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基督教和東正教直接的關係是怎麼樣的?梵蒂岡的教皇和這些宗教都有哪些關係呢?

血色伯爵43507546


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分裂後,逐漸分成了天主教(西歐羅馬教會)和東正教(東歐希臘教會)兩支。兩家在公元11世紀正式決裂。其中梵蒂岡教皇是天主教的領袖。而新教(又稱基督新教或基督教)則是在公元15世紀後由胡斯、馬丁路德等宗教改革家推動,在天主教基礎上完成的。

基督教是猶太人耶穌在公元1世紀,從猶太教基礎上改革創立的。基督教在早期受到羅馬帝國鎮壓,但在公元3世紀初,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執政時得到合法化,進而成為了羅馬的國教。當時一共設了五個大教區,即羅馬(管理西歐和北非)、君士坦丁堡(管理東歐)、安條克(管理小亞細亞)、耶路撒冷(管理西亞)和亞歷山大(管理埃及)。其中,君士坦丁堡地位最高。

到5世紀,西歐地區遭到日耳曼人入侵,西羅馬帝國也滅亡。羅馬教會成為西邊唯一的“燈塔”,開始建立森嚴的教權等級制度,並且向法蘭克人、哥特人等日耳曼部族施加影響。東邊君士坦丁堡的教會,則靠著東羅馬皇帝企圖壓制西方羅馬教會。兩邊教會在教義解釋、宗教禮儀等方面也有不少分歧,這麼樣就漸漸對立起來。

590年,格里高利一世(540—604,590-604在位)成為羅馬教皇,極大擴展了羅馬教會的勢力。羅馬教會力量越來越大,甚至對東羅馬皇帝也是陽奉陰違。相比之下,君士坦丁堡的大主教卻純粹是一個宗教領袖,完全聽命於皇帝。

在7世紀初的東羅馬帝國內戰中,格里高利一世支持將領福卡斯造反,於是福卡斯登基後,承認羅馬大主教是基督教會的老大。此事標誌著羅馬教會已經開始向東羅馬皇帝叫板了。“教皇”一詞,原本是對所有大主教的尊稱,但格里高利一世則正式宣佈,“教皇”只能屬於羅馬主教。

此後幾百年裡,羅馬教會和君士坦丁堡教會乃至東羅馬皇帝之間的嘴炮不斷。到1054年,羅馬教皇利奧九世(1049-1054在位)和君士坦丁堡主教長瑟如拉留(1043-1058在位)又一次開掐,這一次促成永久“離婚”。從此以後,基督教會一分為二,東方的為東正教會(又稱希臘正教),西方的為天主教會(又稱羅馬公教、拉丁教會)。現代基督教的兩大派系形成了。

此後,羅馬教廷鬥敗了德國皇帝,建立了凌駕世俗政權之上的神權帝國。在公元11世紀到13世紀的十字軍東征中,羅馬教皇趁機把天主教勢力往東方擴展,擠佔東正教的生存空間。

但是如日中天的天主教廷,因為自身的貪婪腐朽,也遭到了反擊。除了法王為首的封建帝王對其嚴加打擊,宗教內部人士也有了改革的呼聲。15世紀初,波西米亞(捷克)的教士胡斯(1369-1415)搞宗教改革,主張廢除奢侈繁華的宗教儀式,教會不應該佔有大片土地,揭發教會壓榨錢財的面目。教廷就把胡斯燒死了。為此,波西米亞人民發動起義,就是持續10多年的“胡斯戰爭”。

1517年10月,德國神父馬丁.路德(1483-1546)站出來向教皇鬥爭。他最初只是想打擊當時教廷貪得無厭的“贖罪券制度”,卻遭到教皇的嚴厲鎮壓。馬丁.路德被逼到了絕路,他也豁出去了。1519年路德宣稱教皇是人選出來的,不是上帝的代表;信徒只要信上帝,不服從教皇也可以上天堂;宗教會議是人開的,不是神開的,所以也可能出錯。比如說100多年前教會燒死胡斯,就是大大的錯誤!到1520年,路德更是直截了當地疾呼,說教皇及其爪牙是“羅馬罪惡城的蛇蠍”,應該把這些吸血鬼轟出德國去。

