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厲害”家族,後代沉寂千年,今天他們卻改變了大半個中國


中國最“厲害”家族,後代沉寂千年,今天他們卻改變了大半個中國

在1000多年前的中國,有這樣一個“可怕”的王族。

它能在最亂的亂世中生存,在朝代更迭中還能使國家富饒。

可這個受百姓敬仰的王族,在短短存在72年後,卻自己選擇在中國歷史上消失了!

原來這個王族的後代,揹負著一個“特殊使命”,他們在之後沉寂的千年裡,其實一直在“神不知鬼不覺”地,改變著整個中國。

如今,他們終於爆發了!

這個家族就是:吳越錢氏家族。

1000多年前,唐宋之間,有過一個五代十國的奇局,

天下紛爭,群雄四起,這是中國歷史上最亂的一個亂世。

當時北方戰火紛飛,田園荒蕪,可很奇怪的是,在南方,浙江一帶的吳越國卻是太平景象。

這就不得不提吳越國的君主,錢鏐。

他一生充滿傳奇,也是他奠基了錢氏家族的輝煌。

中國最“厲害”家族,後代沉寂千年,今天他們卻改變了大半個中國

他生於公元852年,杭州臨安人,據說他出生時,相貌奇醜,醜到連親爹都不想要。

他爹覺得不詳,想把他棄於井中,好在阿婆憐惜,才保住性命。

中國最“厲害”家族,後代沉寂千年,今天他們卻改變了大半個中國

因阿婆留住了他的性命,錢鏐小名“婆留”,而那口井被稱為“婆留井”。

他很喜歡看書,小小年紀,就已滿腹詩書,可家中貧困,他只好中途輟學去販私鹽。

為了生存,他還練就了一身好武藝。

亂世出英雄,而他於亂世中,憑自己的實力闖出了一片天。

他由販鹽起家而行伍,後多次平息叛亂,使兩浙統一。

當時為表彰他的功績,唐僖宗欽賜“金 書鐵券”,免他本人九死、子孫三死。

錢鏐的“金書鐵券”,現存中國國家博物館,這也是我國目前現存最早的免死金牌。

得“金書鐵券”可謂是家族最高殊榮,可他非但沒自傲,反而更加清醒。

他召集家人,宣佈了8條家規,之後將家規工工整整書寫裝裱,高懸於家廟的列祖列宗像前,要求大家銘記於心,不得恃寵而驕。

到公元923年,後唐建立後,他又被封為吳越國王,而他,是一位治國有略的好皇帝。

他深知戰亂帶給百姓的痛苦,當上國君後,便實行“保境安民”的政策,以民為本,發展農桑,興修水利。

在他的治理下,吳越國成為,遍地烽煙中的一個世外桃源。

大文豪蘇東坡由衷讚歎吳越國盛景:“其民至於老死,不識兵革,四時嬉遊,歌鼓之聲相聞,至今不廢”。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也由此奠定基礎,聲譽鵲起。

更難得的是,人人都想稱霸,可他卻一心追求中國統一。

臨終前,他特意叮囑子孫:度德量力而識事務,如遇真君主,宜速歸附。民為貴、社稷次之。免動干戈,即所以愛民。

他還留下十條“遺訓”,對其精心,創立的家訓作了最後的強調補充。

當時因割據政權,多少人,在繼承問題上兄弟相爭、父子相殘,可因他的家訓,吳越國,歷經三世五王竟仍然穩定太平。

中國最“厲害”家族,後代沉寂千年,今天他們卻改變了大半個中國

《錢氏宗譜》中的錢鏐像

公元978年,後代遵從他的遺囑,為保護百姓免受戰亂,歸附宋朝,成就了中國史上少有的和平統一局面,江南則成了富甲一方的華夏之地。

編寫《百家姓》時,由於當時趙氏為帝,“趙”姓被排在第一位,而排在第二的,就是“錢”姓。

之後這個傳奇的王族,漸漸消失在了歷史中,可錢氏家族不僅沒衰敗,還長達千年都人才興盛!

