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靜”中做到“知行合一”?

道夷資產


這個問題問得有點著急,似乎是想一語雙關,到底是想說如何做到知行合一?抑或是如何做到靜?

不過話又說回來,能夠知行合一的人,內心一定很平靜;能夠“真靜”的人,也一定會知行合一。

無論是哪門哪派的修行,沒有敢否定“靜”之大用。老子說: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又提出“致虛極,守靜篤”的修養方法;《清靜經》裡更言: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遷之。


《大學》所謂“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莊子所謂“心齋坐忘”;孟子所謂“反身而誠”;佛家更是有“戒定慧”三學;諸葛亮的《誡子書》裡也特別強調“寧靜淡泊”的修養方式等。

諸如此類言論,不勝枚舉。經史子集中,但凡論修養者,“靜”字的比重篇幅最廣。只因唯靜方能生慧,心不靜無以見道。明朝大儒呂坤的《呻吟語摘》中,特別將“深沉厚重”作為人才的第一等資質,若非內心波瀾不驚,何以能深沉厚重。

而正如明朝洪應明的《菜根譚》中所言:靜中靜非真靜,動處靜得來,才是性天之真境;樂處樂非真樂,苦中樂得來,才是心體之真機。

王陽明非反對“靜”,正是反對此“靜中之靜”,因其一旦遇事便慌,非真靜也。真靜須從動中磨礪出,故而王陽明才提出要在“事上磨”。恰如呂祖所謂“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

但普通人習氣厚重,閒居尚且浮躁,動中更易忘形。故當從靜處沉澱,動處觀照,動靜兩不誤,絕不可偏執一端。王陽明謂之“省察是有事時的存養,存養是無事時的省察”。

人貴在有自知之明,切不可東施效顰,邯鄲學步,明明未有超脫之境界,卻裝作“大修在城市”的樣子,藐視靜坐,沉迷俗情,內心浮躁不堪,卻以灑脫自居,實近乎“狂禪”,日淪於墮落而不自知也。

今有不少陽明粉絲,抓住王陽明批判靜坐的幾句方便之言,竟妄自尊大,頗有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優越感。每見人靜坐,便藉以斥之;甚有學著王陽明批判佛老,以至發展為誹謗,實不知者無畏;

看了本《傳習錄》,就真把自己當“王陽明”了;殊不知早已背離修學之要。《大學》所謂

:君子有諸己而後求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修學最大的弊病就是:好為人師。非言論不妥,道理不真,實乃自未得度,而急欲度人。總以高標準要求他人,卻忽視自身的修為。實際上,人們往往不會聽你怎麼說,而是看你怎麼做。人能接受己之言論,無非有兩種情況:一者,自身能量比他強;二者,君子所見略同。

《了凡四訓》所謂:勿以己之長而蓋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實是古之良訓,當為仁人志士切戒之。

而欲達到知行合一,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王陽明提出“致良知”,雖簡單直接,恰如禪宗之“直指人心”,非上根器之人難以承當,否則早就“滿街都是聖人”了。

我輩修學當有自知之明,切須務實奮進,萬不可好高騖遠。必於閒居獨處中,若眾目睽睽,指視昭然;方可於大庭廣眾之下,光風霽月,灑灑落落。《大學》所謂:君子必慎其獨也。

外須謹守顏子之四勿,所謂非禮勿視,非禮勿動,非禮勿聽,非禮勿言。此為持戒之說,常人習氣尚在,若無視戒律,放任自流,以隨便為方便,以放縱為灑脫,則習氣愈厚,離本性愈遠,以至日淪於禽獸而不自知也。

孔聖七十歲方“隨心所欲不逾矩”,乃隨“本性”而自在,非今之隨“習性”而妄動,此處不可不慎也。故佛陀涅槃前特別警告應:以戒為師。

內須閒邪存誠,時刻提起觀照,保持正念,勿助勿忘,持久行去,雖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必有所長。兼此內外之修,再施之以“致良知”之功,蓋能不狂不拘,把握中道矣。

而論“靜”之功夫,亦如上之所言。孟子所謂:養心莫善於寡慾。莊子所謂:嗜慾深者,天機淺也。若不能於食色二事嚴加防範,欲求內心之平靜,恰如沸水中求涼意,可乎?