路德的宣言不但得到人民的擁護,也得到德意志很多諸侯的支持。他和胡斯秉持的“簡化宗教手續,人人皆為神父”等理念,最終導致了基督教中“新教”的誕生。

相比天主教,新教的主要區別是(1)信仰就能得救,而非專門儀式;(2)人人都可與上帝交流,無須教會壟斷;(3)最高權威是《聖經》而非教會的文告。

新教又稱為基督新教或基督教。這最後一個名稱,容易與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也就是天主教、東正教和基督新教三者加上其他一些小教派之和)混淆。

不少德國諸侯看到新教蘊含的強大威力後,紛紛接受新教,剝奪天主教會的權力,沒收天主教會的土地和資源,收歸己有。這樣,在德意志形成了二教並立的局面。

新教還席捲歐洲別的國家,比如北歐的瑞典、丹麥,西邊的英國、法國,以及東邊的波蘭、匈牙利等地。在路德改革的影響下,瑞士出現了茨溫利、加爾文的宗教改革,英國確立英王為教會領袖,排除羅馬教皇的領導。法國國王也從教皇那裡奪回了當地教會的任免大權和大部分收入。為此還打了好幾場宗教戰爭。

至於教皇,他是天主教一支的最高領袖。對於東正教和新教,教皇最早是視為異端的。當然現在大家和平共處了。


巴山夜雨涮鍋



來一個最簡潔的回答

基督教是一個總的名稱,而天主、新教(基督教)、東正是三大分支。

共同特點:

  1. 都是信仰耶和華

  2. 耶穌基督是他們共同的救世主並且都相信原罪這一說法

  3. 最顯著的共同點就是,三者都以《聖經》為其宗教經典

區別:

  1. 教會形式不同

  2. 宗教語言不同

  3. 歷史架構不同

  4. 神職認同不一

  5. 神職稱謂不同

  6. 對神的認識不同

  7. 節日、儀式不同

  8. 曆法不同


但無論如何,他們都是人類的信仰,人類文明的結晶。都應該值得尊重。


未解之謎大猜想


基督教的三大教派: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新教;

(注:僅大陸地區,把新教叫做基督教,其實是基督新教)

聖地:梵蒂岡:是原羅馬教皇廳,天主教的朝聖地。

耶路撒冷:耶穌被處刑後復活之地,與第一聖殿的所羅門神殿的所在地;是基督教的三大教派的朝聖地。

(PS:耶路撒冷:同時是,猶太教聖地【耶路撒冷的哭牆,是古代猶太國第二聖殿的唯一遺址】;也是,伊斯蘭教聖地【先知穆罕穆德昇天,並前往神靈之地】)

從歷史與教義,簡述區別:

1、歷史上區別:

公元1世紀,耶穌,以聖經(《聖經:舊約》)為藍本,一神論為教義,在耶路撒冷地區傳教。此時,耶穌的傳教是一個猶太教的分支。

耶穌死後,其弟子開始向猶太族外的民族中傳道,並向西擴散進入羅馬帝國,在與羅馬皇室爭權中形成基督教。

最終,宗教戰勝皇權;於392年,被羅馬皇帝定為羅馬國教;

3年後,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東西兩部,基督教會隨之分裂為東教會、西教會。

西教會,以原羅馬城為中心,發展西羅馬帝國,併成為天主教。

東教會,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發展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併成為東正教。

西羅馬帝國敗亡後,繼承者是神聖羅馬帝國(今德國主要區域);

東羅馬帝國敗亡後,繼承者是沙皇俄國帝國(今俄羅斯);

