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會有哪些心酸?

舊夢已逝


我是一個老北漂,09年來的北京,西餐廳做學徒一個月800不管住,每天公交往返上下班5個小時路程,春節時路費剛好夠到家。10年換了家餐廳,工資1800,睡的地下室。4個月之後熟人介紹去學校包了個食堂檔口,當然投資20000是借的錢,年齡小經驗不足沒掙到錢,最倒黴的是那年因為種種原因搬了6次家,晚交兩天房租被房東趕出去過,換工作就得換地方租房。最窮的時候3天花了5塊錢,每頓一個饅頭一包辣條。之後擺過地攤,因為聽朋友說挺掙錢的,可能自己嘴笨吧,最後貨都砸手裡了,春節回家送了親友。之後接著上班,中間看遍人間12年再次進入學校獨自承包檔口,運氣來了,剛開業就火了,自信心膨脹,年底在四惠花了25萬盤了個店,不到兩個月關門大吉。還好之前學校有收益還了外賬,14年買了一輛10的車,之後一直做學校到16年,學校利潤越來越低,萌生出去的想法,16年暑假在霍營地鐵做了外賣店,結果不理想。17年上半年回老家發展,店開了兩個月狀況不好,感覺自己還是離不開學校,下半年來北京又整了一個學校,之後還是老實學校待著吧!


艾菲爾上的鐵塔夢Q


老北漂一枚,2000年來北京..來京之前在東北一家國企,也算不錯的企業.離開企業時34歲,當時以在企業幹了近十年,就因為這十年如一日的生活,心有不甘,決然離開了.時間過的比陀螺轉的還快,轉眼十七年過去了,05年買房子之前的六年時間搬了十一次家,住過地下室,角門,洋橋,革新裡,姚家井,牛街,鴨子橋,西直門,白石橋。每天上下班坐過公交,擠過地鐵,為了做好業務走遍了北京大街和衚衕.給流浪者買過包子,也因為暫住證斷檔被罰過款,更因為租房子住沒少感受北京大媽的鄙視眼神.十多年過去了一直是飄著的感覺,雖說買房沒剛上限購,買車沒趕上搖號,但一紙戶籍限制北漂永遠煩惱多於北京土著,孩子求學一路坎坷.雖說北漂很苦,煩惱也多,但相比於在國企的渾渾噩噩地活著,每天上迎下奉,拼職位,搶職稱來說,我覺得我北漂但我活的自我,我的每一分錢都是自己辛苦賺來的,活的心安。這麼多年,如果給北京填過什麼堵,做為北漂我向北京道歉,對不起,因為我的到來給北京添麻煩了.


你們都說好了


我是一個資深北漂,2000年7月19號早晨到的,就再也沒離開。

說實話,我是真心喜歡北京。我喜歡北京不是因為他繁華,而是因為他成就了我。

來北京之前我流浪了大半個中國,做過的工作可以編寫一部國家勞動局職業目錄。但是來北京的時候依然孑然一身,什麼也沒混到。

在北漂的這些年,我遇到了很多好人,雖說並不是一帆風順,但也成家立業,我感謝北京,同時北京也留下了我的整個青春。從20多歲的毛頭小夥子,到一個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二十年來北京給了我太多。

但是現在我不得不離開北京,因為我的孩子在北京沒有讀高中的權利。我的孩子出生在北京,從幼兒園到初中一直品學兼優。小升初的時候,當地一所知名高中來小學招生,已經通知了成績20名的孩子卻沒有通知我的第六名的孩子,孩子知道她不屬於北京。儘管她也是中國人,儘管小學裡一直在教育要熱愛北京。

我的父母年輕的時候響應國家號召,去了新疆大西北支邊,在那裡他們度過了幾乎一生。從懵懂少年到耋耄老人,在茫茫戈壁奉獻了一生。我把他們接來北京養老,希望這樣能夠讓他們享受一個太平的晚年,我覺得他們有權利享受這些。

現在我在新疆的老家已經沒了,祖籍和我也幾乎沒有關係,我的孩子要讀高中,我們只有回到新疆重頭再來。

都說落葉歸根,可是何處才能安放我的根?


