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發推特羞辱馬克龍,怒懟法國曾經的黑歷史稱“你們正在巴黎學德語呢?”你怎麼看?

幸福地帶2


此事是因為馬克龍打造“歐洲軍”的建議惹惱了美國,特朗普惱怒之下就拿法國二戰中不光彩的歷史來懟法國。不過特朗普這種做法,已經犯了外交大忌,正在嚴重損害美國的國家利益。

一旦獨立的“歐洲軍”建立,北約的重要性將會大大降低,美國在北約中就不得不跟歐洲大國分權,甚至北約都有可能會解體。這毫無疑問是犯了美國大忌的。

建立歐洲自己的軍隊,其實是歐洲人年代久遠的一個夢,並不是馬克龍近日憑空才提起的。當然,挑頭提出這個事的也一直都是法國,從總統戴高樂到希拉剋無不如此,雖然親美的薩科齊總統安生了一點,但是馬克龍上臺後在外交策略又重新迴歸了法國傳統的戴高樂主義。

歷任美國總統是如何應對法國這種“刺頭”的呢?如何解決法國對“歐洲軍”的心心念念呢?此前沒有一任美國總統是像特朗普這麼硬懟的。因為美國的政策工具很多,只需要在桌面下做分化歐洲國家的工作,只要拉住英國、德國不要支持法國,只要通過法國內部的官僚層面進行悄悄施壓就足夠了。也就是說,在此事的處理上,“靜悄悄的外交”才是奏效與管用的。特朗普這種“公牛”式的胡衝亂撞,反而將事與願違。

也許上天眷顧馬克龍,想讓他成就一番事業,給他送來了一位大嘴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幾次硬懟馬克龍及揭法國二戰的黑歷史之後,法國人民憤怒了。法國的報紙現在開始討論法國離開北約的問題,像《費加羅報》針對特朗普的5條硬懟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推特,刊發了一篇由國際問題和防務專家撰寫的文章,提議法國離開北約,理由也是非常赤裸裸的真相:在北約這個美國主導的軍事組織中,法國幾乎毫無分量

更嚴重的是,德國的默克爾大媽也開始明確支持馬克龍的建議了。今年5月份的時候,默克爾還明確對媒體說明,德國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加入法國的“歐洲軍”計劃。然而11月13日,默克爾在歐洲議會演講中轉而表態說:“真正重要的是,如果我們看看過去一年中的事態發展我們必須致力於實現這樣一個願景,即有朝一日建立一支真正的歐洲軍隊。”而且她對馬克龍的這一支持,在歐洲議會中收穫了非常熱烈的掌聲。

法國曆任總統竭力遊說德國領導人想辦到而未能辦到的事,特朗普花了不到兩年就幫馬克龍辦成了。以當初默克爾與奧巴馬的關係,兩年前的美、德關係,法國人那時是絕對不敢指望德國會真的把票投給法國,而不是美國!而“歐洲軍”能否成功建立,其實一直以來就是缺乏德國的關鍵支持而已,畢竟英國已經脫歐了,意見已經不重要了。

美國出了特朗普這麼個史無前例的幼稚總統,看來也是國運使然了


建章看世界


歐洲軍~特朗普的眼中釘! 歐元~美國人的夢魘!全球的經濟軍事科技總體實力,只有歐洲可與美國人匹敵!美國有四大對手,除了中俄,歐盟和歐元佔了兩位。正是有歐洲的支持,美軍才敢在全球為所欲為。歐盟一旦組建了 “歐羅巴合眾國”,肯定與美國分庭抗禮。所以特朗普對歐洲的防備就像防賊似的。

特朗普白活了70多歲,G7 會上肆意羞辱在座的所有人,好像他比別個大幾歲,就可以倚老賣老欺負人。他的口頭禪就是~吃虧。當老大就不能吃虧?歐洲國家名義上是跑腿跟班,但是人家還是有最起碼的身份和臉面。嘴巴沒有磕在美國的鍋邊。離開美國,人家也會每天過年!