14世紀以後,歐洲爆發文藝復興運動;最終,於16世紀,文藝復興思想漫延至教會內部;

天主教爆發宗教改革運動,一分為二;脫離天主教會的,被稱為新教,視為新的宗派;形成舊教、新教的對立事實。

當今地區:

天主教:主要在西歐、南美等地,以及,是當年的殖民地的發展中國家;

例如法國、西班牙、巴西等。

(基督)新教:主要英國、德國,北歐地區,當年殖民地發達國家(美國、澳大利亞等)。

東正教:主要希臘、俄羅斯、烏克蘭等亞歐交界國家。

注:世界宗教圖:

二、教義及教會區別:

基督教的宗教體系是一神論;

主要典籍是《聖經:新約》與《聖經:舊約》。

天主教與東正教的聖事有7種:聖洗(洗禮)、堅振、告解、聖體(東正教稱“聖體血”)、終傅、神品、婚配。

新教的聖事為二件:洗禮、聖餐(主的晚餐)。

主要教會:

天主教:1.隱修院修會,2.托缽修會,3.耶穌會;

東正教:1.君士坦丁正教會,2.亞歷山大里亞正教會,3.安提阿正教會,4.耶路撒冷正教會,5.希臘正教會(希臘國教)、6.俄羅斯正教會。

基督新教:1.路德宗,2.加爾文宗,3.安立甘宗,4.公理宗,5.浸禮宗,6.衛斯理宗,7.靈恩派,8.福音派。


藍星cc


這個問題需要結合基督教發展史來回答。

廣義上的基督教包含了羅馬公教(也就是天主教)、正教(國內稱之為東正教)、新教(國內稱為基督教,也就是狹義上的基督教)三大派,以及眾多小的派別。基督教產生於公元1世紀初期,在兩千年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眾多派別。影響最大的就是公教、正教和新教,這三者之間差別非常大。我們梳理一下基督教的發展史,來看這三者之間的關係。

一、原始基督教

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徹底摧毀了以色列王國,將這片土地變成了一個行省。國破家亡的猶太人無力抗爭,但是總得繼續活下去,他們把希望寄託在猶太教的神耶和華身上,認為耶和華將會派救世主彌賽亞來拯救他們。1世紀30年代,一群猶太人認為彌賽亞已經降臨,他們打破了只向猶太人傳教的傳統,開始向所有人傳播“福音”,宣傳只要信奉上帝和跟隨耶穌即可獲得拯救。彌賽亞在希臘文的翻譯中是基督,這個新宗派就被稱為基督。

最初出現的基督教主要在底層人民中傳播,性質有些類似張角的太平道,一方面給人活下去的信心,另一方面是想反抗羅馬人的統治。他們被嚴守猶太教律法的法利賽人視為異端,同時又被羅馬人視為叛亂分子,因此遭到雙重打擊。在當局的殘酷迫害以及巴爾·科赫巴起義失敗後,教會為了生存,逐步轉變方向,重新詮釋教義,儘可能的爭取社會同情,並且爭取了一部分上層人士加入教會。

基督教產生之初,對彌賽亞的不同解釋,不同的派別就出現了,這些派別後來被視為異端。主要有諾斯替派、馬西昂派、孟他努派等等。

公元2世紀下半葉的時候,基督教會中的上層人士已經明顯增加,教會也被默許存在了,而且還能置產。公元313年,羅馬帝國的兩位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李基尼烏斯共同頒佈了《米蘭敕令》,承認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公元325年,重新統一羅馬的君士坦丁一世在尼西亞召開宗教會議,對一直以來分歧很大的神學理論問題進行了統一,不贊同的派別都被視為異端,遭到打擊。原始異端派別逐步衰落,有一些維持到公元7~8世紀,隨著伊斯蘭教的興起而消亡。

