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所謂自主生產的芯片需不需要給美國繳納專利費?

李雲霄雲霄


我是科技數碼隨時答,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既然麒麟芯片是華為自主研發的,那麼需要交專利費嗎?

答案是一定要交的。第一個必須給高通交專利費,不論你使用的是哪款手機芯片,因為這些手機芯片都使用了高通的通信技術,因為現在的3G/4G網絡技術幾乎都被高通壟斷。

國內幾乎超過90%的智能手機都在使用高通驍龍芯片,因此每出售一款手機,就必須向給高通專利費。即使不使用驍龍芯片,使用麒麟芯片、聯發科芯片、三星芯片、蘋果芯片等都要給高通專利費。這是當初為什麼當初魅族和高通要打官司的原因啦!

雖然驍龍芯片非常強大,但是高通的核心依舊是通信,所以有著“買基帶送芯片”的稱號,因為幾乎所有的通信核心技術都集成在了基帶之中。總之,即使不使用驍龍芯片,仍然需要給高通移動通信專利費。

第二個必須要給ARM專利費,因為華為還沒有能力研發CPU和GPU構架,都是需要ARM提供。那麼華為如果研發出自主的芯片構架,還需要給ARM專利費嗎?答案還是一定要給的,這個可以參考驍龍處理器,雖然高通研發了自己的構架,但是還是需要交專利費,因為考慮到兼容問題。

總結

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專利涉及到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各家公司對於專利的爭奪也越來越激烈,互相繳納專利費,會是以後的常態,各位小夥伴看到之後也不要激動!

回答完畢

點贊很容易,評論顯真情!以上就是我的建議和觀點,如果你有不同的觀點或者是更好的答案可以留言,我們互相交流和學習,也希望我的解答能夠幫到正在看問題的你

科技數碼隨時答



華為所謂自主生產的芯片不僅需要給美國繳納專利費,還要給其它相關方都要支付專利費用。其實所謂的芯片生產中包含很多的專利咋在內,當年三星為了遏制蘋果在韓國的銷售,就針對蘋果手機中芯片等專利發起針對蘋果的訴訟,讓蘋果知難而退。

其實中國製造芯片已經不是難事,而且各種特殊行業,如軍工,國家安保,特殊行業的電子產品都使用國產的芯片。但是國產新片的製造成本高,原因就是單獨設計芯片的成本非常高。而三星,ARM等在製造芯片過程不斷申請各種製造設計專利,給追趕的對手增加製造成本,使其知難而退。如果要趕超,只有在不斷吸收與消化對方的技術基礎上,創造自己的技術,覆蓋對方的技術,使得其他廠商也要使用你得技術,這樣才能不向其它公司交納專利費用。並且也不怕其他國家卡脖子,但是這個過程會很長,也會很艱難,需要很長時間的技術積累與沉澱。現在大陸收購芯片開發廠商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收購其申請的專利,然後升級轉化,變為自己的技術專利,這不失為一條捷徑。


據日本芯片專家預測,如果大陸還是繼續加大在芯片,內存等方面的投入,未來10年芯片行業的版圖會發生劇烈的變化,到時不僅不需要支付專利,還會獲得其它國家繳納的專利。


橋本看日本


芯片當然要給國外繳納專利費,因為芯片需要使用其他產品的知識產權,當然需要付費,這也是為什麼高通和三星單單從專利費上都能獲得不菲的收入的原因。


1、給高通付專利費

芯片最核心的就是通訊基帶,高通手上掌握著非常龐大的專利,使用這些專利都需要付費的。另外一方面高通是一家通訊公司,擁有特別巨大的3g通訊專利,所以當4g,5g都需要高通的專利。

華為做芯片就涉及到諸多的專利,當華為做芯片時候,這些專利就需要付出巨大的費用。

做手機芯片有很多的廠商,比如有德儀,英偉達,英特爾,但最終高通成功的脫穎而出,高通巨大的專利儲備,靠著買基帶送CPU,成功逼走了其他的芯片巨頭。


芯片都需要的是給arm的芯片授權費,最初arm是英國的公司,之後被日本的軟銀買去了,所以所有芯片都要給日本的孫正義錢。

專利涉及額問題很多,大家都在為專利而奮鬥。


不過,好在隨著科技的發展,3g之後,4g,5g時代華為等已經擁有了特別多的專利,所以高通的專利優勢也沒有那麼強大了,但是仍然是遠超美國的。

你認為華為芯片可以超過高通嗎?


