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末三大起義軍綠林、赤眉、銅馬的興盛與消亡

新朝從建立的那天開始,在王莽一味的復古改制中,就已經步入了暮年。說起來,這毫不奇怪,畢竟,王莽的新朝不過是新瓶裝舊酒,酒已經到了保質期了,瓶子包裝的再好,也改變不了酒壞的結局。再加上王莽改制這麼一搖,壞酒的臭味就從瓶口瀰漫出來了。

百姓流離,商賈不行,餓殍遍野,怨聲載道,於是,各地紛紛出現了起義浪潮。在這些起義軍中,最為著名的就是綠林、赤眉與銅馬。

天鳳四年,法令煩苛,民搖手觸禁,不得耕桑,繇役煩劇,而枯旱、蝗蟲相因,獄訟不決。山東琅琊人呂母率眾起義,糾集數千人殺了縣令後,由於懼怕官府追捕,便逃到了海中。呂母的反抗受到了越來越多生存不下去的人的認可,沒過多久,竟有了萬人的規模。

後來被蜀國和吳國反覆爭奪的荊州此刻也是同樣的情況,百姓們為了一點吃的,相互攻擊,新市人王匡、王鳳看到這種情況後,出頭為大家解決矛盾,由於處理公平、公正、公開,兩人被推舉為“渠帥”,就是首領的意思。南陽人馬武、潁川人王常和成丹聽到消息後,也都前來投奔。他們藏在綠林山中,數月之間,就有了七八千人的規模。這群人,就是綠林的前身。

新末三大起義軍綠林、赤眉、銅馬的興盛與消亡

天鳳五年,琅琊人樊崇在莒縣起兵,率領數百人轉戰泰山,一年之間,又擴招到了一萬多人。樊崇聲勢浩大,引得逢安、徐宣、謝祿、楊音帶領萬餘人前來投奔,樊崇一下就有了兩萬多人。有了人,就有了底氣,樊崇決定攻打莒縣,佔據縣城。結果,烏合之眾難以抵擋正規軍,莒縣久攻不下,樊崇等人直的率眾浪跡在青州和徐州之間。

轉眼間,到了地皇二年。綠林軍勢力越來越大,但他們始終遊弋在山林州郡之間,並沒有攻打城池。於是,荊州牧認為綠林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便發兵兩萬前去征討。兩軍在雲杜相會,本以為是一場手到擒來的勝利,結果荊州牧大敗,向北逃亡。馬武引軍伏擊,殺死了荊州牧的驂乘,本來他們有機會俘虜荊州牧,卻因害怕官方力量而放走了他。王匡乘勝攻下竟陵、雲杜、安陸,兵馬擴至五六萬人。

此時,若是聯結樊崇,新朝覆滅就在眼前。然而,起義軍沒有一個人有這樣的戰略眼光,他們各自為戰,嘯聚山林,攻下州縣後,劫掠錢財即回據點。之所以收攏人口,不過是因為害怕人少被官府收繳。

連率田況看出了起義軍的弱點,連連率軍剿滅小的隊伍。於是,王莽授田況青、徐二州州牧,然而,王莽並不信任田況,對於田況提出的繳賊方略不僅棄之不顧,還將田況明升暗降,調離州郡。流浪在青徐之間的樊崇終於可以自由活動了。

樊崇等在琅琊起兵之後,被眾人推舉為三老。接下來是從事,然後是卒史。從這些管理者的名稱來看,這是一群目不識丁,胸無大略的鄉民。在古代,三老是村裡最德高望重的人,但他們並不是朝廷官職。可想而知,想讓他們擔起反新復漢的重任,真的是難為他們了。

地皇三年,太師王匡和更始將軍廉丹率軍征討樊崇,樊崇等人得知消息後,他命所有人將自己的眉毛染紅。這樣做一是為了和政府軍相區別,另一個就是眉毛染紅看起來比較有威懾力。自此,樊崇軍也有了名字,叫做赤眉。

新末三大起義軍綠林、赤眉、銅馬的興盛與消亡

赤眉軍形勢危急,綠林軍也好不到哪裡去。由於時疫,綠林軍做鳥獸散。王常、成丹西入南郡,號“下江兵”;王匡、王鳳、馬武及其支黨硃鮪、張卬等北入南陽,攻打隨縣,號“新市兵”;平林人陳牧、廖湛起兵響應,聚集千餘人,號“平林兵”。

地皇三年冬,盧恢舉兵歸附赤眉。廉丹、王匡率軍征討,斬首萬餘。王匡決定趁勢攻打梁郡的赤眉別校董憲,此舉遭到了廉丹的拒絕。王匡一意孤行,廉丹只能相隨。兩軍在成昌相遇,王匡兵敗逃亡,廉丹卻硬氣的不走,最終戰死。

此外,嚴尤、陳茂攻破下江兵,成丹等收復散卒,最後大破上唐。

十一月,是大起義的轉折點,這個轉折點就是自稱“柱天都部”的漢軍首領劉縯和下江兵領袖王常的會晤。王常和劉縯會晤之後,劉縯給王常分析了目前的局勢,並提出了一系列的戰略方向。於是,下江兵、新市兵、平林兵劃歸到劉縯的漢軍。

