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所在的地方,有哪些外地人覺得驚奇、本地人習以為常的行為?

克里斯托夫金


我是成都的,我們四川這邊如果死人咯,通常都會擺靈堂幾天,我們叫打喪火。然後所有的親戚朋友會來守靈或者弔唁。重點是守靈的家屬方基本上會在靈堂準備很多機麻,撲克,花生,瓜子,滷菜,拌菜,各種小吃。你弔唁完咯就開始賭博或者吃,三缺一之類的主人還會湊數。所以說基本每天靈堂上都是各種歡聲笑語。“么雞,割咯”“張老二,你買這個鴨腦殼味道還可以喃”。有一次一個親戚死咯,他東北的親戚過來弔唁,他妹妹看到這個場景直接嚇昏咯,因為幾十年沒有見面咯,還帶咯很多人來,結果你們這個樣子搞,還以為她哥哥生前好遭人痛恨,你們這麼高興,她在親戚面前怎麼做人。


MRyelloww


座標新疆

第一種行為:下雪了,我們新疆人都很淡定。

說一段真實的故事,大學在新疆,舍友天南地北,6人人,兩個新疆本地人,剩餘4個分別來自浙江、福建、重慶、河南。大一的某一天,突然下雪了,還挺大,地面白白的一層。我們新疆人壓根沒什麼反應,浙江的、福建的舍友就激動的不行了,帶著相機,高高興興去校園看雪景了,還一個勁發QQ空間(那會沒有微信朋友圈);忘說重慶的舍友了,不僅看了雪景,還出去順便買了一件羽絨服,在零上25℃的宿舍穿了3個小時(新疆有暖氣),直到熄燈才脫掉......

第二種行為:新疆買東西都論公斤

浙江舍友在食堂打飯的時候,竟然說打“二兩米飯”,把打飯大媽都搞蒙了。後來我們科普他,

在新疆吃飯直接說“來一碗”就可以、買東西直接說公斤(與國際接軌),一定要大氣!大氣!

第三種行為:竟然能一口氣喝掉一瓶大烏蘇(啤酒)

還是浙江舍友,酒量簡直弱到爆!一瓶烏蘇啤酒,就喝翻了,各種臉紅神志不清,胡言亂語。我真的不忍心告訴他,很多新疆人一口氣就能喝掉一瓶啤酒🍺,哈哈哈~

浙江舍友也刷頭條(姓名SSH),大家多多點贊轉發,看看他能不能看到~


畫冰


我作為一個來自外地人,即便過了這麼多年,寧波人在飲食方面卻依舊總是讓我驚奇。我一直不能理解,為什麼這個東西也能吃!

一個是臭食。在我的家鄉,能見到唯一的臭食就是臭豆腐和臭莧菜管了,每次我媽在家裡吃這個東西我都特別嫌棄。可來到寧波之後,才發現我家鄉的那些臭食簡直是小兒科,寧波的臭冬瓜這風味簡直了,好幾次和寧波的朋友一起去吃飯,總是沒有勇氣去吃臭冬瓜,實在是理解不了為何會喜歡吃這樣的食物。

還有一個,就是寧波的海鮮。寧波的海鮮種類眾多,其中很多像是鯧魚我都非常喜歡,就是總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海鮮我有些接受不了。最直觀的一個,就是黃泥螺。以前的單位是有食堂的,經常會提供黃泥螺,每天都是被搶光的。我有一次也搶了一小碟,可吃了之後立馬就後悔了,這味道真的不習慣,從此以後再也沒拿過了。

寧波海鮮烹飪的方式也讓我驚奇,像是血蚶這種直接放在水裡煮一下就吃了。有一次出海玩,船家就是這麼做的,我卻一直擔心這個血蚶有沒有煮熟什麼的,不過味道還是不錯的。


西門町在寧波


我所生活的城市是內蒙古的包頭市,但是前段時間有幸去海南旅遊了一次,作為一個外地人對於海南當地人的一些習慣確實很奇怪,但是在他們當地人的眼中,早已習以為常。


我剛去他們那裡的時候,有些不太習慣他們的飲食,其中包括他們對於芒果的吃法。在包頭,見到的和吃的芒果都是熟透的芒果,吃法也是直接剝皮吃。但是海南的當地人吃的芒果都是綠色的,沒有熟透的芒果,他們將芒果切塊拌著鹹鹽去吃。由於好奇也品嚐了一下,確實吃的不太習慣,享受不了這樣的美食。

由於我個人在包頭生活的比較久,所以我沒覺得有什麼習以為常的習慣,覺得一切都是順其自然。可是有幸結識了一群外地的朋友,他們對於包頭人說話的習慣覺得很奇怪。包頭當地人在說話時,總喜歡加一些語氣詞,例如哇,呀,啊之類的。但是他們那邊說話的習慣就比較乾脆,沒有這麼多語氣詞。因此他們就不太習慣,聽著不太舒服,可是我就覺得這很正常,身邊的包頭人都是如此說話的。