自唐末歷五代,又經北宋至南宋,400年間,吳越錢氏封郡王、國公者二十餘人,封侯拜相、入仕內閣者,將近百人。

除了位極人臣的,還出了,許多著名文學家、藏書家、醫藥家。

宋朝皇帝讚譽:“忠孝盛大唯錢氏一族”。

明代,出現了詩人錢謙益,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

中國最“厲害”家族,後代沉寂千年,今天他們卻改變了大半個中國

書鐵券”,免他本人九死、子孫三死。

錢鏐的“金書鐵券”,現存中國國家博物館,這也是我國目前現存最早的免死金牌。

得“金書鐵券”可謂是家族最高殊榮,可他非但沒自傲,反而更加清醒。

他召集家人,宣佈了8條家規,之後將家規工工整整書寫裝裱,高懸於家廟的列祖列宗像前,要求大家銘記於心,不得恃寵而驕。

到公元923年,後唐建立後,他又被封為吳越國王,而他,是一位治國有略的好皇帝。

他深知戰亂帶給百姓的痛苦,當上國君後,便實行“保境安民”的政策,以民為本,發展農桑,興修水利。

在他的治理下,吳越國成為,遍地烽煙中的一個世外桃源。

大文豪蘇東坡由衷讚歎吳越國盛景:“其民至於老死,不識兵革,四時嬉遊,歌鼓之聲相聞,至今不廢”。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也由此奠定基礎,聲譽鵲起。

更難得的是,人人都想稱霸,可他卻一心追求中國統一。

臨終前,他特意叮囑子孫:度德量力而識事務,如遇真君主,宜速歸附。民為貴、社稷次之。免動干戈,即所以愛民。

他還留下十條“遺訓”,對其精心,創立的家訓作了最後的強調補充。

當時因割據政權,多少人,在繼承問題公田,歲飢賑濟親朋,籌仁漿與義粟。

於是從宋代開始,錢氏家族就族內相互扶攜,各地的錢家都設立義田、義莊

……

並明文規定其中一部分田產或盈利,必須作為教育經費。

無錫的“懷海義莊”就是個典範其宗旨就是:“救災周急、恤孤矜寡、排難解紛、興學育才”。

族內凡鰥寡孤獨者,均能領到義莊錢糧;錢姓子弟不分貧富都能上學。

國學大師錢穆,就是在義莊資助下才得以上學的。

他最著名的著作《中國文學史》,堪稱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全面的詳盡的講義,無人能出其右,中國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

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

錢穆的親侄子錢偉長,同樣家境貧寒,讀不起書,在義莊的資助下,才完成學業,成為了中國的力學之父。

1941年,他提出“板殼內稟理論”,愛因斯坦看後,這樣評價:“這位中國青年解決了困擾我多年的問題。”

他還發表了世界上,第一篇關於奇異攝動的理論,被國際上公認該領域的奠基人。

有人問錢偉長,為什麼錢氏家族,有很多成功的人才時,他調侃道:

“我們錢家人喜歡讀書,書讀多了容易當官,當官的容易出名。”

中國最“厲害”家族,後代沉寂千年,今天他們卻改變了大半個中國

錢偉長與錢穆

國學大師、著名教育家錢基博,自幼便喜好讀書,勤奮治學到,“於車塵馬足間,也總手執一卷”,以至於“生平讀書無一字滑過”。

他博通經史子集四部,以集部之學見稱於世,有“集部之學,海內罕對”的美譽。

大名鼎鼎的張謇贊其文章,“大江以北,未見其倫。”而他的兒子,比他更出名。

他的兒子,不是別人,正是民國第一才子錢鍾書。

他的《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他的《管錐編》堪稱是文學史的代表作。

眾人皆知錢鍾書有“照相機式的記憶”,有“百科全書式的大腦”,而錢鍾書的用功之勤,亦無人能比。

除了大量閱讀之外,他還學習他的父親,無論看什麼書都必做筆記,一生都在純粹地做學問。

錢氏研究者曾說:“錢家人的家風都很正,學習的目的性非常的純潔,他們對讀書的熱愛,完全是對知識的追求和熱愛。”

