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地理丨兩“帶”相生 中部崛起提速

中西新“生”帶

近日,國家發改委接連印發了《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這意味著淮河生態經濟帶、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兩條蜿蜒而行的生態經濟帶,在為全國大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積累新經驗、探索新路徑的同時,也有利於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助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中部地區整體經濟實力以及競爭力,借與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的聯動,共促東中西部區域協調發展。

新“勢”野

经济地理丨两“带”相生 中部崛起提速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王彩娜

11月伊始,中部崛起再添新動力:國家發改委接連印發《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至此,醞釀多年的淮河生態經濟帶、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家層面的戰略佈局地位進一步確定。

其中,“研究制定具體政策,在體制機制創新、政策措施實施、重點項目安排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的表述猶如一劑強心針,包括襄陽、淮安、連雲港、荊門、天門、安康、漢中、鹽城、宿遷、揚州、濟寧、蚌埠等在內的漢江、淮河流域城市視其為區域發展重大利好,紛紛摩拳擦掌,意欲搶佔發展先機,成長為中部崛起新的增長極。

11月10日,以“區域聯動跨越發展”為主題,2018中國(淮安)淮河生態經濟帶體育產業博覽會舉辦。淮河生態經濟帶範圍內來自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等5個省份的60多家體育產業企業參展,綜合展示了智慧體育產業產品、高端體育器材、裝備及其產品。其間,來自5省的體育部門相關負責人就“淮河生態經濟帶體育產業區域協作聯動”進行對話,併發起了“淮河生態經濟帶體育產業聯盟”倡議,配合淮河生態經濟帶產業升級改造的需求,在淮河生態經濟帶內相關體育產品和服務主體之間搭建起“信息共享、資源互助、政社聯動、智庫支持”的平臺,推動區域體育產業深度合作。

“帶”之緣起

翻開地圖,淮河流域地處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之間,經濟發展總體相對滯後,是我國中東部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

漢江是長江最大支流,與長江、黃河、淮河並稱“江河淮漢”。漢江流域處於我國中西部地區的接合部,是西北地區通江達海的重要通道,也是連接長江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橋樑,具有承南啟北、貫通東西的樞紐功能,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事實上,淮河生態經濟帶、漢江生態經濟帶並不是橫空出世,漢江、淮河流域地區多年來一直在積極謀劃。

自2011年以來,淮安市站在淮河流域區域協調發展的角度,提出以淮河干流為先導區,建設淮河生態經濟帶,把淮河變成一條造福兩岸人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黃金水道、產業大道和生態廊道的總體構想。

2013年10月,在湖北省委十屆三次會議上,湖北省就提出要繼續實施“兩圈一帶”區域發展戰略,積極推進湖北長江經濟帶和漢江生態經濟帶開放開發,進一步促進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推動“兩圈兩帶”區域發展格局的形成。

醞釀多年,而今批覆,從國家層面統籌決策、統一指揮、步調一致,有利於資源的分佈和城市間的協調行動。

隨之,新的“出海”通道呼之欲出。“打通淮河出海通道,推進淮河出海二級航道、濱海港直連工程、連雲港港30萬噸級航道建設,開展濱海港區30萬噸級深水碼頭建設研究;推進淮安、徐州、宿遷、棗莊等內河港口二類口岸建設。”淮河生態經濟帶中的一系列規劃,將充分發揮淮河水道和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紐帶作用,引導資金、技術向內陸腹地轉移,營造與國內外市場接軌的制度環境,加快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合作新格局,形成聯動中東部、協調南北方的開放型經濟帶。

“帶”生多極

《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依託漢江水道,發揮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襄陽打造區域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協同利用岸線資源,加快濱水生態宜居城鎮建設,有序發展臨港產業,推動經濟溯江而上梯度發展,構建沿江綠色發展軸線。”“支持襄陽鞏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加快打造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和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發展。”

襄陽市委副秘書長、政研室主任任興亮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以前襄陽積極融入國家發展戰略,主要是打造長江經濟帶重要綠色增長極,而《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的正式印發,表示“建設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從概念轉向了操作層面,把相關工作向前推進了一步。襄陽未來在資源配置、政策支持、能級躍升等方面有了更多的抓手,也會促進襄陽將跨越發展、高質量發展推動得更好更快。

在《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中主要的任務是擔當淮河生態經濟帶出海口的連雲港市,同樣也將是催生的新的增長極之一。按照規劃,連雲港市將納入到組團城市發展戰略。“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依託合作基礎和區位優勢,支持徐州—連雲港—宿遷—宿州—淮北—商丘—濟寧—菏澤—棗莊聯動發展。”

包括蚌埠、信陽、淮南、阜陽、六安、亳州、駐馬店、周口、漯河、平頂山、桐柏、隨縣、廣水、大悟等市縣都將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在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過程中,因地制宜發展生態經濟,加快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

對於未來規劃,淮河生態經濟帶提出,著力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產業跨界融合發展和軍民融合發展,同時要鞏固提升全國重要糧食生產基地的地位,探索推進資源枯竭城市、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轉型升級。