一直以來歐洲國家為美國鞍前馬後跑腿,有效的維護了美國的霸權地位,南聯盟,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歐洲國家都在幫著美國端血盆。結果羊肉沒嚐到反而惹了一身騷氣。除了賠錢更引來幾百萬難民分享歐洲的福利。歐洲國家獲得了冤大頭好運。

美國要打壓俄國人,卻讓歐洲國家當炮灰,歐洲國家與俄國是鄰居,美國卻要歐洲國家與俄國斷絕一切關係,歐洲成了美國的傀儡或奴婢。特朗普的所作所為,讓歐洲國家心冷如冰,歐洲需要和平環境,更好的發展經濟,美國想要的是戰爭,離間各國的關係,自己好渾水摸魚,掌控各國的命運。

英法德也是有頭面的,這種窩囊氣已經產生了反感情緒,也更提醒了歐洲需要獨立的精神。經常幫助美國數錢,經常把自己搭進去。川普諷刺馬克龍“說德語”。這老傢伙明確的使用 “離間計”!他在挑起兩國曆史的傷悲,他的心機未免太小氣。現在的世界不是依靠仇恨的延續來解決。


馬克龍和默克爾或其它人可以輪流來坐“歐羅巴合眾國”總統的大位。既然有“歐眾國”,必須要有歐眾國軍隊。名正言順世界的一極。

這個世界什麼都可以發生,國家的演變不是一成不變的,昨天還是毒菜證券,明天就成了民主先進。特朗普非常有本領,他一當總統,道瓊斯就波瀾壯闊的上升行情,他讓美國經濟比300年來任何總統都強勁。日韓兩個見到他叫老爹。他把總統權力發揮的無與倫比,某個高官不作為,馬上炒魷魚。(又扯遠了)

歐洲軍,勢在必行!架空北約必須的。掌握自己的命運體現國家的尊嚴,更有利於世界多極化發展。從伊核問題開始,美歐之間已經出現巨大裂痕。這種趨勢難以挽回。歐洲需要自身定位,才能在今後混得風生水起。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謝謝。


老遊59


特朗普生於1946年,馬克龍生於1977年底,兩個人從年齡上就存在巨大的代溝。

至於政治理念方面的差異,兩個人的分歧就更大:馬克龍公開倡導多邊主義和全球化,反對特朗普的單邊保守主義;馬克龍主張歐洲防務獨立,而特朗普則強烈反對,堅持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框架下討論歐洲安全問題。

一、馬克龍與特朗普的分歧早在聯大發言時已現端倪。

早在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期間,法國總統馬克龍就不點名地批評特朗普的單邊政策:“民族主義總是會導致失敗。如果在捍衛基本原則方面缺乏勇氣,國際秩序就會變得脆弱。‘’而此次在紀念一戰勝利100週年講話時,馬克龍的調門又升高了許多,直斥“民族主義是愛國主義的背叛”,還含沙射影把民族主義比喻成“老魔鬼”。這些對於極要面子的特朗普來說,無異於一種人身羞辱。他連發推特嘲諷法國,攻擊馬克龍關於歐洲防務自主的主張,可見其憤怒的程度。



二、特朗普的舉止很好地詮釋了歐洲人對於‘’粗鄙‘’的定義。

歐洲是近現代社交禮儀的緣起之地,法國更是歐美上流社會特別是宮廷禮儀的模板,很講究人際交往上的規矩,同時也對談吐粗魯、舉止不當的行為多有詬病。過去閱讀歐洲作家寫的小說,常常諷刺美國爆發戶們‘’粗鄙‘’,意思是雖然有錢但卻缺乏教養。

如今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舉止言行,似乎很好地詮釋了歐洲人對於‘’粗鄙‘’的定義:他可以不顧5萬美國陣亡士兵的在天之靈,以及東道主、各國政要們的臉面,藉口下雨就拒絕出席儀式。也可以不顧及外交禮儀、風度和慣例,以堂堂美國總統之尊,發私人twitter惡語嘲笑盟友,挑撥盟友國家之間的關係。