二、公會議基督教

尼西亞公會議之後,基督教得到了羅馬帝國官方扶持,教會勢力迅速發展。由於羅馬帝國內部的分化,西部通行拉丁語,而東部通行希臘語。基督教也已經形成了兩大教會,西部以羅馬為中心,東部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兩大教會為了爭奪帝國教會的領導權,相互傾軋。公元382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廢止勝利女神的祭祀活動,獨尊耶穌,將最高祭司的職位交給了羅馬教會大主教,但同時他也確認君士坦丁堡主教的地位僅次於羅馬大主教。

公元393年,狄奧多西一世宣佈基督教為國教,並禁止了其他信仰,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確立了統治地位。公元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去世,去世前,他將羅馬帝國分成了兩部分,給了兩個兒子。從此以後,羅馬帝國再也沒有能夠統一,直至西羅馬帝國滅亡。帝國分裂後,君士坦丁堡自然成了跟羅馬具有同等地位的政治和宗教中心。當時的大主教還沒有那麼大的權力和影響力,教會還是被皇帝所控制的。

東西羅馬帝國都面臨著嚴重的危機,外面是蠻族的進攻,而內部依然在爭權奪利。而教會則乘機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和權威。公元445年,羅馬大主教利奧一世從皇帝瓦倫提尼安三世手裡拿到了一道敕令,將羅馬教會提升到最高地位,並且自稱教皇。利奧一世的做法得到了當時東羅馬皇帝和東方教會的承認。利奧一世的最大成就是在公元452年,成功勸退了阿提拉,極大的提升了教皇的權威和影響力,風頭蓋過了西羅馬帝國的皇帝,而且從那以後,西羅馬帝國也沒有出過像樣的皇帝。

此時的基督教,一共有五大主教,除了羅馬和君士坦丁堡大主教,還有亞歷山大、安條克和耶路撒冷三大主教,這三個地方位於北非和中東,伊斯蘭教興起之後,他們就不復存在了。另外,還出現了新的被稱為異端的派別,比如聶斯托利派和一性論派,這兩派影響很大,聶斯托利派後來傳到唐朝,被稱為景教。而一性論派則成了獨立的教會,比如埃塞俄比亞教會。

公元476年,蠻族首領奧多亞克廢黜西羅馬帝國皇帝,宣誓效忠東羅馬帝國皇帝芝諾,西羅馬帝國滅亡。按照之前教會與皇帝的關係,羅馬教皇的上任需要得到皇帝的批准,因此羅馬教皇此時受到東羅馬帝國皇帝的節制,不過這種情況很快就得到了改變。公元590年,教皇格里高利一世上任,他得到了法蘭克王國的支持。為了擺脫東羅馬帝國的控制,格里高利一世和東羅馬帝國的將領福卡斯達成私下協議,格里高利一世支持福卡斯發動政變,而福卡斯則承認羅馬教皇擁有基督教最高權力,教皇本人被尊為“普世牧首”。羅馬教皇與君士坦丁堡牧首的權力鬥爭自此開始。

公元9世紀,教皇尼古拉一世期間,教皇的地位進一步加強,開始掌握世俗權力。期間發生了佛提烏分裂事件,東西方教會開始走向決裂。公元1054年,東西方教會矛盾激化,發生了色路拉里烏大分裂事件,羅馬教皇和君士坦丁堡牧首互相革除了對方的教籍,東西方教會從此分裂。

三、中世紀基督教

色路拉里烏大分裂後,西方教會自稱羅馬公教,也就是天主教,而東方教會自稱正教,因為在東方,所以我們稱之為東正教。

在西方,羅馬教皇擁有非常高的權威,教皇由樞機主教團選舉產生,世俗君主無權干預。不僅如此,西歐的君主加冕必須得到教會認可,教皇直接干預和插手世俗權力。公元1095年,教皇烏爾班二世直接煽動了十字軍東征,十字軍東征持續了整整200年,教皇的權威可見一斑。

