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在大西北甘肅竟聽到江南曲風小調,樂器還叫“嘎啦雞”!

國家級非遺秦安小曲——實話說,這項起源於唐代,流行於宋、元,鼎盛於明代,廣泛傳唱於清代及民國時期的古老曲藝,竟讓我在這大西北的土地上聽出了江南小調的雅緻與靈秀——看來甘肅秦安還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亦雅亦俗,一文一武,

神奇!在大西北甘肅竟聽到江南曲風小調,樂器還叫“嘎啦雞”!

秦安小曲又稱秦安老調,曲風時而婉轉,時而悠揚,時而高亢。伴奏的樂器有揚琴、中阮、摔子、二胡、三絃等,歌唱者手中的樂器最有意思——叫“嘎啦雞”。

在秦安縣文化館的老師再三解說下,我才明白這嘎啦雞其實是當地的一種大石雞,因為叫聲如“ge-la,ge-la”故而得名,這麼一說,歌唱者手中的樂器還真也是發出類似的聲音……這名字取的,實在太貼切了!

伴奏的樂器有揚琴、中阮、摔子、二胡、三絃等——

神奇!在大西北甘肅竟聽到江南曲風小調,樂器還叫“嘎啦雞”!

歌唱者手中的樂器就是“嘎啦雞”。

神奇!在大西北甘肅竟聽到江南曲風小調,樂器還叫“嘎啦雞”!

“嘎啦雞”發出聲音類似“ge-la,ge-la”。

神奇!在大西北甘肅竟聽到江南曲風小調,樂器還叫“嘎啦雞”!

與我之前聽過的西北音樂的秦腔、華陰老腔和信天游、花兒無一例外的粗獷蒼涼相比,秦安小曲最讓我詫異的是,這曲風竟然更多是江南小調班車的纖巧、清甜、纏綿、柔媚的韻味,——不知是否這也是甘肅天水“隴上江南”名號的明證?

神奇!在大西北甘肅竟聽到江南曲風小調,樂器還叫“嘎啦雞”!

神奇!在大西北甘肅竟聽到江南曲風小調,樂器還叫“嘎啦雞”!

神奇!在大西北甘肅竟聽到江南曲風小調,樂器還叫“嘎啦雞”!

時至今日,秦安小曲已經成了天水民間喜聞樂見的曲藝形式,常見的曲牌有“越調”、“越尾”、“ 瓊竹凋”、“ 太平年”、“十里亭”等40多個,除開《玉腕託帕》、《伯牙撫琴》、《王祥臥冰》等傳統曲目外,還有諸多歌唱新時代的腳本。聽慣了西北漢子慷慨悲歌,再來欣賞這軟語呢喃的小曲,還真是別有一番韻味呢!

神奇!在大西北甘肅竟聽到江南曲風小調,樂器還叫“嘎啦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