包頭吃喝玩樂攻略


本人是湛江人,就說說一些湛江地區的外地人覺得驚奇、本地人習以為常的行為

1、吃的方面

湛江地區的白切雞、海鮮和燒生蠔,這個全國都算有名了,我就不說了。主要說說白切狗,湛江人嗜狗如命,而且和其他地方吃狗習慣不太一樣,一般以白切狗為主,一年四季都有人吃。



還有就是無論在大排檔還是五星級酒店吃飯,有一種粥不能少~番薯絲粥,這種粥一般是放糖,有點微甜。

還有就是因為靠海,而且身在廣東省,我們吃海鮮追求一個鮮字,所以本地衡量一個大排檔或者海鮮飯店海鮮質量的標準就在另一道菜~雜魚湯(魚湯主料是種稱呼為泥猛的魚,配上小魚或蝦)

吃水果我們也常用幾種蘸料,梅子粉,陳皮粉,辣椒粉混鹽。菠蘿,芒果,李子,楊桃,西瓜等等。

(找不到本地常吃那種梅粉的圖,就先這種吧,陳皮粉更白一些)

2習俗

湛江地區有一種年例的風俗,我們這邊有說年例大過年的說法。這種習俗發源我沒考究過,就不發表意見了。這種習俗是一村一時的,就是每個村子的年例時間不一樣,從年初七到年底都有可能,不過大部分都會集中在正月裡。流程大同小異。富裕一點的村子會組織“遊神”的儀式,請出祠堂裡面供奉的神明,用轎子或推車供著,繞村子一圈,接受每家每戶的朝拜。小一點的村子就簡簡單單每家每戶去祠堂拜祭。重點在午宴,主人一般會邀請自己的好朋友或者熟人,要是在湛江地區,你沒參加過你朋友的年例,那說明你不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去參加年例也不用封什麼紅包,提上一箱飲料(王老吉為主,比較喜慶)就行。過完年例,這個年才叫正式完結。ps:湛江年例過得還是比較剋制的,茂名地區年例才是真正炫富的地方。認識的一個大老闆,年例每年都擺上20桌,每桌標準上萬,基本龍蝦,鮑魚海參魚肚是標準菜式。


4蚊一本的過期雜誌


我也來說說吧,本人現在在杭州蕭山,在這裡待了十幾年了,剛來的時候有些習俗讓我感覺有點匪夷所思,如今早已見怪不怪!

第一個習俗:請親戚吃年飯不一定是過年吃的,而且一請可以請半年!

記得剛到單位的時候離過年還有半個月,就有本地同事請假說要回去辦酒請親戚吃年飯,在我的印象裡過年請親戚吃個團圓飯不是過了除夕才請的嗎?但是他們告訴我這裡原本也這樣,但不知哪個年代開始就變了,我剛來的時候他們請親戚吃年飯一般年前半個月開始年後半個月結束,但是如今基本上從前一年的國慶開始可以吃到來年的五一,一頓年飯可以請半年之久。

他們之所以會請這麼長時間是因為當地人請親戚吃飯是要全家出動的,有的人家所幸一次把所有親戚都叫上擺個十幾桌,有的人家會選擇一家一家的請,因為這個原因本地的廚師很吃香,對於經濟條件優越的家庭除了嫌煩之外倒沒啥,對於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就是個沉重的負擔了,但是沒辦法,風俗如此!有很多人之所以提前請或者延後請也是為了省錢,他們這裡年飯的標準是很高的,基本上大龍蝦等硬菜都要上的!

第二個習俗:老人過世喪事的排場不僅僅大,而且折騰的時間長!

這個方面其實也已經成為當地人比較沉重的負擔,會怎麼辦主要看這個家庭信仰什麼,如果是基督徒沒有這個習俗,主要是信佛或者信道的家庭,這些家庭如果老人過世是要做法事的,敲鑼打鼓要搞好幾天,我大致瞭解過就這麼簡單弄一弄成本好幾萬,當地有些人都是以此為業的,而且收入還很豐厚,原本這是當地農村辦喪事的習俗,但是如今農民也搬進了居民小區,這樣的風俗在城區家庭也很常見!

前兩天我們小區裡還有一戶本地居民在辦喪事,整個小區都是花圈,他們找了塊空地燒黃表紙,還請了辦法事的班子吹拉彈唱,好一點的到了晚上會消停一下,有個別素質差的半夜三更都會演奏哀樂,我們被噪音騷擾的夠嗆,但是人家辦喪事我們也不好說什麼,只能忍了!我個人對這種風俗是挺反感的!

他們這不是光老人死去這一年要大操大辦,據說頭三年年年都要這樣辦,往後每隔10年就要辦一次,一直要辦到百年壽辰為止!因為這個原因基本上每年都能聽到此起彼伏的哀樂聲!不知這種風俗還要延續到何時!