ing1128228530


畢業之際在天津和北京之間往返找工作,有一天早上去趕火車迴天津的時候,在地鐵上我把揹包放在了地上,當時放的時候沒注意,結果座位上的大姐一腳就把我的包踹開了。我看她也就是一般的上班族,臉色發黃,青春不再,可能是因為早起沒睡醒不爽也可能是和老公生氣不高興,就拿我的揹包撒氣了。年少的我一個人在陌生的北京地鐵上,只能忍氣吞聲了,心裡還想,如果將來我在北京混成了這幅模樣,我自己都嫌棄自己。

現在想來,我並不比當時那個大姐混的有多好,但我沒有自怨自棄,還在堅持。待在北京,混不進北京土著的圈子,享受不到北京人應有的福利。

小區里老北京人帶孩子是一個圈子,北漂一族的老人帶孩子是另外一個圈子,自己北漂也就算了幫忙帶孩子的老人也成了老北漂,沒有公交車老人卡,沒有公園老人卡,都是老人北京人都免費,外地人自己掏錢。

孩子上學就不用說了。曾經租住的一個小區是學區房,區內有區重點小學和幼兒園,帶孩子閒逛的時候聽一個媽媽嫌棄對口的幼兒園招生太多,“都被外地人給擠滿了”,我心裡一萬匹草泥馬呼嘯而過。

自己被北京人看不起也就算了,孩子還被他們看不起,憑啥?只是因為沒有那張戶口紙?身份證上沒有北京二字?

可是再怎麼心酸,怎麼吐槽北京的不好,我們還是選擇了在北京繼續,因為工作機會和待遇,發展前景和平等,我們也是回不去的北漂,家鄉沒有戶口,土地也被收走了,所以沒有退路可走,只能堅持。


芃媽百草園


12年7月來北京實習以後就留在了北京,至今已經有快6年了!很清楚的記得當時只帶了700塊錢,來北京的第一天是高中同學閨蜜來接我的,從北京站到昌平沙河閨蜜朋友家,到了好幾趟地鐵,這是我第一次坐地鐵,等到了家才發現閨蜜的手機丟了,為此,我一晚上沒睡好,內疚了一晚上!之後就是一年的實習生活,各種心酸苦累,因為學的酒店管理,在一家星級酒店做中餐,很辛苦,每天站12個小時,還不停地動著,腳上起了好幾個雞眼,就這麼一年熬下來了,但是,積累了很多,從一個學生變成了社會人!13年大學畢業,從此自己開始正式工作。做了2年的客服,白夜休休的班次讓我整個人都憔悴不堪,毅然決然的辭職,投奔到互聯網行業,摸爬滾打做到現在。雖然工資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狀態,但是,現狀讓我滿足!北京,一個包容的城市,只要你夠努力,夠聰敏,他是不會虧待你的!


BerylWang1


剛開始來北京是因為新婚,老公在北京工作,不想異地戀,毅然決然的來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剛開始租的16平的房子,一個月水電算起來一千塊錢左右,在這間小小的出租房裡,有了寶寶,一個人帶寶寶的日子很是心酸,沒有人幫你,所以我會格外的關注天氣,太冷太熱的天氣不適合帶著寶寶去買生活用品,買柴米油鹽,還好住的地方買東西不是特別的麻煩,只是購物的那條小道及其難走,只記得夏天推著寶寶去買東西會熱的後背全部溼透,印象深刻。每天的歡樂時光就是推著小車把爸爸送到站牌去上班,晚上六點半左右去站牌接爸爸下班慢慢的認識了一些寶媽,一起聊天,一起帶娃出去玩,好景不長,住的地方要拆遷,七八月份最熱的時候帶著寶寶到附近去找房子,週一到週五我在網上查找比較合適的租房信息,打電話確認無誤,週六週日一家三口再去看房子,就這樣找了將近三個月,十月一搬家了,房子比之前要大,離老公上班的地方要比以前遠很多,之前認識的朋友各奔東西,再也沒有接過爸爸下班。。


