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有些表現不用治,您知道嗎?

msiky


新生兒有些表現不用治,您知道嗎?

對於新手父母來說,新生兒總會有很多奇怪的地方,讓他們手忙腳亂不知道該怎麼辦。其實新生兒剛出生的時候身體各部位發育的還沒有完全成熟,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症狀,但是大多都是正常情況,不需要額外治療。

第一,新生兒打嗝

記得產後第二天晚上,小叮打嗝特別重,餵了幾次水都不管用,急的叮麻直掉眼淚。後來還是找醫生幫忙,打了腳心讓孩子大哭才停止打嗝的。

新生兒打嗝也屬於正常的生理反應,而且新生兒打嗝不像成人一樣會難受,可以母乳/喂水給壓下午,也可以打腳心讓孩子哇哇大哭停止打嗝。

第二,新生兒大便墨綠色

剛出生的寶寶大便是墨綠色的,有沒有感覺很害怕?是不是寶寶哪裡不舒服?其實不是的,墨綠色的大便是寶寶的胎便,一般出生後2-3天內會排洩乾淨,然後過渡為正常糞便。

第三,新生兒黃疸

十個寶寶九個黃,大多新生兒都會出現黃疸,但是一般都是生理性的,嚴重的醫生會讓照照藍光的,不嚴重的回家多曬曬太陽,喝點溫水,通常出月子前就好了;病理性的話,醫生會讓直接住院的,所以新手父母們不要擔心哦~

第四,新生兒體重下降

有些媽媽會發現,產後1周寶寶體重怎麼不升反降?平時吃的不少,睡得也很好,難不成生病了?其實這也是正常的,主要是因為寶寶出生後進食量比較少,排出的大小便很多,入不敷出,自然體重會下降,通常7-10天后體重會快速增加的。

第五,新生兒頭上結痂

大多新生兒頭上都有結痂,還有些寶寶額頭上、眉毛上都有結痂,有些父母特別著急,給孩子左摳摳右拽拽的,非要給強力去除。這是絕對不允許的,尤其是前囟門的結痂,一定不要使用暴力去除,可以給寶寶擦些香油浸泡結痂,然後溫水擦拭會擦下很多,結痂多的話不要著急,多洗幾次就乾淨了。

第六、新生兒肚臍眼化膿

有些媽媽會發現自己明明按照醫生的囑咐,用心呵護寶寶的肚臍眼,但是為什麼會化膿呢?會不會有危險?不要擔心,新生兒肚臍眼化膿也是比較常見的,用棉籤把膿擦拭乾淨,然後用碘伏消毒,日常注意觀察、好好護理即可。

第七、新生兒漾奶

新生兒漾奶也比較頻繁,新手媽媽可能特別驚恐,擔心嗆到寶寶,其實不用擔心。每次母乳/奶粉後抱著寶寶拍嗝,嗝出來就行了;寶寶躺著的時候可以側躺,也可以腦袋下墊塊摺疊的毛巾,把腦袋墊高一些,預防漾奶的時候引起窒息。

另外,出了月子母乳寶寶還會出現攢肚子,長達七八天不大便的情況;喝奶粉的寶寶可能出現便秘的情況;三個多月的時候還可能出現厭奶的情況;1週歲內的寶寶還會出現受驚的情況,都是比較常見的,也是寶寶們生長髮育過程中需要經歷的,家長們不需要過度擔心,用心護理即可。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我會繼續跟大家分享更多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๑>؂

叮麻育兒


我是來自星星的萌醫生,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虛張聲勢的八種表現,新手爸媽看過來!


  1. 新生兒痤瘡 寶寶也會生“痘痘”?都是雄激素惹的禍!寶寶的前額,兩頰,下巴、前胸出現紅色的小丘疹,上面有白色的膿頭,這是新生兒痤瘡,是由寶寶從母體獲得雄激素過多造成。寶媽們不必過多擔心,6個月以後寶寶體內激素平衡後會漸漸消失。平時注意寶寶的衛生情況,及時幫寶寶剪短指甲,避免寶寶用手抓臉誘發感染就可以啦!