毛琳Michael


芯片國有化不佳、缺乏核心技術水平,這是當前國內市場最引起反思的問題。然而,對於華為而言,目前是最具影響力的企業,也是非常有良心、有責任感的企業,而華為的興衰、華為的成敗無疑影響到國內核心技術以及國家民族企業的發展命運。近期,美國突然宣佈將對中國500億商品徵25%關稅,而專利費、知識產權等問題更是備受關注。實際上,雖然目前我國在專利、知識產權等方面仍然有所欠缺,仍處於不斷探索的道路上,但作為華為、京東方等核心企業,實際上自身就擁有了越來越多的核心技術、專利技術。但是,對於一些特殊的專利仍需要向海外巨頭企業進行繳納,但自主研發的芯片、專利則一般無需繳納。然而,通過一次貿易戰,卻看到了我們與成熟發達國家的差距所在,而對於華為、京東方等核心企業,更是我們民族企業的希望,而提升自主研發能力、提升芯片國產化的水平,無疑影響到我們後續大國崛起的命運。


郭施亮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基本上不存在不繳納專利費用的情況,即使強大如蘋果,都需要繳費。

給ARM繳專利費

英國ARM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知識產權 (IP) 提供商。全世界超過95%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都採用ARM架構 。ARM設計了大量高性價比、耗能低的RISC處理器、相關技術及軟件。ARM厲害到什麼程度?從誕生到現在為止基於ARM技術的芯片有600億顆。

給ARM繳納專利費的還有誰?除了華為之外,還有我們熟悉的高通,是的!高通也在使用ARM的架構。同時,被你們封神的蘋果也需要給ARM繳納費用。蘋果的芯片的CPU部分也是ARM的架構來的,不過蘋果會自行修改,華為當然也不例外。

給高通繳費

高通在3G和4G上擁有大量的權利,基本上只要你要實現通訊的話,是繞不過的。所以如果能夠實現通訊的話,就需要給高通繳費。這是高通的專利壁壘的表現。尤其是3G網絡,高通幾乎實現全方位的覆蓋,在3G時代我們的通訊廠商還是剛剛起來,非常弱勢,高通手握最多的專利,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向高通繳納費用。

不過還好,在4G時代,華為已經成為核心專利第二多的廠商,在5G的時候還能成為標準的制定參與者。雖然說高通還是勝一籌,但是總體上說,華為已經拉低了高通的收費標準,而且我們也在進一步掌握話語權,降低壁壘了。

能不能不給外國廠商繳費?

基本上不存在這種可能,只要別人研發出來核心技術和標準技術,只要你使用了這些技術就得繳費。以後別人也得這樣給我們繳費。如果別人的技術厲害,得到業界任何成為標準技術的話,根本無處可逃。實際上這是一場科研的競爭。


太平洋電腦網


竟然那麼多的回答都說華為要向高通交專利費,我來科普一下,至少華為麒麟970這款芯片不需要向高通交什麼專利費。


高通的專利優勢主要集中在2G和3G時代,而專利保護期一般是10年到20年之間。2G上高通的專利早就過期了,3G的商用是在2000年左右開始,而專利註冊一般會提前3-4年。也就是說,高通在3G上的專利也已經過期了。


高通曾經在3G時代收取高額專利費的霸權做法讓所有3GPP的成員(包括電信運營商、設備製造商、手機廠商等)都痛恨不已,所以在4G時代中國和歐洲聯合起來把高通擠出了局,歐洲主導的Turbo碼在4G時代成為了標準。所以在4G時代高通沒有太多的核心專利,核心專利在華為、愛立信和現在的諾基亞手裡,特別是華為掌握的最多!


基帶方面,麒麟970發佈的時候採用的是全球首款商用支持LTE Cat. 18的基帶,領先於當時高通驍龍835的Cat. 16基帶。雖然華為基帶中有一些高通相關的4G技術,但是華為與高通有專利交叉授權協議,所以基本也抵消了。


華為的專利費到底交給誰?