“帶”來協調

一如以往,“協調”是區域發展的關鍵詞。此次也不例外,《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中均有促協調的表述,比如“有利於優化城鎮格局,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東部地區優化發展,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推動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有利於發揮區位、生態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有利於實現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與長江經濟帶發展聯動,促進東中西區域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等。

公開數據顯示,淮河生態經濟帶規劃範圍內2017年末常住人口1.46億,地區生產總值6.75萬億元;再觀漢江生態經濟帶規劃範圍內,2017年底常住人口4444萬,地區生產總值2.24萬億元。無疑,未來,這些數據將會隨著生態經濟帶的漸落實處而攀升。

一直以來,漢江區域發展並不平衡:中下游地區發展較快,上游地區發展相對滯後,上下游間沒有形成協同發展格局,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地區人均生產總值僅相當於中下游地區的55%左右。截至2017年底,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還有160多萬貧困人口。

在我國流域經濟中,南方的珠江、長江流域經濟相對發達,北方的黃河、淮河相對落後。過去,在淮河缺少一個國家層面全流域的整體發展戰略,而此次《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的出臺,恰可以彌補這個空缺。

業內人士認為,在南方兩條大江已開發而黃河不具備整體開發條件的背景下,開發和根治淮河能有效縮小南北發展差距。該經濟帶以信陽、淮埠、淮安為三核,以鹽城濱海港為入海門戶,區域橫跨中國東中部,能有效實現長三角經濟區、皖江經濟帶和中原經濟區的有效對接,促進東中部地區協調發展。

花名冊

经济地理丨两“带”相生 中部崛起提速

淮河生態經濟帶

規劃範圍:以淮河干流、一級支流以及下游沂沭泗水系流經的地區為規劃範圍,包括江蘇省淮安市、鹽城市、宿遷市、徐州市、連雲港市、揚州市、泰州市,山東省棗莊市、濟寧市、臨沂市、菏澤市,安徽省蚌埠市、淮南市、阜陽市、六安市、亳州市、宿州市、淮北市、滁州市,河南省信陽市、駐馬店市、周口市、漯河市、商丘市、平頂山市和南陽市桐柏縣,湖北省隨州市隨縣、廣水市和孝感市大悟縣,規劃面積24.3萬平方公里,2017年末常住人口1.46億,地區生產總值6.75萬億元。

戰略定位: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帶、特色產業創新發展帶、新型城鎮化示範帶、中東部合作發展先行區。

空間佈局:構建“一帶、三區、四軸、多點”的總體格局。“一帶”,指淮河干流綠色發展帶;“三區”,指東部海江河湖聯動區、北部淮海經濟區、中西部內陸崛起區;“四軸”,指臨沂—連雲港—宿遷—淮安—鹽城—揚州—泰州發展軸、漯河—駐馬店—信陽發展軸、菏澤—商丘—亳州—阜陽—六安發展軸、濟寧—棗莊—徐州—淮北—宿州—蚌埠—淮南—滁州發展軸;“多點”,指區域中心城市之外的其他城市。

發展目標: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到2025年,生態環境質量總體顯著改善,沿淮干支流區域生態涵養能力大幅度提高,現代化經濟體系初步形成,優勢產業集群不斷髮展壯大,綜合實力和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以城市群為主體、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進一步優化,城鎮化水平穩步提高;“淮河文化”品牌初步打響,協調統一、運行高效的流域、區域管理體制全面建立,各類要素流動更加通暢,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內外聯動、陸海協同的開放格局初步形成,區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明顯提高。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淮河目標基本實現,建成美麗宜居、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生態經濟帶。

漢江生態經濟帶

規劃範圍:河南省南陽市全境及洛陽市、三門峽市、駐馬店市的部分地區,湖北省十堰市、神農架林區、襄陽市、荊門市、天門市、潛江市、仙桃市全境及隨州市、孝感市、武漢市的部分地區,陝西省漢中市、安康市、商洛市全境。規劃面積19.16萬平方公里,2017年底常住人口4444萬,地區生產總值2.24萬億元。

戰略定位:國家戰略水資源保障區、內河流域保護開發示範區、中西部聯動發展試驗區、長江流域綠色發展先行區。

空間佈局:推動形成“兩區、四軸”的空間開發格局。“兩區”,指以丹江口水庫大壩為界,劃分為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地區;“四軸”,指依託主要運輸通道和重要節點城市,構建“豐”字型的重點發展軸線,包括沿漢江發展軸、沿武西高鐵發展軸、沿滬陝高速發展軸、沿二廣高速發展軸。

發展目標: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到2025年,生態環境質量更加優化,經濟轉型成效顯著,農業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一定規模,第三產業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0%;文化軟實力增強,打造出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宜居宜業的生態經濟帶全面建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對經濟的支撐作用明顯提升,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提升;社會文明達到新的高度,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王彩娜據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cet.com.cn

经济地理丨两“带”相生 中部崛起提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