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裡的縱隊相當於軍還是師?

於無聲處34


崤山小虎第158條回答。

既然你問到了,恰好我知道,就讓小虎來科普一回吧。

我們以林彪的四野為例來介紹:


1949年1月15日,中央軍委下達了《關於野戰軍番號改按序數排列的決定》:

將原東北野戰軍改編為“第四野戰軍”,林彪任司令員,羅榮桓任政治委員。

下轄第12、第13、第14、第15兵團共12個軍,另加l個特種兵司令部、1個鐵道兵司令部及兩廣縱隊。

從以上史實可知:

野戰軍>兵團>縱隊。


那麼縱隊到底是多大的單位?

還有一段史實:

1948年11月1日,中央軍委發出通令:

對全軍組織編制及部隊番號作了統一規定: “……游擊隊,仍保留縱隊、支隊等名稱,不稱軍師或旅”。

綜合以上可知:

縱隊是軍一級的別稱。

兵團是介於軍和大軍區之間的,相當於今天的副大區級。

野戰軍相當於今天的軍區,或者比今天的軍區更大,至少是正大區級的。(建國後野戰軍的司令政委都是元帥級的)

從良心劇《亮劍》也可以佐證:


丁偉授銜時為少將,同時也是軍長。而縱隊司令就是正規軍編制中的軍長


崤山小虎


答案很明確,解放軍裡的“縱隊”,當然是“軍”的編制。比如四野有12個步兵縱隊,後來編組為12個軍,一個縱隊大致是4-5萬人,和一個軍兵力相仿。四野中大名鼎鼎的三縱(司令員是韓先楚),被稱為“旋風縱隊”,後來被改編為第40軍,這就很清楚地說明,縱隊就是軍級單位。

除了這個,咱們應該知道得更多一些,漲點姿勢。筆者在這裡說說縱隊的由來,以及幾個或許大家聽說過,卻不太瞭解的縱隊。

“縱隊”這個名稱第一次出現,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朱德和陳毅指揮的南昌起義軍一部分,在廣西的崇左地區編成一路縱隊,這應該是我軍最早的縱隊之一。此後,工農紅軍和地方游擊隊經常編組縱隊一級的軍事單位。需要說明的是,當時的縱隊並沒有固定的人數和編制的限制,多到幾千人,少到幾十人十幾人,都可以稱作縱隊。

到了抗日戰爭時期,不少敵後的武裝力量都被稱為縱隊,這裡介紹兩支最有名的縱隊——東江縱隊和瓊崖縱隊。

東江縱隊是黨在廣東東江地區建立的一支抗日敵後武裝。朱德在“七大”軍事報告《論解放區戰場》中,將東江縱隊與後面筆者要介紹的瓊崖縱隊,與八路軍、新四軍並列,並稱“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

東江縱隊成立於1938年12月下旬,前身是惠寶(惠陽、寶安)的人民抗日遊擊總隊。該縱隊成立時,不過200多人,幾十條槍。1939年,該縱隊發展到700多人,後在日軍和國民黨頑軍聯手進攻下,損失慘重。1940年,該部退到海陸豐時,僅剩100多人。1940年8月,曾生等根據中央關於游擊隊應返回東莞、寶安、惠陽堅持敵後抗戰的指示,率部重返東寶惠地區。部隊不斷壯大,到1941年秋,發展到1500餘人,武裝民兵1000餘人,並有了兩個根據地。

東江縱隊最出名的一件事,當屬香港大營救。日軍攻佔香港以後,東江縱隊派出多支武工隊進入香港,積極開展城市游擊戰,沉重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香港淪陷時,有一大批中國文化界知名人士和愛國民主人士,以及國際友人滯留,處境十分危險。東江縱隊知道後,派出精幹人員,護送保護許多文化界知名人士逃離香港,包括鄒韜奮、柳亞子、何香凝、茅盾等,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做出了巨大貢獻。

1943年12月2日,遊擊總隊在惠陽坪山改編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曾生任司令員,下轄1個主力大隊、5個地方大隊和1個護航大隊。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6月,根據國共兩黨談判達成的協議,東江縱隊主力北撤到山東解放區,解放戰爭時期改編為兩廣縱隊,為解放兩廣地區再次立下新的戰功。