  2. 假月經 寶寶也會來“例假”?都是雌激素惹的禍!女寶寶出生後5-7天陰道會有少量出血,寶媽們不必驚慌,這是因為寶寶從母體獲得的雌激素過高導致的,稱為“假月經”,持續1-3天會自行停止,不必處理。

  3. 螳螂子 仔細觀察寶寶的兩側頰部各有一個脂肪墊隆起(頰脂墊),稱為“螳螂子”。它的作用是幫助寶寶吸吮乳汁的。民間有習俗對“螳螂子”進行挑割,這是不對的,容易引起寶寶出血、感染。

  4. 吐奶 新生兒吐奶主要是寶寶的胃多處於橫位(成人斜位),胃賁門處環狀肌肉薄弱,導致胃食管反流。打個形象的比喻,寶寶的胃好像一個敞開口的瓶子被斜放著,裡面的裝滿的水很容易被晃出來。記住,吃完奶後應輕輕抱起寶寶輕拍其背部打嗝,同時不要將紙尿褲包的太緊。

  5. 胎垢 新生寶寶的頭皮皮脂分泌旺盛,頭皮的脂溢性分泌物加上灰塵聚集在一起結在頭皮上形成“胎垢”。有點媽媽覺得很髒,會用力擦洗寶寶頭部,這是不對的。寶寶的頭部囟門未必,只許用清水輕輕洗過即可。胎垢凝集較多處,可用植物油稍稍按摩,胎垢即可溶解,注意避開前後囟門。

  6. 馬牙 新生兒上顎中線和齒齦部位有散在的黃白色碎米粒大小的隆起顆粒,稱為馬牙。一般幾周至幾月之間會自行消失,不可挑刮,會容易導致感染!

  7. 驚跳反射 新生兒受到聲音等突然的刺激時,寶寶背部伸直,雙臂伸直,手指張開,雙腿伸直,雙臂如擁抱樣即驚跳反射,也叫莫羅反射,有時候寶寶還會大哭。這種現象會在3-5個月後消失。寶寶睡覺時常因驚跳反射把自己驚醒,媽媽們可以給寶寶打個小包裹,讓寶寶睡的更舒適!

  8. 生理性黃疸
    俗話說十個寶寶八個黃!據統計,大約85%的新生兒會出現黃疸,其中大部分是生理性的,表現為身黃、目黃、小便黃,主要是寶寶的膽紅素代謝不同於成人造成的。給寶寶曬曬太陽和讓寶寶多吃多拉,膽紅素會快速代謝掉,寶寶黃疸很快就退啦!

歡迎關注我的悟空號:來自星星的萌醫生


阿卡醬醫生


新生的寶寶可愛卻嬌嫩,容易發生不適,讓很多年輕的父母們不知道該怎麼辦,下面我來介紹一些,新生兒時間寶寶哪些表現不需要治療的。

父母們應該多瞭解一些新生兒常見疾病的知識,從而在寶寶患病時從容應付。

1.正常惡奶不需要治療。由於新生兒消化系統比較弱,胃腔還處於平展狀態,餵奶時、餵奶後一段時間容易吐奶。這時候寶寶並不是生病,只是在吸奶時連帶吸入了空氣,在吃完奶後把空氣吐出來,使得奶也跟著吐出。預防方法是,不要讓寶寶吸奶吸得太快,要在吃奶後中途讓寶寶有機會排出胃內的空氣。當新生兒吃完奶後,不要馬上將寶寶放回床上,可以把頭放在我們肩部,用手輕輕拍嗝,讓空氣排出。如果發現大量嘔吐,下次到診所時應請教醫生。

2.生理性黃疸。80%以上新生兒都有生理性黃疸,剛剛生出來前兩天好好的,第三天以後寶寶臉部逐漸發黃,這期間要多吃多喂,只要把寶寶體內膽紅素排出來就好了。隨著肝臟功能的逐漸成熟,新生兒黃疸會逐漸消退。一般在一週到半個月的時間黃疸就會退盡。