慢慢地走向幸福


看到這個問題,突然就想談一談自己看到的,自己聽到的。多少人懷揣著夢想來到了北京這個機會眾多的城市,可是有多少人最後不得不向現實屈服,不得不回到老家去。

大貓目前在天津,經常去北京,有時候會看到一些讓人很心酸的場景。有一次我去北京,晚上的時候出去玩,然後想買一包抽紙再買點其他東西,然後就去了一個招牌很亮的“超市”,進去之後看到這個超市真的和我想象的不一樣,很多商品都落滿了灰塵,真的沒有什麼可挑選的東西了。收銀員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小男孩。當我付錢的時候,發現這包抽紙比平時買貴接近一半,我也沒有多說什麼,畢竟是在北京。可是當我付錢的時候,看到了很揪心的一幕,這個收銀的小男孩穿的很破爛,袖子上有裂口,吃的飯是一整個饅頭泡在黑乎乎的湯裡,他的手看起來也很粗糙。店裡的燈光很微弱,只有小男孩一個人。我當時在想,這麼大的孩子不應該是在讀高中嗎,為什麼在這兒工作?其實不管他的背後是什麼,我還是感到很心酸,可是這是北京啊!


還有一些網友的心聲:

網友【空鯉吉蛙】:

在北京,如果你不想因為遲到被扣掉半天的工資,你一心只想著兩種情況 不要堵車,也不要錯過了公交,當你看見身邊的人都跟打了雞血一樣,你也會被感染。

網友【我是一隻小鳥】:

看到別人進出大商場,可是j看看自己身上的穿著,還是算了吧,淘寶上的衣服就挺好的,還是攢點錢吧,

網友【小檸檬】

記得第一次來北京的時候拿了好多行李,然後想上廁所,準備進一個大商場裡面去,結果被門口的保安擋住了,說拿行李不能進去,可是當時也有拉著行李箱進去的,大商場怎麼能不可以拿行李進去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追逐夢想的過程是有意義的,哪怕到最後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的期望,但是曾經努力過。希望北漂們能夠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是大貓的一些經歷和見聞,歡迎大家在文章下面留言評論!

大貓聊三農,我是王大貓。喜歡大貓的可以關注一下啦!

大貓聊三農


我是南方人,也是在南方讀書,14年來北京實習,算是開始了自己的北漂,細數幾次心酸經歷。

1.租房:眾所周知北京的房租是比較貴的,像鏈家自如那樣的大平臺上,房子確實不錯,安全。但是房租太貴,基本單間都是2000+(偏遠地除外),所以為了省點錢,很多人會選擇那種小中介。小中介有些比較黑,各種坑我們。我來北京2年,搬家了七八次,每次都是自己當勞力搬家,至於為何不常住,其中各有原因,有的是房租漲了,有的是中介坑了等等。說下最近的一次租房,就是在今年年初,被一個黑中介坑了, 這家公司叫世紀鴻源,下午帶去看房,覺得還可以,先交了押金,很多方面也和中介說的很清楚,覺得沒問題。晚上被帶到五環外的一個小區樓,要求籤合同,仔細看合同發現裡面很多坑,比如要求必須使用貸款平臺交租金,相當於以我們的名義一次性付完房租,然後自己還貸。當時我不肯籤合同,但是中介也不肯把下午的押金退給我,被一群大漢圍著,各種軟硬兼施,我只好趕緊溜走了。

2.生病:北方的氣候不太適應,經常發燒,好幾次半夜難受地哭,自己爬起來去醫院,北方的冬天凍得發抖。今年年初去協和醫院,因為當時體檢查出肝臟有點問題,那幾天早上五點多起來去醫院排隊檢查,還擔心著萬一自己得了惡疾怎麼辦,越想越哭,但是不敢告訴家裡人。

3想家:每次過節,其實有時我都不想放假,因為在公司還可以熱熱鬧鬧和同事們一塊,可是因為時間問題,也為了省點路費,只能待在出租屋裡看著窗外的萬家燈火,感傷著何處是我的家。


一隻北漂的喵


“我在這裡歡笑,我在這裡哭泣;我在這裡活著,也在這兒死去;

我在這裡祈禱;我在這裡迷惘;我在這裡尋找;也在這兒失去”