下面再說說同樣赫赫有名的瓊崖縱隊。

瓊崖縱隊的歷史更悠久。該縱隊的前身,是1927年在海南島成立的瓊崖討逆革命軍,次年改稱瓊崖工農紅軍。1929年冬,在國民黨軍的打擊下,瓊崖工農紅軍傷亡慘重,不得不退到山裡,繼續開戰游擊戰,部隊也縮編為一個團,稱瓊崖工農紅軍獨立團。後來,隨著人數的增加,改稱獨立師。1932年7月,在國民黨軍三路圍剿下,瓊崖工農紅軍獨立師再次被重創,主力被打垮,餘部在特委書記馮白駒指揮下,改名為瓊崖工農紅軍游擊隊,繼續堅持戰鬥。

抗戰爆發後,根據國共會談精神,瓊崖特委與國民黨反覆磋商後達成協議,於1938年12月5日,在瓊山縣雲龍圩將瓊崖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廣東省民眾抗日自衛團第十四區獨立隊(以下簡稱獨立隊),馮白駒任隊長。改編時,約300人,編為3箇中隊。日軍佔領海南後,獨立隊退入五指山,堅持游擊戰。由於國民黨軍裡的愛國者紛紛加入,所以到1939年3月,獨立隊發展到1000多人,改稱獨立總隊,由馮白駒任總隊長,下轄3個大隊。從1939年2月至年底,第一、第二大隊在瓊文地區作戰70餘次,殲日軍800餘人,開闢了瓊崖抗日根據地。到1940年,部隊發展到3000多人。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大舉進攻海南。根據鬥爭形勢需要,部隊於1947年10月正式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瓊崖縱隊,馮白駒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李振亞、吳克之任副司令員,黃康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馬白山任參謀長。瓊崖縱隊下轄第1、3、5總隊和一個獨立支隊,總兵力8000餘人。到1949年7月,隨著全國形勢的發展,瓊崖縱隊也在海南取得了不少勝利,解放了昌江、感恩縣城和石碌鐵礦,總兵力發展到1.5萬人。

1950年,在瓊崖縱隊的密切配合下,四野大軍順利登陸海南島,解放海南全境。相比三野在金門的失利,四野在海南的成功,更彰顯了瓊崖縱隊的重要性。

1950年7月,根據中南軍區命令,瓊崖縱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南軍區,負責海南島的治安和警備,瓊崖縱隊光榮完成了歷史使命。

1. 陳啟文:《東江縱隊》、

2. 馮白駒:《馮白駒自傳》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腦洞大開的歷史


一、“縱隊”就是“軍”的別稱,至於為何要稱“縱隊”而不直接用“軍”,這個更常規的稱謂,要從當時的歷史背景來談起。

二、隨著日本人的投降,二戰及國內抗戰的結束。當時公開承認的只有八路軍、新四軍兩個軍的番號。如果以實際人員、裝備來組成“軍”,則會被外界及蔣軍留下“擴充軍備、想打內戰”的口實。所以用“縱隊”這個非常規的稱謂,使其無法從番號上,反映人員、裝備的真實情況。






吳勇寧1


解放軍勇冠三軍的悍將——旋風司令韓先楚上將,在1947年東野(民主聯軍)發起的秋季攻勢中,率領東野第三縱隊在中秋之夜急行百里、奔襲威遠堡,全殲國民黨53軍116師八千餘人;在1948年的遼瀋戰役中率領第三縱隊圍殲廖耀湘兵團、並活捉兵團司令廖耀湘。遼瀋戰役結束後,東野第三縱隊改編為解放軍第40軍,韓先楚任軍長,下轄第118、119、120三個師,所以解放軍裡的縱隊應相當於軍一級編制。

由東野第三縱隊改編成的解放軍第40軍,前身是抗戰時期的八路軍115師與山東縱隊組建成的魯中軍區基幹合成。抗戰勝利後,為實行延安“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決策,從各地解放區中抽調部分兵力輕裝上陣、挺進東北。魯中軍區的第三師和警備第三旅開赴東北,1946年初與冀熱遼軍區第21和23兩個旅合編成東北聯軍第三縱隊,下轄第七、八、九三個旅,總兵力2.5萬餘人,由程世才任司令,1948年初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第三縱隊,11月改編為解放軍第40軍。

“縱隊”這一編制在抗日戰爭初期八路軍就有了縱隊的編制。抗戰爆發後,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國民政府只賦予了八路軍三師六旅正規編制,由於隊伍的不斷髮展壯大,為了加強統一指揮,八路軍先後成立了五個縱隊。縱隊歸師部領導,例如1938年成立的第一縱隊,歸115師指揮,由徐向前任司令員統一領導山東抗日武裝工作。