中世紀天主教勢力非常大。教會不僅擁有龐大的資產,還擁有武裝力量,比如聖殿騎士團、醫院騎士團等等。宗教儀式非常繁雜,底層民眾處於被壓迫被壓榨的慘狀,因此一些新的異端湧現了出來。比如反對教階和聖事的阿爾比派,反對教會斂財的韋爾多派(里昂窮人派),15世紀出現了胡斯運動,他們都遭到教皇的鎮壓,異端裁判所就是這個時期的產物。

在東方,拜占庭帝國,也就是東羅馬帝國一直維持著,教會和皇帝的關係相對比較和諧。不過拜占庭帝國一直面臨著波斯帝國的壓力,還有來自伊斯蘭教的攻勢。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人攻破,東正教會選擇臣服奧斯曼帝國。公元1589年,俄羅斯正教會獲得自主權,脫離了君士坦丁堡牧首區的管轄,成為最大的東正教會。不過俄羅斯正教會一直依附於沙皇,成為沙俄統治集團的一部分,一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

四、現代基督教

中世紀的異端雖然都被鎮壓,但是引起的衝擊很大,世俗君主也在想方設法擺脫教皇的控制,羅馬教廷的社會政治地位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此時,天主教會內部也開始改革。宗教改革運動首先在德國展開。

1517年10月31日,威登堡大學的神學教授馬丁路德貼出了一張《九十五條論綱》,揭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最核心的內容是《聖經》是信仰的唯一來源,每個信徒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解釋《聖經》。而之前教皇被當做神,也是信仰的來源,教皇的解釋被認為是唯一正確的解釋。《九十五條論綱》很快得到德國貴族支持,傳遍了西歐。教皇極為震怒,將馬丁路德革除教籍。馬丁路德本來只是想改革教會制度,這下好了,他索性就在德國貴族的支持下創建了自己的教會,不再承認教皇的權威,他的教會被稱為路德宗或者信義宗。

路德宗依然保留了天主教的那一套儀式,加爾文則走得更遠,不僅不承認教皇的權威,連儀式都省掉了,只留下洗禮和聖餐禮。路德宗很快就傳播到中歐、北歐,而加爾文派則傳播到瑞士、法國、荷蘭等國。這時候英國也進行了改革,創立了英國國教,英國國王取代了羅馬教皇的地位。教皇當然是不能忍的,於是戰爭爆發了,諸侯割據的德國在教皇的挑動下爆發了內戰。

1555年,《奧格斯堡和約》簽訂,協議由各國統治者全權決定該國人民所信仰的教派,不能接受者只有遷居他國。但這個條約也沒有能夠維持多久,1618年至1648年爆發了歐洲三十年戰爭。這是一場新舊教徒之間的宗教戰爭,戰爭造成了大量人口死亡,德意志地區損失了60%的人口。戰後歐洲各國才開始採取宗教寬容政策,並且普遍實行了政教分離政策。

天主教的勢力一落千丈,教皇也從神壇上跌落下來,不再幹預世俗權力了。



迷蝶夢文史社


第一,弄清楚這三個教是怎麼來的

在西方教義的歷史上一共有3個主要的教派:天主教、基督教和東正教,但實際上最開始是有區別的。

比如公元1世紀耶穌去世的時候,耶穌傳教的教派只是猶太教的一個分支,後來被羅馬皇帝各種演化後成為了基督教,並定位國教。

隨著羅馬帝國分裂,西邊的羅馬帝國的國教變成了天主教,東邊的羅馬帝國的國教變成了東正教。天主教基本是覆蓋現在的德國地區,東正教主要是沙皇俄國,也就是現在的俄羅斯。

到文藝復興的時候,有發生變化了。天主教發生了改革,分成了新教和舊教。新教也就是基督新教,舊教還是天主教。這樣,世界上就出現了三大教共同存在的格局了。

所以,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其實都是基督教的分支,具體的演化可以看下面這張小圖,我覺得總結的很好了。

