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詩入史:孩子閱讀的意外收穫

由詩入史:孩子閱讀的意外收穫

賈小葉(於楚眾 攝)

作為一名史學研究者,當女兒出生時,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培養計劃,更沒有有意將她往史學的路上帶,但10年後的今天,她卻對歷史情有獨鍾。她對中國古代歷史知識的熟悉程度遠遠超過了我這個史學出身的科班生,這一切都得益於我從小對她閱讀習慣的培養,而她能由詩入史,更是完全出乎我意料的驚喜。

閱讀是每個人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只有擁有這把鑰匙的人才能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而父母應該是最先將這把鑰匙交到孩子手中的人。但令人遺憾的是,很多父母並沒有在適合的年齡將這把鑰匙交給孩子,以至於很多孩子錯失了進入知識寶庫、暢遊知識海洋的機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一些父母突然發現孩子對讀書毫無興趣,甚至產生牴觸情緒。然而,此時再來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為時已晚。於是,那些有良好讀書習慣的孩子,對電視、電子遊戲一無興趣,而沒有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或熱衷於電視節目,或沉迷於電子遊戲,父母為之焦慮不堪,甚至會大打出手。殊不知,這樣的後果其實是父母一手造成的。每當聽到身邊的朋友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愛讀書,只想著看電視、玩遊戲時,我都會說這其實是父母的責任。

我對女兒閱讀習慣的培養是從“聽”開始的。孩子出生後不久,我就買了一臺多功能錄音機和各種磁帶,包括兒歌、唐詩、童話故事和輕音樂,每天定時放給她聽。哄她睡覺前,我便自己給她背誦兒歌、唐詩,她表現得非常安靜。其實,我當時並不知道這樣的灌輸對她有沒有作用。直到有一天她開始牙牙學語了,我才發現,那些放過無數遍的唐詩、兒歌竟然都不知不覺地從她口中流出。也正因為這大量的灌輸,女兒開口說話的時間也早於身邊的小夥伴。初見成效,我也感到很欣慰。

女兒兩歲左右,我開始買來帶有大量插圖的唐詩和繪本,和她一起讀。因為有聽的基礎,她從一開始就對讀書充滿興趣,再後來就是為了滿足她讀書的要求,我每天讀到唇焦舌燥。她從小有一個習慣,一本書非讀到爛熟於心,絕不肯換下一本。因此,陪她讀書來不得半點馬虎,否則就會被指出錯誤。當我發現一本繪本讀上幾遍她就能背誦時,我決定給她讀點傳統文化的啟蒙讀物。我選擇了《弟子規》《三字經》和《增廣賢文》的節選本,試著陪她一起讀。我雖然知道這些傳統文化的啟蒙讀物中有個別內容不合時宜,不適合拿來教育今天的孩子,但我認為仍不失為引導孩子入門傳統文化的捷徑。這些讀物的語言朗朗上口,孩子容易接受。鑑於這些讀物是古文,比白話繪本難度大,我在陪讀時,一方面注意速度,一方面穿插故事進行講解。意外的是,女兒非但沒有排斥,而且因為這些文字超強的韻律,她很快就能背誦其中的片段。逐漸地,她還對其中涉及到的歷史故事如“孟母三遷”“司馬光砸缸”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這樣一點點積累,到準備上小學的時候,她不僅能夠獨立閱讀繪本,而且具備了一點傳統文化的基礎,為我後來帶她讀傳統經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進入小學後,女兒始終保持著良好的閱讀興趣,只要有空閒就獨自閱讀自己喜歡的繪本,讀到有趣的地方還跑來和我分享。但此時,我並沒有放棄陪讀,只是把陪讀的重點由兒時的繪本轉向了傳統文化讀物。小學一年級時,我本打算讓她誦讀《論語》,但讀了一段時間後,發現《論語》中的章句缺乏故事性和邏輯性,對一個六七歲的孩子來說,有些枯燥。於是,便節選了其中的一些名句,讓她背誦。因為有了讀《弟子規》《三字經》的基礎,她對背誦《論語》名句並不排斥,每天幾句,沒想到竟然按照我的要求很快完成了。這也堅定了我進一步進行國學啟蒙的信念。

我不敢冒進,怕輸入太快讓她產生畏難情緒,就把本來計劃好的背誦《道德經》換成了《古文觀止》中的《出師表》。剛開始,我擔心如此深奧的長篇大論,她會不喜歡,也做好了再換讀物的準備。沒想到,每天誦讀一段,幾天下來,她竟然能聲調抑揚、斷句準確地把整篇課文背了下來。這讓我信心倍增,也更加相信孩子的潛力。此後,我選擇了《古文觀止》中的若干名篇,一一陪讀,直到可以背誦,迄今已經積累了不少篇目。有了這些積累後,我便大膽地將《道德經》《大學》《中庸》列入了計劃,隨後一一誦讀,她竟也如期成誦。現在,我們誦讀《孟子》也已過半,期待半年之後,她能完成對《孟子》的學習。