雖然縱隊屬於軍一級編制,歸師部指揮只因紅軍接受國民政府整編時,只給予八路軍三個師正規編制,不得已而求其次,屬於“特定時期”,但八路軍縱隊存在時間都很短,1938年成立的第一縱隊在司令員徐向前1940年回延安後,番號也撤銷了。

而“縱隊”編制是在解放戰爭初期,解放軍經常使用了這一作戰單位。抗戰勝利後,為了推動民主運動的發展和平建國,雙方舉行了重慶談判並簽訂了雙十協定,涉及到了軍隊國家化問題,根據協議全國只能保留36個軍,其中我方6個軍,但協議還未全面履行時國民黨就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為了與國民黨部隊編制區別開來,逐漸將“軍”編制改稱為“縱隊”,所以解放軍裡的縱隊相當於軍。

遼瀋戰役結束後,國民黨大勢已去,1948年秋解放軍全軍整編時,縱隊統一改稱為了軍。例如張宗遜的西野第一縱隊改稱為解放軍第1軍;陶勇的華野第四縱隊改稱為解放軍第23軍;李天佑的東野第1縱隊改稱為解放軍第38軍,梁興初的第10縱隊改稱為解放軍第47軍等等。


賽門軍略


解放軍的縱隊,肯定是軍級單位,但很多時候兵力相當於師。

1,紅軍時期,縱隊這個番號就常常被使用。之所以用縱隊,是因為他有一個可大可小的優勢。

紅軍時期,很多革命隊伍和游擊隊力量比較薄弱,但發展迅速。比如徐向前到鄂豫皖根據地師,就任紅軍31師副師長,這個師實際上只有300多農民戰士。

朱毛會師時,成立了紅四軍,雖然兵力近萬,但是隻有3000支步槍,也就是一個加強團的力量。

如果叫做縱隊,可以有效避免前面的尷尬,幾百人幾千人都可以叫縱隊,

在長征中,一部分紅軍在川滇黔留下來打游擊,組織了川南遊擊縱隊。這個縱隊一開始共有400多人,600多條槍,其實這就是一個營的力量。

在長征結束前夕,中央紅軍主力改編為陝甘支隊,支隊這個番號,類似於師,事實上,陝甘支隊的總兵力7000多人,就是一個師。

陝甘支隊下設了三個縱隊,其中實力最強的一縱隊由原第一軍團軍團長林彪任司令,下轄6個大隊。(曾任陝甘支隊一縱隊司令的林彪)

大隊,其實就是營,這樣算下來,陝甘支隊的縱隊,相當於一個加強團。

紅軍的編為縱隊,其實就是隱藏實力韜光養晦,隊伍擴大了,隨時可能改編為師或者軍甚至軍團等高級編制。

2,抗日戰爭時期,縱隊這個番號也有使用,但八路軍的縱隊和南方游擊隊的縱隊,完全不同。

抗日戰爭時期的縱隊有兩種,其中比較有名的是南方游擊隊的縱隊——東江縱隊和瓊崖縱隊。其中最優秀最有名的是瓊崖縱隊。

紅軍時期,海南農民起義隊伍先後設立了獨立團、獨立師等番號,後來實力損耗越來越嚴重,乾脆就叫游擊隊了。

抗日戰爭爆發,國共一致抗日的背景下,馮白駒領導的海南特委成立了縱隊,約300人,編為3箇中隊。(瓊崖縱隊為原型的紅色娘子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別小看300人的瓊崖縱隊,這是我黨領導的獨立於八路軍和新四軍的第三大抗日武裝。瓊崖縱隊在抗日中不斷壯大,僅僅3個月後,瓊崖縱隊在瓊文地區作戰70餘次,殲日軍800餘人,開闢了瓊崖抗日根據地。

直到抗戰勝利,縱隊發展到7000多人,解放了海南島五分之三的地區。從一個營發展到一個師,瓊崖縱隊不斷壯大的同時也改變了海南島的抗日局勢。解放戰爭後期的海南島戰役,瓊崖縱隊對粉碎薛嶽的“伯陵防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實,八路軍內部也成立了第一到第五縱隊,當然最有名的還是八路軍山東縱隊。

1938年12月27日,我黨成立八路軍山東縱隊統一領導,所屬部隊共25個團,2.45萬人,所屬地方武裝1萬餘人。山東縱隊的兵力,應該不亞於軍,甚至於較弱的軍團、路軍、集團軍。(曾領導山東縱隊一年的徐向前元帥)