錢氏家訓中還寫了婚姻原則:娶媳求淑女,勿計妝奩,嫁女擇佳婿,勿慕富貴。

相比家世、財富,更看重配偶的教養和素質。讓人不禁感嘆,

一千年前的錢氏家訓,居然觀念如此超前。

而錢氏家族的配偶,大多德才兼備。

錢學森的妻子蔣英,就是一位賢惠的妻子,慈愛的母親,在錢學森苦悶時,始終相伴左右。

錢學森曾多次提及,“在我工作遇到困難而百思不得其解時,往往是蔣英的歌聲使我豁然開朗,得到啟示,我很有福氣。”

錢偉長的夫人孔祥瑛,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孫,清華大學高材生,曾任清華附中校長。

他們兩人相濡以沫61年,在錢偉長最落魄的日子裡仍不離不棄。

中國最“厲害”家族,後代沉寂千年,今天他們卻改變了大半個中國

錢偉長和孔祥瑛

一天,錢基博私自拆開了,楊絳寄給錢鍾書的信,信中寫道:

“現在吾兩人快樂無用,須兩家父親兄弟皆大歡喜,吾兩人之快樂乃徹始終不受障礙。”

錢基博不禁讚歎:“真是聰明人語。”

之後,錢基博親自給楊絳回信,信中大大稱讚她的孝悌明理,且立即認可她和錢鍾書的戀愛關係。

而婚後,錢鍾書更給了她最高的評價:最才的女,最賢的妻。

正是這樣的“優優聯姻”,使錢家基因不斷優化。

中國最“厲害”家族,後代沉寂千年,今天他們卻改變了大半個中國

錢鍾書和楊絳

更令人佩服的,是錢氏家訓中的家國觀:“私見盡要剷除,公益概行提倡”,“利在一時故謀也,利在萬世者更謀之”。

早就1000多年前,錢氏家訓,就提出了作為社會人的擔當,實在令人汗顏。

不做蠅營狗苟的“小我”,要做利國利民的“大我”,弱則發奮圖強,強則振興中華,更成了錢氏子孫自覺揹負千年的使命!

比如錢穆,即使到晚年,仍不忘教導子女:

“吃點苦沒有什麼,我希望你們,做好一箇中國人,用功讀書做學問。”

其實錢偉長是個嚴重偏科生,他英文成績0分,物理成績5分,但他以國文和歷史滿分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歷史系。

可當看到中國因為沒有飛機,被日軍打得節節敗退時。

他毅然選擇為救國換專業,去學習如何製造飛機大炮!

之前毫無物理基礎的他,以弱博強,發奮苦讀,在短短4年裡,就完成了一般人8年才完成的學業,終成一代物理大師,實現科技報國之志。

中國最“厲害”家族,後代沉寂千年,今天他們卻改變了大半個中國

中國近代著名語言文字學家錢玄同,他是一名五四先鋒,是他催成新文學的誕生並予以獎掖支持。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小說,就是魯迅在他的敦促下創作的。

而他的兒子錢三強,沒有繼承他的衣缽從文,反而選擇了理科,他非但沒有失望,反而鼓勵兒子追求自己的興趣。

1937年,錢玄同染上重病,孝順的錢三強不忍離開父親,猶豫是否出國學習,沒想到錢玄同卻堅定地對他說:

“你學的科學,將來對國家有用,你還是出國好好學習吧!”

後來,錢三強師從居里夫人,錢玄同又寫信激勵兒子:“你有了很好的指導老師,要努力攀登科學高峰,振興中華!”

