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華被罰20萬,登質檢黑榜,這個對標宜家的“良品”好牌打得稀爛

在國內,精品電商的風可以說是由網易丁磊給吹起來的。

網易嚴選推出之後,它的“冷淡風”和較高的性價比,迅速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和追捧,電商圈也敏銳地抓到這個點。

京東京造、米家有品、名創優品等都是其積極的追隨者。就連淘寶也在其中,為了洗掉某些負面歷史、重塑形象,我們看到了“淘寶心選”的誕生。

而且,它們中的大多數都取得了還不錯的成績。湖北人葉國富在2013年創立的本土品牌名創優品,3年時間全國開店1800家;網易嚴選上線半年,用戶數增加至3000萬用戶,每月流水在6000萬元左右。

殊不知,國內這種奉行極簡主義的“冷淡風”的啟蒙者,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前後進入中國市場的日本品牌,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城市年輕一代的審美

其中一個,便是主打“簡單、平實、好用”的日本雜貨品牌——無印良品。

辱華被罰20萬,登質檢黑榜,這個對標宜家的“良品”好牌打得稀爛

在中國十多年間,無印良品開出了200多家門店,幾乎每家門店都實現盈利。而在2015年,無印良品在華銷售額為112億日元,大漲94%,以中國為主的東亞地區貢獻了全球80%的利潤增長。

然而,無印良品在中國的“神話”並未能走遠。

因“拒檢門”上頭條

2015年財報所記載的,是無印良品迄今為止在華期間的高光時刻,自那之後,銷售增幅從當年的20.4%降至2017年的4.6%,持續三年放緩。

與銷售業績的走勢趨同,無印良品在中國的形象同樣在走下坡路。

最近,在北京市工商局組織的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日常監測工作中,無印良品(巴溝華聯店)工作人員並未做出積極配合。

而在好不容易答應抽檢後,執法人員又“無貨可檢”: 被監測商品並未在現場擺放,而待售化妝品、衣物等商品,在商家後臺系統中卻都沒有相關的信息登記。

辱華被罰20萬,登質檢黑榜,這個對標宜家的“良品”好牌打得稀爛

辱華被罰20萬,登質檢黑榜,這個對標宜家的“良品”好牌打得稀爛

圖片來自現場雲

不少網友表示,除非是做賊心虛,想隱瞞些什麼,不然一個常規的工商檢查,為什麼要拒絕?

辱華被罰20萬,登質檢黑榜,這個對標宜家的“良品”好牌打得稀爛

辱華被罰20萬,登質檢黑榜,這個對標宜家的“良品”好牌打得稀爛

圖片來自光明網


無印良品在這方面的煩心事還真不少。

就在今年4月份,無印良品因為將銷售產品的原產國標註為“臺灣”,吃了上海市工商局檢查總隊一張20萬元的罰單。

此外,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可以看到,無印良品關於“摻假、以次充好”“質量類”的行政處罰,有5條。

辱華被罰20萬,登質檢黑榜,這個對標宜家的“良品”好牌打得稀爛

辱華被罰20萬,登質檢黑榜,這個對標宜家的“良品”好牌打得稀爛

圖片來自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這對於標榜“好物”的無印良品來說,無疑是打臉行為。

日本“神話”敗走中國

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正處在經濟放緩期。在當時誕生的眾多百貨公司自有品牌中,唯有無印良品一家“活”到了現在。

“無印良品”,寓意“沒牌子的好東西”,強調產品本身價值、弱化品牌logo的理念,恰好符合那個時代下,日本消費觀念轉變的需求。

成立之初 ,無印良品給自己的定位是“有理由的便宜”——和百貨店一樣的品質,但只賣70%的價格。

但這個承諾,只在日本兌現而已。

無印良品敗走中國第一步,價格虛高。

剛進入中國市場時,無印良品在中國售賣的商品價格,比日本整整高了一倍,成為了“中產標配”。

“無印良品的東西什麼都好,就是太貴了。”這是無印良品進入中國市場後收到的最多的評價。

辱華被罰20萬,登質檢黑榜,這個對標宜家的“良品”好牌打得稀爛

其實,這在無印良品的中國開店選址標準上,就能發現一些端倪。

第三任社長松井忠三曾經在公開演講中表示,無印良品在日本的選址標準有25條,而在中國卻多了3條,這3條是什麼呢?

對周邊環境年齡層的分析,包括有沒有外國人、富裕人群,有沒有唱K的地方,還要注意這個商圈裡有沒有知名店鋪,比如優衣庫、H&M、ZARA、屈臣氏。

如果這些都具備的話,在這裡開的店保準能賺到錢,這叫做“中國特色”。

而就是這樣一個在日本標榜低價好物的雜貨店,來到中國搖身一變成了核心商圈的一家精品店,以販賣生活方式和產品設計讓國人高價買單,圈了一大批所謂的“死忠粉”。

也許是意識到在華銷售增長下滑,今年8月,無印良品第9次下調中國地區的商品價格,平均降幅20%,最高40%。

但根據以往8次下調價格的結果來看,無印良品想止住銷售增長的進一步變緩,這招貌似作用不大。

辱華被罰20萬,登質檢黑榜,這個對標宜家的“良品”好牌打得稀爛

無印良品敗走中國第二步,精品電商截胡。

在無印良品的商品上,我們都能看到“Made in China”的字樣。在與孚日集團的合作中,許多商品可以在這家工廠製造,並貼上了無印良品的標籤。

這種貼牌生產降低了無印良品的生產成本,相應的,也得到了品牌的高溢價。

然而,“後院起火”的故事,就始於網易嚴選和孚日集團的合作。

2015年,經過考察這個集團的產能和生產線後,網易嚴選有了合作意向,並提出“預先付款”。

這在當時的國內客戶中可並不多見,正中了一直想嘗試用“出口轉內銷”來拓寬出路的孚日集團。

而這一次合作,也打開了網易嚴選通過ODM模式和大牌製造商直接合作的道路。同樣的產品質量和風格,有一個品牌卻是更低的價格,換你,你會選哪個?

