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個你可能不知道的 Docker 知識

概述

分享幾個docker容易混淆的概念,希望對大家有點幫助。

8 個你可能不知道的 Docker 知識

Docker 是容器管理工具

Docker 是一個輕量級、便攜式、與外界隔離的容器,也是一個可以在容器中很方便地構建、傳輸、運行應用的引擎。和傳統的虛擬化技術不同的是,Docker 引擎並不虛擬出一臺虛擬機,而是直接使用宿主機的內核和硬件,直接在宿主機上運行容器內應用。也正是得益於此,Docker 容器內運行的應用和宿主機上運行的應用性能差距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但是 Docker 本身並不是一個容器系統,而是一個基於原有的容器化工具 LXC 用來創建虛擬環境的工具。類似 LXC 的工具已經在生產環境中使用多年,Docker 則基於此提供了更加友好的鏡像管理工具和部署工具。

Docker 不是虛擬化引擎

Docker 第一次發佈的時候,很多人都拿 Docker 和虛擬機 VMware、KVM 和 VirtualBox 比較。儘管從功能上看,Docker 和虛擬化技術致力於解決的問題都差不多,但是 Docker 卻是採取了另一種非常不同的方式。虛擬機是虛擬出一套硬件,虛擬機的系統進行的磁盤操作,其實都是在對虛擬出來的磁盤進行操作。當運行 CPU 密集型的任務時,是虛擬機把虛擬系統裡的 CPU 指令“翻譯”成宿主機的CPU指令並進行執行。兩個磁盤層,兩個處理器調度器,兩個操作系統消耗的內存,所有虛擬出的這些都會帶來相當多的性能損失,一臺虛擬機所消耗的硬件資源和對應的硬件相當,一臺主機上跑太多的虛擬機之後就會過載。而 Docker 就沒有這種顧慮。Docker 運行應用採取的是“容器”的解決方案:使用 namespace 和 CGroup 進行資源限制,和宿主機共享內核,不虛擬磁盤,所有的容器磁盤操作其實都是對 /var/lib/docker/ 的操作。簡言之,Docker 其實只是在宿主機中運行了一個受到限制的應用程序。

從上面不難看出,容器和虛擬機的概念並不相同,容器也並不能取代虛擬機。在容器力所不能及的地方,虛擬機可以大顯身手。例如:宿主機是 Linux,只能通過虛擬機運行 Windows,Docker 便無法做到。再例如,宿主機是 Windows,Windows 並不能直接運行 Docker,Windows上的 Docker 其實是運行在 VirtualBox 虛擬機裡的。

Docker 使用層級的文件系統

前面提到過,Docker 和現有容器技術 LXC 等相比,優勢之一就是 Docker 提供了鏡像管理。對於 Docker 而言,鏡像是一個靜態的、只讀的容器文件系統的快照。然而不僅如此,Docker 中所有的磁盤操作都是對特定的Copy-On-Write文件系統進行的。下面通過一個例子解釋一下這個問題。

例如我們要建立一個容器運行 JAVA Web 應用,那麼我們應該使用一個已經安裝了 JAVA 的鏡像。在 Dockerfile(一個用於生成鏡像的指令文件)中,應該指明“基於 JAVA 鏡像”,這樣 Docker 就會去 Docker Hub Registry 上下載提前構建好的 JAVA 鏡像。然後再 Dockerfile 中指明下載並解壓 Apache Tomcat 軟件到 /opt/tomcat 文件夾中。這條命令並不會對原有的 JAVA 鏡像產生任何影響,而僅僅是在原有鏡像上面添加了一個改動層。當一個容器啟動時,容器內的所有改動層都會啟動,容器會從第一層中運行 /usr/bin/java 命令,並且調用另外一層中的 /opt/tomcat/bin 命令。實際上,Dockerfile 中每一條指令都會產生一個新的改動層,即便只有一個文件被改動。如果用過 Git 就能更清楚地認識這一點,每條指令就像是每次 commit,都會留下記錄。但是對於 Docker 來說,這種文件系統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也可以更方便地管理應用程序。

Docker 可以節約時間

很多年前我在為一個連鎖餐廳開發軟件時,僅僅是為了描述如何搭建環境都需要寫一個 12 頁的 Word 文檔。例如本地 Oracle 數據庫,特定版本的 JAVA,以及其他七七八八的系統工具和共享庫、軟件包。整個搭建過程浪費掉了我們團隊每個人幾乎一天的時間,如果用金錢衡量的話,花掉了我們上萬美金的時間成本。雖然客戶已經對這種事情習以為常,甚至認為這是引入新成員、讓成員適應環境、讓自己的員工適應我們的軟件所必須的成本,但是相比較起來,我們寧願把更多的時間花在為客戶構建可以增進業務的功能上面。