好在馬克龍未予回應,假如馬克龍也再嗆聲回懟,可就真的失去美法兩大國總統的體面了。


三、特朗普與馬克龍互懟,反映出美國跟歐洲盟友裂痕加深

特朗普與馬克龍從開始時的熱絡到後來逐漸分道揚鑣,並非因為個人恩怨,而是反應了特朗普上臺推行單邊主義、美國優先對歐洲盟友造成的傷害,表明美國與歐洲之間的裂痕正在加深。在美元與歐元、鋼鋁進口關稅、雙邊貿易、伊朗核問題、農產品准入等一系列問題上,歐盟與美國漸行漸遠。

作為歐盟領袖國之一的法國總統,馬克龍不甘心當被美國牽著手走路的小朋友,這讓特朗普相當惱火。

但他因此發推特揭法國二戰時的傷疤,惡毒挑唆德法關係,做的實在太過分了。


回馬一腔


特朗普發推特對馬克龍進行了羞辱,聲稱:在一和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是德國人發動的戰爭,但是,法國人都失敗了,是美國人拯救了法國人。而現在法國人卻鬧著要成立歐洲軍,這讓特朗普感到非常的不滿意。


特朗普認為,當今的天下,都是我們美國人的天下,法國只是美國的一個棋子,一個家奴,居然敢自提出成立軍隊,這不是造美國的反,又是什麼呢?當年我們救了你們,要不然,你們已經被德國所佔領了,成為了德國的奴隸。而現在,你們居然還要造我們的反。所以,特朗普感到非常的憤怒,才發出了帶有羞辱性的推特出來。

在特朗普的眼裡,全世界都是美國的,都應當為美國服務。全世界的人和全世界的人民財富 ,都應該歸美國人所有;全世界人的思想和權勢人的利益,都應該唯美國馬首是瞻。不管是德國也好,和其它世界任何國家也好,都應當以美國的利益,為最高的利益。所以,特朗普為馬克龍提出的,要建立歐洲軍,感到非常的不滿意和憤怒。



在特朗普的眼裡,只有美國而沒有其他的國家,如果說要和美國不一條心,那麼,美國就會制裁你,要和美國反著幹;那麼,美國就視你為敵人;如果你要發展好,那麼,美國就說你是他將來的敵人,就要對你進行封鎖制裁和壓迫。所以,當馬克龍提出要建立歐洲軍的時候,在特朗普的眼裡,這就是一種反美行為,就是一種對美國的不尊重和在造美國的反。因此,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氣急敗壞的情況下,才連續發出推特來羞辱馬克龍。


當然,這也顯示出特朗普的政治思想是非常淡薄的,特朗普的性格和情緒化是非常的粗魯的。因此,也可以看得出,特朗普發出這個推特之後,法國和美國的關係將會出現一定的冷凍,甚至會出現一定的裂痕。如果長此下去,法國和美國的關係出現分裂 ,甚至是分道揚鑣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這也顯示出特朗普是一個極度的,沒有修養的劣根性美國總統。


通過特朗普發出帶有羞辱性的推特之後,我們不難發現,在整個世界上和美國非常優秀的盟友之間,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可以想象出,其實美國和世界上的許多美國的盟友的關係,正在漸行漸遠,而他們中間的裂痕,卻越來越大。因此我可以斷定,美國將來的盟友會越來越少,美國在特朗普的帶領下,正在逐步的走向單邊主義和自我孤立主義,如果長此下去,美國總有一天,可能真的會成為孤家寡人。

個人觀點,切莫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幸福地帶2


謝好友幸福地帶2之邀

在紀念一戰結束100週年紀念日之際,法國總統馬克龍反對特朗普與普京進行正式會晤。俄美因東道主的反對,被迫取消了這次正式雙普會晤。因為馬克龍有重要的決定要公佈,如果雙普在二戰紀念日會晤,就會搶了馬克龍風頭。

