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Z3 體驗:延續高性價比,多了驍龍 710 和紅外人臉解鎖

vivo Z3 體驗:延續高性價比,多了驍龍 710 和紅外人臉解鎖

在 Z1 的基礎上,vivo Z3 換用了近期更流行的「水滴屏」,並採用了性能更強的驍龍 710 AIE SoC。

今年五月底的時候,vivo 推出了一個全新的 Z 系列,第一款產品是 Z1。不過和以往的 vivo 新機不同,vivo 幾乎沒有為這款專供線上銷售的手機匹配任何營銷資源。

不過 vivo 沒有想到的是,這款產品在上市 3 天后銷量就突破了 10 萬臺,目前僅在京東自營的評價數就超過了 34 萬。在今年手機行業整體疲軟,各大廠商在嘗試各種方式提振銷量的背景下,一款沒怎麼做營銷卻能賣得如此之好的手機顯得很不尋常。


vivo Z3 體驗:延續高性價比,多了驍龍 710 和紅外人臉解鎖


vivo Z1 熱銷最大原因無疑是性價比。驍龍 660、高屏佔比「劉海屏」、前置 1200 萬像素全像素對焦傳感器、1598 元的起售價,加上 vivo 的品牌效應,讓 Z1 得以在更加看重配置的線上市場迅速搶了一塊「蛋糕」。

在這樣的市場表現下,繼續在 Z 系列上發力就成了 vivo 必然的選擇。10 月 17 日,在 Z1 開售四個半月之後,vivo 發佈了它的升級版本 Z3。


vivo Z3 體驗:延續高性價比,多了驍龍 710 和紅外人臉解鎖


相比起 Z1,vivo Z3 加入了近期流行的「水滴屏」,同時在配置、功能上做了明顯提升,官方起售價依然保持在了相當有吸引力的 1598 元。

千元檔的輕薄精緻機身

第一眼看上去,vivo Z3 很像是一個後置指紋版的 vivo X23,二者採用了尺寸接近的「水滴屏」,後蓋元素的排布也非常接近。


vivo Z3 體驗:延續高性價比,多了驍龍 710 和紅外人臉解鎖

vivo X23 和 vivo Z3

當然了,考慮到 Z3 的起售價差不多隻有 X23 的一半,所以肯定有調整的地方。

vivo X23 採用了中高端手機常用的鋁製金屬中框加曲面熱彎玻璃後蓋,Z3 上換成了塑料。此外,vivo Z3 的屏幕部分採用了懸浮屏設計,屏幕四周的包邊明顯高出中框,這種設計可以降低 Z3 的視覺厚度,不過副作用是影響手感,沒有 X23 圓潤的過渡來的舒服。


vivo Z3 體驗:延續高性價比,多了驍龍 710 和紅外人臉解鎖

vivo X23 和 vivo Z3

不過拋開和 X23 的對比,把 vivo Z3 擺在如今的 1500 元檔機型裡,vivo Z3 其實屬於較為精緻的那一類。


vivo Z3 體驗:延續高性價比,多了驍龍 710 和紅外人臉解鎖


Z3 的後蓋和中框雖然是塑料,不過 vivo 對錶面做了鏡面的處理,加上精心調製的色彩,把 Z3 拿在手上並不會有明顯的塑料感。


vivo Z3 體驗:延續高性價比,多了驍龍 710 和紅外人臉解鎖


此外,Z3 的後蓋還採用了 vivo 手機常用的 3D 微弧設計,後蓋的左右邊緣做了明顯的內收,和略帶弧度的中框連接在一起,拿在手上的感覺相當輕薄。

vivo Z3 還採用了當前極為流行的漸變色,星夜黑、極光藍、夢幻粉三個配色均採用了上下漸變的處理。

我們手上這部是星夜黑配色,後蓋上方的 2/3 區域為黑色,然後逐漸變成深藍色,藍色中加了一些細顆粒,「顏值」還是相當不錯的。

「水滴屏」、紅外人臉

vivo Z3 採用了一塊 6.3 英寸的「水滴屏」,分辨率 2280X1080,LCD 材質。顯示錶現上,這塊屏幕表現沒什麼問題,清晰度、亮度、色彩都是同價位主流的水準。


vivo Z3 體驗:延續高性價比,多了驍龍 710 和紅外人臉解鎖

在邊框寬度的控制上,vivo Z3 做的中規中矩,上、左、右邊框較窄,「下巴」部分要稍寬一些。


vivo Z3 體驗:延續高性價比,多了驍龍 710 和紅外人臉解鎖


值得一提的是,在屏幕切割區域很小、手機頂部物理空間非常有限的情況下,vivo Z3 還配備了紅外人臉解鎖功能。


vivo Z3 體驗:延續高性價比,多了驍龍 710 和紅外人臉解鎖


人臉解鎖已經成為了當前智能手機的標配,除了幾個採用 3D 結構光的機型,目前的前置人臉都是基於前置攝像頭拍攝的人臉數據,不過前置攝像頭的問題是在外界光線較弱的情況下就捕捉不到清晰的人臉數據,進而導致無法解鎖。