對於山東縱隊,朱德總司令指示“山東縱隊按正規軍編制,以節省幹部,節約經費,充實人數與加強戰鬥力,便於整理訓練和隱蔽我之力量。

3.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主要有的相對於軍,有的相當於師,讓蔣軍摸不著頭腦。

解放戰爭初期,共編成27個野戰縱隊及6個野戰旅。

有的縱隊下轄3個師,這樣的縱隊毫無疑問是實力強大的軍級編制。比如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司令員劉震,剛進軍東北時,擁有3旅9團3萬之眾,是名副其實的主力部隊。1947年2月,二縱在殲敵五千餘人攻克懷德後,即揮兵在大黑林子圍殲敵七十一軍,就連親往前線督戰的陳明仁也險些被擊斃。東野2縱後來改編為39軍,一直打到廣西鎮南關。(開國上將劉震)

有的縱隊實力比較小,下轄3個旅。比如劉鄧大軍在大別山困難時期,主力縱隊大概只有3旅6團,平均不到1.5萬人。

解放戰爭後期,較大的縱隊發展到6萬多,實力堪比集團軍了。


歷史知事


縱隊到底有多少兵力,是個什麼規模的建制?這個問題其實在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情報部門也多次提問和偵察過,因為如果不能確定“縱隊”的真實編制,就無從計算雙方戰場兵力對比,以及據此制定作戰計劃,也說明“縱隊”這個建制不僅迷惑了答友,也徹底搞暈了敵人。



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共雙方根據重慶談判的“雙十協定”,一方把精銳步兵軍改成“整編師”,一方把野戰部隊編成“縱隊”。

實際上也確實很複雜,不能一概而論,主要問題在於“旅”這個建制的兵力變化,應該說,在解放戰爭初期,“縱隊”跟“師”是同級的。以1946年山東野戰軍最初成立時為例,下轄第1縱隊(三個旅)、第2縱隊(三個旅)、第7師(三個旅)、第8師(僅三個團)四個並列單位。

上述四支部隊的總兵力只有47000人,算下來每個旅不足5000人,縱隊和師都在15000人左右,應該以一個“滿編師”來認定其兵力規模較為合適,此時把縱隊定義為“軍”就有些牽強了。



西北野戰軍更單薄些,初建時兩個縱隊六個旅不過26000人,還包括野司直屬的兩個旅,算下來每旅僅4000餘人,每縱隊不過8000餘人,尚不如國民黨軍隊一個整編旅(師)的兵力,比如整編第74師在孟良崮被消滅了32000餘人,尚有三個新建團沒有參戰,實際這個整編師(軍)的總兵力接近40000人,共轄三個整編旅(師),對比一下即知我軍最初的“縱隊”規模和兵力。


主要原因有兩點,其一是當時我軍各大軍區的野戰部隊並沒有進行全國統一序列,各野戰軍完全是根據自身情況設定編制;其二也有混淆敵人判斷等多方面考慮,所以在這一時期,去準確衡量“縱隊”到底是軍還是師的規模是不科學的,尚缺乏統一標準。比如東北野戰軍在整編之前,由來自各地區的八路軍和新四軍組成,黃克誠新四軍第3師轄數旅、八路軍縱隊轄數旅,一度較為混亂。




經過在解放戰爭中的發展壯大,各野戰軍的旅級兵員不斷充實,東北野戰軍最早完成了野司、縱隊、師這三級指揮序列整編,從1947年初開始便取消了所有“旅”級番號統一改稱“師”,可以說,東北野戰軍的“縱隊”是最早跨入“軍”級規模的。

1947年3月華中和山東野戰軍合併組成“華東野戰軍”時,各旅所轄兵力基本達到了師級規模,因此也取消了旅級建制,下轄九個縱隊27個師總計275000人,每師兵力萬餘人,這是第二個“縱隊發展成軍級”的野戰軍。



中原野戰軍有所反覆,1947年6月千里躍進大別山時是四個主力縱隊12萬人馬,每縱隊接近30000人,妥妥的軍級建制。但在大別山減員嚴重。中野和華野聯手進行淮海戰役時,繼續保持野司、縱隊、旅的指揮序列,貌似中野的“旅”和華野的“師”是同級單位,但兵力相差甚遠,除陳賡兵團外其它縱隊基本都是10000多人,而華野的一個主力師就接近這個數字。