3.臍帶脫落。新生兒自出生到產後一個月以內,肚臍護理很重要。新生兒出生前幾天有少量出血,平時用酒精擦拭,臍帶脫落屬於正常情況,不需要驚慌,、只要正常護理,沒有大量出血都屬於正常不需要治療。

4.驚顫不需要治療。新生兒出生後容易受到驚嚇,只要有一點聲響或者,抱的時候容易驚顫,這都屬於正常情況,一般2個月以後會逐漸好起來。

5.寶寶臉或額頭上生溼疹、胎脂等。寶寶溼疹是一種過敏性疾病,2-3個月的寶寶最嚴重。主要分佈在面部、額部眉毛、耳廓周圍,面頰部也有。嚴重的可蔓延到全身,尤以皮膚皺摺處多,如肘窩、腋下等處。容易反反覆覆,長期不愈,孩子會感到搔癢難受。一般不嚴重的溼疹,可不作特別的治療,只是要注意保持皮膚的清潔,用清水洗一下,塗抹一些藥膏就會好的。

6.便秘。便秘是指沒有大便,或次數忽然減少很多。同時,大便變得很硬,排便時困難,以致嬰兒哭啼。新生兒便秘一般多發生在吃奶粉的寶寶,喝母乳的寶寶一般不會便秘。所以,吃奶粉的寶寶要多喝水。要注意大便的形狀,正常大便應是軟性的。如果大便一直沒有改善,一直不排出來要看醫生。


孩子王育兒顧問


新生兒剛來到這個世界上,難免會有不習慣,會出現一些奇奇怪怪的表現。寶媽們不要著急,其實這些情況都是正常的。

1. 體重減輕

許多寶寶剛出生,就會發現體重下降了。這是由於寶寶在出生的幾天內,進食量較少,並且會出現不顯性失水,再加上寶寶需要排出大小便,入不敷出,自然體重就下降了。等到幾天後,寶寶進食量增大,這種問題就沒有了。

2. 入睡後身體抽動

由於新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夠完善,許多寶寶在入睡後會發生肌肉抽動的現象,甚至還會有啼哭的聲音。其實寶媽們只需要用手輕輕按住寶寶抽動的地方,寶寶就會安靜下來。

3. 打噴嚏

寶媽們對新出生的寶寶可謂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碎了。寶寶稍有風吹草動,寶媽立刻不淡定。其實寶寶偶爾打噴嚏是很正常的!不是生病!這其實是寶寶通過打噴嚏清理鼻腔異物的一種方式。大人們還從挖鼻孔,掏耳朵呢,總不能讓寶寶一直忍受著不舒服吧。

4. 扁平足

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扁平足是一種病。再加上許多寶媽驚奇的發現自己剛出生的寶寶居然是扁平足!就著急忙慌的帶寶寶去醫院。其實完全沒必要。新生兒的足底扁平是正常的,一般要等到寶寶4-6歲時候,寶寶的足弓才會發育好。但如果寶寶在剛出生的幾個月裡,就有很高的足弓的話,這很有可能意味著寶寶有神經或肌肉方面的疾病。寶媽一定要儘快帶寶寶去就醫。

新生寶寶奇怪的現象當然不止這些,因此寶媽才要更加多瞭解新生寶寶的正常現象,以免蒸騰寶寶。


十月呵護


新生寶寶這4個奇怪的表現,媽媽們可能會慌張,但是別怕!不用治!

這反而是寶寶健康的表現哦!

當寶寶出現這幾種情況的時候,家長不要擔心,這說明寶寶很健康:

第一,寶寶的身上長了很多毛

很多新生兒的臉上,脖子,背部都會長很多柔軟的毛,家長不用擔心,一般在孩子2個月左右大的時候就會消失。


第二,寶寶的肚子總是響。

爸爸媽媽一聽到孩子肚子響,可能就以為孩子是生病了,其實這是因為寶寶的腸子蠕動比較快,寶媽不用太擔心。

第三,孩子總是打嗝。

孩子打嗝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就會打嗝,這本身不是一種病,只是因為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家長不用緊張,可以把寶寶豎起來拍拍背。


第四,打噴嚏。

新生兒偶爾會打噴嚏,這並不是感冒的症狀,只是因為新生兒的鼻腔比較脆弱,容易受到冷空氣的侵襲,家長不要隨意給寶寶吃藥。

聽了上面的介紹,各位家長是不是心理也有個底了呢?你們的寶寶有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呢?