正是在這樣父親的教導下,錢三強始終懷有一顆強烈的愛國心。

他與妻子何澤慧在國外取得巨大成功後,毅然放棄國外優越生活,回到當時一窮二白的祖國,全身心投入到中國的原子彈事業中,成為了中國原子彈之父。

中國最“厲害”家族,後代沉寂千年,今天他們卻改變了大半個中國

錢玄同與錢三強

當年錢學森赴美留學,他的父親錢均夫就根據錢氏家訓,專門為他寫了庭訓:

“人,生當有品:如哲、如仁、如義、如智、如忠、如悌、如教!吾兒此次西行,非其夙志,當青春然而歸,燦爛然而返!乃父告之”。

在二戰中後期,錢學森已是全美國乃至全世界,頂尖的空氣動力學專家。

可他卻一心回祖國效力,美國得知後,多次阻撓,更將他軟禁,美國海軍次長金布爾甚至咆哮:

“錢學森無論在哪裡,都抵得上5個師,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回到中國!”

得知兒子被軟禁的消息,錢均夫給他寫信勉勵道:

“吾兒對人生知之甚多,在此不必贅述。吾所囑者:人生難免波折,歲月蹉跎,全賴堅強意志。

目的既定,便鍥而不捨地去追求;即使彎路重重,也要始終抱定自己的崇高理想。

相信吾兒對科學事業的忠誠,對故國的忠誠,也相信吾兒,那中國人的靈魂永遠覺醒……”

之後歷經千辛萬苦,錢學森終於回到祖國大地,而在他的帶領下,中國國防事業實現質的飛躍: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1970年4月24,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個個忠勇為國,代代皆是豪烈,錢氏家族不愧被稱為:“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

正是“錢氏家訓”的內容,影響了一代代錢王后人,也塑造了一批批錢氏傑出人才。

就連中紀委都特別推薦這份家訓,錢氏家訓更被記錄在“非遺”名錄裡。

即使今天看來,錢氏家訓的理念,非但沒有過時,反而更值得發揚光大。

錢家,如此的豪門望族,可他們傳承的卻從來不是錢,而是寶貴的精神食糧。

所謂“家國天下”,即是:先有一家、後有一國、最後形成天下。

而良好的家訓是“好家風”的開端,《錢氏家訓》,不只是錢氏家族的財富,更是整個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最後附上寶貴的錢氏家訓,與大家共勉!

錢氏家訓1、個人。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皆當無愧於聖賢。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持躬不可不謹嚴。臨財不可不廉介。處事不可不決斷。存心不可不寬厚。盡前行者地步窄,向後看者眼界寬。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方見手段。風狂雨驟時立得定,才是腳跟。能改過則天地不怒,能安分則鬼神無權。
讀經傳則根柢深,看史鑑則議論偉。能文章則稱述多,蓄道德則福報厚。2、家庭。欲造優美之家庭,須立良好之規則。內外六閭整潔,尊卑次序謹嚴。父母伯叔孝敬歡愉。妯娌弟兄和睦友愛。祖宗雖遠,祭祀宜誠。子孫雖愚,詩書須讀。娶媳求淑女,勿計妝奩。嫁女擇佳婿,勿慕富貴。家富提攜宗族,置義塾與公田,歲飢賑濟親朋,籌仁漿與義粟。勤儉為本,自必豐亨(古同烹),忠厚傳家,乃能長久。3、社會。信交朋友,惠普鄉鄰。
恤寡矜孤,敬老懷幼。救災周急,排難解紛。修橋路以利人行,造河船以濟眾渡。興啟蒙之義塾,設積穀之社倉。私見盡要剷除,公益概行提倡。不見利而起謀,不見才而生嫉。小人固當遠,斷不可顯為仇敵。君子固當親,亦不可曲為附和。4、國家。執法如山,守身如玉,愛民如子,去蠹如仇。嚴以馭役,寬以恤民。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點,民沾萬點之恩。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利在一時固謀也,利在萬世者更謀之。
大智興邦,不過集眾思;大愚誤國,只為好自用。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廟堂之上,以養正氣為先。海宇之內,以養元氣為本。務本節用則國富;進賢使能則國強;興學育才則國盛;交鄰有道則國安。利在一時固謀也,利在萬世者更謀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