淮海戰役勝利後,中野進行了很大的整頓和補充,九個縱隊達到了28萬餘人,因此中原野戰軍是第三個完成縱隊達到軍級規模的野戰軍,時間已是1949年初,西北野戰軍是最後一個。直到條件完全成熟後,軍委才於1949年2月統一了全國解放軍的序列和番號,縱隊改稱軍,所有的旅升格為師,五大野戰軍至此形成了野司、兵團、軍、師的高級指揮序列。



鑑於第一野戰軍(西北)兵力仍然不足,華北野戰軍第18、第19兩個兵團劃歸其指揮。即便這個時候,在長江以南活躍的幾支大的遊擊“縱隊”,比如海南的瓊崖縱隊、滇桂黔邊縱隊、粵贛湘縱隊等,所轄兵力也是參差不齊,更不好確定級別。

正是這樣複雜的發展歷程,使“縱隊”這個特殊時期的特殊建制不能簡單定義,至少在1949年2月全國解放軍統一整編之前是不能的,這是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不妨這樣作結論:進入1949年五大野戰軍的縱隊確實是軍級規模,之前則有軍有師,需要視各野戰軍的實際情況界定。


度度狼gg


記得當年上軍校時,經常從事戰例研究。對於解放戰爭中的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東北野戰軍使用了前後不同的兩種番號,比如,在遼瀋戰役中守衛塔山的四縱,在平津戰役中卻變成了擔任預備隊的41軍;遼瀋戰役中堵截廖兵團的八縱,到了平津戰役卻變成了主攻天津城的45軍。這種番號的變更給戰例研究帶來了不小的難度,大家很難搞清這兩種番號之間的對應關係。後來,教員總結了一個“37+N”的換算公式,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其含義就是:以37為基準,加上縱隊的番號數,就可以換算出軍的番號數。比如,東野在遼瀋戰役期間共有12個主力縱隊,從一縱到十二縱,分別演變為解放後的第38軍到第49軍。當然,這個公式只適用於東野,也就是後來的四野,由於前三個野戰軍裡面都沒有五縱,所以也就不具備這種一一對應的關係了。

為什麼縱隊對應的是軍,而不是師?這要從解放戰爭初期的部隊整編說起。1946年4月,中央從各根據地抽調的10萬部隊陸續進駐東北。起初,這些部隊的番號可謂五花八門,既有師、旅、團,也有縱隊、支隊、分隊。而且同級番號的部隊之間,人數相差很大,非常不利於計算兵力和指揮作戰。比如,黃克誠的新四軍3師有32000人,梁興初的山東1師只有7500人;沙克的冀中31團有1500人,呂正操的冀西1團只有600人。四平保衛戰失利後,東野總部對所屬部隊進行了統一改編,解散原有建制,整合為12支主力部隊。對於這些新成立的部隊,既不能冠以師,因為容易和原來的番號相混淆;也不能冠以軍,因為從當時的兵力規模來看遠遠達不到,所以,只能冠以一個我軍歷史上曾經使用過的、表義籠統的番號——縱隊。

後來,隨著我軍在解放戰爭各個戰場上的捷報頻傳,兵力規模急劇壯大,初期的縱隊幾乎均已發展到擁有四、五萬人的兵力規模,達到了名副其實的軍級標準。於是,從1948年11月開始,解放軍使用兩年之久的縱隊番號,逐漸被軍所取代。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關注慕什塔戈,領略軍事百科!


慕什塔戈


國民黨喜歡用綏靖公署,行轅、行營一類的番號,我軍則喜歡用縱隊,在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都存在過一些各種各樣的縱隊,比如在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就組建了山東縱隊。

縱隊是解放軍在特殊歷史時期的一種特殊編制

注意題目中講的是解放軍中的縱隊,所以應該是側重解放戰爭時期的縱隊這個編制。

縱隊是我軍在特殊歷史環境下的特殊編制,具有一定的階段性、臨時性、獨特性,除了解放戰爭這個階段,後來很少沿用,別的國家也沒有,是一種非正規的軍事編制。

之所以會產生這種建制,是因為馬歇爾組織國共調停的時候,雙方都要縮減兵力,國民黨基本都採取整編的方式,進行壓縮,比如原來的74軍被改編成整編74師,實際上兵力沒有多少變化。我軍採取的是用縱隊的方式瞞天過海,畢竟一個縱隊有多少人,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國軍和美國又上哪去知道?