貝殼媽媽


1:新生兒使勁

新生兒使勁指的是新生兒有時小臉通紅,嘴裡發出嗯嗯嗯的聲音,有時候甚至使得哭起來。這是一種新生兒正常的生理想象,所以當媽媽遇到這樣的情況先不要著急,把它當成寶寶健康成長的一部分看待。一般寶寶滿月後使勁就會消失


2:新生兒一週生理性體重下降

新生寶寶出生後的一週內體重可能會有所下降,一般到出生後7—11天才會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這是生理性體重下降,媽媽無須擔心。

但如果寶寶的體重下降超過出生體重的30%,或在出生後第13—15天仍未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這是不正常的現象,說明有某些疾病,如新生兒肺炎、新生兒敗血症及腹瀉或母乳不足等,應做進一步檢查。

一週後只要寶寶身體健康,一般平均每天可增加30~40克,平均每週增加200~300克,到滿月時體重會比剛出生時增加600—1200克。


3:出生生理性黃疸

多數寶寶出生後2~3天會出現黃疸,即皮膚呈淺黃色,鞏膜微帶黃色,尿稍黃,無不適表現。第4~6天黃疸最明顯,為生理性黃疸,大多在7天內消退。

但若黃疸超過2周,或消退後又再次出現,可能是病理性黃疽,要及時採取措施。


4:臍帶脫落

新生兒臍帶在出生後3~6天內脫落,最好不要包紮。

脫落後用75%的酒精消毒,局部乾燥結痂後才可泡在盆中洗澡,未乾結蒔應進行上下身分別擦浴。


5:新生兒排尿排便顏色

新生寶寶一般會在出生後24小時內排尿,但也有在24小時後排尿的新生寶寶。一般剛出生的寶寶排出的尿呈磚紅色,這是正常現象,媽媽不必擔心。

新生寶寶一般在出生後12小時開始排胎便。胎便一般呈深綠色或黑色黏稠糊狀,3~4天即可排盡。如果寶寶出生後24小時還沒有排便,媽媽就要立即請醫生檢查,看是否存在肛門等器官畸形………


念不完的育兒經


對於爸爸媽媽們來說,新手爸媽時期,遇到這遇到那,就會非常擔心,特別是寶寶剛出生那一個月,遇到的情況還真心比較多,其實,在新生兒時期很多現象其實是正常的,壓根不用治療,我們來看看有哪些情況呢?

1、馬牙

在寶寶剛出生甚至1-2個月左右,我們會看到寶寶嘴巴里面有一顆一顆白色的東西,小米粒一樣的,好像長了牙齒一樣,其實這個東西不是牙齒,而是上皮珠,俗稱馬牙。

自己會掉的,沒事兒,千萬不要去用針去挑破啊,要不然引起感染就慘啦!

2、乳房發育

常見於女寶寶,胸部腫大,感覺像發育一樣,因為媽媽雌激素的影響,長得像鴿子蛋一樣,一般生後3-5天出現,2-3周就沒啦!

千萬不要去擠啊,否則就會引起乳腺炎了

3、女寶寶來月經

一般5-7天左右陰道有出血,1-3天左右就沒了。也是受到媽媽雌激素的影響。不過,如果持續時間長,出血量多就要考慮其他凝血功能等情況了,就要去醫院看下了。

4、不長肉反而輕了

寶寶剛出生1-2天體重會反而輕的,因為要把吃進去的羊水等東西代謝掉,拉出來的比較多,一般一週左右又長回去了。

5、黃疸

一般2-3天出現,4-5天到高峰,一週左右褪下去。不過,如果發現早,或者黃得很厲害,一個月都還沒有褪下去就要考慮異常情況了。

6、拉墨綠便便

剛出生的寶寶,需要把吃進去的羊水等等給排洩掉,所以會發現便便是墨綠色,甚至是偏黑色,還粘粘的,這個也是正常的,過幾天就好了。

7、尿尿是粉紅的

也是一樣,剛出生需要代謝掉一些尿酸鹽,過幾天就好了。同樣持續時間長,或則明顯的是血要就醫看一下哦!