業界最常見的做法是使用屏幕補光,就是在外界光線不足的時候通過點亮屏幕來充當「補光燈」,但這種做法無疑會影響體驗(屏幕發光刺眼),解鎖速度也無法保證。


vivo Z3 體驗:延續高性價比,多了驍龍 710 和紅外人臉解鎖


在 Z3 上,vivo 選擇了使用一顆同時支持可見光和紅外光的超光譜攝像頭(位於手機頂部),配合隱藏式紅外補光燈(位於手機頂部右側),可以在弱光下通過紅外補光來完成人臉解鎖。

這種利用紅外補光進行人臉解鎖的技術是 vivo 在 X21 屏幕指紋版上首次推出的,X23 也支持,這次直接下方到了 Z3 上,算是一個比較大的驚喜。

驍龍 670/710 AIE、Dual Turbo

vivo Z3 提供了驍龍 670 AIE(4GB+64GB)和驍龍 710 AIE(6GB+64GB、6GB+128GB)兩種 SoC 可選。

具體的參數就不介紹了,大家應該已經比較熟悉了。相比高通的上一代中端 SoC 驍龍 660,驍龍 670 和驍龍 710 的性能都有明顯提升,同時功耗有所下降,驍龍 710 的性能稍強於驍龍 670。


vivo Z3 體驗:延續高性價比,多了驍龍 710 和紅外人臉解鎖


除了同價位一流的 SoC,vivo Z3 還完整保留了 X23 首發的 Dual Turbo 技術,雙渦輪加速引擎,其中 vivo 系統加速引擎可以提高主流應用的流暢度,vivo 遊戲加速引擎則通過和遊戲開發商、遊戲引擎廠商進行合作,提升遊戲表現。


vivo Z3 體驗:延續高性價比,多了驍龍 710 和紅外人臉解鎖


此外,vivo 遊戲魔盒功能在 Z3 也得到了完整保留,可以屏蔽來電、優化網絡、優化 CPU 和運行內存資源、根據遊戲場景智能匹配震感(4D 遊戲震感)。


vivo Z3 體驗:延續高性價比,多了驍龍 710 和紅外人臉解鎖


有了優秀的硬件和深度的優化,vivo Z3 的遊戲表現自然非常出色,在《絕地求生 刺激戰場》默認的高清、高幀率模式下,vivo Z3 幾乎沒有掉幀。

拍照和續航

vivo Z3 的電池容量為 3315 毫安時,考慮到 Z3 輕薄的機身和背面弧度設計,這個容量還是較為可觀的,配合功耗表現非常出色的驍龍 670 和驍龍 710,vivo Z3 的續航堅持一天問題不大。


vivo Z3 體驗:延續高性價比,多了驍龍 710 和紅外人臉解鎖


有點意外的是,雖然依然是 Micro USB 口,不過 vivo Z3 居然用上了 vivo X23、NEX 兩款旗艦機型上同款 22.5W「半壓快充」,充電錶現在同價位應該找不到對手。

相機方面,Z3 的前置是 vivo「祖傳」的 1200 萬像素傳感器,支持全像素雙核對焦(也就是 vivo 所說的「2400 萬個感光元件」),各種 AI 美顏、AI 人像光效功能一應俱全。

Z3 的後置規格同樣不錯,主攝為 1600 萬像素(傳感器是索尼 IMX499),f/2.0 光圈,支持 AI 場景識別,副攝 200 萬像素,用於記錄景深數據做人像虛化。

1598 元起的高性價比

vivo Z3 提供了 4GB+64GB、6GB+64GB、64GB+128GB 三種存儲規格,官方定價分別為 1598 元、1898 元、2298 元。

值得注意的是,vivo Z3 是市面上不多的支持三卡槽的機型,可以同時放 2 張 nano SIM 卡加一張 Micro SD 卡。鑑於目前一張 128GB Micro SD 卡的售價也就 100 元出頭,我們認為 vivo Z3 最超值的是 6GB+64GB 版本,需要更大存儲空間的話再買一張 Micro SD 卡即可。


vivo Z3 體驗:延續高性價比,多了驍龍 710 和紅外人臉解鎖


總體看,vivo Z3 延續了 Z1 性價比策略,在屏幕、性能、充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升級,而 Dual Turbo、AI 算法、Jovi 語音助手等 vivo 自家功能特性的加入也進一步提升了 Z3 的使用體驗。

同時,作為一款專供線上平臺的產品,vivo Z3 在各大電商平臺不時會有一些折扣,是 1000-2000 元這個價位裡值得重點關注的一款產品。

(照片:王志鵬)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