在正式儀式上,近七十個國家政府首腦出席了紀念儀式,馬克龍發表了重要講話,批評了單邊主義,宣佈了重要的決定表示,為防範俄羅斯和美國的威脅,法國代表歐盟宣佈,建議歐盟建立"歐洲軍"。

特朗普當時也出席了紀念儀式,特朗普也和其它領導人一起熱烈鼓掌,表示熱烈歡迎馬克龍的講話和決定。回國後特朗普越想越氣,下半夜在社交媒體上發推,在不到兩小時之內連發五條推特,從馬克龍打造歐洲軍建議,到法國增收萄匋酒關稅,到馬克龍支持率及馬克龍學德語問題一一進行數落,怒懟法國的黑歷史,稱"你們正在巴黎學德語呢”。法國總統辦公室對此表示,不予置評。

特朗普上臺執政二年,對歐盟也沒有放過。在經濟貿易爭端,北約軍費分擔等問題上不斷給歐盟施壓,特朗普力勸馬克龍法國退出歐盟,暴露出特朗普進一步拆解歐盟企圖。

英國即將退出歐盟,法國將成為歐盟唯一一個擁有核武器的歐盟國家。馬克龍建議成立歐洲軍,其軍事主導權自然歸屬法國,有助於法國重新成為統治歐洲的大法蘭西共和國夢想。但是,特朗普不會讓馬克龍的夢想成真。

因為,現在的歐洲秩序是基於二戰後美國主導安排的,完全符合美國利益。法國在二中投降希特勒,聯合國五常是法國楞劑進去的,這是特朗普不斷的警告法國投降德國,而且還繼續學德語的原因。

謝謝各位





快樂老張


特朗普所發推特;“馬克龍提議建立一支歐洲自己的軍隊去對抗美國、中國和俄羅斯。可一戰和二戰都是德國人挑起的。而法國人的結果呢?當我們美國趕來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在學德語了。趕緊給北約打錢!”

——特朗普把戲演砸了

本來風塵僕僕去為法國一戰的勝利捧場,卻變成去為二戰法國投降納粹德國的不光彩歷史揭短。



特朗普辱法語言犀利、擊中要害,大秀了一把“潑婦罵街”,雖令人敬畏,但非常愚蠢,且效果會適得其反。

第一,特朗普嚴重傷害了“高盧雄雞”的自尊,羞辱了整個法蘭西民族,負面後果將會長期顯現。

第二,特朗普還揭短德國在歷史上侵略成性,令硬起頭皮去法國捧場的默克爾無地自容。


第三,特朗普除了侮辱法國,還順帶侮辱了法國總統;“馬克龍支持率超低,這是法國人民(正確)的選擇”。這屬於引導法國民意,涉嫌干涉法國內政。

法國官方的公開回應;特朗普缺乏“基本禮貌”。

馬克龍的回應比特朗普更有教養、更有水平!

“我認為他是在玩弄政治(遊戲),我讓他表演。”(回應潑婦罵街

“法國曾幫助美國打贏了獨立戰爭”。(美國也沒什麼了不起

“美國曾經是也將繼續是我們的盟友,是一個需要我們承擔所的風險,還要承受最複雜操作的一個盟友。但是盟友並不意味著成為附庸國。”(法國並不願與難纏的美國翻臉,但法國絕不是美國的附庸

“自由照耀世界”,女神高高聳立在美國紐約,是法美傳統友誼的象徵。

今天,兩國沒有了友誼,只有利益。為了利益,兩國總統變成一對不示弱的鬥雞。究其根源,都為特朗普“一切為了美國”所賜。

1966年,戴高樂因不滿美國在歐洲專權,提出“歐洲人的歐洲”,法國靠自己保護,從而宣佈退出了北約。顯然,馬克龍是戴高樂的傳人,他要組建歐洲軍隊,與戴高樂異曲同工。現在特朗普正倒逼他幹。