第二,知道梵蒂岡的教皇是哪個的教皇

梵蒂岡的教皇實際上只是天主教的領袖,並不是其他兩派的領袖,這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點。

但教皇依然是在宗教領域非常有影響力的人,雖然這三個教派之間的關係並不怎麼好,偶爾還會為了各種歷史淵源而紛爭,歷史上還打過仗。但至少目前關係還算融洽。

我是千城,就是那個要讀完1000本書(已讀600本)、走過1000座城的男人。公眾號:千城撩書。


千城Slash


首先跟大家說說三者時間上的先後順序 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新教

廣義上講,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和基督新教,三者同根同源。狹義上的基督教一般是指的基督新教。


天主教

  1. 基督教開始於公元一世紀,公元30年—100年為使徒時期(也稱初代教會),公元100—313年 稱為逼迫時期。

  2. 到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即位,羅馬帝國對於基督徒的迫害才停止,原因是君士坦丁在於312年為國位征戰時,突然看到天上顯出光耀之十字架,並有字說:“靠此記號得勝!”於是,他下令全軍以十字架為旗幟,果然獲得勝利,即位後就該信基督教,並頒佈“米蘭敕令”,定基督教為國教。
  3. 又過了100多年,到四世紀的時候,基督教在歐洲漸漸形成了五個教會中心:羅馬,君士坦丁堡,安提阿,耶路撒冷和亞歷山大,每一箇中心點有一個監督,但到了五世紀的時候,羅馬的監督認為既然羅馬城既然是當時世界的政治中心,那羅馬教會就應該是當時世界的教會中心,所以羅馬的監督就應該高於其他的監督,於是宣佈羅馬的監督是管理普世教會的監督,這就是教皇制的形成。天主教由此開始。

  4. 當政教合一的天主教教皇權利逐漸膨脹之後,教會開始腐敗,後來也有邪惡的教皇出現,然後就有了我們熟知的中世紀黑暗時代。
  5. 直到如今,全世界的天主教依然以羅馬境內的梵蒂岡為中心,以現今教皇方濟各為宗教領袖,當然,教皇方濟各也只能管管天主教事務。

東正教

東正教顧名思義就是在東邊的正統教會,那東正教的出現就和東西羅馬帝國的分化有直接的關係。

  1. 羅馬帝國一向以羅馬城為中心,但君士坦丁大帝出於軍事和政治上的考量,決定建一個新的城堡,將其擴大成一個新的都會,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君士坦丁堡。後來,羅馬行政中心從羅馬城遷移到了新城君士坦丁堡。

  2. 隨著羅馬帝國首都的遷移,帝國的東西開始走向分裂。更多的經濟,文化,宗教中心開始往東部移動,君士坦丁堡的主教長也開始脫離羅馬教會管制。

3.公元1054年,西羅馬教會和東羅馬教會正式決裂,羅馬主教長和君士坦丁主教長互相革除對方教籍。於是東西方教會正式分裂為二:東方為希臘教會即東正教,西方為拉丁教會即天主教。東正教依附於東羅馬,俄羅斯等國。現今主要在俄羅斯一帶。


基督新教

正如我們歷史書上所說,新教出現是從1517年馬丁路德宗教改革開始

  1. 如上文所說,權利日漸膨脹的教皇帶來的是日益腐化的中世紀天主教時代,主教們壟斷了聖經解釋權,開始編造出很多荒謬的教義,比如說為死人禱告,兜售贖罪券為死去的人贖罪等,嚴重偏離了聖經的教義,所以與其說1517年是宗教改革,更確切的應該說是“宗教歸正”。

