟嘆!

每當在新聞裡看到有些自尋短見的悲劇發生,當事人背後肯定也經歷了“越活越沒有意思”的悲觀心理活動,生與死的心理鬥爭,最後讓死這個字鑽進了牛角尖!

越活越沒有意思的心理,輕則徒增煩惱,重則悲觀厭世!至於為什麼?也不過精神和物質上的雙重缺乏!

精神上的缺乏:子女成家立業遠離身旁,年老體弱以至於心理上與日俱增的無用感!以及其他生活中的各種瑣事困擾等等!總之就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的具象化!

之前的時候,像每個家庭中都是多子多女的家庭,尤其頗具規模的具有家族性質的生活氛圍中,雞毛蒜皮的小打小鬧成為不可避免的很多紛爭,紛爭之後的家庭成員間往往是誰看誰都不順眼,特別是農村生活情境中,如果在農村有過生活經驗的話,其實是見怪不怪的事情,

這種情況下,老人年紀大了之後,話語權更少,也往往成為很多兒媳婦口中的“老不死的”。

再有就是,隨著年歲的逐漸增長,體力漸衰,疾病纏身甚至喪失勞動能力,自覺成為子孫後輩的累贅,往往更覺得越活越沒有意思,越來越求死心切!



物質上的缺乏:錢,這是安度晚年的資本,悲劇的是農村老人往往不具備自己養老的能力。養兒防老,也是那些年每個新婚家庭求子心切的心理寫照!

前兩年,在我們村裡發生過一起這樣的悲劇:一老頭在老伴去世之後自己寡居,身老體衰,尤其到了冬季的時候,感冒發燒更是難免,去向兒子要錢打針的時候,被兒子懟:別光問我要錢,又不是我一個當兒子的!

老頭回家之後,心裡不痛快鑽了牛角尖,然後上吊身亡!

錢是萬惡之源,這句話其實說的真切!養兒防老,在現今的社會,還不如自己有錢靠得住!可惜的是,農村老人有錢的還真的不多!

這樣的情境之下催生的心理落寞,難免會有越活越沒有意思的感嘆!


老家老味兒



只寫評論


寫點內心感,我也是鄉下人,也在城裡打工,看到了城市老人和鄉下老人之差別,希望有關政府部門多下放到農村最底層,實地考查和了解調研,實施更有效的政府和文件,多點關愛農村老人生活!如農村養老金更進一步提高等……!謝謝!


墨跡時景認證攝影人


1.老人都是一輩子操勞過來的,年紀大了幹什麼都力不從心

2.老人年紀大了,各種老年病也隨之而來,生活不方便(比如:牙口不好,吃什麼都不香)

3.子孫後代不夠孝順,常常忽略老人的存在(以工作忙為藉口常年不看望老人)

老人為家是作出貢獻的,他們理應得到後輩善待,老人的要求不多,多陪陪他們多和他們說說話(最好趁他們行動方便的時候帶他們也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讓他們感覺到自己被需要而不是發出越活越沒意思的感慨。


I將上下而求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誰都有老的一天,老了不圖別的就指望兒孫繞膝,享受天倫之樂!或者有一幫老哥們兒老姐們兒,沒事一起拉拉家常,侃侃大山結伴旅遊,享受生活!可是在農村地區,尤其是偏遠農村,年輕人都進城打工,家裡只剩下老人了,而且由於生活水平不好大部分身體素質都不好,也沒有什麼娛樂設施,政府也沒有福利,有的人病了床前連個倒熱水的人都沒有,病痛的折磨,心靈的空虛,往往令人鑽牛角尖,甚至有的老人覺得活著沒意思!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死了死了一了百了!











保定林中老鬼


“越活越沒意思”這是個偽命題,自從分田到戶後,農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種田不納稅還有補貼款,每月還有百十元生活補貼,困難戶還有低保,村裡年底還有分紅,孤寡老人進養老院,沒人願意去死,都想多活幾年,村裡修了水泥路,裝了路燈,我和老伴都七十多了,兒女都很孝順,盼望著能活100歲,多享幾年福。


採菊東籬下175027524


一:村裡老人長期與兒女分開。 二:老人身體日漸變老,疾病隨之而來。 三:年齡變化使自己身體不聽使喚兒女不妨老。 四:村裡生活日復一日,覺得生活沒盼頭。 最主要還是希望外出工作的兒女多給家裡爹媽打的電話 問候問候 多一點關係 想一想自己被父母一點點拉扯大 父母老了兒女一定要多點關心否則養兒防老豈不是空談


鄉村大祥


或許我還年輕,暫時沒有進入老齡化。

個人認為現在的老人應該是享受到了社會的優越性,過去只是城市人有退休一說,而現在就連農村老人也有退休金,雖然只是每月那幾十塊錢,但是畢竟見到了發給的錢。他們的子女卻正在承擔著有史以來的負擔,子女的教育花銷達到新高,還得用最後的餘力繼續奮鬥,為了子女婚姻家庭操碎心,為了隔輩後代奉獻“青春”。

至於說這些老人在物質生活改善以後,就想到了精神寄託。上了年紀的老人思念親人,記掛年輕的後輩。我的母親就常常埋怨,說他孫子畢業後就不應該留在南方工作,回家太遠。我的回答是:那咱就讓他回來種地,冬天可以在你跟前閒一冬天……

九十高齡的老人更想周邊人來人往,恨不能天天看到子孫後代。

過去好像有句老話,家有老人甚少遠行,也應該是孝順的一種表現吧。但是如今年輕人都在奮鬥都在打拼,為了生活為了將來他們的後代。我能夠理解現在的現象,特別是春運大軍年年證明一切。好在現在能夠利用音像視頻時常溝通,把思念孤獨稍許淡化。

由此我也提請出門在外的人,能夠在閒暇時,常打個電話連個視頻,與你在家裡的老人嘮嘮嗑說說家長理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