像李雲龍的獨立團,後期一下子擴充到七千多人,就連李雲龍都不知道,敵人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所以,縱隊這個番號一出來,國軍看著是懵逼的。

在解放戰爭期間,解放軍部隊人數急劇擴張,英雌迫切需要統一指揮、統一編制,適應大兵團作戰的需要,在1948年11月1日頒發的《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要求部隊做好整編的準備。

實際上在統一使用番號之前,到底是繼續使用“縱隊“還是使用“軍“的番號是不清楚的。

縱隊這個番號在解放戰爭中的實際應用

以一野的情況來看,1947年9月時西北野戰軍發展到5個縱隊一共7.6萬人,從這個情況來看,每個縱隊人數1.5萬人左右,很明顯相當於一個甲種師;到1949年的時候,西北野戰軍發展成為第一野戰軍,經過改編,縱隊改編成軍,大概是7個軍及兩個騎兵師,總兵力在15.5萬人,這個時候每個縱隊的人數都在兩萬以上,符合軍的編制。

以二野的情況來看,1945年底的時候一共6個縱隊,每個縱隊一萬多人,到1947年晉冀魯豫野戰軍就從8萬多人發展到了28萬人,到挺進中原的時候,劉鄧大軍4個縱隊就12萬人,面對急劇增加的人數,在1947年7月將原來的軍區基幹部隊升級為第八到十一縱隊。

以四野的情況來看,1946年10月東北民主聯軍經過整編形成5個縱隊,一個旅,三個獨立師,約12萬人,實際上每個縱隊也就1.6萬人左右,到後期四野100多萬的時候,每個縱隊都都4萬人往上,後來改編成軍的時候,每個軍事4個師,5-6萬人(最有含金量的軍)。四野12個縱隊,是實打實的組建了12個軍。

解放軍時期的縱隊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建制

要說縱隊是一個什麼樣的建制,有多少人,相當於師還是相當於軍,其實也沒有確切的答案,很多人都說縱隊相當於軍,這個在後來縱隊改編的時候,縱隊基本都改編成軍了,但是這並不能一概而論。

縱橫給出的解釋是,在解放戰爭初期縱隊一般相當於師的編制,而到後期部隊經過發展都達到了軍的編制。

在解放戰爭後期,我軍一共55個縱隊,後來改編成軍的時候,實際組建了67個軍。

當然,這裡面也有縱隊人數達不到軍番號的,比如1949年1月華北軍區第十四縱隊改稱第七十軍,隨後部隊就被縮編為207師了,實際上這支部隊只有不到1.2萬人,根本不足一個軍的建制,因此就進行了調整。除此之外,華北野戰軍第七縱隊也出現了這種狀況,先是被編為六十九軍,隨後就撤銷了。

找了很多資料,歡迎大家給個關注點贊,縱橫在這裡謝謝大家了!


史論縱橫


縱隊是我國軍隊的一種特殊編制,在1927年由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部隊編成縱隊,之後在紅軍八路軍部隊一直都有該編制,解放軍縱隊其實是相當於軍這一級編制,但是在部隊隸屬上則是隸屬於野戰軍和軍區。

比如在解放戰爭時期,我國組建了一些戰鬥力彪悍的野戰軍,這些野戰軍就下轄有多個縱隊,比如比較出名的第四野戰軍,就下轄14個縱隊,通常一個縱隊下面又有2-3個師,或者旅組成。(注意那個年代,我軍部隊迅速擴張,人員編制上其實並不統一。)通常一個縱隊人員一般都在2萬人以內,當然也有例外超過3萬人的部隊。

當然縱隊這樣特殊的編制,是在那個硝煙不斷的年代的特殊產物,後來我軍接近勝利的尾聲,於是在1948年起決定,全軍進行整編,把縱隊整編為軍,這也就是集團軍和現在的兵團的前身,通常成為整編後縱隊要經過了一些擴編或者縮編,滿足新的社會生產,和作戰的需求。


玄坤


國共決戰初期,解放軍為了區別蔣軍編制,軍以縱為單位,縱以上為兵團,兵團以上為野戰軍,三大戰役結束,軍委為了統一正規,縱全部改為軍。同時西北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與東北野戰軍分別改為一、二、三、四野戰軍。但各野戰軍縱隊的兵力極為不相一致。中原野戰軍,千里躍鹿中原,向敵後展開戰略進攻,付出極大代價,每個縱隊僅剩萬餘人。華東野戰軍基本保持每個縱隊三至四萬人。而林彪的東北野戰軍,戰力最強,每個縱隊多達七至八萬人,幾乎相當其他野戰軍一個兵團的總兵力!直到全國解放,野戰軍化為七大軍區,各軍人數終得基本一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