心安理得君


座標瀋陽,蘸醬菜,東北三省的人基本都是習以為常的飲食行為和習慣,並以之為美食美味,而大多數的南方人都覺得奇怪,覺得這種吃法既不衛生,又不精緻。



第一次感到這種飲食習慣的差別是在南行的火車上,因為是長途旅行,帶了不少吃食,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蘸醬菜,考慮公共場合的味道,就只帶了黃瓜和小水蘿蔔,少了東北蘸醬菜的扛把子小蔥。午飯時間,我和同伴們擺開陣勢,大快朵頤,熱烈又熱鬧。對面是來自上海和溫州的旅者,可以看得出他們的驚訝和不解,後來閒聊他們說出自己的困惑:菜是生的,大家在一個攤子裡蘸醬,衛生嗎?



第二次是和一個湖南妹子同住一室的時候,各吃各的,我經常只煮一鍋米飯,然後在菜市場買些黃瓜,香蔥,生菜,香菜之類的菜,就著超市裡買的甜麵醬,就完成一頓美味大餐。剛開始不熟悉,湘妹子沒有發表看法,後來熟識聊天才說到這種吃法,她說她的家鄉菜都是炒熟了吃,不會這樣生吃的,感覺我吃的好豪爽。

地域不同,生活習慣自然有別,無論什麼樣的習俗,適合的,你喜愛的,就是好的。


孩子給我講道理


大家好,我是大玉林的,我為生長在美麗富饒的玉林而自豪。

這裡有廣西美麗氣勢宏偉壯觀的布達拉宮;也是全國最大的內燃機器之城;世界褲子之都;使玉林為之揚名中外的“荔枝狗肉節"等等。


說起玉林所謂的荔枝狗肉節,哪是外地人覺得特別驚奇、本地人覺得習以為常的行為了?

外地人對玉林人吃狗肉?哪起止是驚奇!簡直到了無法容忍的地步。


近年來,全國愛狗人士及各媒體對玉林“狗肉節"的制止和關注度達到了高峰值,已經深深影響著人們的正常日常工作和生活了,他們的“抵制和關注“不但起不到預期目的,反而使“玉林荔枝狗肉節“,更加”猖狂“,有愈演愈烈之勢。

“地震“過後,靜思考:

吃狗肉,是中國人的傳統習慣了,玉林人也不例外,在全國來說,不一定是玉林人吃得多?為什麼拿玉林人來“開刀“呢?

玉林是欠發達地區的,雖說有好多全國以至世界之最的企業和產品,但不競是初級階段,很需要大家的關注和指導宣傳?為什麼偏偏宣傳負面消息呢?

荔枝狗肉節和抵制關注,都是民間個人行為!是出於什麼目的?是一時衝動?最後“贏家“是誰?

經驗告訴我們,我們所作的事情,要三思而行。

但,希望您我他都是盈家!





玉林歡迎您!


金玉林桂之春


我目前想到一個就是吃狗肉吧!我是廣東粵西這邊的,吃狗肉很常見,但是對外地人來說卻有點驚訝。

怎麼說呢?其實狗也有好壞之分,聽過狗狗救了人,狗狗幫盲人導航,狗狗可愛,狗狗保護孩子;但是你們可能也聽過狗咬死過小孩,狗咬人得了狂犬病等等。所以說愛狗人士不應該以偏概全,認為全部的狗狗都是可愛的(那是網上視頻誤導),可能你沒有被狗追著咬過(我被咬過)。

因此,我想說我們吃的都是飼養狗,就是專門供餐食的狗肉。而不是網上的那些寵物狗。(但是不乏有一些不法商家),這哪裡都有。


老梁說道


我們在桂林生活了幾十年,對桂林的傳統習俗都挺習慣了,桂林這邊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濃厚,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人傑地靈,名勝古蹟眾多,旅遊資源豐富,景點眾多,美食挺多的,吸引很多外地人來桂林吃喝玩樂。桂林人擁有很多風俗習慣的,民風淳樸,當地人熱情好客,挺容易相處的。桂林人喜歡講桂林話方言,有的地方的方言外面人聽不懂的,使用普通話交流比較方便一些,桂林擁有很多與眾不同的風俗習慣。

比如說桂林這邊舉辦婚禮,有些地方是晚上舉辦婚禮,有的地方是白天舉辦婚禮,市區常常晚上舉辦酒席,縣城裡面白天舉辦酒席,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風俗習慣。端午過節的時候,桂林人的傳統風俗也挺多的,人們不僅僅要包粽子賽龍舟,還要在門上掛艾葉菖蒲,讓小孩子洗中草藥浴驅蟲,在家門口撒雄黃酒,用大蒜肥肉裹雄黃酒,吃波斯湯(醋青瓜)。桂林人生孩子出院回家的時候,有的家庭挺注重風俗習慣的,讓產婦空著肚子不能回家,要捧著一些柴米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