古人說,經即是史。女兒之所以喜歡讀經而不覺其中的深奧、艱澀,其實是因為她有比較好的中國歷史知識基礎。有趣的是,她對歷史的興趣卻是因唐詩而起,這一點可謂是我培養她閱讀習慣的一個意外收穫。

女兒接觸唐詩比較早,但直到上小學時,她喜歡誦讀的唐詩也只限於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她對詩歌的欣賞,也停留於唐詩中的景物描寫。但當白居易的《長恨歌》進入她的視野後,她便對唐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白居易筆下的李隆基、楊玉環的愛情故事,連同杜甫的《麗人行》《兵車行》《哀王孫》等詩篇,將她帶入了天寶末年那段愛恨交織、風雲突變的年代。於是,她開始如飢似渴地閱讀唐史。再後來,唐宋詩詞的很多作者都成為她急於瞭解的歷史人物。《中國歷史故事集》《圖說天下歷史》以及《上下五千年》等,都成為了她喜歡的中國歷史科普讀物。從三皇五帝到清代歷史,她反覆閱讀,不厭其煩。此後,女兒津津樂道的,不再是西方經典童話中的各類公主,而是中國歷史故事中的帝王將相和貴妃王后。

閱讀拓展了孩子的知識空間,而如果能夠在閱讀中培養出思考、貫通的能力,那無疑是最理想的境界。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喜歡閱讀的孩子都能達到這種境界,其中精讀的作用不可低估。尤其在傳統經典的閱讀中,只有讀到出口成誦的程度,才能信手拈來、融會貫通。這一點是我在引導女兒閱讀時特別注意的。迄今為止,她讀的經典其實並不多,但每讀一篇,都能通篇背誦,因此她常常能把詩、文與經史中的內容聯繫起來。每當女兒和我交流她的讀書心得時,我都感慨萬千,驚歎孩子的記憶力,也為她時常閃爍的思想火花感到高興。記得前幾天,學校語文課學了《廉頗藺相如》一文,我從《史記》中找出原文《廉頗藺相如列傳》並陪她一起閱讀,當我們讀完末尾的一段話: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難也,處死者難。方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勢不過誅,然士或怯懦而不敢發。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女兒不假思索地對我說,司馬遷這是在借藺相如自喻,並解釋說,因為當李陵案發後,他在《報任少卿書》中說過:“今舉事一不當,而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櫱其短,僕誠私心痛之。”而司馬遷自己斗膽為李陵辯護,“卒從吏議”,和藺相如一樣不畏皇帝。能將司馬遷的文章與他的遭遇聯繫起來,且能舉證說明,這與其讀書精不無關係。

在精讀經典的過程中,她也養成了深入思考的習慣,因此在一些我們看來是常識的問題,她卻經常能提出質疑。一日讀《論語》至“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我解釋說,孔子講仁,愛人,因此問人,馬是財產,不問馬。女兒提出異議,說這句話應該有諷刺孔子的意思。馬也是有生命的,孔子只問人不問馬,諷刺他不愛護動物。幼稚的觀點中包含了她的灼見。近日,誦讀《孟子》,她發現孟子事事取法周公,遂懷疑周公的真實性,說周公肯定沒有孟子說得那麼好。我說,康有為就認為周公是孔子假託的理想人物。本來以為女兒不能理解康有為這麼深奧的觀點,沒想到她馬上贊成,說:“康有為說得對,周公如果真有,他就是個人,不可能完美無缺。這樣完美的周公,只能是個理想中的人。”歷史的複雜性超出了一個9歲孩子的想象,但她能在閱讀中對聖人聖言產生懷疑,這說明她讀書時確實在思考。

隨著女兒閱讀的不斷積累,她對一些問題有了自己的認識,雖然有些還非常稚嫩,我們也給予鼓勵。記得8歲生日那天,女兒在讀書時對楊貴妃評頭論足,爸爸鼓勵她把自己的見解寫出來,不想,她竟一連寫出了《呂后與武則天的異同》《唐玄宗的成功與失敗》《楊貴妃》等十餘篇歷史札記。不過,寫著寫著,她就感覺力不從心了,這恰恰印證了“輸入”與“輸出”的關係。如果想繼續寫下去,那就必須繼續閱讀、積累。閱讀是寫作的“源”,寫作是閱讀的“流”,“為有源頭活水來”。曹文軒老師曾以弓與箭的關係比喻閱讀與寫作,也不無道理,他說:“寫作和閱讀是弓和箭的關係,寫作是支箭,閱讀是把弓。要把箭射出去得有弓;要把箭射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這把弓得很強勁。”

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培養閱讀習慣的途徑也多種多樣,其中的關鍵在於堅持。而能夠在持續的閱讀中培養出思想能力,則又離不開精深閱讀。

經過幾年的詩文和經史的積累,我看到了女兒對閱讀的興趣,看到了她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立思考。這也是我當時引導她讀詩文、經典的初衷,而她能由詩入史,且對歷史保持濃厚的興趣,卻是我培養她閱讀過程中的一個意外收穫。但她的閱讀也只是剛剛起步,以後的路還長,真正能將閱讀、思考與寫作完美結合,還有賴於她今後的不斷努力。

(賈小葉,2002年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畢業,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