汪峰的一首《北京,北京》,唱出了無數北漂人內心苦澀的渴望和無奈的堅持。

今天,就來聊聊我所經歷的北漂生活。

1.北漂一族」:佔比全市人口40%的龐大群體

據最新統計,北京目前擁有近2200萬人口,比十年前增加了約600萬。城六區組成的中心城區人口以平均每年41.42萬的速度增長,現在已經達到1300萬左右。

外來人口超過800萬。這些人中的大多數屬於「北漂一族」:初到北京,沒有固定的住所。一個人,一個箱子,搬來搬去,漂泊不定。

早上,穿著光鮮靚麗,蜂擁著走入租金昂貴的寫字樓,坐在屬於你的獨立辦公桌;晚上,拖著疲憊的身軀,坐著公交或地鐵,回到暫時屬於你的一間屋子。我們都是其中一員。

唯休息可以撫慰身心。

北京市最新規劃:在2020年,將全市常住人口總量控制在2300萬以內,城六區常住人口下降15%左右。這意味著要外遷約200萬人——大致相當於減掉比紐約曼哈頓更多的人口。

從去年起,北京已經陸續外遷一些低端企業諸如批發市場,工廠等至河北省,吸引勞動力隨之外遷。

除了這種被動的外遷,目前北京外來人口的增速已經趨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30歲左右選擇離開北京,這些主動的離開也意味著北漂一族開始理智的選擇自己的生活。

2.擁堵的交通和霧霾天兒更配哦

北京的地鐵四通八達,共16條、長約290公里;可依舊滿足不了上班族龐大的出行量。

早晚高峰時,地鐵上比肩繼踵,像一塊塊壓縮餅乾似的緊貼著;誰的口氣,誰的體味,你想逃都逃不掉,恨不得捂著鼻子不呼吸;誰的書本報紙,誰的手機屏幕,你瞟一眼就能看到內容,沒準還能看上一路交流幾句。

在起始站上車,運氣好能有個座位,不要幻想著起點沒人站著,即使是起點,車廂空間也佔去了七八成。在中途站上車的難度可想而知。

我上班需要坐五站,在車廂門口排隊,每趟車來只能貼著門擠上去一兩個人。正常的話等上五六趟車才可能擠上去。好在高峰時期每趟地鐵的間隔也就一二分鐘。因為大家的目的地差不多,都是寫字樓雲集的區域,所以只有上車的,沒有下車的。

在換乘的大站,有些人擠不上去也不罷休,後退幾步開始助跑,憑藉身體的衝擊力,衝開靜止的人群給自己爭取個「棲腳之地」,全然不顧人群中抱怨聲一片。因為太正常了。記得,剛開始上班的有一天,我被擠得前胸和後背疼了好久。這是真正領教了北京的地鐵,之後就學會了用書包保護自己的身體。

以上都是正常的情況,地鐵出故障時是最糟糕的。十幾分鍾才能等來一趟,而滯留排隊的人群已從車廂門口排到地鐵口外的馬路上,長達幾十米。車一來,隊伍開始騷動,繼而散亂擁擠,誰有本事擠上去就擠吧,往往只有幾個勇猛的人僥倖擠上,其他人鎩羽而歸,焦急等待。

往往碰到故障的時候,我有自知之明,我是一定擠不上去的,就放棄地鐵,轉而去坐公交或者騎個自行車都比等著地鐵強。有時候,辦公室裡好幾個人同時遲到,不用懷疑一定是某條線故障了,比新聞報道還及時。

後來,我住的附近新開的一條公交線路,正好到公司門口,簡直令我欣喜萬分。於是改坐公交,坐公交的人相對少一點,也只是少那麼一點點。雖然道路還是有堵車嚴重的時候,比起擠的前胸貼後背,我寧願忍受堵。有時半個小時都開不出十米,而旁邊的百萬豪車也一樣堵著。

儘管地鐵提價用於減少坐地鐵出行的人數,儘管有搖號的制度用於控制車量,我覺得作用微乎其微,以致可忽略。依舊擁堵,依舊霧霾。甚至分不清到底是霧霾還是陰天,反正看不到太陽就對了。也不愛戴口罩,除非PM2.5爆表的日子象徵性的戴一下。

不過,現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霧霾天。去年全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僅有六個城市完全沒霧霾,我的家鄉塔城算一個。所以,去哪裡都逃不過霧霾。

如果你身材比較豐滿,想要來北京,擠地鐵的困難程度比減肥還大。所以,先減肥吧,身材苗條才方便在擁擠人群中穿梭;