辱華被罰20萬,登質檢黑榜,這個對標宜家的“良品”好牌打得稀爛

中國有句古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除了價格,國內如網易嚴選這樣的精品電商更是將流量運用到極致,這可不是無印良品線下200多家門店能夠抗衡的。

況且,在這條路上的後起之秀不止網易嚴選一個,對無印良品市場的擠壓,顯然只是“多和少”的問題。

再加上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的“不自知”,更是一步步親手粉碎了自己的“神話”,在中國上演了一場“侍寵傲嬌”的故事。

松井忠三的一手“好牌”

直到今天,很少人知道無印良品曾經經歷過低谷期,利潤幾乎為0,4871億的高市值跌至770億。那時,很多人都認為,屬於無印良品的時代快要結束了。

這事發生在創業第11年,也就是2000年的時候,時任社長引咎辭職。所以第三任社長松井忠三美其名曰“上位”,實際接手了個爛攤子。

可以說,從低谷到重新崛起,是松井忠三續寫了無印良品的“神話”。

辱華被罰20萬,登質檢黑榜,這個對標宜家的“良品”好牌打得稀爛

松井忠三,圖片來自中國企業家

根據中國企業家的報道,松井忠三極少會發脾氣,在員工面前也很少會說重話。這麼一個和氣儒雅的人,是如何將無印良品從絕境中挽救過來的呢?

他的夫人透露了一個細節。

那是在一個合作客戶舉辦的聯誼會上,無印良品的一名高管態度傲慢,對客戶出言不遜;活動結束後,憋了一肚子火的松井忠三當即把他叫住“臭罵”了一頓。

“絕大多數情況下,他是溫和的一個人,但還有另一面,就是當別人觸犯到有關他信念的事情時,他就會很頑固,會抵抗到底。”

憑藉著這樣的“執念”,松井忠三帶著無印良品一步步走了下來。可以發現,從2001年他“上位”開始,無論是發展戰略或是落地實操,無印良品多了許多能夠傳承、甚至影響商界的東西。

第一,成功90%靠制度。

在無印良品內部,有一份長達2000頁、共13本的銷售營業手冊。

辱華被罰20萬,登質檢黑榜,這個對標宜家的“良品”好牌打得稀爛

無印良品的銷售營業手冊


每天傍晚6點鐘,松井忠三都得對這些內容進行重新審核,在第二天早上10點每家門店營業之前,傳達給它們。

如此一來,無印良品將所有的流程標準化,消除集團對個人經驗的依賴,不至於將整個業務與一人深度地綁定在一起,人走茶不涼。

“創業不能僅憑直覺和經驗主義。”松井忠三說,在企業初創階段,需要的是領導魅力,再往下發展需要具有領導力的人帶領組織一起前進,到第三個階段需要的則是群策群力。

企業的發展階段不同,領導的角色也會不同。

第二,“觀察法”去庫存,直達消費者需求。

都說理想的電商模式是C2M,以銷定產,個性化、小批量定製,讓消費者需求直接到工廠,這是節省渠道成本最短的路徑。

目前,拼多多正在這條路上。

辱華被罰20萬,登質檢黑榜,這個對標宜家的“良品”好牌打得稀爛

不是消費者需要的,都是廢品。狠心處理大量庫存是無印良品改革的第一步。

那通過什麼方法,才能知道消費者真正的需求呢?觀察。

早在2001年,無印良品就有了C2M模式的雛形。

比如企劃人員首先制訂出一個主題,如“床邊照明”,並公開募集意見來了解消費者心中最理想的商品。

票數最高的商品經過再投票、問卷調查的方式,才開始接受客戶預定,一旦訂單達到最小生產量,便開始正式進行商品化。

無印良品透過這種手法,開發出許多的熱門商品。例如,造成搶購熱潮的“懶骨頭沙發”就是通過這種方式生產的。


辱華被罰20萬,登質檢黑榜,這個對標宜家的“良品”好牌打得稀爛


另外,他們會親自拜訪客戶的家,觀察產品是如何被使用的。甚至為了不讓主人會刻意收拾屋子打破原先的生活氣息,這些被訪問家庭更多來自公司團隊成員的親戚或者朋友。

除此之外,無印良品還通過“生活良品研究所”在內的多種方式和途徑來收集每個顧客的反饋意見,並依據顧客的意見對產品進行優化。

結 語

無印良品的產品簡約與不簡單,在卓越的設計力背後,是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反觀現在很多的品牌,它們重審美的同時卻扔掉了消費者的需求。

在這一點上,無印良品是真正值得每一個企業去學習和借鑑的。只可惜,來到中國,無印良品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本文原創自 派代網,作者一籮筐。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派代網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