8、回奶、溢奶、吐奶

剛出生幾個月的寶寶,由於胃還沒有發育好,成水平位上口松下口緊,或者由於餵養不當,媽媽躺著喂,吞進空氣多等情況,是容易引起吐奶的,有些人又叫回奶、溢奶。一般表現量比較少的從嘴巴里面流出來。是正常的。餵養方面注意下就好了,如果大口大口,並且噴出來的,就不正常了就有可能是病理性的了。

以上是8個最常見的正常現象,給新手爸媽們科普下,我是育嬰講師徐芳老師,更多孕嬰知識歡迎關注我的號。

歡迎點贊哦,如果覺得有道理歡迎轉發收藏給更多的媽媽們知道哦!


育嬰講師徐芳老師


你好!萬千寵愛於一身,新生兒的一舉一動總能牽引著寶媽的目光,有時候一些小有異常的舉動,也讓寶媽擔心小寶貝是不是生病不舒服了,其實不是的,下面例舉一些常見的表現。

1、莫名驚醒。睡得好好的寶寶,突然毫無徵兆的驚醒,四肢前伸,做出想要抱抱的動作。有可能是寶寶寶田受到驚嚇,或者有時候寶寶也會做夢的哦,寶媽輕聲細語,撫摸寶寶背心,或抓住寶寶小手。告訴寶寶麻麻在身邊,一會就好了。



2、無發燒感冒現象,但寶寶在某一天夜裡總是睡不熟,吃奶不停。有時候是因為寶寶猛長期呢。寶媽溫柔對待就好。

3、吐奶。寶寶的胃很小的,有時候寶寶一下子吃奶太多才導致。一些頭胎麻麻初見這種情況可能會手足無措。寶媽注意餵奶後給寶寶拍嗝,或試著減少點吃奶次數,緩一緩過後寶寶就會恢復如初。

4、胎垢。常見於寶寶頭皮髮根。有點灰黑的粘性很強的胎垢粘住寶寶髮根,一時之間一般難以清理。寶寶每次洗澡前可以在頭皮位擦一些花生油,讓它溼潤髮根,然後再洗澡,一般在出月前會慢慢脫落掉。

每一個寶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健康快樂成長,過程雖又慢又長,但快樂總是佔多數。祝寶媽寶寶健康快樂每一天。


爸爸不講理


新生兒成長的每一天,都時刻牽動著媽媽的心,所以很多時候,一旦寶寶有一點不舒服,寶媽就會非常擔心,尤其以新手媽媽為甚。作為兩個寶寶的媽媽,以我的經驗,我覺得新生兒有下面這些表現不用治:

1.新生兒眼屎。早上起來,新生兒眼睛會積存眼屎。如果是一層灰白色東西,就不用擔心。這可不是眼屎,這層灰白色的東西醫學上稱為“胎脂”。胎脂有保護皮膚和防止散熱的作用,可以自行吸收,不能隨便擦除。若眼臉水腫,眼睛充血並留出膿樣、黃綠色的分泌物,就很可能是新生兒結膜炎,要及時就醫。

2.吐奶。小寶寶吃奶後吐奶是常見的症狀。

寶寶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樣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這樣就會使得胃的容量變小,存放食物少。另外,週歲以前的寶寶食管肌肉的張力比較低,賁門比較鬆弛,關閉不緊,所以很容易被食物破門而出,導致吐奶。