然重在就此心而論,念念不離本性,時時保持正念,所謂

:正氣內存,邪不可幹。王陽明所謂“致吾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此處雖言之甚易,而行之亦甚難。萬不可以僅執此上事,而忽略下功,必當兼而行之,以防偏頗。然仍須“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欲進一步瞭解王陽明心學,可參考我的文章《一口氣看懂的王陽明生平與思想》)。


不遁之遁


知行合一是心學創始人王陽明的標誌性主張。其實知行合一早有此說法,並不是王陽明所獨創。治學止於至善,終在知行合一,是儒家思想的終極追求。王陽明以儒家思想為宗,傳承朱熹“格物致知”思想, 創造性的提出“智慧天然,不假外求”,在朱熹理學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發展,成為明朝新儒學思想的創始人。而王陽明不僅創造性地發展了儒學,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詮釋了“知行合一”。王陽明在歷經大起大落的人生仕途中,悟出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知行合一並非得自頓悟,而是在磨難中不斷反思、修練,砥礪出的生命境界。在經歷了當眾廷杖的奇恥、下獄待死的恐懼;流放南蠻的絕望、瘟疫肆虐的危險;荒山野嶺的孤寂、無人問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靜後,王陽明不但求得了內心的安寧,而且逐漸通過“知行合一”擁有了足以改變世界的力量。我以為,這就是王陽明“知行合一”中的“靜”。比起王陽明,生活在現世的我們,沒有驚濤駭浪,不需要我們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只要堅持心中的夢想,不計較、不氣餒,淡定從容,不忘初心。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忙碌而又充實,快樂而又享受地過好每一天,足矣!




陋石書藝


知行合一,並不等同於“靜”。王陽明一再告誡自己的弟子,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腳,否則整天沉迷於“靜”中,在生活中遇到事情的時候就會亂了陣腳。

當然,如果你剛入門的話,“靜”這一關是必須要學會攻破的,它是一切智慧的溫床,做不到靜,那麼一切如鏡花水月,抓不住事物的根本。學習心學就更加離不開靜了,很容易出現像你上面描述的這種境況,毫無頭緒地去生活中去磨鍊,像一隻無頭蒼蠅,這樣是學不到任何智慧層面的東西的,只能白白浪費掉生命時間。

注意,此處我指的“靜”不是禪坐,是先在內心搞清楚“格物”的概念,這才是通往光明的第一條門道。

心學重在“心”,知行合一重在“知”。如果你學到了一定的境界,你能發現“心”和“知”這兩個概念說的都是同一個東西,名字不同而已。

心即是天理,天理即是良知,此心便是良知,識得此心,便認得“知行合一”的用功著力點。安不住此心,則一切皆空談。

關於“知行合一”的文章我已經寫過好幾篇了,雖然所闡述的角度不同,但是其核心不變。

如何才能做到這四個字,如果你剛入門就別想著一步登天了,老老實實地去多看看《傳習錄》,那才是心學的無上秘法,不要沉迷於那些市面上雞湯式的心學書籍,那都是要華麗的語言文字包裝出來的廢話,根本沒有實際操作方法,即使你看幾十年也對你沒啥幫助的。



塵谷行知


《靜心明理致知懂行善為》

作者鶴鳴

這裡的靜主要強調主體的態度端正。要求有三點:1是心靜。靜得下心,不要浮躁,要踏實。2是環境淨化,要抗外界不良干擾。要專心至

致。3是要心淨。七情六慾等要自制,不要雜念叢生。

這些都是致知至良知的基本前提條件。相當於“學"獲得良知。

知行合一則強調“實踐"。用良知完美的解決問題。

如果一個人擁有良知而且又善於用良知解決問題那就是一種主客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的統一。

這是一種人性的自我完善。

也是為人處世的一種理想至高境界!