答案是ARM。


麒麟970的CPU採用的ARM公版A73+A53架構,而GPU採用了ARM的 Mali-G72MP12,但ARM不是美國公司,它最早是一家英國公司,前些年被日本軟銀收購。


還有麒麟970的人工智能NPU採用的是寒武紀-1A芯片,需要給寒武紀(中國)交專利費。


但是無論如何,華為的專利費也交不到美國手裡。



高挺觀點


  華為自主設計的芯片主要是用到ARM架構的授權,是要給ARM授權費的,以往自主生產的手機,如果採購高通的芯片就要交專利費,以基帶芯片為例,中國的手機廠商每臺手機要向高通交5%(或3.5%)的授權費。

  一臺2000元的3G手機,按照5%收取,也即是100元;一臺2000元的4G手機(只要不支持3G的CDMA和WCDMA)收取3.5%,就是70元。大家可以算下,你買了一部3000元的OPPO或者小米手機,支付了多少錢給高通。

  不只是華為,三星蘋果這些大廠也需要向美國高通繳納專利費,業界俗稱“高通稅”,原因在於高通在基帶芯片的壟斷地位。

  我國是世界手機設計和生產大國,世界前五的廠商中,我們佔了三席,2017年,芯片廠商高通223億美元收入中,65%來自中國,而在2016年財年這個數字還是57%。高通一年就在中國獲得了145億美元的銷售額,相當於超過970億人民幣,與共享單車燒的錢比起來,後者簡直不值一提。

  

  2015年2月,國家發改委宣佈對高通處以人民幣60.88億元罰款,相當於高通2013年度我國市場銷售額8%的罰款,原因是高通公司在CDMA、WCDMA、LTE無線通信標準必要專利許可市場和基帶芯片市場具有市場支配地位,實施了以下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

  一是捆綁銷售收取高價專利費。高通公司利用在無線通信標準必要專利許可市場的支配地位,對我國企業進行專利許可時拒絕提供專利清單,過期的專利也捆綁在專利中一起銷售,過期專利應該是免費的,高通卻拿來收費;同時搭售非無線通信標準必要專利許可,手機廠商用不到的技術和標準也要被許可。

  二是要求我國廠商免費反向許可,拒絕在許可費中抵扣反向許可的專利價值或提供其他對價。也就是說,華為,中興,聯想,小米等手機廠家的無線通信專利,免費的無償的許可給高通使用,並且拒絕抵扣專利價值,這完全漠視和侵犯了手機公司的知識產權。

  三是按照整機批發淨售價收取專利許可,一部手機,售價1000元,高通按照5%的比例收取50元,如果通過自己的營銷手段和技術進步,賣到了1200元,儘管高通授權的專利沒有變化,對手機售價的提高沒有貢獻,高通依然是按照5%的比例收取60元。另外就是,高通的專利只是涉及到芯片,卻按照整機的售價收費,這也是非常不合理的,這等於攫取了其他零部件廠家的創新成果。

  

  第四條最“流氓”。如果違反了以上條件,或者因爭議訴訟,高通將拒絕供應基帶芯片。你不按我的條件來,我就不賣你了。

  由於高通公司在基帶芯片市場具有市場支配地位,我國廠商對其基帶芯片高度依賴,這些不合理條件,使我國被許可人被迫接受不公平、不合理的專利許可條件。

  中國發改委的整改措施,除了罰款,以及消除高通以上的霸王條款之外,最大的進步是高通在中國只能按照整機批發淨售價的65%收取專利許可費,這大大的降低了我國手機企業的負擔,這也是高通在全球首次改變其收費規則。

  原來一臺2000元的手機,按65%的5%收取,費用就從原來的100元降到了65元。

  隨著中國手機公司在無線專利方面不斷進步,高通稅是在不斷退坡,3G手機按照5%,4G手機按照3.5%徵收,總體的稅率在降低。一部手機在家創業,轉發分享就秒結到賬,很多普通的網民做了 一兩個月,就週薪過萬了,月入幾萬,時間越長收入越高,不用開店、囤貨、發貨, 一部手機做遍全球市場。 如果你也想改變,諮詢微信【182/ 5193/4492】帶你 實現月入6位數。

  隨著中國手機廠家的實力上升,對專利費率也是越來越硬氣,2017年11月就傳出消息,華為暫停向高通支付專利授權費。目前華為準備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專利授權費的爭端,這背後就是華為自主研發芯片的不斷突破。