馬克龍是不服輸雄雞還是認慫母雞?人們拭目以待


諶人


川普這次到法國走了一遭,弄得灰頭土臉。

回到美國後,一口惡氣沒吐出來,越想越窩囊。

於是在推特上大罵法國。

二戰時,號稱世界最強的法國陸軍,在德軍的進攻下,僅僅月餘就屈膝投降。

令人大跌眼鏡,不可思意。

更可笑,法國成立了維新政府,協助納粹的統治。

成為了納粹的幫兇,助桀為虐。

一些法奸,講著德語,為納粹張目。

它是法國無法抹去的暗傷與恥辱。

川普以此事為由,發推特評擊法國。

藉機很很地觸了法國的痛點,亮了法國的大丑。

狠狠地修理馬克龍。

一吐胸中惡氣。

故,川普是暇呲必報,且不顧底線之徒。

短期內,必然傷害法美關係。

#凌遠長著#


愛之育之


特朗普不愧為“互聯網暴力”的製造者,美國與美國友誼的小船正在經歷風浪,正在漏水。特朗普的這連續的三條推文是代表了美國政府對待法國政府的態度。只不過特朗普用個人社交媒體來表態,著實有點不妥,法國政府方面不予置評也在情理之中。馬克龍對特朗普的這番表態也進行了回應稱:“法國人不指望我能夠回覆這些推文,說實話,我不通過推特來進行外交活動和政治活動。”
(馬克龍與特朗普)


特朗普的這些評論其實是對於他法國執行保守批評和指責的一種發洩。其不但因為下雨取消了貝洛森林悼念儀式的行程而被人批評為“羞辱”美軍,而且還成了整個“巴黎一戰100週年終戰活動”所針對的焦點和靶子。幾乎所有活動都是馬克龍故意在做給他看的,尤其是在紀念儀式的講話中,馬克龍還特意提出了“民族主義是愛國主義的背叛”的這一論斷,還將民族主義比作成為了“老魔鬼”。特朗普肯定是對號入座的認為這個“老魔鬼”指的就是他,所以他的回應其實很有針對性,並且依然帶著那種他那特有的民族主義情緒。
(面無表情的特朗普)


調侃歐洲軍

特朗普首先再次抨擊了馬克龍的“歐洲軍”計劃,這個計劃的本意是馬克龍用以強調歐洲獨立自主,加強歐洲團結的一個表態,並且也得到了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聲援與肯定。所以特朗普就專門去揭傷疤法國的歷史傷疤,戲稱“在美國沒來之前,他們正在巴黎學習德語”,這無疑是在用民族主義情緒挑撥德法之間的矛盾,最終目的依然是強調美國在北約中的主導地位,並且要求歐洲各國不但應該服務於美國的戰略,而且還需要為美國分擔,提高軍費佔比。
(三人同框)


炮轟貿易不公平

特朗普的第二則推文則是強調美歐貿易的不平等。他舉了一個例子就是葡萄酒關稅問題。這次他沒有去貶低法國,稱法國釀造了非常好的葡萄酒,當然美國也是,不過法國的葡萄酒卻很容易就進入美國市場,而美國葡萄酒卻因歐盟酒類關稅較高而被阻擋,這很不公平。美歐自由貿易協定雖然說在今年7月已經基本達成意向,然而一個核心的問題就是法美農產品之爭。如果沒有歐盟的關稅和農業補貼政策,法國的農產品競爭優勢也就蕩然無存。之所以至今沒有正式展開談判主要就是法國方面的原因。
(法國酒與加州酒)


嘲諷馬克龍的支持率

特朗普的第三條推文拿馬克龍的26%支持率和法國10%的高失業率說事。這毫無疑問是擊中了馬克龍的要害,讓馬克龍沒有話說。馬克龍上臺之後開始大刀闊斧的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尤其是勞工制度改革,動了法國公營部門和公務員群體的奶酪。大幅削減福利待遇的同時,讓鐵飯碗變成了塑料碗,雖然能夠盛飯,但是說變就變。馬克龍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政府財政支出,減少赤字,讓勞動力輸送到市場當中,讓企業減少用人成本,激發活力擴大生產規模。然而改革勢必要經歷陣痛期,尤其是法國老百姓酷愛街頭政治和罷工,所以馬克龍的支持率才會有今天這個局面。特朗普之所以這麼說就是來諷刺馬克龍不說實話,沒有哪個國家比法國更民族主義,總是莫名的“驕傲”。(法國有很深厚的法蘭西情節)這其實就是在挑唆法國右翼民族情緒,拆馬克龍的臺。所以特朗普最後還來了一句:“讓法蘭西再次偉大!”