如果當時有 Docker,那麼構建環境就會像使用自動化搭建工具 Puppet / Chef / Salt / Ansible 一樣簡單,我們也可以把整個搭建時間週期從一天縮短為幾分鐘。但是和這些工具不同的地方在於,Docker 可以不僅僅可以搭建整個環境,還可以將整個環境保存成磁盤文件,然後複製到別的地方。需要從源碼編譯 Node.js 嗎?Docker 做得到。Docker 不僅僅可以構建一個 Node.js 環境,還可以將整個環境做成鏡像,然後保存到任何地方。當然,由於 Docker 是一個容器,所以不用擔心容器內執行的東西會對宿主機產生任何的影響。

Docker 可以節省開銷

當然,時間就是金錢。除了時間外,Docker 還可以節省在基礎設施硬件上的開銷。高德納和麥肯錫的研究表明,數據中心的利用率在 6% - 12% 左右。不僅如此,如果採用虛擬機的話,你還需要被動地監控和設置每臺虛擬機的 CPU 硬盤和內存的使用率,因為採用了靜態分區(static partitioning)所以資源並不能完全被利用。。而容器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容器可以在實例之間進行內存和磁盤共享。你可以在同一臺主機上運行多個服務、可以不用去限制容器所消耗的資源、可以去限制資源、可以在不需要的時候停止容器,也不用擔心啟動已經停止的程序時會帶來過多的資源消耗。凌晨三點的時候只有很少的人會去訪問你的網站,同時你需要比較多的資源執行夜間的批處理任務,那麼可以很簡單的便實現資源的交換。

虛擬機所消耗的內存、硬盤、CPU 都是固定的,一般動態調整都需要重啟虛擬機。而用 Docker 的話,你可以進行資源限制,得益於 CGroup,可以很方便動態調整資源限制,讓然也可以不進行資源限制。Docker 容器內的應用對宿主機而言只是兩個隔離的應用程序,並不是兩個虛擬機,所以宿主機也可以自行去分配資源。

Docker 有一個健壯的鏡像託管系統

前面提到過,這個託管系統就叫做 Docker Hub Registry。截止到 2015年4月29日,互聯網上大約有 14000 個公共的 Docker,而大部分都被託管在 Docker Hub 上面。和 Github 已經很大程度上成為開源項目的代表一樣,Docker 官方的 Docker Hub 則已經是公共 Docker 鏡像的代表。這些鏡像可以作為你應用和數據服務的基礎。

也正是得益於此,你可以隨意嘗試最新的技術:說不定有些人就把圖形化數據庫的實例打包成了 Docker 鏡像託管在上面。再例如 Gitlab,手工搭建 Gitlab 非常困難,譯者不建議普通用戶去手工搭建,而如果使用 Docker Gitlab,這個鏡像則會五秒內便搭建完成。再例如特定 Ruby 版本的 Rails 應用,再例如 Linux 上的 .NET 應用,這些都可以使用簡單的一條 Docker 命令搭建完成。

Docker 可以避免產生 Bug

Docker 鏡像可以很輕鬆的導入導出,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因為環境和版本問題導致的不兼容,即便有不兼容了也可以很輕鬆地回滾。當然,有了 Docker,我們在生產、測試和開發中的運行環境得到統一。以前在協同開發時,會因為每個人開發的電腦配置不同而導致“在我的電腦上是能運行的,你的怎麼不行”的情況,而如今 Docker 已經幫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

Docker 目前只能運行在 Linux 上

前面也提到過,Docker 使用的是經過長時間生產環境檢驗的技術,雖然這些技術已經都出現很長時間了,但是大部分技術都還是 Linux 獨有的,例如 LXC 和 Cgroup。也就是說,截止到現在,Docker 容器內只能在 Linux 上運行 Linux 上的服務和應用。Microsoft 正在和 Docker 緊密合作,並且已經宣佈了下一個版本的 Windows Server 將會支持 Docker 容器,並且命名為 Windows Docker,估計採用的技術應該是Hyper-V Container。

除此之外,類似 boot2docker 和 Docker Machine 這種工具已經可以讓我們在 Mac 和 Windows 下通過虛擬機運行 Docker 了。


篇幅有限,今天就分享8 個你可能不知道的 Docker 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