  2. 義憤填膺的馬丁路德寫下了反駁贖罪等諸多錯誤教義的“九十五條論綱”,他原沒想要改革,但是改革的序幕就此拉開,一發不可收拾,在很多人的支持鼓勵下,馬丁路德不得不走上了革新的道路,德國的宗教改革開始。後稱路德宗。
  3. 伴隨著德國的號角,加爾文在瑞士和法國也開始了他的宗教歸正運動,後稱加爾文宗或改革宗。隨後,英國國王也宣佈英國教會脫離羅馬教庭而獨立,成為聖公會。
  4. 新教就此形成,但新教並不是統一的教派,它是有很多教派組成,如路德宗,加爾文宗,聖公會,循道會等,它們都在統一信仰框架內,大同而小異。現今散佈在世界各地。

總結

三者雖然廣義上同屬基督教,但是在教義上,經卷上,禮儀上還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現實關係上,三者現在雖不互相攻擊,但聯繫也並不密切。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拙見,有什麼問題或者補充,歡迎在下面評論留言,大家多多交流。


百科全叔365


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的關係是怎麼樣的?梵蒂岡教皇和這些宗教都有那些關係?

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統稱為基督教,都是信仰救世主,並奉耶穌為救世主的一神教。

開始時耶穌帶領門徒在迦南地區、耶路撒冷一帶傳教。

羅馬總督比拉多逮捕並在十字架上釘死了耶穌,其門徒逃出巴勒斯坦地區,開始在羅馬境內傳教,當時羅馬統治者對基督教堅決鎮壓,經四百年教難後,君斯坦丁大帝信奉了基督教,並將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合法化,至此,基督教開始在羅馬帝國合法傳教,但基督教中心在君斯坦丁堡。

隨著羅馬帝國分裂,基督教也分裂為以君斯坦丁堡為中心的東正教和以意大利羅馬為中心的羅馬公教,梵蒂岡教皇就是羅馬公教教皇。

羅馬公教進一步分裂出了以馬丁路德、加爾聞為代表的誓反教會,也就是誓死反對羅馬公教派。

到中國來傳教時,羅馬大公教取了中國名字一一天主教。

誓反教會則延用了基督教的名字。

其實這三教正確的名字因該是:東正教、羅馬公教、基督新教。

梵蒂岡教皇只是羅馬公教教皇,與其他兩個教會沒有任何關係。


王金海170657262追求


網絡的回答大多不準確

我先澄清幾個名詞。

一、基督教在廣義上指的是基督宗教(大公教會):(包括羅馬(大公)天主教,東方正統教會。)

羅馬教皇,一般稱為羅馬教宗,是羅馬主教,聖彼得的繼承人。還有更詳細的解釋可以自己去查,在此不囉嗦。

在我國基督教只是狹義上的基督新教的統稱。

二、其次各宗派的關係如下:

1、只有一個大公教會,這個大公教會在10由於教義,神學、政治、文化的分別逐漸於1054年分裂為東方正統教會(東正教),羅馬大公教會(天主教)。這是第一次教會分裂。

2、基督新教:公元12世紀以後由於教權和政權的互相影響,角逐,教會產生了腐敗行為。最終在16世紀時,馬丁路德等人針對教會的腐敗開始改革,最終因為政治,神學,經濟等原因導致教會第二次分裂。

三、信仰的共同關係,共同相信三位一體的神。相信一個神人二性一位格基督耶穌。相信聖經為神啟示的聖書。

四、大致的不同:

1、天主教與東正教的不同,和子句糾紛,聖體用餅,首席權糾紛。

2、天主教與基督新教的不同,一聖統制,二聖經書卷目錄,三聖事聖禮,四聖人聖像的禮敬,煉獄或者煉淨教義,補贖教義,四是否與教宗共融。

3、東正教與基督新教的不同,天主教與基督新教的不同,一聖統制,二聖經書卷目錄,三聖事聖禮,四聖人聖像敬禮,補贖教義,總之,東正教對基督新教的態度比天主教嚴重,直接認為基督新教是異端。

