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活色生香唐人街,那些從未回過中國的華人
文圖:七月娃娃
唐人街已經是仰光的觀光項目之一,但對於很多喜歡自然風光的朋友來說,這裡的幾條街道似乎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甚至有點髒亂差,魚龍混珠,還特別老舊,但對於我來說,這裡才是仰光活色生香的生活所在。
仰光的唐人街很難分辨,說不上具體從哪條街開始,靠近海邊碼頭,這裡被命名為廣東大道,是因為剛開始來這裡落地生根的是廣東人,後來福建人也來了,漸漸應該也有其他省份的人前來這裡謀生存,於是他們用一條馬路,把兩邊平行的街道分別叫廣東街和福建街,兩邊分別有廣東的寺廟和福建的寺廟,都各具地方特色,廣東的寺廟是新建的,較新,但福建寺廟是老寺廟延續下來,裡面的故事非常豐富。
去唐人街原本想找中國餐館吃晚飯,我們在廣東寺廟的一位華人阿姨那裡打聽到19街最多餐館,於是到19街尋找目標,他們稱“十九條”,廣東人喜歡用“條”做量詞,果然是廣東人的後代。但是尋找的餐館並不如人意,雖然是中國人經營,也有中文餐牌,一些菜式的做法也很中國,但做出來的味道就是差很多,而且很多口味都是迎合當地人,所以大多數餐館都會打上“燒烤”的標籤,來消費的也多是緬甸人,他們點很多啤酒,叫幾個燒烤,然後從挑著擔子的小販那裡要一袋子膨化食物,澆上各種調料,就這樣吃到半夜。雖然這裡廣東華人居多,但幾乎所有餐館都標榜“雲南燒烤”的海鮮味道,有點不太專業的不倫不類。不過世間人人的口味不一,我不愛吃燒烤和膨化食品在很多人眼裡,是矯情是做作,但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你管我怎樣呢?
要辨識唐人街,就要深入到巷子裡,果然大多數人家裡都會掛上出自何地的中文門匾,而且會看到很多英國殖民時期留下來的英式房子,古老的門窗裡透出昏暗的燈光,有些建築還中西結合,非常陳舊,有點民國時期電影的味道,王家衛的電影的場面感撲面而來,就是那種慢吞吞的舊生活味。我們在路上遇到一些來自廣東和福建的華人,說自己三代以來就已經住在這裡,從來沒有搬走過,讀書的學校也是當年自己爺爺讀書的地方,他們也大多數沒有回過中國,我們在福建寺廟裡遇到一個老婆婆,她祖籍廈門,竟然不知道廈門有個鼓浪嶼。
這裡也生活著很多緬甸老百姓,他們穿著籠基,自由行走在唐人街裡,許多華人也早已經入鄉隨俗,很難分辨出他們。很多賣水果和燒烤的檔口都是緬甸人在經營,我們在這裡用500緬幣買了一個橘子,回來才知道被忽悠了,在環城小火車上,500可以買一斤。除了華人和緬甸本土老百姓,我們還發現仰光包括整個緬甸都有很多印度人在此生活,而且人數還不少,所以在唐人街附近,又一個區域叫印度街,印度人民也是為了生活奔波於世界各地。
據說中國南寧市要出資在這裡興建華文學校,那些生活在緬甸的華人,儼然已經成了緬甸人,習慣了這裡的水土和生活,他們一代代傳承下來,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但經濟條件又侷限了他們生活的範圍,他們心裡惦記中國故土,卻遺憾從未回去過,也許興建學校,會讓華人的下一代,更加了解中國吧。
我是七月娃娃,簡單記錄旅途生活。
但願與你有生之年狹路相逢。
閱讀更多 七月娃娃私享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