如果你年輕脾氣火爆,想要來北京,做好每天兩次想揍人罵人和被人揍被人罵的心理準備,因為在擁擠中,有口角和矛盾太正常,而你想動手時卻發現掄不開手臂。

3.租房,北漂的必修課

在北京租房,很難從房東處直租,基本98%是從中介公司租房。大街小巷,尤其是小區附近,中介公司隨處可見,挑選信譽好的大公司很有必要。

在網上挺容易能找到適合的,但等你真正去看就會發現不一樣了。童話裡都是騙人的,中介公司的照片也不例外。

照片裡乾淨整潔的廚房和衛生間,實際卻有些髒亂差,因為拍的是保潔剛打掃之後,而現在已有人居住;精裝的臥室,房東的傢俱已被中介公司用廉價的二手貨替換;所謂的次臥,可能是一個沒有窗戶的黑暗隔斷間。看得再多也都大同小異,最後只能選擇一個相對滿意的。房租一般是押一付三,中介費還要另收一個月的房租。

租房的一大好處就是可以選擇離單位近一些的小區,價格就會昂貴些,作為剛工作的上班族,一般都是從合租開始。如果有朋友一起租個套間,分攤房租最合適不過,否則就要和陌生人合租。

我第一次租房時,和我合租的兩個女生,年紀相仿,還算合得來。後來,弊端漸漸顯現。主要就是公共區域的衛生,商量好的值日表慢慢就不執行了,請保潔又有人嫌花錢。我喜歡收拾屋子,打掃也願意,可幾次之後別人就享受的理所當然了,甚至還不珍惜我的勞動成果,索性只打掃自己的地盤。下班或週末窩在十幾平的小屋裡,有個獨立的陽臺,倒也愜意。

一年的租房合同還沒到期,中介卻要我們搬家,那段時間北京對群租房查的特別嚴。原來是我們屋裡有個小隔斷間,據說被舉報了,也可能是房東想賣房子。於是中介重新給我們找了其他房子,連夜搬家。

我認識的同事好多住在比較遠的地方:有的是和家人一起在北京,在郊區租個大房子住;有的是不願意合租,同樣的價錢在遠的地方可以租個單間自己住;有的住在河北地界,坐著長途車每天往返;住的遠,就要起早貪黑花費兩個小時左右在路上,住的近就可以多睡會。不得不提的還有地下室,陰暗潮溼,不通風,沒有陽光,手機都沒有信號的地下室卻是很多低收入人群的首選。有一個認識的同事月薪過萬也租住在地下室,讓我很不理解。

年輕時吃苦可以,但不該以犧牲身體為代價。健康是人生的半徑,半徑越大,人生軌跡才會更大更圓滿。

無論怎樣請準備好:每月工資至少一半需要滿足基本的吃穿住行;住慣了一個地方,還得重新適應;不能買太多東西,搬家時都得捨棄。我總喜歡收藏些有意思的玩意兒,有些保存了多年,還是在搬家中丟棄了。所以,漂的無奈就在於此。寧願有自己的家,小點也無所謂。整理是為自己,收藏是為自己,喜歡的東西一直都在。

不知不覺寫了這麼多感悟,卻意猶未盡。似乎從中感到一絲怨氣,這裡留下了我們的青春,卻不一定能留得下我們。無論如何,我依舊熱愛北京的包容和豐富,願意在這座城駐足停留。

我們依舊在北京這座城市渺小著,但在自己的世界強大著。


路遇而安


我是2004年來北京的,當時懷著憧憬的心情來北京淘金。由於文化水平不高,只得在工廠賣苦力,剛來時工資一千多點,每天都乾沒有休息日,還經常加班。

後來經驗多了,技術也過硬了,就當起了車間主任,管理十幾個人,那時的辛苦就甭提了,工資才三千多點,住集體宿舍,也不敢亂花錢,因為家中還有老婆孩子要吃要喝。

再後來我就轉行幹建築,每天在工地奔波,工地可不是輕省活,又苦又累,還不能和家人團聚,現在我乾的是質檢員工作,工資也上去了,每月六千多塊,我也知足了,但在北京買房是不可能的,我還要繼續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