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最佳的產量是450-540公斤嗎?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農多收之家


將近兩個月,我們一直在產棉區調研,有產量630公斤的,也有200多公斤的,今年大體上很多重點的棉區產量都不是很高,比如以前重點的精河縣八家戶農場戈壁灘,那裡幾乎多年都是500公斤以上不稀奇的。 而現在大體上在300到400公斤之間。精河縣五臺我們的鹽鹼地服務區以前可以達到450公斤,今年鮮有400的。

其實原因重點在於天氣,今年開春的低溫和風災,造成了極大的問題,重點在於苗情的蹲苗現象和雜草過多,造成了很多農民損失比較大。尤其是五臺。

從全疆角度來說,這個是大體上一致的,但是個別片區也有高產的地方,比如630公斤的。再像以前那種700多公斤,在今年暫時統計中沒有體現。

李姐說,其實棉花可以產到一噸的。我對此並不反對,因為我們很多的時候,已經打破了棉花的產量的上限,我們從剛開始的一百多,到現在的能夠穩定在400左右,已經突破了很多的產量限制。連美國都達不到我們的平均產量(美國平均皮棉產量是67公斤,所以,很多借口美國的某某神奇產品,那是從1858年以來的心理決定的,1858年以前,我們稱國外為夷,從1858年開始稱洋)。美國產量高的是玉米,有統計的是1750公斤的產量。棉花來說,我們國家新疆在全世界都能夠排到前列。

能不能產到1噸,從現有技術上,我們可以分析一下。不要看某個品種寫的噸棉,那個到現在我們都沒有見到。

首先產量到1噸,那麼按照今年的氣候,鈴重平均4克左右,整體上需要25萬個有效成鈴才行。

我們拿現有的兩種模式來說:一種是高密度低高度,這種方法優點是生育期可以控制,能夠有效的防止因為氣溫帶來的風險。那麼這種密度大體上在12500以上。也就是說,單株結鈴在20個。

另外一種是低密度高高度,這種大家在田間看到的是那種超過1米,有的1.4米的高度的棉花,這種大體上密度在8000上下比較多。那麼單株結鈴需要35個左右。

我們按照平均一個果苔1.25的平均有效結鈴來進行倒推。那麼高密度的需要16果苔。低密度的需要在28個果苔。

每個果苔的發育平均按照3天,那麼高密度的需要

48天。低密度需要84天。

好多農民一看,耶,好像可以呢。這裡面忽略了幾個時間點:苗期大體上需要50天上下,鈴的成熟需要大體上40天。也就是我們按照135天的時間來說(4月25日出苗,9月10日噴落葉劑),時間上僅僅剩45天做好高產的架子。才能達到這個產量。

那麼我們再把剛才我們忽略的事情再翻出來看一下。果枝間距我們按照5公分計算,那麼16苔果枝大體上80公分+25公斤的底部果枝,那麼就會超過1米(平均2.5天產生一個果枝)。28苔果枝的,大體上會超過1.7米(平均1.5天產生1個果枝)。

這個高度和速度下,才會有1噸的可能性。

好的,很多農民說,好像根據這樣計算有戲。等會,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問題:

我們棉鈴的營養幾乎是旁邊幾片葉子供給的,我們在玉米上叫做棒三葉。棉花上我們也是同樣的道理。

如果放置這麼高,下面葉子見不到陽光,會產生什麼情況:底下的棉鈴因為收不到營養,而產生自行脫落。這個時候,雖然我們追求了上面的鈴,但是下面的落了,有點得不償失。而且,這個是在理論管理,果枝間距達到5公分平均值的情況下的。大部分農民管理不可能,也做不到這麼好。

我們回過頭看數據,一般來說,45天的有效塑型期間,那麼產生15苔果枝是大體上極限。按照1.25進行計算,那麼實際的可能能夠達到19個有效鈴。

那麼極限產量實際上在950公斤。

我們從現有的最高產數據上來說,830公斤的試驗田的棉花,接近這個數據了。

也就是說,1噸大體上是不太可能成立。但是,接近是在理論上有可能的。

等會,別激動,我們以前在大躍進放衛星的時候,我們遇到這種問題,錢學森老先生在中國青年報上按照太陽光的光合利用效率分析了,植物的高產實際上可以形成各種噸糧田。

理論歸於理論,我們看現實。

上面計算方法是這個是在每個果苔之間間距在5公分進行計算的。而我們大部分高手中的高手平均控制在7.5公分,也就是在極限值在650公斤左右的產量。(這個在南北疆高手中的高手產生過)

這個時候,12500密度下,高度會突破1.3米。這個就是很多農戶在戈壁灘地塊產到550公斤以上的一個基礎理論基礎,這個也就戈壁灘田塊容易出來,黏土地大家不用想,這種密度首先沒有戈壁灘的通風透光效果,那麼非常容易造成貪青晚熟水桃子。

我們按照平均高度90公分計算,減去25公分的起始高度,剩餘65公分,按照7.5公分的果苔間距來計算。大部分農戶會在540公斤的極限值以內。

這個時候,很多農戶就問,陸老師,你說了這麼多,你覺得合適的產量定在多少比較妥當?

從現在來看,產量集中在450~540之間是比較靠譜的,不建議大家去追求噸棉。

畢竟超高產的田塊,那不容易推廣,袁隆平先生創造了噸稻,然後呢,他繁育的品種,在眾多高手技術員的推廣下,大部分在550~600公斤。如果按照這個邏輯,實際上,我們的產量集中在450~540之間,算是比較科學的。今年很多的農戶在我們推行的5671211的管理辦法中,也在這個區間。

產量低的田塊,實際上出的問題很多,重要還是天氣問題,我們一直說高產六字憲法:天地水,種管肥。天氣不是我們能夠定的,所以我們用心就好。

我們會在最近不斷的將各個高手田間的總結報告進行分析處理。讓大家在這個平臺上,獲得更多能夠聽得懂的專業知識。

我們也會在最近,全面開始農業高產的科普工作,讓我們一起。對了,想說一下,柯員之家農多收之家的第一篇未來都是原創,我們不封鎖,只要對農民有利的,都建議分享。技術只有在交流中才會得到成長。讓我們一起共同為農民的增收致富而努力。


農多收之家


棉花最佳的產量是450--540公斤嗎?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棉花的主要產地在西北、華北等,以新疆的最為有名,棉花質量好、柔軟細膩。普通地塊畝產量約600斤左右,優質地茬畝產能達到700斤。這其中關係到土地質量、種植管理方式(施肥、澆水)、採收方式等息息相關。

有較高的科學依據,編者總結了各方面經驗與大家分享一下:1、種植前期對其進行調研,根據土地的狀況選中合適的棉花籽。2、種植時需要有基肥,而且整個棉花的生長以基肥為主,基肥還是選用農家肥或者煮熟腐爛的豆類,一畝地用2000公斤。

3、生長過程中用棉花專用肥料60公斤施加,同時施加氮肥、磷肥、鉀肥、鋅肥等。4、選擇天氣適宜的時期對棉花進行採收,採收前一週儘量不要澆水。採收以人工為佳,人工採收對棉花傷害小有利於棉花較高的出售。



其實,棉花需肥特點和目標產量、地力狀況等因素確定施肥養分比例和施肥量及施肥方法。掌握前輕後重的原則,因地、因時、因苗而異。


小希時間


棉花產量5o○一800公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