五、羅馬教宗與東正教普世大牧首的以及其他宗主教、基督新教各大宗派的關係目前是謀求彼此合一的狀態。整個教會也在為謀求基督教會的合一而努力。

雖然東西方教會目前還沒有完全共融,但是彼此稱為弟兄。由於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大公主義法令的頒佈,天主教會對基督新教基督徒的態度也有大的改變。普世合一運動也有大的進展,期待教會能為人類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


我的磐石


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和東正教都是同宗同源。後來因為教義、不同的政治和社會的原因,在1054年和16世紀分化為三個教派。

雖然,三個教派的教義有區別。但是,我們不可能完全靠文字來傳達出三個教派不同類型的各自特徵。想要真正瞭解這天主教、東正教與新教,都需要實際地經歷其各自的敬拜和禱告的生活,去與接受這些宗教的人交談。

如果用一個比較形象的比喻來形容三個教派的關係,那就是:一母所生的三兄弟。

至於教皇對天主教有極大的影響,對其他倆教派影響不大。就像三個兄弟,都有自己的家,大哥權利再大,也管不到兄弟們的家裡事。

上面這些回答,都是非常表面,想要真正瞭解,只透過文字的傳達是不夠的,而是需要你親自參與其中。


小小曉書童


基督教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狹義的基督教就是新教。問題中的基督教指的就是新教。本文的基督教採用廣義含義。

首先談基督教的產生。公元一世紀,在現在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區,耶穌基督以猶太人當中的彌賽亞信仰為基礎,對傳統的猶太教進行改造,自任救世主開創了基督教。彌賽亞是希伯來語,意思就是救世主。希伯來語就是猶太人的語言。早期基督教主要在猶太人內部流傳,之後開始向其他民族和地區傳播。最初被羅馬帝國禁止,但之後又被尊崇為國教。在得到政府支持之後,基督教開始以羅馬為基地,向整個羅馬帝國傳播。為了便於管理,基督教和羅馬帝國的行政機構平行設置了一整套的教務管理機構。羅馬主教因此獲得了超越其他地區主教的地位,成為了這一整套教務管理機構的最高管理者。中文譯名稱為教皇。

其次,基督教的分裂。羅馬帝國晚期,分裂成為了東西兩個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的大主教駐紮在雅典,後來一般稱為牧首,西羅馬帝國大主教駐紮羅馬。此時基督教的教務管理機構也因為政權分裂而分成東西兩個教會。東羅馬帝國的基督教,自稱正教。因為在東部,所以俗稱東正教。東正教和天主教相比,長期依附在東羅馬帝國政權之下。政權分裂之後,東正教會內部就會再次分裂。時至今日,東正教國家相互之間並不尊崇共同的宗教領袖。各國都有各自的最高宗教領袖。西羅馬帝國則很快被日耳曼蠻族滅亡。但是教務管理機構卻奇蹟般的保留下來。這個教會就被稱為天主教。西羅馬帝國的迅速滅亡,反而使得天主教形成了國際的宗教管理權力。羅馬主教也就是教皇,成為了南歐和西歐各國共同的宗教最高領袖。天主教也就成為了全世界唯一的能夠跨國界進行直接管理的宗教。

再次,新教是從天主教當中分裂出來的一系列新興教派的總稱,相互之間沒有隸屬關係,也沒有結成共同的宗教聯合體。從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開始,宗教改革運動就逐步興起。從早期的加爾文派,到其後的清教,馬丁路德派。在西歐國家形成了數個很有影響力的新興教派。這些教派的共同特點是反對天主教神職人員壟斷宗教解釋權,批判天主教的腐朽,主張簡化宗教儀式,順應時代發展需求。

最後總結如下,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是基督教的不同教派。教皇是天主教的宗教領袖,也是最高管理者。天主教具有跨國界直接管理的特徵。因此教皇是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宗教人物。這三者之間的關係並不融洽。歷史上曾經多次兵戎相見。教皇和其他兩派的高級宗教領袖之間在特殊場合下會有一定的互動,但一般都是禮儀性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