合流後的漢軍立即就顯示出了他的戰鬥力,將前來征討下江兵的甄阜和梁丘賜斬於馬下,嚴尤和陳茂退守宛城。當然,這都離不開劉縯的指揮。

有了戰果,有了戰略,有了人馬,必須得有一個說話算數的人,這個人由誰來充當呢?綠林和漢軍由此有了嫌隙。漢軍諸將打算推舉更始將軍劉玄為領袖,下江兵領袖王常當然是推舉有勇有謀救過自己的劉縯,而新市兵、平林兵自由散漫慣了,不喜歡被管理,於是,他們決定推舉懦弱的劉玄而不是軍紀嚴明的劉縯。

在推舉會議上,劉縯提出,暫時不稱帝,以免成為眾矢之的,稱王足矣。如果赤眉軍推舉了一個賢明的人,也可以去投奔赤眉。如果赤眉還沒有領袖,那等到消滅王莽,招降赤眉之後在稱帝也不遲。

這兩個提議是非常切合實際的。俗話說,槍打出頭鳥,如果現在驟然稱帝,王莽軍必定會全力攻打這個出頭的人。現在的局勢很明顯,各地都有起義,王莽軍要鎮壓必定分散軍力,這對漢軍是非常有利的。另外,提到的赤眉也是在給大家提個醒,赤眉既可以成為友軍,也有可能成為敵人。所有人都贊同這個方案,唯有新市兵的部將張卬提出反對意見:今天這個事必須得有個了斷!就剛才說到的,漢軍和新市兵加起來二比一下江兵,於是,劉玄即位稱帝了。封王匡為定國上公,王鳳為成國上公,硃鮪為大司馬,劉縯為大司徒,陳牧為大司空,其餘的人皆九卿將軍。

還沒怎麼地,就開始排排坐分果果,這讓漢軍不僅不得不獨自面對王莽軍,漢軍內部也矛盾叢生。

果不其然,劉玄稱帝后的第二個月,王莽就派出百萬大軍加野獸前來征討。漢軍一聽王莽軍來勢洶洶,還沒見著就紛紛四散逃走,躲到昆陽。昆陽一戰,劉秀名聲大振,新市兵和平林兵陰謀除去了劉秀的哥哥劉縯。劉秀和新市、平林之間埋下了不可調解的矛盾。

更始元年九月,公元二十三年,王莽死,新朝亡。十月,更始帝劉玄遷都洛陽,赤眉軍樊崇帶領渠帥二十餘人前來歸降,更始帝封他們為列侯,然而,沒過多久,空有列侯之名的樊崇等人又離開了洛陽。自此,綠林成了朝廷的正規軍,赤眉則成了統一之路上的敵人。

樊崇領兵到潁川,將大軍分為兩部,樊崇和逢安自領一部,徐宣、謝祿、楊音為一部。前面說過,赤眉軍不過一幫烏合之眾,現在新朝既滅,當然是回家種地娶媳婦生孩子了,誰還願意打仗啊!樊崇等人一合計,不能回山東,回山東大軍就沒了,不會山東去哪裡?打長安吧!綠林軍能做皇帝,赤眉也可以。於是,樊崇一部自武關、徐宣一部自陸渾關西進。更始帝聽聞赤眉來攻,立即命王匡、成丹、劉均在河東。弘農一帶迎擊。

赤眉軍兩部在弘農匯合,更始帝派蘇茂迎擊,結果,蘇茂大敗。赤眉軍將大軍分為三十營,每營一萬人。更始帝無法容忍三十萬人在自己的臥榻,又派丞相李松攻打赤眉,李松大敗,死傷三萬餘人。赤眉軍一看打長安難度有點大,又轉戰他地。

公元二十五年,劉秀即皇帝位。劉秀與更始徹底決裂。原綠林軍成丹、劉均、王匡攻打劉秀大將鄧禹,被鄧禹打的退回長安。原新市兵領袖張卬見更始軍覆滅在即,便與諸將商議劫掠長安,東歸南陽。即便南陽待不下去,還可以做回本職強盜嘛!

劉玄畢竟是長大了,當初即位時還緊張的手都抬不起,現在卻是怒不回答。而後,命王匡、陳牧、成丹、趙萌屯新豐,李松軍槀,以拒赤眉。張卬、廖湛、胡殷、申屠建與隗囂合謀,打算立秋那天給劉玄來個硬的。誰料劉玄得知了這個消息,便假裝生病,召他們覲見,打算把他們都給殺掉。結果,只有申屠建前去做了刀下之鬼。張卬等得知後,率軍攻入宮門,更始帝劉玄逃到新豐。劉玄一想,王匡、成丹、陳牧亦是綠林之人,懷疑他們與張卬有染,便召集他們三人覲見,唯獨王匡逃脫,率軍到長安和張卬匯合。

由此,綠林與更始軍決裂。

新末三大起義軍綠林、赤眉、銅馬的興盛與消亡


欲知後事,請聽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