個人體會,與有緣分享。


良詩成



在中國文化中,知是知大道,行是行走於大道之上。而非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是對知行的嚴重錯誤理解。

王陽明其實一點都不聰明。他學佛教,學了二十多年才弄明白,原來這東西是異端邪說。這些資料都有,感興趣的自己去查,這裡不再累贅。真正聰明的人,幾分鐘就可以看穿佛教的那點騙人話術了。

後來王陽明又學儒,朱熹說格物致知,他就去格竹子,結果格竹子格的吐血。於是他開始懷疑朱熹講的是不是不對。接著,他走到了朱熹的反面陸九淵那裡。


道者惟一,生天地化天下育萬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古聖推知天道,是通過天文觀測和地理觀察得出來的。而不是支離破碎地歸納萬物得出來的天道。朱熹認為任何人都能窮究出來天理,這顯然是搞反了。

而陸九淵認為沒有文字之前,聖人是靠心靈感應來理解天道,顯然陸九淵錯的更離譜。

王陽明最後回到了孟子的思想。孟子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就是這段話,啟發了王陽明。比如小孩生下來沒人教就會吃奶,這個便是孟子說的良能。小孩不用思考就知道親近父母,戒備陌生人,這就不慮而知的良知。結果,王陽明把陸九淵那一套,移花接木的嫁接到了孟子的思想上。進而主張,存在一個先驗的心之本體,這個心的本體,不善不惡,凡是能覺悟這種心之本體的人,就是具有良能良知的人,就是聖人。再進一步,那就是人人學了陽明的心學都可以成為聖人。想啥就是啥,想幹啥就幹啥,他管這個叫知行合一。 現在人,進一步把陽明心學鄙俗化,認為知行合一就是理論聯繫實際,人的行為被徹底地被剔除了道德仁義。比如,我想殺人,就真的去殺了一個人,這叫知行合一。我想吸毒於是就去吸了,這都是市井匹夫所理解的知行合一,認為自己幹啥都理直氣壯,都自帶心學的氣質光環。


中國文化裡面的知,是知道,行是行道。為什麼?道者萬物之宗,之源頭。修齊治平,均以道為核心,而不是現在是個人自立門戶,認為自己的一點見識和理解就是修行之道。修行,以道修身,行走於大道。而不是想幹啥就幹啥,這不是知和行,而是妄思妄為,是小人妄人的行為,非君子之道。王陽明不尊崇先聖之道,離道叛經,大明的亡跟心學有直接的關係,守仁難辭其咎。

姚江王氏陽儒陰釋誣聖之邪說,其究也,刑戮之民、閹賊之黨皆爭附焉,而以充其‘無善無惡圓融事理’之狂妄。 ——船山《正蒙注序論》

不習六藝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綜當代之務,舉夫子論學論政之大端一切不問,而曰‘一貫’,曰‘無言’。 以明心見性之空言,取代修己治人之實學。 ——顧炎武評心學

王陽明已經很鄙俗了,但是現在的一些人比他更加鄙俗。中國文化裡面的知,是知道,行是行道。為什麼?道者萬物之宗,之源頭。修齊治平,均以道為核心,而不是現在是個人自立門戶,認為自己的一點見識和理解就是修行之道。修行,以道修身,行走於大道。而不是想幹啥就幹啥,這不是知和行,而是妄思妄為,是小人妄人的行為,非君子之道。


王陽明說的是知行合一,也就是想一出是一出,被船山學派定性為邪說,王夫之認為“行先知後”,“行可兼知,知不可兼行”,“知行相資以為用,並進而有功”,王夫之的知行論就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歡迎文明交流。


崇儒


很理解你的苦惱,因為我以前也是如此。

這是一個過程,你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完成了轉變,王陽明也是經過心變路程才到達那個境界。所以不必著急,一著急你先前的努力就白費了。