  其實給專利付費是天經地義的,但是利用技術優勢地位獲取不正當利益,就會極大的打擊後來者的進步,典型的就是高通稅。

  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過程中,關於知識產權的訴訟不勝枚舉,即使你完全沒有侵犯知識產權,也不得不為之付出巨大代價。知識產權保護,一方面可以保護創新,另一方面也成為了先進者打壓後來者的工具。

  華為在美國聘請的HellerEhrman律師事務所,其負責華為應訴的律師RobertHaslam是知識產權訴訟方面的頂尖律師之一,僅僅是該律師一個人,其收費標準就是每小時630美元,一個小時就相當於當時一個華為人一個月的工資。

  知識產權本身是很好的保護創新的機制,但是如果借知識產權之名,來行壟斷之實,就必須反擊。


巔峰風控


想看有趣又有料的數碼科技資訊,點擊右上角關注吧,微頭條互動有抽獎哦~

華為的海思是國內最大的半導體公司,海思的麒麟芯片也是中國第一個自研的手機芯片,那麼,既然是自主研發了,海思到底需不需要給美國繳專利費呢?

需要,而且這是必然的。

最主要的就是通訊基帶,給高通的專利費,雖然我們熟知的高通是一家手機芯片公司,但是準確來說,高通更是一家通訊公司,高通有著3G時代海量的專利,是一個靠收專利費,都能獲得很滋潤的一個公司,從另一方面也可以證明,當面做手機芯片的,有德儀,英偉達,英特爾,在實力上,高通並不佔優勢,但為什麼最後只剩下高通了呢?

就是專利的問題,高通靠著買基帶送CPU,成功逼走了其他的芯片巨頭。華為自然也是如此,不過,華為耕耘多年,手中的專利也不少,華為要給高通錢,反過來,高通也得給華為專利費。

另一塊比較大的專利支出,就是給arm的芯片授權費了,不過ARM最早是英國的,現在又被孫正義買了去,最近ARM又在國內成立了ARM mini子公司,專利費最後繳給誰了,也捋不清了。

但是,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專利涉及到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各家公司對於專利的爭奪也越來越激烈,互相繳納專利費,會是以後的常態,各位小夥伴看到之後也不要激動!


找靚機


感謝您的閱讀!

麒麟處理器被很多人說是華為找代工生產的,所以它的內核其實就是國外的產品,按照這個邏輯,華為自然要給很多國家,包括美國繳納專利費!

當然,上面的說法自然不能算正確,自主生產的麒麟處理器,並不是一味的設計芯片,裡面的內容,也有華為自主產品,所以有一部分不需要給別人授權專利費的!

我們看看到底有哪些費用,美國可以從麒麟處理器中獲得:

我們先將芯片進行拆解,麒麟處理器由CPU和GPU組合而成,這塊是由ARM公司生產的。屬於英國,所以不用交給美國專利費。


而看基帶,採用的是Balong LTE modem,這款2009年推出的基帶,其實是不用給高通繳費的,但是在3G或者4G的手機中,只要支持這個網絡,都必須給高通專利費!

而一款處理器除了以上部分之外,還有DSP、Modem、還有導航定位、多媒體等等各種芯片或模塊集合在一起。

所以,我們不可能知道到底這些有沒有是美國公司的,比如DSP據說就是德州儀器的,這家公司就是美國非常出名的半導體公司。

所以,從這方面看,美國其實對於麒麟處理器還是有著一定的制約的,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在全球化越來越發展的階段,芯片自然也要國際化才能發展!


LeoGo科技


你的所謂的自主生產的芯片這個話題,好像一點都沒有什麼意思,因為好多人已經問過了。高通、蘋果、聯發科和三星的大部分CPU芯片都同樣是ARM架構,這個架構大家都是買來的,為什麼華為也用這個架構和這個模式,就變成了“所謂自主生產的”了?


而ARM貌似並不是一家美國公司......而其他CPU的相關專利,也不都屬於美國公司,只能說美國作為現在的科技最強國,美國的相關科技公司擁有其中的很多專利。


除了核心的架構部分,一個CPU部分還有大量其他的具體功能部分,每個部分都牽扯到了大量的專利,華為作為一家通訊公司,也在其中擁有數量不少的專利。在華為向其他公司申請專利使用權的同時,高通等其他公司一樣也需要得到華為的授權,最終的結果就是華為在專利方面的最終投入非常有限,在某些方便投入和收到的專利費用可以相抵。


如果提問,請儘量保持公正的態度;還有,就是該起來了,地上涼,久跪不宜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