(法國民眾罷工反對馬克龍改革)

結語

特朗普雖然不是一個政客,但是他使壞,玩心計和手段絕對是一把好手,畢竟是叱吒商界多年老江湖。只不過其沒有一一般政客的那種隱忍和圓滑,多了一些灑脫和直接。真性情,也是真民粹,所以特朗普的支持者和反對者的態度都很堅定,也都很極端。
(網友抨擊特朗普)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很顯然特朗普發推特怒懟馬克隆的做法很沒有“風度”,也突顯了特朗普政治小白這一事實,整個推特的內容看上去哪裡像是從一國總統嘴裡說出來的話,簡直和農村裡的大媽差不多,讓人看了啼笑皆非,特朗普的政治素養看來是真的需要好好改善改善了。

美國當年援助歐洲戰場,並不存在什麼無私奉獻,而是包含著自己的戰略博弈在其中,所以事實並不像特朗普說的那麼偉光正。

二戰時期,美國人雖然沒有助紂為虐,但是可也並沒有像特朗普所說的那麼充滿了正義,在整個二戰前期和中期,美國一直都在向軸心國集團大量出售戰略物資,比如在整個二戰期間,美國就向日本大量出口石油、廢舊鋼鐵等其他戰略物資給日本。

在1932-1939年期間,日本政府從國外進口物種中,鋁的18%、鉛的45%、石油與石油產品的75%、銅的90%、廢鋼鐵的70%都來自美國。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美國對日宣戰以後才漸漸停止,可以說在亞洲戰場上被日本軍隊屠殺的人當中,有超過一半的人都死在日本從美國進口的物資製造出來的槍彈之下。

此外在二戰雖然在1939年正式爆發,但是美國卻直到1941年才開始正式參戰,為什麼美國沒有在一開始就全面介入戰爭,其中的原因也引人深思。

很有可能美國就是希望歐洲國家之間互相內鬥,直到雙方精疲力盡之後,才出來收拾殘局,並藉此機會從歐洲國家手中爭奪戰略主動權,而事後美國在對歐洲的一系列戰略動作,似乎都在預示著美國的不軌企圖。

所以美國並沒有像他們所宣稱的那樣光榮,他們是二戰的受益者,只不過是在利益的選擇下,他們才最終選擇和同盟國站在一起。沒有二戰,美國就沒有可能擊敗英國,並從英國手中奪取英聯邦國家的市場,並一躍成為直接霸主的機會。

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不是美國人的歐洲,法國在這個問題上與美國的鬥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法國是歐洲的傳統強國,他對自己在歐洲格局的定位上,從來都是以歐洲領導者和規則制定者來自居。因此從二戰結束之後,法國就開始積極抵制來自美國經濟、政治方面的滲透。

比如在美國在戰後推動《馬歇爾計劃》時,法國、德國等歐洲強國對於該計劃的在本國經濟、政治領域的滲透性,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警惕,時任法國總統戴高樂,就針對《馬歇爾計劃》提出了法國戰後第一個現代化與裝備計劃,史稱《莫內計劃》。

法國人提出這個計劃目的就是在針對《馬歇爾計劃》的實施,有限度的接受來自美國的資本,避免本國經濟在遭到美國資本滲透之後,淪為美國的傀儡。

隨後在1950年5月9日,法國外交部長羅伯特·舒曼提出歐洲煤鋼共同體計劃(即舒曼計劃),於1965年聯合德國、意大利等六國正式成立了歐共體,並在1993年正式成立歐盟。