心靜先要做到制怒。這個過程作為現代人的我們會很困難,這和我們生活費環境是有很大關係的,我們本就生活在一個浮躁的環境,而這種浮躁也演變成了社會的焦慮。

人焦而躁,因躁而怒。所以這是不可避免的,人是有情緒的,是一個感性動物,感性大於理性時就會放大情緒化,所以控制情緒,制約怒氣,很痛苦,確也是有成效的。

控制不是在壓抑,我讀了你的描述,發現你在壓抑自己的怒氣,這是不好的,你既然能做到心平氣和,那就說明你能控制。但是壓抑大了,你就不好控制了。

要試著去說服自己,說服自己。


地瓜gan


首先恭喜先生進入“知行合一”的更高層次,小疑小悟,大疑大得。

對於“知行合一”很多人不知道正確的意思是什麼?關於此中真義,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解釋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可以看得出,王陽明先生是個明白人,把“知”放在第一位,

問題來了,王陽明在“龍場悟道”前後有別的“知”有何不同?

也就是說,王陽明悟了前的“知”與悟了後的“知”轉化的關健在哪?

如能懂了,這就是凡夫與聖人的區別。

所以很多人,用凡夫之“知”來推測聖人之“知”。

只能說學道者多如牛毛,成道者不如牛角一二。

至於如何做到入靜?

在儒家的經典《大學》有過精彩的修行次序描述,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為什麼靜不下來,因為心亂,為什麼心亂?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六境(聲色香味觸法)從而引起內識波動,故能擾亂本心。

如何像王陽明一樣靜下心來,這必須像王陽明龍場悟道一樣,悟到無我,無法,

如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言“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史記sj


我個人的見解是:體動而心靜。

“知行合一”是方法論,它的目的是“致良知”,將這兩者的關係搞清楚了,在日常生活的運用中才不會迷茫。

題主能夠在生活中第一時間反思到自己的問題並且能夠立即改正,這已經很不容易了,不必再執著於追求所謂的“靜”了,因為越是追求“靜”,就會發現生活越來越沒意思,這就容易偏離本意,轉向清談了。

王陽明講“凡事需在事上磨”,就是說在日常生活當中多去反思自己,反思自己幹嘛呢?中國人肯定會說仁義禮智信,但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可以用蘇格拉底的名言“認識你自己”去解釋。遇一事思一事,無事時則自我反思,其目的一是要搞懂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的道理,二就是要明白自己要做個什麼樣的人,要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那麼,當你搞清楚了以後幹嘛呢?當然是“行”而不是“靜”。知行合一,在行中悟出知,以知指導行,兩者誰都不能停下來,停下來,就是知行不一了,“靜”更多的是一種心態,不焦急,不氣餒,守自己所追求,達成一種自我與外界的和諧,這樣,任何事情都不能影響你要做的事,所以,這就和我的觀點“體動而心靜”結合起來了。

永遠熱愛生活,永遠保持心裡的光明,永遠保持戰鬥力,永遠不墮其志,知行合一,便是如此。


解儒


動與靜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沒有絕對的靜。靜動是一體的二個方面。互為對應。

知行合一:指的是聖人修道達到的一種境界。身心靈,天地人達到了精神上的統一性。沒有了二元對立。意識在縱向上提升超越了自我。達到了無我的人我天地融而合一的境界了。這時心靈體驗到那種超自然的存在狀態。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身心靈合一的全部歸一的境界。這是要靠行動去徹身體驗感覺覺知的一種狀態。不是我們大眾凡夫所能靠思維方式來認知的。

所以,知行合一是一真法界。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普通人因為受社會規則規範的習慣影響,都是用頭腦的自我意識在思想,思維模式處在二元對立的概念世界中。是很難體會到什麼是知行合一的行為方式及所處的境界!

聖人所在知行合一境界中的《靜》指的是一種心裡狀態。心處在如如不動之中。覺照起用在觀察著外在的一切變化而不會起心動念的一種狀態。這是知行合一境界中所說的《靜》!


凡轉如是


你能意識到自己的情緒變化說明你已經知道反觀內求了,這已經非常了不起了。並且你也能知道這是不對的,說明你的良知很清澈。所以,你不用擔心自己本身有什麼問題。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情緒,情緒的改變除了需要明理還需要通過剋制使自己去掉原本的不良情緒習慣。關於後一點你已經在努力,雖然開始有點難受但是時間長了身體習慣了就好了。你一定會成功的,提前祝福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