如果寶寶正常長大,體重也正常增加,那就沒什麼問題。但如果寶寶不喝奶,持續嘔吐還伴隨著腹瀉,就要接受治療了。

3.暗綠色胎便。寶寶出生後1-3天拉出暗綠色的便便,不用害怕,這就是胎便,是胎兒在子宮內形成的排洩物,為墨綠色粘稠狀。

4.體重減輕。新生兒出生後2-4天體重會稍微減少,這是由於新生兒出生後排出胎便和尿液,而且通過皮膚、肺等途徑丟失了許多水分,加上出生後前幾天吃奶較少等原因造成的。一般來說,新生兒有好好吃奶,體重就會開始增加的,過1周後就會恢復出生時的重量,後面慢慢增加。

5.皮膚角質。寶寶出生2-3天皮膚上會有白色角質出現,待寶寶長胖一點就會慢慢消失。不要因為角質看起來不乾淨而故意扒下,會刺激皮膚,應讓它自然脫落。

6.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剛出生後的2~3天,新生兒的皮膚可能會呈現黃色,這是生理性黃疸,約有4/5的新生兒會發生這種現象。黃疸現象在出生後1周內表現得最為明顯,但在10~14天之後會自然消失。

7.尿布疹。有的小寶寶的臀部常會出現紅色的小疹子或皮膚變得比較粗糙,這稱作“尿布疹”或“紅屁股”。

因一直穿著紙尿褲,所以新生兒的屁股一直沾著小便或者其他排洩物,會使嬰兒的皮膚受到刺激,出現疹子。所以要勤換紙尿褲,用清水清潔寶寶屁股,在空氣中乾燥皮膚,也可以抹尿布疹乳霜。

8.綠便。寶寶的便便根據腸的狀態不同。便便之所以為黃色,是因為膽汁的色素。膽汁的色素與空氣接觸就是呈綠色。寶寶呼吸的空氣與肚子裡的便便接觸而變色,就成了綠便,沾著黃便的尿布放在空氣中會變綠也是如此,一般拉綠便沒有伴隨其他不適症狀就不用擔心。

9.赤尿。新生兒時期會有磚紅色小便,不用擔心,這是寶寶在排出體內的尿酸鹽成分。

10.拉稀便。寶寶經常拉稀便,拉稀便不等於是腹瀉,要確認便的濃度是否混著粘液,同時注意每天的次數,便有點稀或每天排便2~3次或更多,只要寶寶是純母乳餵養狀態好,食慾好就不用擔心。


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


新生兒成長的每一天,都時刻牽動著媽媽的心,讓媽媽每天都處於高度緊張當中,所以很多時候,一旦寶寶有一點不舒服,寶媽就會非常擔心,尤其以新手媽媽為主,那麼,新生兒的哪些表現不用治療那:

1、新生兒在喝完奶以後,出現的打嗝現象,這是由於新生兒胃部發育不完善造成的,平時帶寶寶打嗝時,你寶寶喝一些水或者奶粉,父母再注意一下正確的餵養方式,隨著寶寶逐漸長大,這種現象就會慢慢消失。所以寶寶正常的打嗝是不需要治療的。

2、新生兒的,偶爾吐奶現象,因為新生兒的胃部很淺,如果再餵飽以後沒有及時拍嗝,那麼你不空氣會倒流容易引起吐奶,這時只要稍加註意就好。如果寶寶吐奶很嚴重,還是要去兒科找專業醫師進行確診的。

3、在新生兒出生我周以後,很多媽媽會發現,在寶寶的前胸部,後背部等部位,會出現一些蛻皮現象,這也是新生兒正常的生理現象,只要給寶寶正確的清洗就可以了,慢慢就會消失啦。

4、寶寶的生理性黃疸,只要不是很嚴重,那麼只要給寶寶喝足夠的水和奶粉,讓寶寶多排洩,會很快好起來,但如果是嚴重的生理性黃疸和醫生確診的病理性黃疸要及時入院治療。

5、寶寶由於嚴重哭鬧,引起腹壓增高而形成的臍疝也不需要治療,只要父母適當的護理就會慢慢的恢復平整。

總之照顧新生兒的日子裡,就是事無鉅細的,需要父母仔細的觀察和愛心的呵護,寶寶才會健康快樂的成長!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話題、從備孕到育兒,讓我們一起愉悅的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