法國的這一系列做法,其真實目的就是為了想要成為歐洲大陸的領導者,儘可能將美國的影響力從歐洲排除出去,而美國在擴大在歐洲影響的問題上,也一直與法國、德國領導的歐盟博弈不休,這就是為什麼會出現上世紀90年代美國索羅斯資本不斷狙擊英鎊、歐元,以及美國在中東誘發難民危機衝擊歐盟等重大事件的原因。

特朗普一回美國就發推特“懟”馬克龍,很明顯是因為他此次訪歐行程沒有收穫,這突顯出了美國對歐洲的影響力正在嚴重衰退。

美國雖然與歐盟在對歐洲控制權的博弈上上期保持著上風,但這種勢頭在最近幾年正在不斷的減弱,隨著美國受2008年次貸危機影響,導致美國經濟不斷下滑,今天的美國已經沒有足夠的力量來對法、德等國保持著壓倒性的優勢了。所以在今年一年裡,就發生了一系列與歐盟有關的事件。

首先是政治方面,德國在2018年G7峰會上對特朗普發難,同時馬克龍也在推特上公開聲稱G6要比G7更好。此外在針對美國退出《伊核協定》的問題上,法國和德國也公開表態支持伊朗政府,反對特朗普對伊制裁政策。

其次在經濟方面,歐盟與日本在今年7月份,正式簽署了歐盟已與日本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目的就是要打造一個歐盟+日本的零關稅自由貿易區,雙方結成同盟來共同應對來自美國的貿易戰和經濟制裁。

此外還有軍事方面,就在上週,法國總統馬克龍再一次重申了關於建立歐洲人自己的軍隊:“歐洲軍”的提議,而在11月13號,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法國斯特拉斯堡歐洲議會發表講話時,也呼應了馬克龍的建議,呼籲歐洲建立“聯合部隊”。

美國今年在歐洲遇到的,絕對不是單單是經濟上的小摩擦,而是遭到了以德國和法國領導的歐盟在政治、經濟、軍事領域的全面反攻,一旦歐盟在這一場戰鬥中獲勝,那麼美國在歐洲的影響力將很有可能會降到冰點,從此被歐盟徹底排除在圈子以外。

隨著美國經濟持續性的衰退,以及美國債務危機積重難返,歐洲人已經看到了將美國勢力從歐洲驅逐出去的可能,而法國最為歐洲領頭羊之一,必然會衝殺在鬥爭的最前沿,法國沒有義務幫助個拯救美國,就像當年美國沒有在開戰伊始就幫助法國一樣。

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特朗普在法國一無所獲時的憤懣心態,發個推特懟一下馬克龍,可以說是他在情緒上的發洩,因為除此以外特朗普已經做不了更多的事情了,而這種局面可能法國政府早有預料,不置一詞實際上就是對特朗普最好的回應。


落下m


對於這個意圖極其明顯的羞辱,傲慢的法國人必然是不屑一顧的,更不用說出自特朗普這個自以為是的腦殘美國總統,這樣的言論嚴重的缺乏城府和政治智慧,除了激化矛盾沒有任何益處!



特朗普可以這樣侮辱德國人,因為德國始終是一個二戰戰敗國,是國際條約約束下的有限保留軍隊制度,若又德國發起組建歐洲部隊,很容易讓人想起一二戰時期德國作為戰爭的策源地,似乎惡魔正在甦醒!很顯然德國是沒有這個膽量的!



但是法國不同,雖然二戰法國政府選擇投降,但以戴高樂將軍為首的法國流亡政府一直堅持著抗爭,戰後法國也是以流亡政府為繼承對象,屬於二戰戰勝國,並且法國人自古就有非常強烈的自尊心,一直被稱為高傲的“高盧雄雞”,二戰後法國更是掀起了一股核心產業以自立為主的想法,因此法國雖然還是美國的盟友,卻並不嚴重依賴美國!因此對於美國總統的羞辱,法國只會用實際行動報以鄙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