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覺得全國各地的藥房數量很多,你認為能說明什麼問題?

又見雲遮月


俗話說得好,黃金有價藥無價!由此可見,針對病人,藥就是再貴也得買。

不得不說,過去那種寧可架上藥失效,但願世間無病人的心理早就如鳥獸散了。取而代之的是視病人如羔羊,看金錢為玉盤。

醫院裡看看,很多都是外面買不到的專供藥,貴賤是不知道了。而且還有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哪級醫院消費多少基本上是定了型的,還跟當地的經濟水平也密切相關。

比如,中部地區某三甲醫院,平均來說每個病人每天都是在兩千元左右。那麼只要不是大手術什麼的,一般的病(無論什麼病)花錢都是這個水平。

現在大街上有三多,飯館、菸酒店、藥店。除了飯館幾千年來以壓倒性優勢一直佔據街邊之外,其他行業是隨著時代發展更換交替的。哪個行業街邊多了,說明這個行業需求量大,賺錢多。

現在街邊藥店也確實有點太多了,以至於很多藥店不得不搞多種經營。利用醫保套國家錢的事就不多說了,估計要是此罪槍斃的話,每個從事藥店的都可以斃了!幾十幾百萬從業者,有那麼幾個冤死鬼也不算多。

扯遠了,藥店現在啥都賣呀,什麼避孕套、安全帽、洗化用品耗子藥,反正什麼賺錢賣什麼。又是積分又是送東西的,可見競爭也是挺激烈的。


亂眼看世界


這個問題 恩

藥房為什麼這麼多

一方面是需求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

另一方面 就是藥店,特別是連鎖藥店的盲目擴張

那麼問題來了,有需求就有人願意開嗎,答案是的

現在藥房通過店員系統化培訓,品類管理,非一線品牌引進,毛利可以在35%左右,部分產品可以毛利高達80%以上,所以藥店是賺錢的。

但是藥店真這麼賺錢嗎,其實也不是,甚至很多大連鎖20-30%的門店是賠錢的,真的是賠錢的。先說為什麼賠錢,舉例,一個小店房租一個月6000元,四個店員,每人4000+保險差不多得2萬以上,加水電各種成本總體需要三萬的費用一個月,每天需要盈利1000元,每天至少要賣3000以上。對於小店來說還是有壓力的。當然店員可以少要一個兩個,不過連鎖藥店很多店盈利還是有壓力的。

那麼有人有說了,既然小店不盈利為什麼不關了呢,這又分兩個方面

1.為了增加營業額,作為整體被收購的籌碼(藥店收購前兩年的價格是按照連鎖年營業額的一定比例算收購費用)。青島大小藥店5000多家,正常這種級別的城市3000+是正常的。前兩年個別連鎖瘋狂開店,部分連鎖如意賣了個好價錢,部分連鎖新店開了,擴張了,最後沒賣出去,不過,擴張的路還在走下去

2.增加區域存在感和品牌議價空間

某知名一線品牌往大連鎖供貨的折扣最低達到三折,小連鎖個人藥店供貨價格高到五折,甚至更多,這就一定程度造成了連鎖盲目擴張

暫時先說這麼多,不同觀點歡迎探討,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